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服饰
一、首饰
清末民初,少数老年人仍清旧制,留长辫,成年人半长发,幼童留“顶答”小辫。抗日战争后,老年人剃光头,又叫“和尚头”,青年多“平顶”、“二分头”。建国后,青年人剃“西装头”或“平顶带西装”,老年人仍是“光头”。“文化大革命”期间,青年人留发“一边倒”,或者也剃光头。70年代后,青少年发型多变,留长发,蓄鬓发,甚至烫发、染发。女子向来留长发,已婚妇女挽发髻(粑粑簪),插发簪,戴发网,冬天御寒戴“包头”,姑娘留长辫(双辫或单辫),前额剪“留海”。“文化大革命”后,妇女都剪“运动头”、“学生头”。1980年后,烫发美容业兴起,烫发日渐普遍,发型多种多样,洗发膏、露等洗发用品品种日益增多,发饰也变化无穷。
建国前,富家妇女佩带金戒指、金耳环、金银手镯,老年人带玉镯,儿童带银项圈、银手镯、银脚镯。贫女只能用鲜花做发饰。多数妇女爱在大襟褂子右腋下挂一条手帕。建国后,禁止金银买卖,金银首饰从此绝迹。1984年后,国家允许金银首饰买卖,但只准银行和国营商店经营,有的商店单独设了营业部或专柜,金银首饰又成了时髦品。
二、服装
建国前,服装颜色以青、兰、黑为主,夏季多白色、灰色。富人穿绫、罗、绸、缎,穷人穿土布,也有少数人穿“洋布”。冬天穿大襟布纽棉袍,外罩长衫,也有的穿对襟布纽短棉袄,中式无裤门大腰裤,穿时须摺腰。裤带都是布做的“通海带”,有的长袍外还系大腰带,外加马褂。妇女穿大襟布纽齐腰短袄、衫,中式折腰无门襟大腰裤,裤长只到小腿中部,俗称“吊八寸”,衫裤边角多饰以花边。也有穿旗袍的,或上穿大襟短衫,下穿长裙。青年女学生都是白短衫黑短裙,老年妇女多穿黑色百折裙,有些做手艺的男人(竹匠、做烧饼的)穿齐踝骨的“站裙”。30~40年代,男人改穿小脚裤,裤脚有扣子,或用扎脚带;女人仍是短上装,穿中式大腰长裤。建国前后,中山装开始流行时,干部一律灰色中山装,群众为蓝色或黑色的。妇女都穿列宁装,或短大衣,时称“二五大衣”。后来男的时兴青年装,女的多穿春秋衫。“文化大革命”时期,大多数年轻人穿军装,扎皮带。建国后直至70年代末,衣色单调,以灰、蓝、草绿、黑为主。50年代政府曾一度号召穿苏联大花布,时兴一时,终因不习惯而停止。随着时间的推移,布料逐渐讲究,由平布、斜纹布、府绸、卡机布、毕叽而灯芯绒、华达呢、平绒、的确良、中长纤维直至各种毛料、呢料。80年代后衣着变化较大,西装、茄克、风衣、滑雪衫、猎装、蝴蝶衫、牛仔裤、健美裤等纷纷上市,颜色也多种多样,青年男女、中老年人也都随意穿着。
三、鞋帽
建国前,一般群众都穿家做的布底鞋,浅帮圆口直底。冬天穿蚌壳形的“两块瓦”棉鞋,穷人穿稻草编织的蒲鞋,又叫“草窝子”。雨天则穿油鞋,也叫“钉鞋”,还有的穿木屐子。妇女穿绣花鞋,幼童穿虎头鞋。男人做活穿草鞋(有草织、麻编两种),山区人民穿山袜和笋壳叶草鞋。只有少数人穿“力士鞋”、球鞋和皮鞋。解放后,随着社会的发展,穿鞋也逐渐进步。50~60年代,多数人穿球鞋、胶底布鞋、皮鞋、凉鞋。60年代后,时兴解放鞋、塑底布鞋和塑料凉鞋、拖鞋。下雨天不再穿钉鞋而穿胶鞋,由平口、元宝口到轻便胶靴或深筒胶鞋。进入80年代,鞋的花色品种越来越多,除布鞋、凉鞋、皮鞋、球鞋外,又有旅游鞋、保暖鞋等等。
