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郎溪建县于北宋端拱元年(公元988年),原名建平,因与辽宁省建平县同名,民国3年(1914年)改称现名。

郎溪位于安徽省东南,东南连广德,西南邻宣州,北与江苏省高淳县毗连,东北与江苏省溧阳县接壤。全县面积1104.8平方公里,耕地378585亩。地处长江冲积平原与皖南低山丘陵的交接地带,东南高西北低,低山丘陵占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平原圩区占三分之一,郎川河自东而西横贯县境。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降水量1143毫米,无霜期240天左右。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盛产水稻、油菜瓜果、鱼虾蟹鳖,以出产稻米为大宗,是江南的“鱼米之乡”。
物产资源丰富,现有稻麦薯等粮食作物25种、蔬菜43种、果品45种、花卉63种、飞禽46种、走兽24种、家畜12种、水产66种、竹木130多种、药材1308种。已探明的矿藏有萤石、墨玉、大理石、叶蜡石、高岭土、矿泉水以及少量煤铁等。珍稀动物有扬子鳄、玉面狸、苏门羚、穿山甲、大鲵、白鹇等。特产有鸦山茶、蜜枣、表芯纸、竹簟等。这些丰富资源,多数未能开发利用。
全县辖12乡6镇,县城设在城关镇。境内有上海市白茅岭农场、安徽省十字铺茶场、宣郎广茶叶公司以及江苏省社渚农场的一部分,占地共12万多亩。1987年全县总人口291754人(不包括上述3场),其中农业人口256310人,少数民族不足200人,其余全系汉族。

建国前,屡遭战火兵祸,自然灾害频繁,田地荒芜,民不聊生。南宋建炎年间,岳飞抗金,六战六捷,战场就在广德建平一带。宋末,元将阿剌罕由伍牙山进军建平,沿途屠杀2万5千多人,建平城破,平民惨遭杀戮,尸横里巷。明正德三年(1508年),大旱籽粒无收,草根树皮食尽,次年淫雨10余日,民田尽淹,疫疠流行,遗骸载道。明末清初,马士英窜逃,兵过如洗。清咸丰年间,太平军与清兵在县境鏖战8年,生灵涂炭。咸丰十年(1860年)三月,太平军占领县城,接着李秀成在县城潘氏宗祠召开了重要的军事会议,史称“建平会议”,〖CM(28*2]部署捍卫天京(今南京)二破清兵江南大营的战略计划。同治二年(1863年)十月,太平军建平守城将领张胜禄叛变,开城降清,根王蓝得仁被害。清兵践踏蹂躏县城,残杀无辜,加上疫疠流行,叠尸遍野,人口锐减,田地荒芜,全县幸存者仅10855人。同治四年,清总督衙门张榜出示于湖北、河南等地招徕客民开垦耕种,人口才增至61743人。民国年间,军阀混战和日军入侵,都给郎溪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战争与贫困促使人民觉醒与反抗。宋末,广德军司法参军摄建平县事赵时践领导县城民众抗元守城;元初王静照举兵反元;明嘉靖年间虞顺领导伍牙山农民起义;县丞宋鳌领导抗倭战斗,都表现了郎溪人民的顽强反抗精神。太平军驻守县境期间,与清兵进行过多次激战,群众纷纷投奔太平军。清末欧村湾群众爆发的“建平教案”,震惊清廷,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揭开了郎溪反帝反封建的序幕。民国16年(1927年)秋,中国共产党在县城建立了第一个基层组织——郎溪特别支部,夏雨初任书记。次年,特别支部领导的农民起义队伍攻占了县城。民国19年(1930年)11月,姚村造纸工人与贫苦大众成立了第一个苏维埃政权。从此,郎溪人民的革命斗争进入新的阶段。有着光荣传统的郎溪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封建地主阶级、国民党反动派以及日本侵略者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终于迎来了解放。郎溪儿女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与不朽功绩炳彪史册,垂范后世。
