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林种分布
(一)树种
广德森林资源丰富,盛产林木,毛竹。五六十年代,广德毛竹面积和蓄积量一直居全国第7位,七八十年代仍居全国前列。在省内则一直居首位,是省内主要林产区之一。据1976年林业普查资料统计,全县有树种460余种,其中主要有29科61种:
银杏科:银杏
松科:金钱松、雪松、安徽五针松、马尾松、黑松、火炬松、湿地松。
杉科:杉木、水杉、柳杉。
粗榧科:三尖杉
紫杉科:榧子树
山毛榉科:水青冈、板栗、茅栗、栓皮栎。
榆科:榆树、榉树、朴树。
木兰科:鹅常楸、望春花、广玉兰。
樟科:樟树、檫树。
胡桃科:化香、枫杨。
杨柳科:毛白杨、响叶杨、小叶杨、旱柳。
金缕梅科:枫香树。
杜仲科:杜仲树。
悬铃木科:悬铃木。
蔷薇科:桃树、杏子、樱桃、李子、木瓜。豆科:黄檀、皂荚、山槐。
苦木科:臭椿。
大戟科:油桐、川楝、红楝子、香椿。
山茶科:油茶。
冬青科:冬青。
漆树科:漆树。
鼠李科:枣树、枳具。
珙桐科:喜树。
柿树科:柿树。
玄参科:泡桐。
木犀科:桂花。
紫葳科:楸树、梓。
棕榈科:棕树。
以上树种大多为乡土树种,如檫树、金钱松、杉、栗、油桐、冬青等,也有外地引进的,如火炬松、湿地松、川楝、红楝子、葡萄桐等。其中优势和骨干树种有:
松树山区、丘陵区原有大片松林。民国时期,迭遭战乱破坏,建国前夕,仅存25万亩左右。桃州镇西祠山殿一带,原来松树浓荫蔽日,现已成光山秃岭。建国后,松树被列为先锋树种推广种植。1956年森林资源清查时,已增至31.9万亩,蓄积量达110余万立方米。1966年,松林面积达69.95万亩。70年代初,由于过度修枝打桠及松毛虫危害,加上盲目砍伐,松林遭到严重破坏。1984年,松林仅剩35.3万亩,其中人工林8.8万余亩。1987年底,松林面积1~2万亩的乡(镇)有砖桥、赵村、四合、流洞、誓节等5个;2万亩以上的有花鼓,独山、清溪、东亭、下寺、新杭等6个。种类以马尾松、火炬松、湿地松、金钱松为主。其中马尾松以飞子成林的面积较大,人工栽植次之,与山毛榉科、金缕梅科、樟科、竹亚科植物组成天然混交林。火炬松、湿地松又称“国外松”,种子来源于南美洲。金钱松又名箭松或杉罗树,树杆通直,树姿优美,秋叶鲜黄,为珍贵用材及风景树,也可用于制作盆景;木材纹理直,宜作建筑支柱;根皮入药称土槿皮;属国家二级保护的珍贵乡土树种。多分布于无量溪、桐氵内河流域低山地带,花岗岩风化的沙质土壤适于生长。桃山、梨山、同溪、四合、卢村等乡较多,常与毛竹、杉、枫香等树种混生,也有小面积纯林,土壤条件好就可以飞子成林。从尚存的古松可知该树种栽培历史悠久。梨山乡张伏村乌云山麓曹冲有株金钱松,胸径1.3米,树高40米以上,冠幅20米,主干上部四分之一已枯死,2米高处有一肿瘤,直径1.5米,据测算树龄约在500年以上。卢村乡丁冲村东山边也有类似古松。梨山乡下阳村观音庙有古松4株,树龄均在110年以上,平均胸径57.5厘米,最粗的66厘米,平均高16米,最大树冠11.8米,枝下高5~6米,长势良好,结实正常。
杉树有油杉、灰杉两种,以前者居多。山区植杉历史悠久。杨滩乡白马村山坡一株杉树高约20米,树干中段直径约1.1米,为县内杉中之冠。同溪乡韦村村南公路旁有株杉树,树龄亦相当长。1949年本县杉树面积1.18万亩。60年代中期发展至1.8万亩。1987年全县有杉林9.77万亩,其中幼龄林7.22万亩,中龄林2.45万亩,成熟林仅0.1万亩。总蓄积量8.46万立方米。杉林遍及全县,其中人工林分布于芜杭、广宜、广溧公路沿线低山丘陵地带,面积达5.6万多亩。原有杉林分布于桐氵内河、无量溪流域的山区,为杉木商品材产地。四合、桃山、梨山、清溪、下寺、山北、砖桥、新杭等乡镇的山场,尚存小面积多代萌芽更新杉木。
