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人口变动
据已发现的磨盘山、欧墩、乌龟包等新石器时代遗址和出土的石斧、石石奔、石镞等文物证实,早在四五千年前,就有先民的氏族群在这里繁衍生息,过着刀耕火种与渔猎畜牧的生活。商代末年,古公父之子太伯、仲雍为避祸“乃奔荆蛮,文身断发,自号勾吴”,建立了吴国,世称“吴太伯”。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年),吴被越灭。周显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楚越争雄,越被楚灭。由于连年战争,居民相互迁徙,五方杂处,文化交流,许多氏族便定居下来。
唐僖宗末年(878~880年)黄巢起义军两次攻入宣州、郎溪、广德一带,人民备受战祸之苦。唐朝末年(891年),藩镇割据,孙儒自苏州出兵屯广德一带,在县北和县西南连营38寨,兵连祸结,生灵涂炭,人口伤亡,均无统计。
宋代自建平建县后的290年间,全县共计8872户,总人口15169人,不知统计于何年。据《广德州志》:“旧志所载,乃南渡后兵寇之余,流离死亡而致。”故此户口数系南宋时统计。宋室南渡前后,中原人民纷纷逃难迁住江南,如王姓、杨姓、夏姓都是那时迁来的,户口增加,惜无记载。然而宋代兵祸连年,宣和三年(1121年),农民起义军方腊率众攻宣城、广德、宁国。建炎三年(1124)十二月金兵攻陷广德,岳飞领兵拦击,六战六捷。建炎四年,戚方叛,岳飞迎战于苦岭关。绍兴二年(1132年)宋将赵延寿叛,王德追击至建平,战祸殃及黎民,加上天灾,死伤无数。宋末,德元年(1275年)十一月,元将阿剌罕领兵由溧阳至伍牙山攻建平,沿途杀戮25000多人,人口再次锐减。
元代统治者征服江南后,把江南人民列为第四等人,即所谓“南人”,此时随统治阶级南下还有北方的所谓“汉人”、色目人和蒙古人。元初建平人王静照起义被镇压。元代户口统计不知是何年,90年间只有一个数字,即总户口23570户,总人口121166人。元末红巾军起义,徐寿辉、李二、罗四部攻陷广德、建平。战争期间,人口大量伤亡。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全县户15198户,人口81968人,人口比元代减少了4万人。正德三年(1508年)大旱,四至十月不雨,籽粒不收,草根树皮吃尽,野无青草。四年(1509年)春荒,人相食,夏季瘟疫流行,遗骸载道。七月大雨十余日,洪潦横流,大水灌城。冬季冰坚地坼,禽兽草木都被冻死。嘉靖年间,虞顺起义,官军镇压,杀戮无辜。日本倭人蹂躏县城,尸横里巷,到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全县只剩11400户,人口减至68284人。天启三年腊月(1624年2月10日)建平县发生大地震,人口再次伤亡。
清顺治二年(1645年),清兵渡江,围南京。五月马士英等率兵逃奔浙江,途经建平,杀人千余。六月建平兵变,倒戈反清,聚众围城,与清兵激战,又杀人数千。之后,由于清廷的“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高压政策,激起县人反抗,又有数千人被杀。顺治十六年(1659年)南明权兵部尚书张煌言收复皖南,一军下广德,克建平,在县境内激战。因兵燹战乱和自然灾害,人口大量减少,猛虎狼群白日伤人,人烟稀少。
明末清初,只有课征赋税的人丁数,没有户口统计数。当时实行“计丁算赋,女不为丁,幼未成丁,均不科征”的政策,所以人丁数不能算作户口数。明崇祯六年(1633年)全县户口人丁数共25960.5丁。清袭明制,“生不加丁,死不减赋”,直至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仍维持25960.5丁数。同年规定,每五年编审一次,以后新增人丁另造“盛世孳生册,永不加赋”。自康熙五十五年至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新增人丁仅339丁。因此自明崇祯六年至清同治三年(1864年)的230年间,建平县无准确户口统计数。
清咸丰同治年间,太平军与清兵在县境内进行过多次战斗,在涛城、白茅岭一带的两次激战中打死1万多人。咸丰十年(1860年)三月太平军占领县境,建立政权。同治二年(1863年)十月叛徒投敌降清,清兵大肆屠杀,血洗建平,此后许多无辜百姓被杀。由于连年战争,加上天灾与瘟疫,人口大量伤亡,幸存者不及十分之一,田地荒芜。同治四年(1865年)全县仅存5300户,总人口10855人。同治四年(1865年)总督与巡抚衙门张榜出示于湖北、河南等地招来客民耕种,至光绪五年(1879)全县人口才增至61743人。其中湖北人占十分之四,河南人占十分之三,皖北人占十分之一,浙江人占十分之一,土著及湖南等省人共占十分之一。此后20多年,水、旱、风、雹、虫以及地震等灾害接踵而来,人口伤亡过半,数十里无人烟。到光绪三十年(1904),全县仅存5717户,总人口24664人。
