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耕作制的改进
解放前,南部红土区(不包括姚村)以粮、茶、麻为主,其中甘薯占粮食生产的30%,辅以夏季油料。中部河谷平原以稻、油为主,其中油菜占油料生产的绝对优势,辅以豆、麦、绿肥。北部黄土区以粮、豆为主,辅以棉、麦,旱地小杂粮占一定比重。轮作方式:水田为稻—麦(油)或稻—绿肥或稻—休闲。旱地为大豆—小麦(大麦)或花生—麦或薯—麦。一年一熟或一年两熟。
50~70年代,为了满足粮食生产需要,水田和旱地都要服从粮食生产计划。实行稻—稻—肥或稻—麦(油)或少量瓜—稻—油。复种指数由146.1%提高到180.2%,到1987年平均为200%。一般为一年两熟,少数为两年五熟。70年代双季稻面积常占稻田的60%以上。80年代绿肥面积下降,以稻—油、稻—麦或瓜—稻—油、瓜—稻—麦的轮作方式,这一方式占水田的80%。旱地耕作有连作、间作、套作和混作。南部红土区茶地套种山芋、花生;北部黄土区麦地套种花生、棉花,山芋地套种芝麻、大豆等。
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之比:60年代为11∶1;70年代为9∶1;80年代为5∶1。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占整个用地面积之比:60年代粮食作物为74.14%,经济作物为6.56%;70年代粮食作物为69.24%,经济作物有8.78%;80年代粮食作物为70%,经济作物上升到16.67%。
(二)农机具改革
解放前,农业生产用具都是简单的传统手工农具,犁、耙、耖、耘耙、手摇水车、脚踏水车、掼桶、锄头、钉耙、连枷、镰刀、风车、砻、磨、木榨、手推车等等。
解放后,农具不断进行改革,50年代木犁改铁步犁、双轮双铧犁等。1952年调进4台吴淞——12型柴油机、共48马力,用于灌溉。1958年县拖拉机站调进3台大型拖拉机,共250马力,用于机耕。60年代开始使用上海产丰收—35型轮式拖拉机,手扶拖拉机已发展到28台,排灌机械361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479台。70年代水稻脱粒用脚踏打稻机,治虫用背负式或机动喷雾器,农田机耕面积达15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40%以上。全县拖拉机达1820混合台、2万马力,收获机具390台,脱粒机具500多台,农副产品加工机具1430台。到1981年,农业机械达5222台,总动力49632马力,作业面积18.49万亩。1987年农机总动力发展到116281马力,其中耕作机具大拖拉机210台、9621马力,小拖拉机1848台、21518马力,排灌机械3479台、34632马力。收获机具881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2236台。机电排灌拥有100千瓦以上的排灌站32处,装机79台,100马力的小排灌站和单机1096台。
(三)普及栽培新技术
一、农时
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前,生产农时茬口由社、队领导掌握,一般要求4月下旬至5月上旬栽完旱稻,8月8日立秋前栽完双晚,11月上旬立冬前种完麦子和油菜。旱地作物要在6月上旬霉雨之前抢天气播种。80年代农民在承包土地上自主经营,农作物茬口根据各品种特性,科学种植。油菜在9月中旬播种,培育大壮苗,立冬前栽完,促进冬发高产。
二、播种
解放前,麦类以点播为主,并使用捣杵。50年代开始推行条播和撒播,一直使用到1987年。油菜原在大田里直接点播,70年代推广培育大壮苗带土移栽,到80年代育苗移栽已占油菜总面积的80%以上。
60年代前,水稻都是催芽撒播,培育壮秧,以秧龄25~30天栽到大田里。70年代双季稻比重大,为了抢季节,早稻普遍推行密播用薄膜搭拱棚复盖,培育小苗带土移栽。80年代以稻—麦或稻—油轮作为主,播期的气温已能满足,小苗带土移栽的办法遂不再使用。
三、密植
建国前,麦类点播每亩用种3~4公斤,油菜每亩栽0.4~0.6万穴。水稻栽插行株距8×8寸左右。
