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建国前,全县各乡镇有一些砻坊、油坊、槽坊、磨坊、酱坊、糕坊、豆腐坊、烛坊、冶坊、纸槽、小土窑、炮引制作、花炮制作等传统手工作坊及个体匠铺、船户等,有的早在明清时期就已存在(详见第九章《工业》),是建国后乡镇企业发展的基础。
乡镇企业的前身是社队企业。从1958年9月成立第一个人民公社——幸福人民公社起,至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社队企业曲折发展的20年。1958年在“人民公社必须大办工业”、“大办钢铁”等口号的号召下,全县11个公社(镇)纷纷办起了第一批社办工业企业。是年,全县共兴办“小高炉”(土法炼铁)、“小砖瓦厂”、“小加工厂”、“小农具厂”、“小修配厂”等各类社办工业企业73个,当年创产值178万元。在随后的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根据国家政策对社队企业进行整顿,这些企业陆续停产下马。至1962年底,全县只剩社办工业企业15个,当年工业产值为7万元。196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公社、大队一般不办企业,不设专业的副业生产队,1963年后社办企业全部停办,直到1965年后才有所恢复。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为了响应中共中央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五小”工业的号召,各公社又陆续兴建了一批农机具修造厂、砖瓦厂和以粮、油等为主要原料的农副产品加工厂等企业,但发展依旧缓慢,时有波折起伏。至1976年底,全县共有社办工业企业51个,年产值154万元。
1977年后,社队企业开始兴起,并改变了以往单一办工业企业的局面,初步形成以工业企业为主,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及农业企业等多业并举、共同发展的格局。为了加强社队企业的管理工作,1977年6月成立“郎溪县社队企业局”,各公社也分别成立“社队企业办公室”。1977年底,全县社队企业个数增至280个,从业人数4072人,社队企业总收入281万元,实现利税28万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社队企业发展步伐加快。到1982年底,全县有社队企业330个,总收入为955万元。
1983年5月,各公社(镇)体改后,撤销“社队企业办公室”,成立“经济联合委员会”。198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将社队企业改称乡镇企业,并将乡镇企业范围扩大到各种联营的合作企业和个体企业。同年3月,将“郎溪县社队企业局”改称“郎溪县社队企业联合公司”,同年5月又改称为“郎溪县乡镇企业局”。
1983年和1984年,全县连续两年遭受特大暴雨和洪涝灾害,使刚刚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遭到沉重打击。1983年,全县社队企业倒塌厂房483间,原材料、燃料损失78万元,产品、商品损失118万元,设备损坏287台,总计水灾造成损失约700万元,以幸福、东夏、建平、城南、南丰、飞鲤等乡镇损失最为严重。1984年,全县有218个乡镇企业不同程度受淹,倒塌厂房172间,原材料、燃料损失320吨,成品、半成品损失510吨,总计水灾造成的损失349万元;城南、幸福、南丰、东夏、定埠、毕桥、城关、飞鲤、涛城、钟桥等乡镇因再遭洪水侵袭,受损严重。
这两年,乡镇企业在遭受水患的同时,在改革大潮的推动下,仍在继续向前发展。1983年,社队企业302个,总收入925万元,比1982年略有减少。到1984年底,全县乡镇企业(乡村两级集体企业)为386个,从业人员7680人,实现总产值1708万元,总收入为1489万元,同年,联户和个体企业开始兴起,全县共有这类企业302个,从业人员992人,完成总产值73万元。全县乡镇企业初步形成了乡(镇)办、村办、联户和个体办“四个轮子一起转”的发展格局。
1985年后,乡镇企业发展进一步加快,特别是联户和个体企业发展迅速。1985年,全县乡镇企业8064个,从业人员21657人,乡镇企业总产值6032万元,其中联户和个体企业7634个,从业人员12812人,完成总产值3189万元。联户和个体企业在企业个数、就业人数、企业总产值等方面均已超过乡村两级集体企业。1986年,全县乡镇企业8869个,从业人员22929人,乡镇企业总产值8135万元,其中乡镇工业企业3353个,从业人员11670人,完成乡镇工业总产值3823万元。乡镇工业总产值比同年度县办工业总产值3760万元超出63万元,这在建国后郎溪县工业发展史上尚属首次。
1987年,全县乡镇企业达建国以来最高水平。到1987年底,全县乡镇企业总数为8607个,从业人数24060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1%。乡镇企业总产值达10308万元,首次突破亿元产值大关,相当于全县农业总产值的99%。乡镇工业产值4624万元,占全县工业产值的67%。乡镇企业实现利润1067万元。上缴国家税金394万元。乡(镇)村两级集体企业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923万元,净值1520万元。全年乡(镇)村两级建设项目23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38万元。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