建国前,居家常戴的帽子有瓜皮帽、罗宋帽,夏天戴草帽、笠帽、尖顶芦席帽。儿童戴兽头帽,有的还缀以银铃、步摇。中青年出门戴礼帽(呢帽)。50年代后群众喜戴干部帽、八角帽、工人帽。冬天多数人戴护耳棉帽,中老年农民还是戴“猴套头”帽。70年代开始,帽子品种式样不断变化,有“八一”帽、鸭舌帽、运动帽、遮阳帽、绒线帽、东北帽、拿破仑帽、各式兽皮帽等等。
民国时期,本地群众多穿土布缝制的长筒布袜。后来改穿机织纱袜,群众称之为“洋袜”或“洋水袜”,有的还另上布袜底。青年人结婚时的绣花袜底做工精美,并以此来衡量新妇的针线工艺。70年代纱袜逐渐稀少,代之以尼龙袜、晴纶袜。80年代后,化纤袜的品种增多,春秋二季穿弹力袜,夏季穿卡普龙袜,冬季穿毛巾袜。妇女穿的还有丝光袜、长筒袜等等。
(二)饮食
郎溪产茶,饮茶是郎溪人的传统习惯。“早晨皮包水,晚上水包皮”(饮茶、洗澡)。解放前郎溪集镇都有茶馆,少则三四家,多则十多家,从早晨开张直至半夜。郎溪人爱喝绿茶,茶具多用宜兴陶壶。每日早上一壶茶,茶叶一日数换。多数人饮用当地产绿茶,也有人购买外地名茶。60年代,大多数茶馆歇业或转业,中老年人在家自沏自饮,干部、职工都欢喜用旅行杯沏一杯茶随身带。出差在外地遇到手提旅行杯、“老板杯”的多数是郎溪人。
饮酒也是郎溪人的习惯,无论来客与否,多数人每日必饮酒一次,有人甚至一日三餐不离酒。建国前,多用大麦、小麦、米、绿豆等原料,用土法酿制。集镇、农村都有槽坊。酿制“红药烧”、“白药烧”、“绿豆烧”等烧酒。建国后,为了节约主粮,低档酒改用山芋干酿制,称“山芋大曲”。80年代南丰黄酒厂投产,许多人改饮“古南丰加饭酒”,但部分农民还是饮山芋酒。每逢春节,各酒厂都用糯米酿制甜酒——“封缸酒”,农民家庭则自制甜酒、“米酒”。低度(8~10度)甜酒,妇女儿童或不善饮酒者都能饮用。有些人豪饮酗酒,每年均有一些人中毒或死于非命。
郎溪人主食为籼米,北乡人也吃粳米,而南乡人则专吃籼米。北乡人和城镇居民每天三餐一稀两干,早餐是稀饭或泡饭;南乡人一日三餐均是干饭,农忙时北乡农民也改为三餐干饭。大忙时如插秧、车水、割稻等一日四餐或五餐。上午9时许加餐称为“过晌午”,下午4时许加餐称为“四餐头”。过去贫苦农民一日两稀一干或三餐稀饭,杂以大麦糊、南瓜饭、山芋粥。炕山芋、闷山芋只当作零食。面粉、面条搭配食用,春节期间农村包饺子。日常点心则有馒头、包子、水饺、汤圆、油条、麻团、狮子头、绿豆糍粑、麻花。
北乡人吃菜喜淡,多酸、甜,南乡人喜咸,多辣。北乡做菜以蒸炖为主,南乡则以煎炒为主。除新鲜蔬菜外,常备菜有酱板、辣椒酱、盐豇豆、泡辣椒、豆腐乳、霉千张、霉豆豉等。冬季群众大量腌制咸菜,有“缸腌菜”、“岁菜”(香菜)、萝卜干、雪里蕻、腌辣椒,以及腌鱼、腊肉、咸鸡、咸鹅、咸鸭,还有糟鱼、香肠、风鸡等。
郎溪筵席城镇有“八大四”“八大八”。“八大四”即八个大菜(四海四土)四个拼盘(两荤两素)。“八大八”的八个拼盘为四荤四素。农村北乡筵席有二拼盘十大菜(一荤一素和四海六土)。南乡讲究实惠,大鱼大肉,有10碗席、12碗席、16碗席,甚至有24碗席。
(三)居住
