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县学
建县后,官办学校有建平儒学,又称县学、学宫。明嘉靖《建平县志》载:南宋绍兴年间,知军洪兴祖建。宝庆年间,知县章一璧重建,置学山学田。宋、元两代学址原在县城东门外一里许河道北岸,几度毁于兵燹水灾。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迁于县城南门文庙内。崇祯十年(1637年),士人史大典捐银二千余两,建屋二十区,共110间,捐学田50亩。入清,倾圮于战乱,士人史象先又捐资修葺。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知县韩履募银3600两,重修儒学,历时7年竣工。外有围墙,内有先师庙、明伦堂、教谕衙、训导衙、进德斋、修业斋、会馔堂、左右号房等建筑。贮藏四书五经341本。遗址在今南门航管站一带。1953年拆毁改建南门街。
儒学设教谕、训导各一人,主持学政与教学。教学内容以“四书”、“五经”、《文章正宗》等儒家著作为教材。
(二)社学
县儒学以下,乡社设有社学。社学是元、明、清时期的地方小学,幼童可入学就读。建平县明代有社学2所,据明嘉靖《建平县志》载:东社学在丛桂坊,遗址在今县政府东北;西社学在善政坊,遗址在今县政府西北。
(三)书院
一、聚奎书院
原名郎川书院,明天启三年(1623年)教谕邓京建立。地址在城关南门文庙内,后毁于战火。清康熙年间重修,改为义学。道光五年(1825年)移建县儒学西南。咸丰十年(1860年)又毁于兵燹。
二、郎川书院
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知县贡震修葺城东陈公故祠(今文化馆南隔壁巷内),设此书院。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知县周作渊因嫌其地低洼狭小,与城北育婴堂对换。光绪初年又移址西门腊梅巷内(今土产公司招待所)。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改设建平两等小学堂。
(四)私塾
清末与民国时期,县私塾有四种形式:(1)家塾。由豪门富户请教师来家专教子弟,又称“坐馆”。县城内有江东元、洪世英、陈秉章、方家畀等家。(2)门馆。由声望较高的名儒,在家或租房设馆,招收学生。城内有许济之、戴肇基、顾监时、陈朝选、洪孟璜5个门馆。(3)村塾。由地方关心教育的人士任学董,负责收学费,聘请塾师教授贫寒子弟。塾师如东乡的析立峰、张瑞堂、武岳;南乡的张立楷、张寿篯、黄辛钺;西乡的周顾、詹礼彬、王梦星;北乡的胡炳勋、周凤来等。(4)族塾。由族长利用宗族公房、公产,聘请塾师设馆教授本姓子弟。如城内宗氏族立工读初级小学;姚村乡蔡村的姚氏九龄宫小学等。私塾十个月为一馆,开馆要“授馆束”,由学东主持,备酒席邀请学生家长同塾师见面并商定学额及学生应交束事宜。每逢传统节日学生要向塾师送礼。学规很严,设有孔子牌位和戒尺,学生如有越轨,则以训斥和罚站、罚跪、打手心、打屁股等予以体罚。县内知名塾师有袁文寰、许济之、顾监时、吕惜桢、黄辛钺等。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全县有私塾68所,学生741人。民国时期,国民党政府提出:取缔、改良私塾,直至民国13年(1929年),郎溪私塾基本上改为学堂。
另有一种免费私塾,又称义学、义塾、书塾。办学经费主要靠公产地租和捐款,由地方集资聘师设馆,招收贫寒子弟就学。县内先后设义学2所。最早1所创办于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由知县柏肯堂建义学楼3间,旧址在原开法寺大殿后(今县政府办公楼处)。另1所在文庙内。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由知县高自远将聚奎书院修缮后改为义学。授业课为《三字经》、《百家姓》、《龙文鞭影》、《幼学琼林》、“四书”等。
附:明嘉靖十年(1531年)《建平县志》载县儒学图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