建国后,麦类采用条播或撒播,每亩用种7~8公斤,油菜每亩栽0.8万穴左右。水稻栽插:双季稻行株距为3×5寸,每亩栽4万株;单季稻为5×6寸,每亩栽2万株。80年代单季杂交稻栽插面积逐步扩大,水稻栽插行株距又恢复到6×7寸左右,每亩栽播1.5万株。
四、施肥
解放前,农作物施肥很少,水田以冬闲“关老水”和挑塘泥为主,有少数田种植紫云英、麻豌豆耕翻沤田作基肥。麦类、油菜用农家自然肥或火烧土拌少量饼肥。穷困户白籽下种较多。
农业合作化后,发展养猪事业,并开展了大积农家肥和到城镇收集垃圾等积肥活动。同时结合兴修水利挑塘泥、种绿肥、打青蒿。农家有机肥数量虽然增多,但仍不能满足生产需要。
从60年代开始使用化肥,用过磷酸钙拌种紫云英,以磷增氮。70年代各种化肥已成为粮食、油菜、甘薯等作物的主要肥源。水田用碳氨和过磷酸钙各25公斤打耖口,活棵后看苗追肥。油菜用农家肥拌磷肥作基肥,用氮肥提苗和施花肥、苔肥。山芋用碳氨和过磷酸钙作基肥,一般不追肥。80年代经土壤普查表明,全县土地少磷缺钾,开始使用氮、磷、钾复合肥和单元素钾肥。以后制成三元素复合肥、混合肥和各种专用肥。1987年全县化肥总施用量28348吨,其中氮肥17481吨、磷肥8153吨、钾肥722吨,复合肥和混合肥1980吨。
五、除草
70年代前,中耕除草全靠人力。水稻一般是耘3次草,抓一次田,接着晒田(烤田)。油菜麦子冬前培土一次。山芋、豆类锄草2~3次,培一次土。棉花锄草5~7次,培一次土。俗话说:“稻耘3次米无糠,棉锄7次白如霜。”。中耕除草次数多、用工多,劳动强度大。80年代推广化学药剂除草,水田、旱地逐渐使用丁草胺、草甘磷、盖草能、灭草王等除草剂。
六、灌溉
解放前水利条件差,许多土旁田、平岗田的水稻都是开棵后靠天收。圩田易涝易旱,对水稻的灌水,以尽量不晒黄秧为主。圆杆孕穗前烤一次田。旱地从不灌溉。
从60年代起,对农作物的灌溉技术开始重视。水稻实行“寸水栽秧,浅水活棵,湿润灌溉,深水孕穗,成熟落干”的技术。人民公社化后,各生产队配备经验丰富、责任性强的人任管水员。70年代后,对旱作物也注重抗旱保苗,清沟沥水。小麦播种后,喷施除草剂,再灌水润土,使及时出苗全苗。油菜大苗移栽后,灌水湿润活棵。麦子、油菜都注意开好腰沟、围沟、沥水沟,做到沟沟相通,雨住田干。
(四)良种推广
解放前,各种农作物种子都是农民自选、自留、自串、自用。50年代,县建设科或农业局配备1~2名农技干部专管种子工作。水稻引进了胜利籼,山芋引进了胜利百号。1954年水灾后,又引进了马铃薯、荞麦等。
1963年7月成立种子站,对良种实行“四自一辅”的方针,即种子以群众自选、自繁、自留、自用为主,种子部门引进调剂为辅。各生产队建立种子田共计7000余亩,配备农民种子员800多人。县种子站每年以10万元周转金购进富余良种进行调剂。
70年代实行“四化一供”的方针,即良种繁育区域化,种子质量标准化,种子加工机械化,种子生产专业化,由县种子公司统一供种。
80年代,对优良品种实行“先试验,再示范,后推广”的“三部曲”措施。由农技推广所先做好品种区域对比试验,乡镇农技站进行大田示范,通过干部、群众、技术人员三结合评定确认,再由县良种繁殖场大田繁殖,经种子部门技术鉴定验收后,统一收购供种,大面积推广。
在良种推广过程中,50~60年代以高产为中心。70年代以常规稻改为杂交稻为基础,同时注意品种的食用性、使用性和加工性,以高产优质为中心。桂朝2号、广矮5号、691等米质不好的品种相继淘汰。80年代开始推广两系杂交育种和籼粳杂交品种。
为了挖掘当地农作物的品种资源,解放后进行过两次农作物品种普查。第一次是1956年秋至1957年冬,资料汇集整理后,全县有粮、油、棉等各种品种840个。第二次是1968年春到1969年底,参加普查的农技干部20人,社队干部和农民技术员100多人。由于“文化大革命”动乱的影响,原始资料散失。
(五)农作物保护
解放前,农作物病虫害每年都有所发生。群众对防治病虫害缺乏基本知识,将螟虫为害叫“簸箕瘟”,白叶枯病叫“地火”。螟虫为害主要防治是在栽插季节上避开发生期,稻苞虫是用竹梳子梳,人工捕捉,放鸭啄食。稻飞虱叫“蚰子”,用灌水滴菜油的办法防治。对各种病害一般是束手无策,甚至用迷信方法祈神许愿、演神赛会等法“治”虫。旱地作物病虫害基本上听其自然,任其发生、消失。
