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县商会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清廷令各省设立商会,安徽省部分市镇商人相继组织成立商会。郎溪商会组织始建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当年在建平、梅渚两镇成立了商会组织,属芜湖总商会。建平(郎溪)商会的首任理事长汪步州,梅渚商会首任理事长殷源浚。商会宗旨:联系商情,扩大商权,维持会员的正当权益,向政府提出合理要求,传达推行政策法令,议定物价,摊派税捐,支应兵差,调解商事纠纷。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中华全国总商会在上海召开会议,应邀到上海参加会议的,国外有南洋、长崎等地的华商;国内有江苏、浙江、安徽3省共38个市镇商会的负责人。建平县商会,梅渚镇商会负责人,均应邀参加了这次“全总”会议。会上讨论拟定了商法草案。
民国7年(1918年)8月,梅渚商会理事长殷源浚,去上海向中华全国总商会请求,经芜湖总商会同意,照会殷源浚为直属分会会长,并发给铜质印章一枚,文曰:“中华全国总商会安徽省梅渚直属分会印”。至此,梅渚各商号资金在四千元以上者,发给中华全国总商会《注册许可证》,这样梅渚商会,就不再受地方商会控制。
民国10年(1921年),县商会改组,王仁宽当选为理事长。民国15年(1926年)由同济典当经理李善斋出任理事长。
民国初年,梅渚镇商店经常被盗匪抢劫,帮会流氓、散兵游勇敲诈勒索。各商户为维护自身利益,购买枪枝,成立武装商团,首任团长汪允功,有团丁32人,长短武器36支,其任务是保护商店利益。民国26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梅渚镇商团改编为镇保安中队。
民国25年(1936年),梅渚商会与中华全国总商会脱离关系,改属郎溪县政府,负责人由商人轮流推选,报县政府备案。这样梅渚商会就不能与地方政府分庭抗礼,其职权,只能议定物价,摊派捐税,支应兵差。
民国30年(1941年),县商会理事长改称为商会会长。县商会下辖梅渚、东夏两个镇商会,20个商业同业公会、1个工业同业公会,共有会员1033户。
民国30年(1941年)县商会会长由志诚号经理黄传继任,直至1949年解放。
民国37年(1948年)12月10日,将县商会改为县商联会。
县商会(商联会)有领导其他行会的权力,可以对各行会派款。它通过左右市场商品价格的手段,把政府课给商人的捐税负担,转嫁给顾客;有时也在城镇修路架桥,以便开展商业活动。
附:日伪商会
民国32年(1943年)11月,伪县维持会为了摊派供应日军与伪军的捐款、物资与夫役,令县城工商户组织商会,并推举汪家栋为会长。伪县商会成立后,沦陷区各乡镇也纷纷组织了商会,为日军和伪政权效力。
(二)工商业联合会
1949年7月,郎溪县商会,由4人组成,会长胡弼政。
1950年10月1日,县商会改组为县工商业联合会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黄朝鑫,副主任委员李秉忠。同时,在梅渚、毕桥成立工商联分会筹备委员会,分别在姚村、飞鲤、定埠、东夏、涛城、钟桥等6个集镇,设立工商联筹备组。工商联在筹备期间,推销人民胜利折实公债37174分;募集寒衣1113件,鞋袜10双,人民币10万元(旧币);支援抗美援朝慰劳金210万元(旧币),毛巾、牙膏、文具321件,大小慰问袋14只,各业还捐献慰劳芜湖休养所伤病员款54.9万元,捐献飞机大炮款3149万元(旧币),共有11000多名工商界人士,在反对使用原子弹武器和平宣言上签字。
1951年12月24日,县工商联筹备委员会召集各同业公会和工商组代表会议进行改选。经选举产生筹备委员会常委9人,候补常委2人,蒋德良当选为主任委员,张国汉当选为副主任委员。
1953年5月23日,县工商联筹委会在城关召开了首届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代表大会,出席大会代表81人,正式成立县工商业联合会。会上,通过民主协商,选举产生执行委员22人、常务委员5人、监察委员5人,主任蒋德良,副主任王春发、伍群。会议讨论通过了《县工商业联合会章程》。
1954年,县工商业联合会下设9个集镇分会或小组,县城有棉布百货、食品杂货、服务、食品制造、饮食、铁器香炮、竹器手工、木器手工、纺染缝制、行商挑贩、竹木行业、国药等同业委员会15个,会员1703人。此间,工商界还设立郎溪县劳资协商委员会,管理协调工商界的工资、福利和劳保事业。为保护公产,还设立了公产保管委员会。
1954年11月,县工商联召开代表会议进行改选。经选举产生新的执委会,蒋德良当选为主任,王春发、张国汉当选为副主任。
