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公共卫生
(一)爱国卫生运动
1949年10月,县防疫委员会成立,1953年改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50年代,全县先后开展了“大扫除,‘灭五毒’(蝇、蚊、蚤、鼠、虱)”、“除四害(蝇、蚊、鼠、麻雀)”等群众性的卫生运动,城乡环境卫生得到改善,各基层单位的卫生工作普遍做到了制度化、经常化。60年代,没有开展大的活动。70年代,每年春节和重大节日前夕均发动群众开展城乡卫生突击活动,并组织卫生大检查,重点检查环境卫生和室内卫生。1982年至1986年,在全县每年开展的“文明礼貌月”活动中,都把讲卫生做为主要内容之一。从而使公共场所的“脏、乱、差”得到有效治理。其间全县共有118个单位先后荣获“文明单位”称号。1987年,全县共进行了4次爱国卫生大检查。是年桃州镇清除了22处垃圾死角,清除垃圾101吨;1301个单位签订了“门前三包”合同;划定8个卫生清洁区,做到责任到人。
(二)饮水卫生
本县城乡居民向来饮用井水、河水、塘水、溪水,使用时一般都将饮水和用水的水域分开,久而久之形成习惯。
1963年8月,县卫生防疫站在城关镇培训了一批饮水消毒员,开始对该镇居民饮水定期进行消毒。1965年,培训消毒员165名,对城乡124口井定期进行消毒。1980年,县卫生防疫人员又对全县22个乡的主要河流、塘、井进行了枯、丰两期的水质卫生学调查。并建立了50个采水点,每年采样300份,进行2项细菌学和20项化学性检验。至1987底,全县共耗资63.9万元用于改水,使22.95万人的饮用水质得到改善。
(三)食品卫生
从1963年起,本县开始对食品卫生进行管理,经常组织检查饮食店铺、单位食堂的卫生状况,对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地方,限期改进。是年开始,全县饮食店铺普遍添置了菜罩、痰盂、果皮箱,人员上岗均穿戴工作服、围裙,加工菜肴实行生熟砧板分用。次年,对单位炊事员和饮服行业的人员进行了一次健康检查,对查出患有传染病的人员,令其休息、治疗或改行。1983年7月《食品卫生法》实施后不久,县人民政府批准任命了3名食品卫生监督员,管理城乡食品卫生工作。1985年,县卫生防疫站利用各种形式,向从事食品行业的职工,进行食品卫生知识培训,上课34场(次),受教育者1248人次。同时还编印《食品卫生五四制》、《食品卫生法规》等资料3000余册,发给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当年,还查处了一批违章生产食品的单位以及市场销售的腐败变质的食品。1987年对全县生产经销食品的单位及个人进行了全面检查,给465个单位及2688名个体户核发了卫生许可证;同时,对不合格的单位或个人,分别给以停业、限期改进、罚款等处理,并销毁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2455公斤。
(四)学校卫生
1965年11月对城关一小1015名学生进行体格检查,查出视力减退121人,沙眼353人,口角炎101人,色觉改变21人,听觉减退11人,龋齿20人,心脏杂音21人,肝肿大11人,肺听诊异常12人,其它疾病8人。对五年级155名学生进行胸透,发现3例病人。对124名学生粪检,发现蛔虫105例,钩虫3例,鞭虫7例。
1979年,对县城中小学生进行视力普查,发现视力普遍下降。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中视力下降的比例分别为2.15%、5.85%、8.12%,且女性高于男性;沙眼患病率为29%。同时对112个教室的采光进行了检测,符合国家标准的只有11个。
1985年,在对全县中小学生健康状况进行普查的基础上,又对3所县重点中、小学一年级新生进行体格检查,建立了一校一册的《卫生档案》。并配合地区防疫站对城关四小7周岁儿童生长发育情况开始作跟踪调查。
1986年至1987年,对城区中、小学毕业生和新生3038人进行体格检查。并对城关和绿林乡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行抽检,其中城关436名学生感染率为52%。绿林乡190名学生感染率达72%。1987年,对城区2529名中学生视力情况的普查表明,视力不良患病率为32%。
(五)劳动卫生
