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外贸管理
1959年,郎溪县对外经济贸易办公室成立,设在县商业局内,由商业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1978年5月成立县对外经济贸易公司,编制9人;1984年12月18日,成立县对外经济贸易局,是政企合一单位,下辖1个畜产站。
1978年以前,郎溪县对外贸易,主要是农、副、土、畜产品,由县商业、供销部门经营,出口蜜枣、蜂蜜、羽毛、皮张等品种。郎溪工农业基础薄弱,土特名产少,外贸基础差,出口额一直徘徊在几十万元左右。近年来由于外贸体制的改革,拓宽外贸货源与流通渠道。经营品种逐年增加,由几种发展到十余种。出口额逐年增大,由数十万元增加到几百万元。同时开发了工业原料萤石的出口。
1982年10月24日,日本新日铁等6个钢厂访华团一行9人,在团长守田和元带领下,到县姚家塔萤石矿,考察出口商品萤石。
县外贸计划由上级业务部门和县计委下达,外贸局组织收购调运。每年以15%至20%的递增率增加出口额。出口额和换汇率,由外贸部统一管理,统一使用,地方外汇留成25%,按照“谁创汇谁收益”的原则,分配给创汇单位。
1987年底,外贸局有固定资产31.74万元,自有资金12.90万元,流动资金1.1万元,职工17人。
(二)出口品种
一、萤石
每年出口2000至5000吨左右,主要销往日本。1979年至1987年累计出口量27960.32吨,出口额191.87万元,按4.06比1换汇率计算,创汇约47.26万美元。
二、蜜枣
每年出口20至40吨左右,主要销往东南亚各国。由上海出口,商标代号为(1-1)。1979年和1984年两次出口量共64.48吨,出口额19.616万元,按3.73比1换汇率计算,创汇约5.26万美元。
三、蜂蜜
每年出口量数十吨。1979年至1987年共出口621.61吨,出口额144.7万元,按4.06比1换汇率计算,创汇约35.638万美元。
四、茶叶
每年出口量12000多担,1983年至1987年共出口61255担,出口额2299.95万元,按4比1换汇率计算,创汇约574.986万美元(包括十字铺茶场)。
五、再制蛋
县食品公司生产硬性皮蛋、糖心皮蛋和无铅皮蛋3种,每年出口5至10万个左右。出口量399246个,出口额11.81万元,换汇率按4比1计算,创汇约2.953万美元。
六、珍珠
年收购量10多公斤。出口量58.001公斤,出口额5.213万元,换汇率按4比1计算,创汇额约1.303万美元。
七、盐水蘑菇
1984年试产,出口0.3吨,出口额0.098万元,换汇率按4比1计算,创汇约0.0235万美元。
八、貂皮
1985年至1987年出口422张,出口额3.094万元,创汇额0.575万美元。
九、大米
出口量2285,6吨,出口额89.176万元,换汇率按4比1计算,创汇约22.294万美元。
十、菜油
从1982年起每年都有出口。1982年至1986年县粮食部门4次出口量共1677.04吨,出口额389.65万元,换汇率按4比1计算,创汇87.93万美元。
十一、菜饼 每年出口约3000多吨。
十二、羽毛
1984年收购量5万多公斤,以后逐年减少,主要是外省商业单位和货郎担抬价收购,产品外流较多。
十三、皮张
郎溪县收购的家畜及野兽皮张有水牛皮、黄牛皮、山羊板皮、黄鼠狼皮、狸子皮、狗皮、麂子皮、獐子皮、青皮、家兔皮、家猪皮、狐狸皮、狼皮、绵羊皮、水獭皮、猸子皮、香狸皮、犴子皮、貉子皮、山兔皮等20多种。调往芜湖畜产品分公司精加工后出口。
十四、银鱼干
出口量4.906吨,出口额1.2265万元,换汇率按4比1计算,创汇额约0.3066万美元。
十五、饲料饼
1984年出口108.9吨,1985年出口2009.6吨,1986年出口1188.6吨,共计3307.1吨,出口额145.62万元,换汇率按5比1计算,创汇额29.12万美元。
十六、芝麻 1987年出口278.53吨,出口额26.775万元,创汇额4.902万美元。
十七、麦麸
1986年出口417.5吨,出口额11.69万元,创汇额2.165万美元。
十八、油菜籽 1982年与1983年共出口1637.58吨,出口额131.947万元,创汇额32.986万美元。
十九、人发渣
1980年至1984年出口8.541吨,出口额0.4271万元,创汇额0.1068万美元。
二十、兔毛
1984年出口193公斤,出口额0.2556万元,创汇额0.0638万美元。
二十一、色织布
县棉织厂出品,1986年出口18000米,出口额2.34万元,创汇额0.468万美元。
郎溪县外贸局1979~1987年出口商品统计表
(表13-8)

郎溪县若干年份主要社会商品销售数量表
(表13-9)

郎溪县若干年份主要商品零售额统计表
(表13-10)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