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私营商业
古时,本县私商情况无考。民国25年(1936),全县有商户1400余家,多集中于县城。时城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店铺鳞次栉比,大、小十字街和其间的状元坊更是商号密集的繁华地段。米行集中于西门城外廊步街,山货行、纸行设在南街。据调查,抗战前的数十年间,县城著名的商号有70余家。其中布业有程广丰、同吉祥等14家;南杂货业有孙正和、源隆等21家;京广货业有五洲大药房、中西大药房等5家;山货业有广大、广泰隆等6家;槽坊有怡三泰、董信太等6家;估衣业有源丰、源通等9家;典当业有同济、鼎益2家;中西药业有寿萱斋、永生斋等9家。民国27年1月,城内商户的房屋、财产,均被侵城日军焚毁。
民国36年,县城有商户387家。较大的商户70余家,其中布业10家,京广货业6家,南杂货业13家,槽坊6家,医药业10家,估衣业5家,文具业2家等。资金丰厚的有:程广丰布店,益大南杂货店,孙正和南杂货店,寿星斋药店等。
本县商号总的特点是:行业较多,规模较小;开在县城的多,设在乡镇的少;独资开店的多,合资经营的少;零售商多,批发商少;店主外籍人多,本籍人少;店史较短,无百年老店。
在经营方法上,资本较殷实的商号都附设作坊,前店后坊,既产又销,批零兼营。布业商号兼营呢绒绸缎,没有专营呢绒绸缎的商店。百货店也称广货店,抗战以前称为“大药房”,实际上主要经营百货、针织品、兼营少量西药。经营农副土特产品的商号称为“行”或“栈”,主要是代客买卖,从中取利,并为来行交易的人免费提供膳宿,预付垫付资金,进行信托业务。
商号大都雇有店员、学徒和工人,孙正和、源隆等大商号雇佣的人员多达100余人。商号招收学徒,三年满期,学徒期间没有工资,只供给伙食,按月发一点“月规”(零用钱 )。雇佣的店员以月计资,每年农历正月初五吃“财神酒”时定工,也有按一年三大节(端午、中秋、春节)定的 ,喝过定工酒后,店主即决定店员去留。店员一般在店住宿,伙食由店主免费供给,平时素菜,每逢农历初一、初八、十五、二十四的“犒期”加餐,每人四两肉(十六两制)。腊月,营业大忙时,天天有荤,有的店主还给店员发双薪。
商号作坊雇佣学徒和工人,一般都带有帮会的性质。即雇佣的人员必须和师傅的籍贯相同或相近,否则师傅不带。如本县糕饼坊雇佣“小丹阳”(安徽当涂县薛津一带)人;酒坊雇佣皖北人;蜡烛坊雇佣宁波人等。
建国初期,私商的正当经营受到国家保护。1954年在县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的座商790家(含乡镇),从业人员1613人,注册资金24万元;行商283户,283人,注册资金0.83万元;摊贩771户,771人,注册资金2.29万元。是年,全县商品零售总额1045.7万元,其中私商业零售额占20.14%。
1954年10月,县人民政府成立专门机构,采取合营、合作、经销、代销等形式,对本县私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7月,商业私改工作基本完成,共组织改造私商1288户,1685人;未进行改造的33户,34人,仍从事个体经营。
1964年,全县个体商户增至447户。“文化大革命”时期,私营商业被视为“资本主义尾巴”被割掉,全县仅存有少数经营熟食和干鲜果的小贩。1978年以后,国家调整了商业政策,鼓励私人开业、农民经商,个体商业发展很快。1987年全县个体有证商业户6140户,从业人员7150人。是年,个体商业零售额3570万元,占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19.4%。
广德县民国时期主要商号一览表



(二)供销合作社
解放后,人民政府大办发展供销合作商业。1949年7月23日,皖南区广德县供销合作社成立。该社向银行贷款300元,皖南供销合作社总社又拨来稻谷18万斤,作为经营资金。在县城开设了日用工业品和粮食供应两个门市部,8月2日正式挂牌营业。同年又先后在城厢、誓节、流洞、苏村、东平建立了五个联村及村供销社,有社员2195人,股金32250斤稻谷(当时每股10斤稻谷)。土地改革后,农村供销合作社蓬勃发展。1951年,先后建有城厢、东平、东亭、卢村、花荫、复兴、柏垫、杨滩、桥头、月湾、誓节、杨杆、门口、白水、山北、施村、流洞、杭村18个联村供销社。入社社员112274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8%;实有股金7.9万元。1954年10月,两经易名的县社定名为“安徽省广德县供销合作社”。年底,县社下属9个基层社,18个供销站,7个收购站。1955年12月,县社内设土产、生产资料、副食、日用杂品4个经理部。1956年底,县社内设3个经理部(原土产、副食经理部合而为一),1个耕牛交易所;下辖9个区供销社,62个供销站,2个收购中转站。1958年5月,供销社和国营商业合并,基层社、站全部下放给人民公社领导,实行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供销社的性质随之转化为全民所有制。1961年10月,供销社的建制恢复。翌年底,所属经营机构、基层社(站)基本上恢复到1956年底的状况。1970年,县社再次与国营商业合并。这次合并只是企业性质又由集体变为全民,基层社、站仍保留原来的设置和建制。1978年1月,县社又与国营商业分开,企业仍为全民性质。1983年12月,县社改名为“广德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再次恢复为集体经济性质。