郎溪地处吴头楚尾,古为“文献之地”,“士敏而好学”,人文荟萃。南宋时原通乡(今水鸣)人吴应龙,官至江淮荆浙福建广南路都大提点,直宝谟阁大学士。他一生为官清廉,体察民情,抚恤饥寒。明代五都后(今定埠)人吕盛,累官至山东按察副使与云南屯田副使,勤政爱民,执法严明,著有《吕定庵唱和集》。三都前(今建平)人宗玺,累官至大理寺评事、山西、福建、江西、广右等按察使,后任滇南左布政使,为人刚正不阿,秉公执法,一生著述甚富,有《毅斋文集》、《史汉节要》等书。四都后(今岗南)人王,官至刑部员外郎,吏治精明,廉洁自守,致仕后回乡捐资办学,赈济灾民。清末民初,民主革命者岑述彭(梅渚人),一生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协助孙中山先生起草《建国方略》,被选为第一届国会众议院议员,特授二等嘉禾章。

旱涝灾害自古以来交替发生。自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以来的850多年间,据史志载,郎溪共发生旱灾126次,涝灾182次,风雹雪等灾29次。其中水溢县城14次。多少世纪以来,水患问题一直困扰着郎溪人民。建国前由于连年天灾兵祸,圩堤塘坝年久失修,几乎没有抗灾能力。当时旱涝保收面积不足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七分之一。建国后,中共郎溪县委和县人民政府领导全县人民致力于水利兴修,修堤复圩,加高培厚,修筑堤防长225公里。1954年新圈一个万亩大圩——南丰圩,以后又新筑了团结圩、跃进圩和建设圩。70年代开挖一条新郎川河,全长25公里,泄洪能力每秒1600立方米。整修了6条排水河道共长129公里。整修塘坝19555个,建造中小型水库44座,建造机电排灌站34座,装机总容量7249千瓦。建国以来,兴修水利共做土石方16975.7万立方米,排灌动力机械共2.96万千瓦,机电排灌面积28.33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6.6%。30多年来治山治水,山河面貌改观,今非昔比。百年难遇的1978年大旱,大面积歉收,无人逃荒。1983年和1984年接连大水,尤其是1983年,水溢县城,陆地行舟,省人民政府派飞机空投食品,南京军区派来舟桥部队,抗洪抢险,拯救灾民,因此人心安定,社会稳定,未发生流行疫病,群众安居乐业,生产自救。旧社会大灾之年,人民流离失所,卖儿鬻女,人相食的悲惨情景已一去不返。
建国前,郎溪落后的生产力因兵燹遭到严重的破坏,满目疮痍,一片荒凉。1949年工农业总产值只有1774万元(1980年不变价),其中农业总产值占1463万元。1987年工农业总产值上升到19271万元,增长10.86倍,其中农业总产值10454万元。尽管如此,郎溪的工农业生产仍然处于落后状态,商品率低,是一个出售原材料与半成品的贫困县。
1949年粮食总产量40055吨,平均单产84.5公斤。解放前夕,单一的小农经济已濒临崩溃,加上战乱灾害,苛捐杂税,高利盘剥,农民辛劳一年,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过着“糠菜半年粮”的生活。建国后,经过一系列社会改革和科学技术推广,并致力于水利兴修,农村生产力有所发展,农作物产量逐年增加。但是,1958年大办钢铁和人民公社化,产量下降到建国初的水平,1959年粮食总产量44000吨。徘徊了30年的低产量低速度直到1979年才开始回升,粮食产量达128120吨。1987年上升到157994吨,平均亩产286公斤,人均粮食545公斤,农民人均收入由1978年的61元增长到415元,由勉强度日达到基本维持温饱。
据旧志记载,郎溪过去植被繁茂,林木葱笼,古木参天,各种动物栖息繁衍,甚至还生长着虎、豹、熊等猛兽,生态平衡。晚清及民国年间,连年战争,森林植被逐渐败落;抗日战争期间,树木被大量砍伐,日军又纵火焚烧,破坏殆尽。建国后的一度乱伐乱垦和大跃进时砍伐烧炭炼铁,致使山林变成濯濯童山,丘陵地带荆棘杂草丛生。紧接着是十年“文化大革命”动乱,山林权属不清。成片公有林被毁,房前屋后植树成了“资本主义尾巴”被割。这期间,虽也办了一些社队小林场,发展了一批幼林,然终不及乱伐毁坏之甚,大批成材林被毁,造成以后用材短缺。直至《森林法》颁布,实行林业“三定”,稳定了山林权属,划定了自留山,确定了林业承包责任制。林业由单一的国营,发展成国营、集体、个人三结合。由单一的松杉林发展成多种用材林、经果林和薪炭林。年年春季义务植树,已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在全县43.23万亩宜林地中,现有林地28.47万亩,森林复盖率17.5%。城镇乡村住宅四旁绿化工作普遍受到重视,栽花种草和盆景制作引起人们广泛的兴趣,美化环境、美化生活的风气正在逐步形成。
