当前日期:

目录

新中国成立后考古发现, 泾县境域远在新石器时期已有人类生息繁衍。县西包合乡高园村世古墩、章渡乡赤麓山 瑶庄出土的一批石斧、石石奔、石铲、凿、玉琮等磨制石器、骨片、陶土纺轮和各种陶片,以及在南容、汀溪、黄村、安吴等地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铜剑、编钟等古铜器,证明泾县人类活动历史的悠久。
泾县古代以“山越”土著居民为主体。东汉献帝时(190—219)泾县山越成为强宗大族,并举祖郎为大帅,与当时的孙策抗衡。史有“汉末太史慈进驻泾县立屯府,大为山越所附”的记载。 其后,随朝代更迭,兵祸战乱以及水旱灾害造成多次人口急剧下降和大批流徙。史籍记载,东晋,南北朝乃至唐宋,都曾出现过“江南千里绝烟,人迹罕见”的惨象。后由北方与江淮大批移民徙入,泾县人口渐增,唐代泾县始有人口统计记载,清咸丰、同治年间,太平天国军队与清军在泾县城乡反复争夺,激战四五年之久。其时,全县人口因遭战乱兵祸,死亡甚众,亦有不少流徙去苏、鲁、浙、赣、豫、鄂、冀、等省,其中以赣、鄂两省为最多, 至今仍有其后裔定居当地。 同治三年后,湘军组织湖北和本省怀宁等地农民迁本县垦植定居, 繁衍至今。
抗日战争时期,泾县未被日军侵占,地处前线,军队驻防调遣频繁,周围沦陷区大批难民纷纷逃难来泾。原设芜湖、宣城的芜湖广益中学、宣城宁属中学先后迁泾继续办学。同时泾县籍在苏、浙、沪、宁、杭、芜等城市经商求学人士及眷属亦逃难回乡;国民党第六区专员公署、南陵、繁昌、铜陵县政府及一些党政军机构先后迁驻泾县办公。因此,全县暂住人口剧增。据民国30年(1941)统计, 全县人口中本县土民占45%,外县客民占40%,外省客民占15%。抗战胜利后, 客居人口绝大部分返回原地。抗战中全县被抽壮丁亦有相当人数,仅民国26~30年(1937~1941),全县被征壮丁达2626人。此外参加新四军的青壮年为数亦多。抗战8年,是泾县在民国间一次较大规模的人口流动。
建国后, 抗美援朝战争时期, 全县青年志愿参军、参干十分踊跃。总数约二三千人。解放时,随军南下来泾工作的干部在此落户亦为数不少。实行义务兵役制后, 自1955年到1987年,全县青年参军服兵役9168人。 服役期满,复员退伍转业6270人。
60年代至70年代,知识青年和城市居民下放, 是全县人口流徙变动范围较广人数较多的一次。至1983年初,先后有上海,芜湖等城市知识青年和居民5474人来泾插队落户。70年代 80年代初,绝大多数知青和下放户陆续返回原籍,部分定居本县。此外因自然灾害,一度大批灾民流徙迁入。1954年大水,全县接收无为县灾民4 千余人。1963年因自然灾害,流入本县的江苏省六合、仪征、淮安、宝应、高邮、阜宁、江都以及本省的五河、涡阳、天长、定远等县灾民14500人。后遣返8600多人,在本县落户5900多人。
50年代末,陈村水库工程建设动工,水利部十四工程局调来万名工人。60年代中,上海红波厂、312厂和683汽车运输团等三线工厂迁来泾县,数千名职工家属住泾。70年代末部分留居,多数迁返原地。
历代人口据清嘉庆《泾县志·户口》记载:泾县历史上人口:唐大中间(847—859)全县有户4万,系见于韦焕湖山庙碑记中,并注唐制10户为58口准,全县计为23万余口。这是全县人口最早的记载。此后,宋嘉衤右间(1056—1063)全县有34581户,人口丁89233人,宋乾道初(1165—1173)分主户(本县籍)、客户(客籍)。其时全县为:主户37143户,主丁52965人,客户3647户,客丁9445人。此后,有关人口记载,不再有主客之分。民国时期,县乡镇配有户籍管理人员,进行过多次户口调查,但管理统计都不周详,户口流动与人口增减均无严格登记管理。
新中国成立后,全县户口管理日臻完善,1953年全县第一次普查人口,全县总人口213010人,总户数58205户。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全县人口226619人,其中城镇13516人,总户数60064户。1982年又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为335828人,其中城镇26997人,总户数76500户。
泾县历代人口统计表
唐——清朝)
表3—1





人口密度 民国时期《安徽省民国二十二年度各县面积、户口与其密度统计表》载:泾县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所当人口数)31人。每女子百人所当137人男人数。建国后,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336924人,全县总面积2054.5平方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164人。1987年统计全县总人口347094人,平均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170人。
泾县人口密度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