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集市
志载:清代,广德稍具规模经常性集市有州城(今桃州镇)和毗邻浙江的朱湾、城坞里等处,大量的农副土特产品在此上市销售。民国时期,随着公路的开通,沿公路的村镇日趋热闹。誓节、柏垫、流洞、邱村(门口塘)等逐渐发展成为农村集市。朱湾、城坞里等集市因不靠公路则日渐冷落。
建国以后,集市贸易几起几落。1952年,为适应县城集市贸易的发展,县工商科兴建了50间摊贩市场棚,划分给各行业摊贩分类集中经营,并在指定地段建立了柴草和竹木市场。
1957年2月,为制止大量农副产品外流,规定凡国家统购的一、二类农副产品一律不准上市。致使上市品种、数量大幅度减少,集市贸易萎缩。次年,“人民公社”化后,集市贸易被取缔,城乡人民日常生活用品实行票证定量供应。对合同派购的猪、牛、羊肉在完成国家交售任务后的多余部分,只准自宰自食,不得进入集市贸易或制成熟食上市销售。
1960年底,全县17个集镇,恢复了集市贸易,市场供应开始趋向缓和。1963年,县城集市,全年应市人数达54万,上市品种达400余种。全年上市粮食31万公斤,食油2.7万公斤,猪肉4万公斤,蔬菜9.2万公斤,成交总额170万元。翌年上半年,全县集市贸易成交额即达149.8万元。其中,县城47.4万元,农村集镇102.4万元。仅粮食一项成交额达55万公斤。其中,城关9.75万公斤,农村集镇45.25万公斤,价格大幅度下降。
“文化大革命”初期,集市贸易再次被取缔。除城镇居民必需的蔬菜外,其它农副产品一律不准上市交易。1967年底至1978年,集市贸易稍有松动,但集市贸易仍限制在政府允许的范围之内并限制交易对象。如社员自产自销产品的余缺调剂应在县内或社员驻地毗邻的集市进行,交易品种需在完成国家派购任务以后,除国家有特殊规定的以外,才可拿到集市上出售。
1979年,全县集市贸易完全开放,粮、油、棉、肉等各类产品都允许上市,在指定场所进行自由贸易。此后,县城和农村集市贸易愈加繁荣活跃,上市品种日趋繁多,各集市交易活动各呈特色。县城集市贸易以类聚物,形成了蔬菜、水果、柴炭、竹木、肉类、服装、小商品等专业市场。山区集市贸易商品以柴炭、土特产品、山珍野味居多,平畈集市则以稻米、粮油、水产品为最。市场上呈现出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景象。1982年,全县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2086万元。1983年、1984年本县相继发生严重水灾,城乡集市禽蛋、蔬菜上市量锐减,价格居高不下。县人民政府组织国营、集体、联户、个体商业人员从邻省各地运进大量商品投入集市供应,基本满足了城乡居民的生活需要。
1985年,随着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民进城及外埠客商来广德经商的日益增多。县工商局本着取之市场、用于市场的原则,在县城建造了钢架结构塑料顶棚570m2 ,流动塑料售货亭220m2。还在誓节、柏垫、卢村三个集镇兴建永久性砖木结构售货摊位400 m2,流动塑料顶棚售货亭130 m2 。从而县城集市形成了小百货、粮油、服装、竹器、柴草、苗猪、木材等7个专业市场;誓节、柏垫、邱村、卢村、流洞五大农村集市也建有84个固定摊位和206个临时摊位的市场。当年,全县农村集市贸易成交额2722万元,比上年增长54%。
1986年,为扩大集市贸易设施,县工商局采用集资和投资的方法,又在县城兴建了增谷路服装专业市场,面积2000多m2钢架塑料瓦棚,100多个摊位。在县汽车客运站兴建了简易塑料瓦棚的饮食水果专业市场。另在独山镇兴建了2000多m2的农贸市场,当年全县农村集市贸易成交额3137万元。1987年,柏垫镇农贸市场建成。当年,全县农村集市贸易成交额3878万元。
二、物资交流会
1952年8月9日,由县委、县人民政府主持的“广德县城乡物资交流大会”在县城开幕,邀请了外省、外县代表(包括公营、私营各行业及产、运、销等机构)289人参加。这次交流大会成交总金额为120.3万元。同年又先后在誓节、柏垫、邱村、流洞举行了四次物资交流会。参加人员达11万人次,成交总金额为160.7万元。采取集市贸易形式,以现款现货为交易手段,组织生产者与消费者见面交易,既解决了农民土特产品的销路,又供应了农民生活必需品及生产资料,起到了有利生产、方便群众的作用。
1953年1月24日,为丰富春节前市场的商品供应,县城举行了初级市场交流会。会期5天,购销总额26.30万元。其中,国营商业占22.32%,供销合作商业占24.2%,私商、农民贸易占53.32%。同年2月2日至8日,誓节、柏垫、独树、卢村、流洞、山北分别召开了乡级市场物资交流会,购销总额21.49万元。其中,国营商业占24.1%,供销合作商业占28.8%,私商、农民贸易占47.1%。
此后,县城、乡镇又举办过几次物资交流会,但规模不大,成交额较小。60年代中期起,本县停止了这种形式的物资交流活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