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当铺
广德典当业始于何时无考。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广德州有当铺5家。至清宣统年间,当铺尚存3家(年计纳税银150两)。民国8年(1919),县城有鼎益、同原两家当铺,分别位于城南的状元坊、儒林坊。鼎益典由朱萼甫、温蔗卿合资经营,资本5万元;同原典由董守诰经营,资本3万元。经营方式以收金银饰品、衣被器皿等实物质押,投放贷款,定期收回本息,月息按2%计算,限期最长为18个月,逾期即为“死当”,以质押实充抵当铺,两家当铺年典当放款分别为3万余元、1万余元。民国26年(1937),日军侵占广德,两家当铺停业,抗战胜利后,董家当铺旋即复业,解放前夕迁往湖州。
二、钱庄
民国18年(1929)前后,湖州祥和号货物推销员祁连棠在广德、泗安一带推销货物,因携带银元旅途不便,遂联合泗安孙三房货栈投资,在广德县城十字街东边建“德懋”号钱庄,公推广德人陈德茂主持钱庄的存、贷、汇业务。抗日战争爆发后关闭。
民国21年(1932),“同济”号钱庄在县城南二街开业,系合股联营,股东有孙云卿、孙子淇、应卓群,以孙云卿为首,办理存、放、汇业务,亦于抗战期间关闭。
三、银行
(一)安徽省银行广德办事处
原系安徽省地方银行广德办事处。建立于民国25年(1936),翌年停业。28年6月复业,为避日军飞机轰炸,办公地址设在横山之麓王山冲。30年(1941),日军又一次侵占广德,办事处再度停业,帐册交存宁国县支行保管,人员撤至屯溪。35年(1946),办事处在县城原广泰隆址又复业。次年,因省地方银行改组为省银行而更名为安徽省银行广德办事处,办理存、放、汇业务,代理省、县金库,县城解放前夕,办事处有主任1人,行员3人,警卫1人,工友3人。(二)广德县银行
民国31年(1942),省府通令各县建立县银行,翌年3月5日,广德县银行筹备处正式成立,由温季愚任主任委员,吴庭澜、孔亚闻任副主任委员,委员8人,采取股份制,集资31万元(法币),定于10月试业,因日军再次侵广而告停。35年(1946)9月,重新成立县银行筹备处,孔亚闻为主任委员,吴庭澜等8人为委员,内设股东常务委员会、董事长、监事会。资本由县及乡镇商界筹措,总额为法币4亿元。于次年1月4日正式开业,经营存、放、汇业务,代理县金库。解放前夕,库存现金2145557.61元(金圆券),各商号活期借款50.08万元(金圆券),鸿原号活期值押透支18.5万元(金圆券)。
(三)中国人民银行广德县支行
1949年4月广德解放,县人民政府于6月派王春发、高秀文同志接管了国民政府安徽省银行广德办事处、广德县银行。7月1日建立了中国人民银行广德县支行,同时对外营业。随后着手在乡村建立金融机构,帮助农民筹集资金,解决生产、生活困难。1951年10月,首先在流洞、誓节建立营业所,后在城厢、东亭、卢村、柏垫、独树、门口塘、山北开办服务组。1955年2月,服务组全部改为营业所,实现了一区一所的机构设置。次年,全县9个区并为5个区,营业所亦减少,保留了流洞、卢村、柏垫、誓节、邱村5个所。不久, 上海劳改局在本县建立白茅岭劳改农场,为开展业务,先后建立白茅岭、枫树岭分理处。1958年,浙江长广煤矿建成投产,11月,增设独山办事处。60年代中期,江苏的新苏、利民与烽火、燎原4家三线厂先后分别迁至广德柏垫和杨滩,杨滩增设营业所。柏垫、杨滩所增办联行业务,与全国通汇。两所还办理厂方结算,分别使用芜湖十一、十二办事处名称。1968年8月,县支行更名广德县人民银行革命委员会。1977年底改用原名称,同时恢复行长制。1979年设置烽火、利民储蓄所。1980年基层机构划归农行。1981年前后增设东街、南街储蓄所。1984年县人行与工商行合署办公,一班人员,两套业务。1986年,县人行机构独立,下属机构划给工商银行。1987年底,县人行下设人秘股、会计发行股、计划调研股、行长室、共有干部职工20人。
(四)中国工商银行广德县支行
1984年1月在县人行基础上建立县工商银行。人行工商信贷、城镇储蓄业务由工商银行接替经营。同年11月,下设金店,不久关闭。1985年2月成立信托公司。1986年10月更名为宣城地区信托公司广德代理处。1987年末有干部职工77人,内设人秘、计划、信贷、会计、出纳、储蓄、保卫等股及行长室。
(五)中国农业银行广德县支行
1956年5月1日首次从县人民银行中分设,一年后又并入县人行。1961年1月第2次从县人行中分设。同时设立流洞、卢村、柏垫、誓节、邱村5个基层营业所(原人行所辖基层所改称办事处)。1966年1月,县人行、农行再次合并,对外两块牌子。不久,县农行撤销,基层所随之并入人行基层机构。1980年1月第3次分设,同时接管人行所辖农村基层机构。1981年设立城郊营业所。内设计划、信贷、会计、稽核、人事、秘书、保卫等股和工会,监察室、营业部11个机构。1987年末拥有干部职工120人。
(六)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广德县支行
1960年5月成立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广德办事处。1961年4月并入县财政局。次年又划归县人民银行。1978年恢复建设银行广德办事处,翌年3月升格为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广德县支行。1987年行内有综合股、业务股及行长室,年末拥有干部职工18人。
四、信用社
民国25年(1936)5月,本县开始推行合作事业,陆续建立了许多从事消费、生产、储押运、信贷的合作社。31年8月,调整撤并为79个,其中信用社27个。36年经县政府认可核准登记的有笄山、凤井、西湖、双溪、高湖5个乡合作社,施村、石顶、路南、界新、余家、花鼓6个保合作社。各社办理业务,均以信贷为主,至广德解放时均自行解散。
建国后,为加快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满足农民对调剂资金的需求,1952年县内组建了三个信用组。翌年8月,誓节营业所负责人张华祝在誓节区红澄乡首先筹建起红澄信用社。信用组同年亦发展到11个。1954年2月,张复、长石、两水信用社成立,信用组增加到20个。年底,全县有信用社40个,分布在43个乡(时有105乡),入社社员8566户,占全县总农户的13%。另有筹备会45个。1955年,全县有98个信用社。1956年8月,城关信用社成立。此后县内行政区划多有变更,1957年底全县有33个信用社。随着农村人民公社化,全县33个信用组织于1958年5月15日前,改建为108个信用部,12月再度合并,以人民公社为单位成立6个信用部,以大队为单位成立61个信用部分部,隶属公社,大队领导。至1962年,因集体、个人过多占用信用合作资金,信用社贷款长期不能收回,存款大幅度减少,信用合作组织濒临倒闭。1963年进行调整,撤销城关信用部,其余拆并为28个信用社,重新归属县人民银行管辖。至“文化大革命”前,形成每个公社一个信用社的格局。1980年县农行恢复,信用社划归农行直接领导。1984年9月,成立了广德县信用联合社,召开了首届全县信用社代表大会。同年11月,桃州信用社建立。1987年8月,县联社设立信用结算专柜。年底,全县有信用社31个,信用分社23个,信用站2个,储蓄所8个,固定工138人,合同工101人,代办员92人。拥有固定资产183.9万元,股金51.9万元,自有资金147.1万元。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货币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