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949年郎溪解放后,区长、乡镇长由县政府任命。
1951年11月开展划乡建政工作,首先以在城区的殷管村为试点,建立第一个乡人民政府,即歌场乡人民政府。接着全县展开,1952年4月底结束,全县共建立72乡2镇,均召开乡、镇人民代表会议,选举正副乡、镇长,组成乡、镇人民政府。
1953年进行第一次普选,参加选举的选民65049人,选举乡、镇人民代表,召开乡、镇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乡镇长和乡、镇人民政府的组成人员。
1956年进行第二次基层普选,参加选举的选民共69140人,选举乡、镇人民代表,召开乡、镇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正副乡、镇长和乡、镇人民委员会组成人员。
1958年进行第三次基层普选,参加选举的选民共74174人。各乡、镇均召开了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正副乡长、镇长和乡、镇人民委员会的组成人员。
1958年10月份以后,全县实现人民公社化,实行“政社合一”体制,乡镇人民委员会保留名衔,后为公社管理委员会所替代,人民公社社员代表大会行使乡镇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公社主任取代了乡、镇长。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选举制度被破坏,基层选举中断了15年之久。
1980年6月,恢复选举制度,县、公社成立选举委员会,按修订后的《选举法》进行选举。代表候选人采取组织推荐和代表提名的办法,将等额选举改为差额选举。1981年6月,全县基层选举工作结束,1981年各人民公社都普遍召开了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1984年进行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选民直接选举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选民参选率达98.1%。至11月底,全县18个乡镇均召开了人民代表大会。
1987年1月份起,进行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选民直接选举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民参选率为96.7%。3月份南丰、十字、姚村3乡镇召开了人民代表大会;4月份钟桥、定埠等13乡镇召开了人民代表大会;5月份城关、梅渚两镇召开了人民代表大会,乡镇换届选举工作结束。
1987年底,各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设常驻主席1人、秘书1人。
郎溪县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时间表
(表21-7)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