檫树为传统名贵木材,分布较广,尤以卢村、同溪为多,伴生于毛竹、杉木、苦槠及杂灌之中。1987年全县檫树面积约2.3万亩。石鼓乡铜坑村张家冲山顶竹林内有一孤株,高达30米,胸径1.2米,树冠高耸于竹林之上,枝桠开展,冠幅大。檫木经济价值高,生长快,成材早。俗谚有“六檫三杉一次松”(人生60岁,收益檫树6次、杉3次、松一次)。檫树干形通直圆满,材质软硬适度,耐水湿,钉子入木不易生锈,抗腐蚀性强;材色栗褐,具自然纹理,清晰美观,有芳香,防虫蛀。木材适宜制作柜、桌、橱等家具。树姿优美,叶色入秋变红,鲜艳悦目,可点缀风景,美化环境。
油桐境内油桐树有数千年栽培史,南北分布颇广。春秋战国时期,广德为桐地,清光绪《广德州志》引古人语:桐花随溪流入城,爰有“桐氵内”之名。油桐为木本油料植物,造林方便,成本低,收效快。旧志载:明清时期,境内桐油年产千担以上,(按亩产桐油5斤计算,时有油桐林2万余亩 )。民国时期逐渐减少,民国36年(1947),全县桐油产量已骤减为120担。同年,浙江浦江灾民至杨滩一带定居,营造油桐林。此后,五合、白马农户亦有种植,每户年收桐子千余斤,多的达1000公斤以上。油桐林面积逐渐扩大。1961年前后,年产桐油1.5公斤左右。1966年全县油桐林面积2.9万亩,80年代中期为3.8万亩。品种有五爪桐、葡萄桐、四川米桐、柴桐等,统属三年桐。前三种为1979年从林科院亚热带森林研究所引进,1980年在清溪公社钱村林场试种,大小年不明显。结实后产量上升,每亩产籽百斤以上。1983年,单株最多结实500余个,均属优良品种。1987年,全县年产桐油3.36万公斤。
板栗树本县栽培板栗树的历史约在千年以上,嫁接板栗树的历史亦有200余年。建国初,本县栗林面积近万亩。1987年的成片栗林2.29万亩,加上零星栽培的栗树折合成亩计算,共有3万余亩,面积和产量均居全省前例。栗林分布于流洞、新杭、砖桥、独山等23个乡镇,100多个行政村。面积2000亩以上的有新杭、砖桥、独山、下寺、山北、四合6个乡(镇)。栗树一次栽成,长期受益,向有“铁杆庄稼”的美称。本县板栗品种主要有处暑红、大红袍、大油栗、小油栗、迟栗、九月寒、二黄早、焦杂、松毛蒲、毛板栗、石门栗等11个。其中处暑红为早熟品种,稳产高产,果大整齐,果壳紫红,色泽鲜艳,八九月间成熟,中秋应市。大红袍为中迟熟型,果大均匀,高产,特别以果色橙红艳丽著称。大、小油栗为中迟熟型,品味香甜,性糯耐藏,高产稳产。迟栗、九月寒为迟熟型品种,高产稳产,耐藏。山北乡九斗川1958年嫁接的一株大油栗,1978年产栗55市斤,树冠投影每平方米产栗1.1市斤,为本县板栗之王。本县所产板栗在品种、外观、品质上均优于邻省邻县所产。建国后,除技术上援助外地外,还调出种子15万公斤,接穗30多万株供应外省、外县。山东、辽宁等省引种都获得了成功。
(二)竹种
据1976年林业资源普查资料统计,本县竹类主要有5属29种:
刚竹属:尖头青、黄古青、罗汉竹、栉竹、五月季竹、白哺鸡竹、角竹、水竹、实心竹、龟甲竹、毛竹、强竹、花杆毛竹、红壳竹、花竹、紫竹、毛金竹、安吉金竹、灰水竹、早竹、刚竹、黄槽刚竹、黄皮刚竹。
、刺竹竹属:佛肚竹、孝顺竹
苦竹属:苦竹、实心苦竹。
箬竹属:阔叶箬竹。
短穗竹属:短穗竹。
县内竹类主要品种有:
毛竹广德素称“毛竹之乡”,全县各地广为种植。1987年毛竹面积3万亩以上的乡(镇)有卢村、柏垫、独树;2—3万亩的有砖桥、凤桥、杨滩、下寺、新杭;1—2万亩的有山北、东亭、石鼓、同溪等乡。产竹村178个,占行政村总数的63.3%,其中万亩以上的村(厂)有姚村、横岗、海峰(厂);5000亩以上的村有20个。营竹农户5.2万户,占总农户62%,营竹人口25万,占农业人口60%。1972年,县委提出“毛竹下山”的号召,从山区到丘陵广泛进行母竹移栽。花鼓、杨杆、赵村、高湖、流洞、彭村、双河等7个公社和花鼓林场都营造起成片竹林,并已培育出一级毛竹。
刚竹1949年散生面积约0.48万亩。60年代竹柄价格高,畅销江苏等省,群众大力移栽竹母,诱导扩鞭,封山育林。1966年8月,刚竹面积扩大到2.62万亩,至1969年底增至4.5万亩,蓄积量1350万根。年伐竹柄百万根以上。1974年以后,因竹柄滞销,刚竹发展停滞。1987年底,全县刚竹面积减至3.96万亩。
桂竹栽培历史悠久。主要分布于沿无量溪、桐氵内河一带沙质上壤和农户家前屋后。其特点:根部比中部细,节距稀,高而挺拔,表面光滑,竹叶深绿,立夏前后出笋。笋壳红色带有麻点,不分大小年。竹鞭发展快,两年可成林,既可挡风避暑,美化环境,又可发展家庭竹编业,增加收入。
二、面积蓄积
民国23年(1934),安徽第三林区广德县森林施业所统计,全县林地面积111万亩,多为私有。据1952年调查,全县土地总面积324.75万亩,其中林业用地为183.73万亩,占总面积的56.46%。有林地约109.52万亩,占林地面积59.7%;灌丛山29.56万亩,占16.2%;宜林荒山27.7万亩,占15.1%;灌木林地8.52万亩,占4.6%;疏林、新造未郁闭幼林及苗圃地8.07万亩,占4.4%。在有林地面积中,用材林约56.1万亩,占51.22%;竹林39.9万亩,占36.43%;经济林11.2万亩,占10.23%;防护林面积224亩,占0.02%;特用林面积130亩,占0.01%;薪炭林面积2.29万亩,占2.1%。竹林面积中,毛竹林面积34.2万亩,占85.7%;刚竹林4.5万亩,占11.3%;元竹林1.2万亩,占3%。
建国后,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对木材需要量的增长,木材年伐量大于生长量,从历次资源清查可以看出林地消长变更情况:
1956年,安徽省林业厅调查队清查,全县林业用地212.92万亩,占土地总面积66%。其中竹林为25.29万亩,宜林荒山、荒地15.52万亩,林木总蓄积量53.87万立方米。
1966年8月,据县林业科调查,全县有林地面积166.57万亩,其中:
毛竹29.9万亩
刚竹2.62万亩
松树69.95万亩
杉树1.8万亩
檫树0.29万亩
杂树52.92万亩
油桐2.9万亩
油茶0.88万亩
乌柏0.5万亩
1976年,安徽省林业勘察设计院对全县林业用地面积、资源进行全面清查。林地面积为183.37万亩,较1956年减少295476亩;蓄积量为34.01万立方米,减少19.86万立方米。竹林为36.87万亩,增加11.58万亩;灌丛山增至37.64万亩;宜林荒山、荒地49万亩,增加33.48万亩。
1977年至1987年,乡村林场树木蓄积量逐年增加。1987年底,全县有林地面积110.32万亩、活立木蓄积量已达90.9万立方米。但自然林则砍伐过量,珍稀优质树如榧子、银杏、樟、望春花等已不多见。一些因“林”得名的村庄,如大松林、大竹园、白果树、栎树冲、板栗园等因树多绝迹,已名不符实。竹林则有发展,1987年达40.52万亩。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