50年代,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由农业局农业股负责指导。1963年4月建立病虫害预测预报站,各农技站进行防治病虫害的技术指导。70年代初逐步建立了县、公社、大队、生产队4级农科网,大队成立科技组,生产队配备农民植保员,每年进行1~2次集中技术培训。按地区的代表性在梅渚、建平、十字建立3个病虫害测报点,对各种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期、发生量、防治时间、方法,向社队发出《病虫情报》,并在县广播站播发防治指导提纲。
郎溪县农作物的主要病虫害:
水稻有纹枯病、小球菌核病、白叶枯病、稻瘟病、三化螟、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苞虫、稻飞虱、稻叶蝉、稻蓟马等。1950年郎川河北部发生白叶枯病达5万多亩。1969年全县单晚、双晚的农垦58号普遍发生小球菌核病。化肥使用普及后,高肥稻田每年有80%的田发生不同程度的纹枯病。姚村低山区经常发生稻瘟病。
麦类主要是黑穗病、赤霉病、锈病、纹枯病、麦蚜虫等。1957年南部红土区小麦锈病发病率达100%,全县小麦减产30%,损失粮食1200多吨。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麦类纹枯病与赤霉病已构成午季的较大威胁。
油菜有霜霉病、菌核病、毒素病和蚜虫。
甘薯黑斑病是80年代前的生产大敌。
西瓜有枯萎病、炭疽病、蔓割病、叶枯病、褐斑病、蚜虫等。
其他经济作物各种病虫害也常年普遍发生。
对农作物的病虫害,历来都从推广抗病品种,合理施肥,水旱轮作,科学灌溉等方面进行综合防治。在药剂和防治方面,50年代用汞制剂和氯制剂以及西力生、赛力散、六六六、二二三等。60~70年代,治虫用高效高毒的有机磷类农药:1605、1059、敌敌畏、乐果、敌百虫、甲胺磷等。治病使用托布津、多菌灵等。80年代除加强预测预报和检疫工作外,推广高效低毒农药:杀虫双、叶蝉散、井岗霉素以及菊脂类农药敌杀死等等。对草害使用的除草剂达10多个品种。
(六)低产土壤改良
一、低产稻田
全县有低产稻田134050亩,大致有6种类型:①地下水位过高的潜育型冷浸田;②粘重瘦瘠,稻苗发僵的死泥骨田;③质地粗,肥力低,保水差的砂土田;④耕种管理不当,次生潜育化稻田;⑤侧流漂洗形成的板瘦田;⑥具有障碍层次的低产田。形成上述低产稻田的原因:有的是受地下水和泉水的影响,有的受洪水漂洗养分损失,有的是由于河流上游流水沉积的较粗物质砂性大,有的是长期实行稻—稻—肥制,使耕层土壤氧化还原的交替失调,有的是侧流水的漂洗粘粒大量损失,粉砂含量增高等等。
二、低产旱地
全县有低产旱地68431亩,共分两大类:一类是有粘盘或焦斑障碍层的浅层土壤,计48900亩,分布在南部红土岗地的岗顶岗坡;一类是水土流失严重而粉砂化的白泥土壤,计19531亩,分布在北部黄土区各乡的岗顶岗坡。这些低产旱地障碍层高,土层浅,不耐旱,有的呈粉末状,保水保肥和供水供肥性能差。
三、改良措施及效果
80年代,县农业局土壤肥料站在完成全县土壤普查后,即开始制定改良低产土壤的规划。针对其类型、成因、分布等情况,结合模式调查,制定措施,改造薄瘠型的低产水田,结合改造低产旱地。具体方法是:①开深沟排渍,降低地下水或引泉水流出稻田;②改变熟制,实行水旱轮作,冬耕晒垡;③种好绿肥,增施有机肥和农家肥;④岗坡开沟截流,不使水流入稻田,以防侧流漂洗;⑤等高作业,完善水利设施,搞好水土保持;⑥退耕还林还牧。按照上述措施,计划“八·五”期间每年改造1万亩,“九·五”期间每年改造2.5万亩,“九·五”期末改造完毕。
为了按期实现改造计划,农业局选择十字、下湖两片具有代表性的低产土壤2960亩作为改造试点。采取的措施是:推广稻草还田2500亩;油菜、麦子田越冬时盖草1700亩;绿肥高产栽培500亩;优化配方施肥2700亩。通过改造,粮食平均每亩增产40~80公斤,油菜每亩增产40~50公斤,增产幅度在10~20%左右,两年共增产粮食92.7万公斤,油菜籽46万公斤,增值达161.7万元。以点上的经验及时向面上推广,南部十字、水鸣、毕桥3乡镇绿肥高产栽培达0.59万亩,亩产鲜草2500公斤,对比增产20%。北部下湖、定埠,钟桥、梅渚4乡镇实行油菜秸杆还田2.5万亩,每亩用量150公斤以上。这一技术是大面积改土培肥的首要措施,每亩可节省化肥、农药成本费3元,每亩增产粮食15公斤。面上的3.09万亩低产田增产粮食45.8万公斤,增值55.6万元。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