建县以来,县人安于小农经济现状,生产处于原始状态,不事工商。明嘉靖《建平县志》载:“邑地广人稀,饭稻羹鱼,火耕而水耨,民靡事商贾工技,其妇女屏铅华,一意蚕织。”民国时期,几无工业可言,据民国8年《安徽省六十县经济调查》,全县仅有一些手工作坊,主要为砻坊、油坊、蜡烛坊、弹花、黄烟加工和竹、木、铁匠铺,从事手工业的工人共3046人,占当时总人口149622人的2.1%。抗日战争爆发后,现代工业开始萌芽。民国28年(1939年),官办纺织厂一家,资金“法币”3000元,有木制手工机4台,筹备一年多,才于次年改名“难民纺织工厂”,在回澜亭庙内开工投产。民国32年(1943年),开展“造产”运动,县办中心工厂一家,有木制手工纺织机5台,民间有织袜、毛巾、纺纱等手工生产,另外还有高井榨油生产合作社,侯村与独山两个蜜枣生产合作社,详情惜无记载。
1949年全县有一家电厂、两家印刷厂和68家匠铺作坊,工人956人,主要是粮油加工和铁、竹、木器具的制作。其中生产资料生产占24.9%,消费资料生产占75.1%,总产值311万元。经济恢复时期发展了纺织、造纸、电力、金属加工等工业,总产值上升到416万元。大跃进和十年动乱时期,虽然也新办了一些工厂和开采了铁矿、萤石矿,但产值增长的幅度较小,以后一直徘徊在650万元上下。直至1978年,工业总产值才上升到1774万元。经过调整、整顿,工业有所发展,1980年工业总产值突破2000万元大关。1987年拥有冶金、化工、机械、采矿、食品、纺织、制药、印刷、造纸、酿酒、服装、建材等工业门类,总产值8817万元。与1949年比,增长28.35倍。其中县级工业产值4185万元,乡镇工业产值4632万元。建国后全县工业虽然有了较快的发展,并已初具规模,然而速度缓慢,产值效益低,仅及江苏的某些乡镇。
近年来,乡镇企业发展较快,1987年有乡镇企业3276家,总产值达10308万元(其中乡镇工业4632万元)。体现了县委、县政府“以农业为基础,以乡镇企业为突破口,振兴农村经济”的指导思想。乡镇企业是在农民家庭副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62年共有企业144家,从业人员2500多人,产值290.7万元,然而到1972年的10年间,企业虽达到280家,从业人员4072人,而产值仅280.5万元。1984年企业发展到688家,从业人员8672人,占农村劳动力的8.7%,产值1880.4万元。生产规模由手工劳动逐步向现代化发展,行业及产品多种多样。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梅渚化工厂的己酸乙酯,填补了省内空白,涛城味精厂的麸酸钠已成为拳头产品。
过去郎溪交通不便。1949年公路通车里程仅16公里。建国以来,县人民政府采取“国助建勤”办法,先后修复和新建公路74条,总长511.5公里,另有农村机耕路168.2公里,全县乡镇和农村都有公路相通。主要通航河道也已疏浚,并扩建了码头,货运量与客运量迅速增加。邮电通信事业也有较大的发展。1987年县邮电局下设5个支局、7个邮电所、8个代办所,村村通邮。函件、包件出口业务量由1949年的0.43万件发展到1987年的108万件。农村和市内电话交换机共1340门,装机共1200多部,乡镇均已通电话。
古代郎溪“地广人稀,民靡事商贾工技”,经商人很少。直至清末,徽商纷纷来郎溪开店经商,商业才渐渐繁荣起来。1950年全县只有私营工商业725户,小摊贩154户,到1987年商业零售机构发展到2398户,从业人员8707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由1949年的200.5万元增长到1987年的13521万元,增长67.4倍。县农贸市场、皖苏边界市场及各种专业市场纷纷兴起,市场繁荣,购销两旺。