防尘1972年,对县水泥厂、县耐火材料厂15名职工进行肺摄片;审批了工矿企业16个工种77人的保健津贴。1977年,对13个厂矿的职工进行了健康检查,其中对238名从事尘矽作业的工人进行摄片,对20名从事铝作业的工人进行铝测定。1983年至1984年,对县属厂矿工人劳动环境进行了调查测定;对每个工人的健康状况,建立了卡片;对17个厂矿的尘毒种类和浓度及其有关事项进行了建档登记。据1984年对全县28个厂矿,2566名一线工人的调查表明,其中沾染有毒粉尘的515人,占20%。均建议有关厂矿采取措施加以治理。
1987年,对全县31个乡镇企业的劳动环境进行重点调查,对113个企业进行了建档登记,并配合地区卫生部门完成县以上尘肺会诊读片176份。
防幅射1981年,对全县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进行了健康检查,并制订了防幅射方面的改进措施。县医院对各乡镇卫生院的放射器械和操作人员进行了登记,实行定期检查考核,对不适合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及时进行调整。
二、防疫
(一)预防接种
民国初期,本县就有关于种痘的记载,方法是痘茄鼻种,有一定的危险性。民国20年(1931)本县脑膜炎流行,县城自新医院院长胡启用自备的防疫药水,为民众免费注射。22年全县大旱,为防止疫病流行,县政府勒令一琴医院随时为民众注射预防针。26年6月,县民众教育馆聘请大同医院院长孙文会免费施种牛痘苗。29年县政府提出普种牛痘,但因每年疫苗供应缺口太大,故实际离普种要求相距甚远。
1950年全县接种牛痘7.3万人次,翌年至1981年每年给儿童普种牛痘,其中1951年和1973年实行全民普种。1953年后未发现天花病人,1982年停止接种牛痘。
建国以后,本县曾多次进行过卡介苗接种,注射霍乱、鼠疫、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麻疹、白喉、百日咳等疫苗以及发放小儿脊髓灰质炎糖丸等,有效地控制了疫病的发生和蔓延。
本县计划免疫工作始于1978年。上年,在独山、新杭、砖桥、彭村4个乡试点,年底全部建立并使用计划免疫卡,以后逐步推开。至1984年全县已有171个行政村建立了计划免疫年龄组卡。1985年底全县建卡任务完成,年均建卡率为88%,平均用卡率为74.7%。
1986年,凤桥乡在全县率先实行对7岁以下儿童的计划免疫保偿。1987年,誓节镇、同溪乡亦实行了计划免疫保偿费责任制。
(二)传染病防治
疟疾本县是疟疾重度流行区,部分乡村为超高度流行区。据对有关史料的初步探讨:清同治元年本县流行造成人口几尽灭绝的大疫,可能就是恶性疟疾。民国年间,疟疾常年流行,有持续发作达42月之久的患者。
建国后,本县先后3次发生疟疾大流行。
第一次是1952年到1954年,1952年全县患疟疾的有19285人,占总人口8%。1954年患疟疾的人数超过1952年,其中恶性疟疾占40%。
第二次是1961年到1963年,三年发疟疾人数分别是42174、41942、63577人,其中后两年因疟疾死亡的人数分别为394人、166人。流行最严重的誓节公社,患病率占人口50%。
第三次是1973年至1974年,分别有32039人、33506人患病。这次是在局部地区流行,重点是四合公社,最严重的村患者人数占70%以上。
本县防治疟疾流行实行群防群治。即在高疟区实行全民根治全民预防服药,其它地区的病人,实行现症根治、休止期根治和预防服药。经过10余年的防治,发病率显著下降但未根绝,1985年全县有疟疾病患者836人。1986年,对下寺、赵村两乡8个行政村有疟史的3441人采取休止期根治,并对山北、誓节两乡(镇)疟疾患者4522人采取预防服药措施。当年全县疟疾病患者仍有1029人次。
1987年,对下寺、赵村、山北、誓节4个乡镇中的19个行政村7681名有疟史的患者,进行休止期根治;对另外11个行政村疑似疟疾的病人亦进行休止期根治。并在上述四个乡镇进行全民预防服药。对下寺、赵村、誓节3个乡镇中的18个行政村村民居宅、猪牛栏、厕所进行DDT胶剂喷洒灭蚊,计2231户,10232间房屋。当年全县疟疾发病512人次,比上年下降50%。
麻疹1950年至1951年,全县流行麻疹。1950年发病11000人,死199人,次年死24人。
1955年至1958年,麻疹继续流行。1955年唐流、青石两乡死亡100多人,1963年至1964年该病在部分公社流行。1971年至1972年在全县大流行。
