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粮行油商
一、粮食行商
郎溪农产品以稻米为大宗,自食有余,多余部分经行商转手流到外地。宋代即有粮食牙行,代客买卖,收取“行佣”。粮食多数经水路运往芜湖、江苏、浙江等地,以梅渚为主要集散地。据碑碣记载,清朝乾隆十八年(1753年)梅渚有粮行6家。到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梅渚粮行已发展到8家。资金较大的有祥大,资金1000元(银元,下同),每年购销大米6000担(斗担,下同);永隆仁资金1000元,年购销大米5000担;恒兴正资金1000元,年购销大米5400担。郎步镇有粮行6家,较大粮行有享丰,资金1000元,年购销大米4000担;程振丰资金2000元,年购销大米5000担。每担购入价3.20元,销售价3.50元。
定埠粮行清末3家,民初3家,资金不详。
东夏粮行清末2家,民初2家,资金不详。
毕桥粮行清末2家,民初1家,资金不详。
涛城、廖店、飞鲤无考。
民国31年(1942年)全县登记合格的粮食行商有:县城购销行2家、经纪行6家;梅渚购销行9家;东夏、定埠两地各有经纪行2家。这些粮行除现货交易外,有的行还采取“放稻青”的预购办法。青黄不接时以1担米的价款放出,秋收后还稻4担,甚至有高达8至10担的。有的购销行还经营加工,一般为前店后坊,如经营砻坊、磨坊、酱坊、粉坊等。 以上是“登记合格”的粮食行商,未登记的粮食行商无统计数。如梅渚一地就有恒兴、万顺、万丰、泰丰、谦泰、天隆、万盛、洪昌、源大、复兴、济民、同心、和丰、万泰等14家。另外还有一些只有一杆秤、一把算盘,既无固定地点和仓囤也无资金的三、五人合夥的“通天老行”,代客买卖,收取佣金。
据民国8年(1919年)《经济调查》,郎溪总人口149622人。年产大米321780担,销售265200担,年产小麦99897担,销售65890担。县城转运芜湖米市;梅渚转运至江苏省无锡北塘三里桥米市和浙江省杭州湖墅里米市、湖州牛石弄米市;抗战后也有直运上海粮食公会成交的。
民国年间,军阀混战,过境或驻扎在郎溪县的军旅,勒令地方摊派军粮。
民国20年(1931年),郎溪县政府曾下令禁止粮食流入江苏,遭到当地粮商反对,控告到安徽省政府,不久宣告开禁。
抗战爆发后,过境或驻扎在县境内的部队很多,一切供应取自地方。军粮派购、征购日甚一日。民国26年(1937年)8月,安徽省政府下令派征郎溪县军谷(稻)2000包(每包100市斤)、米1500包(每包200市斤)限10日内送到广德屯储。
同年6月,县积谷仓仅存稻2600担,运调广德1800担,就地拨给第二游击区挺进队朱、岳、邱3部队共800担。
民国29年(1940年),第三战区司令部命令郎溪县成立战时粮食管理委员会,实行粮食禁运。但梅渚、定埠两地粮商暗中抵制,迁址营业,定埠粮商迁到胥河北岸高淳县境内收购,梅渚粮商迁到溧阳县殷家桥(距梅渚镇1.5公里)营业。小贩肩挑背扛偷运至上述两地,用小船运往溧阳。据民国30年(1941年)郎溪县政府统计,该年流入江苏的大米387546担(每担175市斤)。
民国30年(1941年)2月,第八十八军在郎溪配购大米7000担。3月,第三战区第二游击区指挥部在郎溪县购大米3万多担,限价每担34元,而市价为50元。以后该部又以每担130.70元价拨1.4万担售给郎溪民众,从中大发“国难财”。7月间,驻郎溪忠义救国军第六指挥所、第三十二集团军分监部、江苏省保安第九旅、伤兵第十八收容所,按照“冷总部”“官价”就抢购稻谷25万担。
民国32年(1943年)县境沦陷,日军清水洋行派人来郎溪城内德丰盛粮行,每月抢购大米1000至1500担。三河洋行派驻梅渚物资搜集班,在梅渚、定埠抢购大米3000多担。
日军及伪军驻县3000多人,一切供给在地方摊派。“维持会”派人每日挨户收缴,其名目为“日捐”、“供应费”。
民国35年(1946年),国民政府委购军粮,省分配郎溪7万担,后减为4万担,后又因灾减为3.1万担。上交2.8万担,县长贪污0.3万担。当局答应米运至芜湖付款,但事后群众未收到分文。