解放前,郎溪的教育极为落后,农村文盲充斥,读书识字者寥寥无几。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骚扰,敌机轰炸,大部分学校被毁,读书人更少。民国27年(1938年),全县只剩乡镇小学7所,学生609名,短期义务学校8所,学生298名,在校学生总计907名,占当时人口总数的0.71%。据民国29年(1940年)出版的《安徽统计年鉴》载:民国28年7月统计,全县总人口127340人,文盲就有110017人,占人口总数的86%,识字或粗识字的人数15045人,小学毕业以上文化程度的有2278人,受过高等教育的仅14人。1949年底统计,全县有初中1所及附设的简师班,教职工14人。在校学生116人;小学46所,教职工78人,在校学生3517人,在校学生总数也只占总人口的2.34%。清代建平知县贡震及胡伯炯认为建平“士气不扬,科第寂寥”,并“谋欲鼎新文庙,以振起士风”。然而自宋代以来,这种被称为“学校万古人材之重地”的教育并未能得到发展,除少数统治者子弟能入学外,广大劳动人民并没有受教育的条件,“士气不扬”的局面当然无法改变。即使是受过高等教育的10多人,也多数不在县内工作,人才十分匮乏。 建国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教育,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把发展教育事业作为培育人才,发展生产力,振兴郎溪经济的主要战略措施。1987年全县有小学183所(其中私立4所),在校学生37380人,是1949年的10.63倍。学龄儿童入学率99.4%,在校学生巩固率99.1%。应届毕业生毕业率92.3%,初等教育普及率98.2%。中等学校26所(其中私立1所),在校学生14058人,是1949年的121.2倍。每万人中有在校学生:中技2.6人,高中78.4人,初中355.6人,小学1187.3人。普及了初等教育,基本上扫除了文盲。全县小学毕业以上文化程度的共224874人,其中:大学本科438人,专科1276人,中专3418人,高中12379人,初中64210人,小学143153人,教育落后的面貌已基本改变。历代知县及乡贤所作出的“人才之盛衰视其学校之兴废”,“学校兴则人才盛”的论断,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才能真正实现。
教育的发展,使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文化艺术、科学技术事业也随之兴旺繁荣。解放前除了少数民间戏班与私人书肆外,没有专门的文艺机构。建国后,建立了文化馆站13个,图书馆1个,影剧院23个,每万人拥有座位621个。1956年建立电影放映队,现已发展到30个放映单位,并成立了电影发行公司。1984年首次放映立体电影。1987年放映电影9192场,观众709.9万人,每人每年平均看电影30场。广播电视发展很快,1950年10月建立广播收音站,1969年普及农村广播网,17乡镇都建立了广播放大站,通播率85%,小喇叭入户率75%。1983年10月电视差转台建成,1987年6月建立地面卫星接收站,3个频道均可同时发射彩色电视信号。电视机进入千家万户,电视普及率达90%。近十年来,读书之风蔚然,图书发行量猛增。全县图书发行网点38个。38年来总计发行图书2935.7万册,平均年发行量77.26万册,1985年以来年发行增长幅度居全省第一。文化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推动科技进步。科技兴农、科技致富、科技兴县已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行动。
旧社会,郎溪医疗条件极差,只有少数坐堂悬壶医生和串乡郎中行医。劳动人民无钱缺医少药,多数群众“信巫而尚鬼”,人口死亡率高,从建县到解放的960年间,全县人口从未超过15万人,县里也从未有过正规的医院。其间只在民国27年(1938年)6月,新四军后方医院进驻梅渚,免费为群众治病,送医上门,鱼水情深,群众至今还赞不绝口。