1972年,预防注射麻疹疫苗5万人,取得一定的成效。1984年、1985年麻诊病患者分别为333人、364人,死亡1人。1986年发生516例,比1984年上升55%。1987年发生14例,比1984年下降96%。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962年至1964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在本县流行。1962年发现流脑患者185人,死亡15人;1963年发现患者485人,死亡41人。此后,每年均有出现,最严重的是1967年,全县发病3193人,死亡95人。1987年,注射流脑疫苗10万人次。经过年年预防注射,发病率逐年下降。1985年发现5例,1986年8例。1987年6例,死亡1人。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1962年在我县首次发现,当时误诊为恶性疟疾。1966年开始流行,全年发病207人,最高一天有70多人发病。此后每年有乙脑病人,1971年最严重,发现病人390人。是年开始注射乙脑疫苗,由于数量不足,乙脑流行时有起伏。1986年,发现乙脑病人59人,死亡6人。
白喉1951年发现3名白喉病人,死亡1人。以后每年都有发生。1958年,白喉在局部地区流行,发病210人,死亡26人。1965年开始对7岁以下儿童注射白喉疫苗,效果明显。1977年到1987年,未发现白喉病人。
天花天花是广德流行的主要的甲类传染病。早在20年代,就有种痘记录,方法是用痘茄鼻种,有很大危险性。县城种痘主要是红会医院医生,农村则是一些痘科先生。30年代开始施种牛痘苗,40年代后期,施种面虽有扩大,但远未普及。从1950年到1981年,每年给幼儿普种牛痘;1951年、1973年两次实行全民普种
1951年,发现天花病人27人,死亡4人。1952年发现1人。此后至1987年,本县未发现天花病患者。
出血热1973年,杨杆公社首次出现一例出血热病人,1980年该社又出现一例,发病后均死亡。此后,流行范围逐年扩大,到1985年底,共发现出血热病人77例,死亡5人,范围扩大到15个乡镇。1986年发生6例,死亡1例。
传染性肝炎1960年,传染性肝炎发病20人。以后年年都有发生,1972年发病881例。经采取防治措施,1981年以后,逐年下降。1986年后又呈上升趋势,是年发生225例。1987年发生517例,比1981年上升5%。
伤寒副伤寒伤寒、副伤寒以及斑疹伤寒,1951年就有发现。以后每年都有发生,但地区分散,病人不多,最高年份全县有24例。1987年为5例。
痢疾急性肠炎痢疾为本县常见传染病,每年均有发生。尤其是洪水灾害后,水源污染,发病较多。1983年起至1987年止,发病人数分别为2522、685、358、397、776。肠炎的发病率,大于痢疾数倍,是每年夏季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百日咳该病年年都 发生,对儿童危害较大。1963年以来,虽然进行过5次预防注射,但由于面小,效果不太显著。1985年至1987年,发病人数仍分别51人、889人、71人。
狂犬病1954年2月,县人民政府发出《防止狂犬病通知》。4月,本县分配到少量狂犬疫苗。1981年,全县有20人被狂犬咬伤,1人发病死亡。以后逐年上升:1985年伤723人,死亡3人;1986年伤776人,注射疫苗772人,未注射疫苗4人,发病后均死亡;1987年伤1489人,注射疫苗1279人,发病3人均死亡。
脊髓灰质炎民国时期屡有病例。建国后,于1963年首次出现脊髓灰质炎患者,是年有患者30例,1968年发病50例。此病对儿童危害极大,往往造成肢体残疾。1965年开始发放预防脊髓灰质炎糖丸,每年发放3至8万份。1972年以后,该病基本得到控制,仅1984年发现一例。
肺结核1979年3月,巢湖地区、徽州地区、广德防疫站组成3个流动调查组,在广德县新杭公社红胜大队调查,实查1062人,发现肺结核病人26人。1980年,县防疫站在卢村公社甘溪大队调查1615人,查出肺结核病人36人。1983年,县农村肺结核科研协作小组,在邱村乡调查了15~65岁的9176人,发现病人146人。1985年加强了对邱村化疗协作点的管理工作,做到定期随访病人。
霍乱副霍乱建国以后,本县未发生此病。1950年皖南行署卫生处发给伤寒、霍乱混合疫苗,在城关进行预防注射。1952年改为四联疫苗,1953年改为2联疫苗,连续预防注射到1958年。1963年至1969年,每年在城乡预防注射二副疫苗12~15万人次。1975年至1980年集中在城镇、交通要道和边缘地区进行二副疫苗注射。1985年10月,杨滩乡桐花村民吴作峰报称在外地患副霍乱,经调查和检验,未发现霍乱弧菌。
(三)地方病防治
