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重教兴学
历代建平县有识之士尊师重教。学生尊重师长,常执学生礼,路遇教师,垂手恭立行礼,在塾谨小慎微,依学规就座攻读。“士敏而好学”,勤奋学习。兴办学校,县人慷慨解囊。明末崇祯年间,县人史大典捐银3000两重建学宫,并捐学田50亩,以作学校经费。明代云南屯田副使定埠人吕盛,明刑部员外郎岗南人王,退休回乡后仍致力于教育事业。清代袁村硕儒袁文寰一生从教60多年,直至90高龄还“闭门课徒”。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郎广中心县委和抗日民主政府办了抗日小学和冬学、民校。建国以后,党和政府重视教育,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到1987年共办中等学校25所,在校学生14231人,小学(含幼儿园)182所,在校学生47053人。为了解决教育资金不足,校舍严重缺乏,县教育部门采取三结合办法建校,群众献工献料,民办公助建造校舍。1981~1985年,采取三结合办法兴建校舍1760间、4.4万平方米。其中群众集资71.81万元,占全部投资的70%。建平乡韦家埂村新建校舍,党支部书记从备料到竣工,吃住都在工地上。老党员刘秀英献出1家8口人的菜园地作为建校基地。
(二)善举义行
郎溪人民急公好义,凡有义举,争先倡导。南宋时修武郎王机每逢饥荒,慷慨开仓施舍,救济灾民。郎川河南圩堤溃决,他亲自押运粮食前往赈济。清嘉庆年间,金锁、杨赛等圩决口,监生宗子贞捐米数百担救灾。水退后又筹款修复金锁圩沿河大堤。并捐钱30万(铜钱)购买木料、块石运至落蓬湾以防水患。同时又投资筑水牮圩。商人黄时济于明嘉靖年间,见城郊道路泥泞,行走不便,捐资铺筑两条石板路,北自朴树港至竹墩湾,南自镇山麓至港桥园。其他修桥补路事例,不胜枚举。
建国后,全县人民进一步发扬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1954年郎溪遭受重大水灾,破圩40多个,县城被淹,自顾不暇,还接受安置无为县灾民9201人,安置在十字、水鸣等高阜地带。群众让出房屋,送给粮食、蔬菜、衣物。1957年郎溪遭受特大水灾,还调出小红稻种25万斤给溧阳灾区,同时调出20万斤小红稻种给广德灾区。1961年郎溪遭受水灾,又遭台风袭击,倒房4.5万间,群众捐献衣服26956件。1984年郎溪遭受特大水灾时,上海市白茅岭农场司法干部谷志明在涛城中斗村为营救灾民被卷入洪流,英勇献身,民政部追认为烈士。兴修水利,群众纷纷集资,仅1958~1959两年水利集资粮共折人民币21.6万元。若遇水旱灾害,全县人民全力以赴抗灾救灾,捐献财物,救济灾民。
(三)见义勇为
郎溪人性情耿直,尚义气,见义勇为。明代县人潘之藩,性孝友,勤学问。年70余岁,一日土匪前来抢掠,潘之藩振臂一呼,率乡民与匪徒拼杀,匪徒心虚胆寒,纷纷逃走。明庠生姚启宗,笃学好义,见人冤屈,不惜破产为之申雪。有人被诬陷当斩,此人虽与姚启宗有仇隙,但他还是极力为之辩解,后被释放。明末,官军借缉捕为名,至姚村抢掠群众放牧的耕牛百余头。当时骑兵千人,乡民害怕,躲藏不敢前去索还。袁村人袁应藻说:“种田人耕牛不可失!”单身追到官兵,怒目而视,义正辞严,与之力争。官军惧,将所掠之牛全部放回。1987年3月25日,幸福乡下塘村一名8岁男学生周伟放晚学回家时落水,14岁的女学生彭文珍连衣跳入水中,救起男孩,徒步走1里多路将周伟送回家中。
(四)拾金不昧
明末,建平县梅渚人岑熙,在北京旅舍拾得白银500两,即遍寻失主原数送还。建国以来拾金不昧,物还原主的事俯拾皆是。各中、小学、车站、旅馆、百货商场都设有“失物箱”和“招领启事栏”。1987年2月28日,县农机厂工会主席张嗣龙拾到现金支票1张5000元,查清失主后归还。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