解放初,建立县人民卫生院,无病床等设备。另外有15家私人诊所和36家药店,基本上还是缺医少药的局面。经过多年建设,医疗条件大大改观。1987年有医院4所,乡镇卫生院16所,并设有防疫站、血吸虫病防治站和妇幼保健所,医务人员753人,病床687张,每万人拥有医务人员24人,病床21.8张。主要设备有X线机、心电图机、脑电图机、胃镜、M超、B超等现代医疗器械。同时建立了村级医疗室238个,卫生员258人,其中有72人被授予职称,91人获《合格卫生员证书》,村村有医,另有私人诊所5家。现在轻重病能及时诊治,传染病和流行病也能及早防治,人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平均期望寿命可达72岁。1956年消灭了天花,1958年根治了头癣,1973年基本上消灭了血吸虫病,丝虫病和甲状腺肿大症也已基本控制。

郎溪地处皖东南边陲,邻近苏浙,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全县农业资源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产品深加工能力的提高,农林牧副渔产品资源得到更加广泛的开发与利用。郎溪有广阔的土地,可供开发的丘陵岗地众多。矿产资源如黄沙、萤石、花岗石、叶蜡石、石灰石等开发加工潜力很大。全县劳动力资源不但数量多,而且素质也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以来,郎溪的工业已初具规模,化工、机械、建材、食品、药品发展势头良好。农业在稳定粮、油等大宗作物生产的基础上,形成了茶叶、蚕桑、瓜果、畜禽、水产等一定的规模经营。水利、电力、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和市政建设面貌大大改观,全县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郎溪相继被国家确定为对外开放县,梅渚镇被国家确定为东西部合作高科技工业示范区和小城镇建设试点,涛城味精厂被国家确定为东西部工业示范企业,南丰镇被确定为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郎溪的水产开发被国家计委批准为长江中下游水产开发示范片,郎溪被国家命名为“绿茶之乡”。资源优势将迅速转变为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将实现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振兴,向富民强县的目标迈进。30万郎溪儿女立足于富民强县的宏伟目标,全力突破开发性农业,奋力主攻县乡工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国民经济发展趋向合理,经济总量和质量都有较大提高。在这块极富开发与开放潜能的热土上,郎溪人民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创造精神,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面向未来,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艰苦奋斗,实现向农业强县、经济强县的历史性跨越。
建国前,郎溪人民承受了历史的重重压力,受尽了苦难,建国后也接受了历史的惨痛教训。经过半个世纪的奋斗,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摆脱了贫困,解决了温饱。但前进的道路并不平坦,要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还需坚持不懈的努力。郎溪经济基础薄弱,翻两番不行,只有争取翻三番,才能接近本省先进地区水平,但还够不上全国平均水平。这个奋斗目标是宏伟的,历史赋予我们的任务也是十分艰巨的。郎溪人民爱国爱乡,有志气,有信心,促使这一目标如期实现。我们既有光荣的过去,就一定有辉煌的未来。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