血吸虫病本县血吸虫病流行历史久远,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危害很大。民国时期,由于血吸虫病的流行而造成户绝村灭的惨况时有所闻。砖桥乡方村行政村的西蔡自然村,民国初年时,有19户、53人。嗣后有30人死于血吸虫病,其余的人皆远避他乡乞讨为生。民谣谓之曰“西蔡村的人,都是大肚子神。男的下不了地,女的嫁不出门。无奈刺腹一盆水,死后装不进棺材门。村边见坟头,村里不见人。”独山乡向阳行政村的地冲自然村,因血吸虫肆虐、吞噬人命,于民国27年(1938)人绝村灭。
建国初,本县屡屡发现血吸虫病患者。1955年8月,芜湖地区血防所组成3个调查组来县进行一个月的实地调查,发现13个乡有钉螺。省委遂将本县定为血吸虫病流行区,同时决定成立血吸虫病防治机构。
灭螺工作于1956年4月开始,全县组织813个灭螺队,采取人工捕捉、清理、火烧等方法灭螺。以后经过十数年的查螺灭螺,至1987年底,全县有螺面积已从1958年的731.7万平方米减为84.2万平方米。
1955年12月,县卫生科组织6个粪检组到新杭、流洞两个乡抽样调查。1956年7月,芜湖卫校、护校27名学生与血防专业人员配合,在独山等4个乡进行粪检,共检查5128人,阳性465人,占9%。
1956年3月,县血吸虫病防治站开始收治病人。先后设城关、红庙、门口塘、山伏、关塘5个治疗点。到1961年,全县共查出血吸虫病人8428人,治疗7916人,治疗方法采取酒石酸钾针剂20日疗法,晚期病人配合中医加以治疗。
从1970年开始,各流行区的公社卫生院配备了化验员,查病治病以公社卫生院为主,就地治疗。血吸虫专业人员加以指导,赤脚医生予以配合,加快了查病治病的速度。1971年,随着治疗药物的更新及治疗方法的改进,治疗效果愈益显著。1975年4月,江苏、浙江、安徽三省所属溧阳、宜兴、长兴、郎溪、广德五县建立了联防小组,制定了联防协作制度。规定各县轮流值勤,主持开展血防联防工作。将上述5县的17个流行公社、4个单位、36个流行大队分成7个联防协作片。广德新杭、独山、下寺、杨杆4个公社所属桃园、涧东、朱湾、横山、荞亭、庙西、倪村、黄冲8个大队和县陶瓷厂,参加4个协作片的联防。到1985年,共查出血吸虫病人10130人,治疗9918人,其中晚期病人228人。1986~1987两年,血检44043人,查出病人37人,当即进行了治疗。
丝虫病1957年在高湖乡血检1506人,查出丝虫病患者64人。1959年普查,血检221761人,查出丝虫病患者9463人。1972年普查,查出丝虫病患者6687人。全都随即予以治疗,但因海群生治疗效果不理想,所以许多病人未能治愈,在历年征兵体检中常发现有丝虫病患者。1987年11月,对全县30个乡镇170个行政村54377人开展丝虫检查,采血片52577人份,查出阳性病人198人,随即进行了相应治疗。
头癣(癞痢头)50年代初期,本县多次对头癣病人进行治疗,累计治愈827人。1958年实行普治,治愈2492人。1979年普查,全县有头癣患者645人,当年免费治疗422人。次年复查时,尚有病人392人,全部进行了免费治疗。1981年复查验收,确诊为头癣的有631人,治愈628人,占99.5%。
地甲病1956年开始对地方性甲状腺肿(简称地甲病)进行调查,全县共有患者7282人。1959年地方病普查,查出地甲病人3300人,治疗2161人。1965年,县商业局、卫生科、供销社联合通知,指定流行地区食盐加碘。
1982年地甲病普查,采取分层抽样调查,以7至14岁学生为主,共调查76017人。其中生理性增大8942人,占11.8%;Ⅰ至Ⅲ度7048人,患病达9.3%。
1985年全县地甲病抽样调查,患病率有所下降,同时在全县进行碘盐含碘量检测,检测7245份,合格6266份。
1986年治疗656人,占病人总数92.54%,并给柏垫区6个乡及山北乡的17247名中小学生普服碘油丸。继而又在全县分片抽查5个村以及中小学生51756人,查出病人420人,患病率为0.81%。碘盐检测33449份,合格率为84.38%。1987年经本县考核,居民地甲病患病率下降至11.3%,儿童肝肿大率下降到16%,经省卫生局抽测考核,各项指标达标,基本上控制了地甲病。
麻风1956年本县发现首例麻风病人,当即送外地治疗。1965年发现5人,次年达16人。1974年查出患者22人,分布在11个公社。次年统计麻风病人达32人,其中死亡5人,实有26人。1982年统计,麻风病人未经治疗的有25人。
1986年,全县有患者18例(内新病人2例),住院治疗3人。1987年仍有6人(包括住院3人)继续进行正规化治疗,未发现新病人。
上一篇:第一节 医疗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