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酿酒
广德民间酿酒历史悠久。清光绪末年,富商董二牌子与他人合伙在州城开办同心泰槽坊,后改名为董信泰。清末民初,县城有董信泰、志和祥、怡三泰、恒丰和、朱鼎隆、小元隆等酿酒槽坊。
董信泰槽坊以纯粮为原料,精工制曲,酿成芳香的大曲酒,曾享誉一时,销路颇畅。民国26年(1937)日军侵占县城,各酿酒槽坊均被毁停业。38年春,城内有槽坊6家、工人20余名。
1953年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董信泰、和丰两家槽坊转为公私合营广丰第一酒厂、广丰第二酒厂。1955年两厂合并成立地方国营广德县酒厂。主要生产粮食白酒,当年产白酒120吨。1958年改进生产工艺,淘汰了传统的小药曲酿造方法,提高了出酒率。是年产白酒350吨。1962年开始,改用山芋干为主要原料酿酒,兼产少量粮食酒。1970年改手工操作为管道化和机械化生产,从投料到成酒形成一整套生产流水线。产品有白酒和封缸酒,年产量增至1000余吨。1985年又改直接酿酒为酿造95度食用酒精,然后根据市场需求分别勾兑多种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1987年该厂有固定职工121人,固定资产124万元,年产酒1762吨,产值287.2万元,上交税金27.8万元。1978年以后,广德县化肥厂、双河乡凤凰大队等开办广泉、凤凰等无酒精饮料厂,规模都很小。
二、糖果糕点
清末,州城内有几家南杂货店,以前店后坊形式生产和销售糖食、糕饼。
民国初年,县城内规模较大的糕点作坊主要有天源、复裕、义隆、孙正和等。其中孙正和商号初创于清咸丰初年,店主为黟县籍商人孙俊功、孙亦贤,店址在景贤街东首,主营杂货和酱制品。不久该店改名为孙正和老店。光绪二十年(1894)前后,老店增开糕饼坊生产酥糖等十多种糕点。所产玫瑰酥糖享有盛誉,曾于宣统年间(1909—1911)在“南洋劝业会”上荣获奖状和铜质奖牌。民国26年(1937)秋,城内糕点作坊俱毁于日军战火。民国35年前后几家大的糕饼作坊虽然复业,但景况远不如前。
1955年在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孙正和、天源、复裕、义隆等商号的23个食品加工作坊合并组成公私合营广德县民生食品厂,设糕点、制酱两个车间。在国家扶持下,增添了厂房和生产设备,生产经营纳入国家计划,生产得以迅速发展。1960年转为地方国营企业,更名为地方国营广德县食品厂。同时增设制冷车间,成为本县唯一的生产各类糕点、糖果、酱制品及冷饮食品的综合性加工企业,连续多年经济效益良好。1976年创产值101.64万元。1981年产值为109.34万元。后因产品老化,与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不相适应,加之市场开放,竞争激烈,产值和利润逐年下降。1986年产值降至57万余元,面临亏损。据此决定划细经营,将制酱车间划出单独成立广德县酿造厂。
1955年6月县供销社在下寺乡开办了蜜枣加工厂,当年加工蜜枣2万余斤。此后,每年生产1个月左右,年产量10万余斤。1982年在全省供销系统开展的农副土特产品质量评比中,广德蜜枣被评为第一名。1985年加工厂停办。
1961年县南杂合作商店组成开业。内设合作糖坊,生产糕饼和糖果,由本店批零销售。1987年合作糖坊创产值8.5万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县内相继办起了一批小食品加工企业。1987年全县糖果、糕点及调味品生产企业有县食品厂、县酿造厂、县欣欣副食品公司、县酒厂青年面包厂;邱村、四合乡食品厂,彭村乡康乐食品厂;清溪、卢村、杨滩、下寺、流洞、独山、新杭、柏垫、彭村供销社食品厂;月湾振兴综合商店食品厂共18家,年产值总共155.6万元。其中产值在10万元以上的有:县食品厂24.2万元,县酿造厂12.8万元,彭村乡康乐食品厂18.2万元,彭村乡供销社食品厂13万元,独山供销社食品厂13.1万元。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