民国8年(1919年),全省开展经济调查,郎溪共有32816户,总人口149622人。后来由于军阀混战,日军入侵,人口逐年减少。民国29年(1940年),全县人口共120638人,比民国8年减少近29000人。到民国37年(1948年)略有回升,总人口也只达到136861人。
建国以后,人民安居乐业,医疗保健条件日渐改善,人口逐年增加。1949年底全县总人口138311人,到1957年人口增加到185545人,比1949年增加47234人,平均每年增加5904人,是郎溪县人口的第一次增长高峰。1958年后,受三年国民经济困难的影响,非正常死亡人数增加。大量人口外流和妇女不孕,人口数量急剧下降,1961年人口总数148940人,比1957年减少36605人,相当于八年抗战伤亡人数的两倍多。1962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后,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全县人口开始回升,并逐年增长,到1972年人口总数达232442人,10年共增加83502人,平均每年增加8350人,人口再生产是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型,是全县的第二次人口增长高峰。
1972年后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人口出生率明显下降,到1978年,由1972年的41‰下降到22.01‰,自然增长率由1972年的33.6‰下降到1978年的16.84‰。全县人口总数达268423人。
1979年后,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工作,开展优生优育与节育绝育的宣传教育,并采取一些技术措施,人口出生率进一步降低,由1979年的19.88‰下降到1987年的15.07‰,自然增长率由1979年的14.6‰下降到1987年的10.28‰。1987年底全县人口291754人。
上述资料及数据不包括省属十字铺茶场、宣郎广茶叶公司、上海市白茅岭农场。十字铺茶场建立于1954年,上海市白茅岭农场建立于1956年,宣郎广茶叶公司建立于1980年。江苏省社渚农场建立于1952年(户口归江苏省管理)。上述单位在郎溪境内占地共119819亩。1987年上述单位(不含社渚农场)共有6137户,总人口共2774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678人),男18010人、女9732人。当年出生人口192人,出生率15.9‰,自然增长率11.3‰。
户口迁徙情况,建国前无系统资料。据残存的档案,民国36年(1947年)全县总人口139048人(男75836人、女63212人),郎溪本籍人90090人(其中女41468人),本省他县人21332人(其中女9361人),外省27624人(其中女12383人),西班牙人2人。民国37年(1948年)1~6月份共迁入437户、1517人,其中外省迁入97户、544人,迁出332户、1126人,其中迁往外省78户、333人。6个月出生人口421人,死亡317人。
建国后,1949年至1987年共迁入人口148373人,迁出138112人(含上述省、市属农场)。建国前由于历史原因,江苏省溧阳县在县境内有插花地5片。1953年经国务院批准,将溧阳县在郎溪县境内的插花地划归郎溪,计龙角冲、强村、凹塘、刘家村、荷叶坝、稻仓岭6个自然村,共有水田1405亩,迁入91户,317人。1959年宣城县在姚村乡境内建立塘埂头水库,共占田地2790亩,水库淹没区的一部分群众迁往宣城洪林乡。
建国前全县人口增长缓慢。从公元988年建县至建国前的1948年,960年净增人口121692人,平均每年增加126.76人。由于战乱,自然灾害和瘟疫的影响,建国前郎溪人口发生了5次非正常变化。
1368年~1391年全县人口由121166人降至81968人,减少39198人。
1502年~1593年全县人口由89237人降至68284人,减少20953人。
1860年~1865年全县人口由108550人降至10855人,减少97695人(1860年人口总数按庚申后幸存数推算)。
1879年~1904年全县人口由61743人降至24664人,减少37079人。
1919年~1940年全县人口由149622人降至120638人,减少28984人。其中1937年~1940年全县人口由135095人降至120638人,减少人口14457人。
郎溪县建国前若干年份人口统计表
(表3—1)