1956年元月,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高潮,县工商业联合会于1957年6月21日至27日召开第二届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代表61人。会上,传达贯彻了毛泽东关于《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掌握自己命运》的讲话精神,听取和审议《县工商业联合会成立以来的工作总结报告》,修改了《县工商业联合会章程》,选举产生执行委员25人,常务委员7人,主任张国汉,副主任石同、章周生。会后,在中共郎溪县委工作组的帮助下,全行业实行公私合营和同业合作商店。此间,县工商业联合会,在组织私方人员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加强思想改造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1958年8月,县工商联成立县工商界畜牧农场,内设有“红专学校”,利用夜晚时间,组织工商界人士,学习政治、文化。同年,在梅渚增设县工商界畜牧农场梅渚分场,组织工商业者劳动锻炼,梅渚分场有耕地220亩,职工13人。
1958年12月26日至29日,县工商联在城关召开第三届工商业联合会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代表65人。会上制定《郎溪县工商业联合会组织简则》,听取和审议《第二届执行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县工商业联合会第三届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21人,常务委员9人,张国汉为主任委员,鲍行海、章周生为副主任委员。 1962年5月4日,县工商联召开第四届工商业联合会代表大会。会上,传达中共中央统战部和省工商业联合会会议精神,听取和审议第三届执行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县工商业联合会第四届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24人,常务委员10人,张国汉为主任委员,何增太、章周生为副主任委员。
1966年4月4日至7日,县工商联召开第五届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代表大会,到会代表78人,会上,听取审议并通过了上届执行委员会的工作总结,并作出了相应的决议。会议期间,先后听取了中共郎溪县委监委副书记易广银所作的《关于国内外形势的报告》、副县长何万胜《关于大学毛主席著作的报告》。芜湖地委统战部汪部长在会上讲了话。选举产生第五届工商业联合会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29人,常务委员11人,张国汉为主任委员,何增太、王培举、章周生为副主任委员。
“文化大革命”期间,工商联机构被冲击。粉碎“四人帮”以后,工商联工作由县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会和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兼管。
1987年6月,成立县工商业联合会筹备领导组,组长张南石,进行县工商联的恢复筹备工作。9月25日召开筹备会议,制定具体计划,分配代表名额和拟定第六届代表大会的议程。计划在下年度召开代表大会。
(三)个体劳动者协会
1983年12月28日至31日,在县人民政府领导下,召开了第一次个体劳动者代表大会,出席代表70人。会上决定成立县个体劳动者协会,并讨论通过了《县个体劳动者协会章程》。会议还选举产生第一届个体劳动者协会委员会,委员11人,主任张池伦,副主任汪国祥、李汉鼎。下设城关、梅渚、东夏、涛城、十字、毕桥等6个集镇分会,会员2436人,划分30个大组,165个小组。
1986年底止,全县有个体工商户4953户,比1981年增长12倍。个体交通运输业汽车达160辆、大型拖拉机94辆、手扶拖拉机1100辆、机帆船500多艘,总吨位达10870吨,年运输量4000吨公里。个体户年上缴国家税收120万元,管理费7万元,认购国库券1.2万元,资助乡镇福利事业1.3万元。
近三年来,个体户受表彰的先进集体9个,先进个人77人,出席省个体户协会表彰大会的2名。个体经济的发展,在搞活商品流通,繁荣城乡经济上,是一支不可缺少的补充力量。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