60年代前,郎溪农村都是土墙草屋,一般是一排3间,开间共3丈2尺(市尺、下同),中间为1丈2尺,两边两间各1丈,进深1丈6尺至2丈。上盖稻草或茅草。土墙大多是用“土墙板”填土夹筑,用榔头、捣杵夯实。有的用“土坯模”印制土坯,晒干后砌墙。也有的用石滚碾平压紧收割后的稻田,用特制锹、铲切土砖砌墙。贫困户用长杆(竹杆、芦苇杆、葵花杆)缠绕稻草夹成墙,再用泥抹平,或再刷一道石灰水。屋架多数是硬山上顶,砣梁人字架,毛竹、杂树做檩,小竹为椽,也有少数用木结构架的,大多数为3柱落地5柱朝天,下垫磉墩石。山区农民建屋多在山坡平地,坐北朝南,背后有山,门对山凹。圩区农民建屋大多建在圩埂上。如在圩中建屋,则预先挑土筑墩,屋建墩上。砖木结构的瓦房农村很少,明清时期的建筑多数毁于战火,仅存的少数瓦房在“土改”时都已分给农民,且多数已拆建、改建。70年代,农民都已兴建瓦房,有砖墙瓦顶和土墙瓦顶两种。70年代后,二层以上的楼房开始在农村兴建,草屋逐渐减少。1987年农村共建新房26.6万平方米。
城镇市面房屋都为二层砖木结构瓦房,上层高1丈,下层高9尺,名为“天丈地九”(天长地久)。正面留八字大门,叫“狮子口”,或做石库门,有的做槽门。山墙都做有“封火墙”。梅渚、定埠两集镇市房还有水榭楼台。抗日战争时期,城镇房屋大部分被日军烧毁或炸毁。战后重建的都是青砖小瓦二层楼房,底层营业,上层住家。
(四)出行
旧社会外出经商、读书、赶考、走亲访友都先择定日期,查看《皇历》,择“黄道吉日”或“出方大利”之日,“杨公忌”则不出门。群众习惯“七不出门八不归”。婴儿走亲戚,怀里要揣一本《皇历》,就可“百无禁忌”,鼻梁上还要点红。读书赶考出门,物件脱落,只能说“及地”不可说“落地”。行路人路途如遇花轿或出殡,要绕道而行,不可顶面相撞。
过去交通不便,只有驿道大路可行车马,乡间阡陌小道,只可步行。人们用以代步的有轿、马、驴、手推车。富人坐轿、骑马,各集镇都有轿行、骡马行。穷人只能步行。小康之家有的骑驴,农村妇女回娘家,丈夫推独轮车相送,而雨天仍须步行。水路通舟船,可坐竹筏、小划子、帆船。
建国后,交通运输事业日益发展,全县乡村都通公路,出门可坐大客车、中巴车、三轮车。群众家家都有自行车,有的人家还买了摩托车、轻骑。县内几条主要河流都已疏浚,有些地方通轮船。
(五)用具
建国前,富人多用苏式家具,主要有八仙桌、太师椅、茶几、条台、雕花架子床、大柜、梳妆台等。贫穷人家用方桌、条凳、箱子、柜子,都是当地产品。70年代时兴五斗橱、高低橱、三门橱、西式床。80年代流行组合家具。
改革开放以来,各种家用电器已普遍使用。城乡人民以前都是铁锅、柴灶。70年代末至80年代,许多人家都使用电饭煲、压力锅、煤气灶、电热水壶。普通热水瓶城乡都已普及,有的人家还有压力热水瓶、电热杯、保温杯等。
建国前照明用松明子、菜油灯、蜡烛、后用煤油灯,商店用汽灯。50年代开始用电灯,70年代后,除白炽电灯外,许多人家用上了日光灯,灯具更是多种多样。冬天取暖,以前是用树桩、木柴烧火堆,家家都有火塘。客民人春节必在火塘内烧大火堆,柴多火旺,叫“财旺”。50年代后用铸铁火盆烧木炭。80年代已有许多人家用电热取暖器、电热毯。以前雨天用油布雨伞、纸伞,农民则戴笠帽,穿蓑衣。70年代后用折叠式晴雨伞、塑料雨衣、胶布雨衣、雨披。
上一篇:第二节 礼仪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