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采煤
广德煤炭蕴藏量丰富,探明储量1.02亿吨。明代万历年间已有乡人土法开采,但明清以来围绕采与禁朝野纷争不已,故采挖时断时续。
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州署曾立碑“禁开煤山”。清康熙年间,又有数万人聚众采煤,因遭到广德官绅的反对,开挖年余,即被州署强令停止。光绪二年(1876),湖北人金朝冠带人来县境采煤,知州文翰闻讯后将其驱逐出境。翌年,州署再次立碑禁止采煤。光绪八年(1882),广德绅士数人联名上告朝廷,要求解禁。时船政大臣沈葆祯,两江总督左宗棠等也奏请准许开采煤炭。不久,县境大、小牛头山一带官办、私办煤窑蜂起。光绪三十二年(1906),郑芳荪获准开办广益煤矿公司,属官督商办。在独山翎猪洞和梁家山建窑采煤。经3年筹备后正式开采,经营数年后停办,原因不详。
民国7年(1918)商办通惠公司成立。矿区位于小王村西煤沟、下庄村、小高村。次年,又有广信公司,在徐家山、杨家山和大、小牛头山一带采煤(试采)。生产情形均无史料可考。36年(1947年)5月,广大煤矿公司成立,经理姚克、穆超,资方还有美国人逊先达、英国人帕尔斯美司,另有俄裔工程师美力清科。经广德县政府允许公司在大王村一带采煤。翌年11月,安徽省建设厅以“官矿私开”为由取消广大公司开采权,将煤矿交给许佩云、沈海涛等人主办的公兴煤矿公司开采。1949年4月广德县解放,县人民政府为县内煤矿企业颁发了营业执照。由于矿区煤炭储量大,煤质好,而当时还不具备大规模开采条件。为保护资源计,1951年5月,宣城专员公署下令停止开采。
1958年“大跃进”中,全县掀起大办煤炭的高潮。仅在独山一地就有卢村、柏垫、流洞及郎溪、桐城、宿松、无为等7个采煤工区,建有煤井12对,露天采坑3处。1960年经安徽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将其中查扉村、白龙岗等矿井划给浙江省长广煤矿公司经营,其余停采。
1970年,全县大办“五小”工业。独山公社东川岭和向阳两个大队合建一口木盘立井采煤。1972年改为县、社联办,名为广德县独山煤矿。为扩大生产规模,翌年,又建成一口木盘立井。1975年开始建一口直径3米、深300米的水泥结构立井,设计年产煤4万吨。1980年正式转为地方国营企业,同时将其分为独山一矿、独山二矿2个煤矿,各自独立经营。
初分开时,独山一矿为“木盘立井”,工人上下爬井筒,用手绞提升原煤和矸石。以后扩建成直径1.4米的立井,与长440米,深220米的水平斜井形成通风,井筒为水泥预制结构,设计年产煤2万吨,主要设备有电钻、矿车、井下瓦斯监测仪等,改变了过去那种人挖肩背的落后采煤方式。1987年一矿有职工138人,产煤0.6万吨,产值41.5万元。划归独山二矿的年产4万吨的水泥结构立井,1984年建成投产,生产的机械化程度较高,1987年二矿有职工178人,产煤1.2万吨,产值84万元,利润4万元。
1980年以后,独山、新杭一带乡(镇)、村,个体及联户开办的小煤窑逐年增多。这些煤窑采掘设备简陋,且没有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时有伤亡事故发生。至1987年底全县乡以下办小煤窑累计产煤30余万吨。
1987年,全县共有煤井、煤窑75个,职工3875人,共产原煤15.6万吨,产值1 248万元。其中探明地质储量在9万吨以上,分属县、乡(镇)、村的煤井19个。另有规划煤井7个。


二、开采萤石
广德探明萤石储量250万吨。30年代,在县境西北白云山发现萤石,当地“白云庵”便雇人开采,采坑至今尚存,人称玉石宕。
1959年至1961年初,县商业局和驻境的上海市白茅岭劳改农场曾组织人力在白云山开采萤石。为时不长,均停止开采。1965年,县在白云山建立广德县萤石矿,恢复开采。翌年产萤石1.97万吨。白云山矿区矿床埋藏较浅,便于开采。加之萤石属畅销产品,供不应求。萤石矿生产发展很快。1972年以前采用手工方式开采,后逐步使用机械设备。1965年至1983年底,共采萤石19余万吨,总产值1433万元,利润443万元。1971年,开始出口萤石,年出口量2000至5000吨,1975年出口5979吨。后因浅层资源开采殆尽,1985年矿山开始更新设备、培训人员,为井下深层开采作准备。
除白云山外,本县苏村杨家门、卢村笄山、四合耿村、红冲、桃山建平等地萤石储量亦很可观。1976年开始陆续开发利用。
1987年底,全县共有县萤石矿和绿林、四合、杨杆、苏村4个乡办萤石矿,职工457人,年产萤石1.4万吨,产值30.7万元。
三、采砂
全县黄砂储量约4000万吨,主要分布于桐河、无量溪流域,遍及18个乡镇。
桐河、无量溪均为季节性河流,每年春汛雨季或降水偏多年份,时有山洪暴发,洪水夹带大量沙石随河而下,枯水季节洁净的黄砂遍及河床。广德黄砂颗粒多为中粗,匀称质纯、多棱角、少泥杂、凝固力好、抗压高,为优质建筑材料。
历史上县民常在农闲下河捞砂,多为自采自用。由于交通不便,黄砂开发利用无法形成规模。70年代,山区公路逐年增多,促进了黄砂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满足外省、市对黄砂的需求,安徽省汽车运输公司派出车队长住广德承运黄砂,一般运至浙江省长兴县的泗安镇和江苏省宜兴县的张渚镇等地中转,经水路运销上海、无锡等大中城市。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个体、联户、村办、乡办砂场星罗棋布,采砂人数成倍上升,采砂量大幅度增加。由此,以运输黄砂为主的个体运输业亦蓬勃兴起,广德黄砂源源不断销往苏、浙、沪等地。
1987年,全县有黄砂管理机构13个,黄砂场68个,从业人员3000余人;年产销黄砂369万吨,产值1291.5万元。
四、开采地下水
广德城区居民历来饮用天然河水或井水。建国初,城区约有水井100余口,深度一般在5米左右。每逢天旱,河水断流,井水大多干涸,居民饮用水困难。县内无量溪、桐河两条大河均属季节性河流,枯水期长,唯有采掘地下水,才能解决县城用水问题。1978~1983年,省、县政府先后拨款116.07万元(省拨30万元,县拨80.07万元)用于筹建县自来水厂。
县自来水厂址在县城东南侧的小东门,占地面积7235平方米。水源地(一级泵房)位于双河乡东升村苏觉庙附近无量溪河床,面积2313平方米,在此掘井5口抽取地下水。1982年10月,县水厂一期工程竣工,日产水2500吨,同时续建日产水4000吨的二期工程(拟于1990年建成投产),以扩大供水范围。为了保证水厂水源充足,水质免受污染,1984年10月广德县人民政府颁布的《广德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县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的通告》,划定以一级泵房为中心,东西向延伸300米以内的范围,面积14 107平方米作为水厂水源保护区。明确规定在水源保护区内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采挖、运输黄砂、河石;严禁侵占或破坏水厂的一切供水设施、标记等。1987年底,县自来水厂共有固定资产127万元,职工23人,当年产水77.2万吨,产值18.8万元,利润1.1万元。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