民国37年(1948年)11月,因粮荒严重,粮价一日数涨,每担大米突破500万元(金元券)大关。郎溪县政府令城关粮食行商每日限价售米40担应市,实际上每日仅销米几担,即宣告“无粮”。粮商大量囤积,粮食有钱无市,市民恐慌,山有人饿毙。县人黄汪珏曾编撰《米蛀虫》一剧,在县城公开演出,对不法粮商进行了尖刻的讽刺。
二、油坊油贩
民国年间,农民食油系以油料(油菜籽、芝麻、黄豆)到油坊换油或加工代榨。城镇居民则到油坊、油店或南货店买油,另外有串乡的卖油郎到四乡叫卖。据民国8年(1919年)《经济调查》,全县有汪怡盛、汪德元、德兴、永兴等4家油坊,共有职工30多人,资本总额为12000元(银元),全年产油共8400担。过去郎溪一贯是缺油县,食油及工业用油脂十分匮乏,不得不依赖商人贩运。民国32年(1943年)4月12日郎溪县政府对全县油类进行调查:当年食用油(菜籽油、花生油、芝麻油)消费量为3160担,年产量为1640担,缺油1520担,须从宣城、南陵等县购进。工业等其他用油(桐油、桕子油、棉油)全年消费量为700担,年产量仅为140担,缺油560担,须从徽州、泾县、宣城等县采购。由于消费量与产量相差甚大,其价格也随来源而转移,再加上商人重利盘剥,县内油价一直昂贵,且涨跌不定。又据同年6月5日郎溪县政府对全县油坊的调查,全县有汪怡盛、源昌盛、益兴、三湾榨油合作社、森泰、罗家、复兴、黄朝岗、黄献芳、同泰、徐万和、同义和12家油坊,全年出油量为1859担,包括食油及工业用油。出油量中还包括代榨、来料换油,其中有一部分售往外地。因此,根据两次调查统计表明,全县百分之五十的食油靠油商油贩从外地购进,投入市场零售。郎溪缺油主要是当地农民没有种植油菜的习惯。当时食油除菜油外,并从江苏溧阳、高淳等地购进一部分黄豆油(大篓豆油)供应市场。
(二)集市贸易
郎溪解放后,不法粮商趁人民政权初建之时,进行粮食囤积投机倒把,当时市场商品交换“以米计价”,他们就趁机抢购粮食,扰乱市场。1950年4月1日,中国粮食公司皖南分公司第四支店郎溪办事处成立(简称“中粮公司”)。8月间设立梅渚、毕桥两营业所和涛城营业组。平价购销,调节粮食市场,控制私商垄断,并进行粮食加工。
当年5月,中粮公司委托县粮食公会设点代销大米1179116.5斤。同时对落市的粮食大量收购,制止私商囤积。收购价高于私商,私商收购大米每100斤14.5至15万元(旧人民币)、中粮公司以每100斤16.5万元价收购。至7月10日,共收购大米139664斤、糙米257315斤、稻3141805斤、小麦24508斤、碗豆5536斤、蚕豆1970斤、玉米326斤。销售价又低于私商,私商100斤大米价16.62万元,中粮公司价15.92万元。同时规定了私商的购销价格、质量标准。因而稳定了粮价,控制了粮商的操纵。
1951年午收期间,私商收购小麦每100斤5.8万元,中粮公司收购价每100斤7万元,6月19日调升为7.7万元,29日又调升为8.1万元。一场粮食市场的争夺战以私营粮商的失败而告终。
1952年,全县设立粮食购销点32个,其中供销社30个,粮食公司2个。贯彻大购大销政策,部分粮商只能接受粮食代购代销或委托加工,一部分人转业改行。1950年至1952年,供销社收购粮食113万斤,中粮公司收购4356万斤,外流及私商收购573万斤。
1955年全县设22个粮食初级市场交易所,其业务为寄存托售、预购代购。成交价格分群众交易价和市场购销价两种,成交后收取买方服务费3%。是年秋合并3所,剩19所。年底统计总成交粮食320841斤。到1957年只剩5所。1958年4月29日全部停业。
1963年议价收购粮食1225万斤,占省下达指标的245%,油料折油10.73万斤。根据“超”“议”各半分成办法,统一入库,分别计价。超购按统购价加价30%,议购按统购价加价100%。社员个人出售的粮食加价70%,油料加价75%,油脂加价60%。议购加价幅度,1978年停止。议购粮油一半由省掌握,一半由县安排。
1965年议价购销粮食计50.47万斤,盈利15.88万元。
1983年以来,粮油实行多渠道经营。1984年4月,县成立粮油议购议销公司,统一经营,独立核算。价格除指定的品种外,均由县议价公司掌握。并先后在城关、梅渚设立议价营业所。1987年9月并入县粮油食品局购销股。粮油市场开放,粮油价格随行就市。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