郎溪县1949~1987年人口及变动情况统计表
(表3—2)

(二)人口分布
一、分布密度
郎溪自宋端拱元年建县后直至1987年,土地面积基本维持原状。建国前无准确测量数据,人口密度均按建国后测量标准面积计算。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只按人口与熟田旱地平均计算,不包括荒田、荒地、水面、山场、滩涂。由于资料不全与不系统,仅据现有统计资料分别记述。宋代每平方公里13.73人,元代每平方公里109.65人,人均耕地面积无考。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每平方公里79.68人,耕地450324.5亩,人均占有耕地5.49亩。永乐十年(1412年)每平方公里79.68人,人均耕地5.11亩。嘉靖元年(1522年)每平方公里78.45人,人均占有耕地5.19亩。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每平方公里61.79人,耕地421066亩(田351252亩、地69814亩),人均耕地6.166亩。明万历以后,虽有耕地数,但无人口数。明崇祯六年编定建平县课征赋税人丁数25960.5丁,人丁数不包括妇女儿童,不能算人口数,无法计算人均耕地。
清袭明制,只有人丁数。顺治六年(1649年)全县耕地面积524338亩(其中田449181亩)。康熙三年(1664年)耕地共401530亩,直至雍正十三年(1735年)仍维持这一数据,乾隆以后无考。以后由于战乱、天灾、瘟疫、饥馑,人口变动较大,无准确统计数字。同治四年(1865年),人口密度降至每平方公里9.82人,土地大量荒芜。次年招徕客民耕种,至光绪五年(1879年),人口增至61743人,土著客民共开垦熟荒田地233135亩,每平方公里增至55.88人,人均占有耕地3.77亩。光绪三十年(1904年),人口密度降至每平方公里22.32人,人均耕地9.45亩。
民国8年(1919年),全县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35.4人,耕地面积401567亩,人均耕地2.68亩。民国23年(1934年),经过民国20年的特大水灾和本年的严重旱灾之后,人口锐减,每平方公里降至124.57人,人均耕地2.91亩。民国29年(1940年),由于抗日战争的人口大量伤亡,每平方公里降至109.17人,耕地面积435690亩,人均耕地3.61亩。民国32年(1943年),每平方公里118.69人,耕地进一步抛荒,面积减至375755亩,人均耕地2.86亩。民国37年(1948年)每平方公里123.86人,人均耕地2.74亩。
建国后人口密度平均数以郎溪县人口总数计算,不包括省十字铺茶场、上海市白茅岭农场等省市属企业人口(人均耕地数同)。1949年每平方公里125.16人,人均耕地3.16亩。以后随着人口逐年增长,密度亦渐趋上升。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时,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48.19人,人均耕地3.08亩。1957年比1953年净增人口21754人,每平方公里增至167.91人,人均耕地2.63亩。1961年由于自然灾害,人口下降,每平方公里134.78人,人均耕地2.67亩。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时,人口密度又上升为每平方公里151.71人,人均耕地2.43亩。1968年每平方公里179.25人,人均耕地1.98亩。1979年人口密度上升为每平方公里245.6人,人均耕地1.37亩。第三次人口普查时,1982年每平方公里254.4人,人均耕地1.32亩。1987年全县人口达291754人,每平方公里264.03人,人均耕地1.29亩。
郎溪县1987年耕地面积与农村户口统计表
(表3—3)

二、分布比重
郎溪人口主要分布在新老郎川河两岸及沿湖地区的涛城、南丰、建平、城南、东夏、幸福、飞鲤、毕桥、钟桥和城关10个城镇,圩区(含少数丘陵)人口共175780人(1987年数),占总人口的60.25%,其中非农业人口26143人。涛城、建平两乡镇人口共46892人,占总人口的16.07%。丘陵地区的梅渚、定埠等6乡镇人口共86472人,占总人口的29.63%,其中非农业人口6585人。低山区的姚村、岗南2乡人口共29502人,占总人口的10.12%。
郎溪是农业县,人口主要分布在农村。村庄分散,一般只有几户至二三十户,50户以上的村庄较少,有的小集镇也不满百户。清雍正八年(1730年)全县共有自然村993个,全县共87保,平均每保辖11.4个村庄。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在城镇(现城关镇)共867户,人口4570人。次年在城镇共辖7保(含文昌保),2340户,8459人(男4373人、女4086人)。若除去郊外文昌保,人口数为6703人(男3417人、女3286人)。民国37年(1948年)吉原镇(现城关)共辖3219户,15222人。除去调整区划时并入的郊区文昌乡、南亭乡,则城区共有6保,6612人。其余集镇规模更小,除少数人专事工商业外,多数人为亦工亦农或亦商亦农。
郎溪县1940年人口分布统计表
(表3—4)

郎溪县1948年人口分布统计表
(表3—5)

建国后,1949~1953年,城镇人口只占全县总人口的7%~6%,1954年上升为10%。以后城镇人口逐年增加,1959年城镇人口比重上升到18%。1960年后由于自然灾害和大办钢铁下马,大部分农民回乡种田,城镇人口减少,1961年~1972年,城镇人口的比重保持在12%至9.5%之间。此后的十多年间,由于郎溪工业发展速度缓慢,城镇人口比重呈下降趋势,1974占9.03%,1977年占8.68%,1980年占9.02%。1981年后,由于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落实,农民进城经商务工,城镇人口增加,比重上升,1982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9.88%。1987年全县城镇人口共35444人,占总人口的12.14%。农业人口由1977年占总人口的91.32%下降到87.86%。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