供销合作社建立初期,统管市场粮、油、工业品购销、农副产品采购、农业生产资料供应等业务。1953年至1956年与国营商业3次分工(商品经营实行国合分工,批零分工、城乡分工)后,成为农村市场的主体。1954年至1974年,先后将工业品、粮油、中药材、猪、蛋、竹木、农业机械、信用、手工业等经营业务移交国营单位。其中仅工业品经营业务就移交资金50.22万元,人员240人。从而为国营商业的创立和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供销合作社是劳动人民自愿凑集股金建立起来的合作商业组织,实行投资入股,平股平权。1950年10月,县社理事会决定基层社社员股金一律以10斤米为一股。年底有社员5481人,股金大米56610斤。1954年清理整顿后,有社员72578人,74912股,股金1.33万元。1963年,有社员73651人,股金1.54万元。1983年,实行以农户为单位,敞开吸收农民入股,入股农户75359户,占全县总农户的86%;117475股,股金31.58万元。县社成立以来,先后对入股社员进行了4次股金分红。1955年,社员共分红利2.89万元;1963年,共分红利3.27万元;1979年,共分红利11.64万元;1983年,共分红利3.12万元。此外,供销社还在八大传统节日对社员优惠供应烟、酒、糖等商品,价格一般低于牌价3~5%。
1987年,广德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辖3个公司, 28个基层社,有职工2109人。当年,商品销售额3467万元,占全县商品零售总额的18.84%。
附:专业公司简介:
土产公司该公司前身为建于1951年6月的“中国土产公司广德办事处”,原为国营企业。1954年4月,交并于县供销社。1955年改称广德县土产经理部。1956年与副食经理部合并,更名为广德县土产副食品经理部。1963年易名为广德县土产杂品公司。1970年又改名为广德县土产公司。其间隶属关系随着供销社的变更而变更。1978年恢复为县供销社下属公司,主要经营农副土特产品、副食品、日用杂品的购销业务。
农资公司1970年11月成立,原属国营企业。1978年改为县供销社下属公司。主要经营化肥、农药、农药械、中小型农机具等农业生产资料。
贸易公司1984年8月成立,其前身为1979年11月建立的贸易货栈。该公司是为了适应国家开放集市贸易而设立的,主要开展代购、代销、代储、代运、代办结算等业务并兼有自营业务。
(三)合作商店及小组
广德私商一般属小业主和小商、小贩,没有资本家。1955年,本县开始对私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7月,本县18户私商组成4个公私合营厂、店(分别在工业、卫生等章记叙),470户私商投资入股组成90个合作商店(小组),共有店员702人,股金83227元。合作店、组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集体所有制商业企业。是年底,经营粮油的店、组划归国营粮食部门管理;其余店、组,在县城的归属国营商业系统管理,在农村的归属供销社管理。1959年,对合作店、组进行大合并,并更名为高级合作商店,以加快过渡,由“小集体”变为“大集体”。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经营,统一核算,共负盈亏,取消股金分红。 1961年1月,又恢复了原来的组织和核算形式。1978年以后,根据国家新的政策,合作店、组一业为主,多种经营,享有充分的自主权。但合作店、组普遍存在的资金薄弱,设施陈旧,人员老化等问题,又使企业的发展受到制约。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与此同时,各单位,各企业纷纷出钱出房,各种形式的合作商店(知青商店、部门商店)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截止1983年底,全县新办集体商业店组213个,服务业店组57个,从业人员5000余人。1987年,本县较大的合作商店有广德县副食品公司(即前南杂商店)、百货合作商店,蔬菜合作商店、豆制品商店等。是年,全县有集体商业经营机构250个,从业人员1790人。商品销售额3678万元,占全县商品零售总额的19.98%。

三、国营商业
1950年3月15日,国营皖南贸易公司广德第三支店建立,下半年该店改为中国粮食公司广德办事处,专营粮食。同时,又建立广德专卖事业管理处,经营烟酒。1951年6月,成立中国土产公司广德办事处,1955年2月该办事处撤销,同时成立广德百货公司和广德花纱布公司。3月,成立广德盐 业公司。1956年,先后成立食品公司、文化用品公司经营处、医药经营处、农产品采购局。上述国营商业机构,随着隶属关系的改变、曾经撤并或易名。1957年11月,广德县商业局成立。同年,广德国营商业企业有百货、花纱布、文化用品、食品、医药等6个专业公司(经营处)及农产品采购局。1958年5月,国营商业与供销社合作商业合并,实行政企合一,撤销专业公司,设立农副产品采购、生产资料、工业品、食品等4个经理部,农村基层商业机构统一改为国营商店。1962年,国合商业分家后,国营商业仍以批发为主兼营县城零售业务,下设百货、食品、石油煤建、糖业烟酒、盐业、饮食服务、药材等7个公司,5个食品站,9个烟酒分销处。1970年,国营商业再度合并,设立百货、糖业烟酒、盐业、食品、药材、土产、农业生产资料、饮食服务8个公司,下辖19个基层供销社,3个中转站,2个食品站。1977年,国合商业再次分开后,国营商业加强了专业化经营。1978年至1984年先后保留或分设了百货、五交化、燃料、石油、烟草、糖酒、蔬菜、盐业、食品、饮服、经贸、药材、砂石、外贸、竹木等15个公司,1986年3月又成立了金属、机电、建材、化轻、生资等公司。
1987年,全县有国营商业机构172个,人员1927人。其中隶属商业局系统的百货、五交化、盐业、食品、蔬菜、石油、糖酒、饮食8个公司,拥有国家流动资金112.8万元,企业流动资金10.1万元,固定资产335.6万元,仓库7209m2,营业用房13497m2,冷库容量120吨,酒池、酒罐储量100m3,油库(罐)容量2469m3,运输汽车17辆,职工宿舍13754m2。是年,国营商业零售总额3801万元,占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20.7%。
1987年广德县国营公司情况一览表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