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敬亭绿雪】敬亭绿雪茶,产于县城北郊敬亭山。其特点是:形如雀舌,色泽翠绿,两叶一芽,全身白毫。泡后汤清色碧,香郁甘甜,片片匀均,如雪片纷飞,似绿雾结顶。
敬亭绿雪早在清初就负有盛名,当时的著名诗人施闰章有咏敬亭山茶诗云:“馥馥如花乳,湛湛如云液。将茶煮江水,不改江水白……故乡山嵯峨,托根生山阿。枝枝经手摘,贵真不贵多。”敬亭绿雪香气纯真,进口醇浓,回味芳甜。清人梅庚颂绿雪茶诗曰:“持将绿雪比灵芽,手制还从座客夸。更著敬亭茶德颂,色澄秋水味兰花”。
抗日战争期间,敬亭山遭受战火毁坏,绿雪茶频于品种灭绝,采制失传。直至1973年,敬亭山茶厂根据有关资料,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实地调查,寻访老茶农和老茶商,培植茶棵,扩建茶园。经过几年的不断试验,终于使“敬亭绿雪”正式恢复生产,并被列为全省名茶之一。
敬亭绿雪的产地,在敬亭山的蛇山和磨盘山之间的峡谷中,由于峡谷幽深,云雾缭绕,气候湿润,土壤肥沃,为敬亭绿雪的成长提供了良好自然条件。清明后、谷雨前按“两叶一芽”样式采摘,经过杀青、翻撒、烘焙等工序,制作十分严谨。《敬亭绿雪采制法》被列入全国大专学校茶叶专业的统编教材内容之一。
【高峰云雾】高峰云雾茶产于境南溪口高峰,《旧志》载:“城南百里华阳山,其南为高峰,峰冠云表,属下有塌泉庵,并产名茶”。80年代初,产区扩大到溪口、华阳两个乡的七个村民小组。1986年产量达2000公斤。一般在谷雨前开园,标准一芽二叶初展,有芽有叶,长不过寸。采制做到“四选”、“八不采”,“四选”:选园、选棵、选枝、选芽;“八不采”:达不到标准或超标准的不采,特瘦特肥不采,病叶破叶不采,无芽、紫芽不采,鱼叶、马蹄不采,节间特长不采,雨天露重不采,中午阳光强烈不采。其制作分杀青、揉捻、子烘、老烘四道工序。
云雾茶1979年列为全省10种名茶之一。1982年在长沙全国名茶评选中以“条紧匀细,锋苗秀丽,白毫显露,色泽油润,香气清高,滋味鲜爽”而获得好评。1984年获部级优质商品荣誉证。
【碧山横纹】碧山横纹茶古称瑞草魁,产于境南水东镇东南双峰山和碧山一带,因其叶的侧脉与主脉交角偏大,侧脉呈横向伸延,故又称碧山横纹茶。
唐代诗人杜牧有诗曰:“山实东吴秀,茶称瑞草魁”。瑞草魁是宣城名茶中历史最悠久的茶类,是皖省最早的名茶,因形质俱佳,历经唐、宋、元、明四代不衰,享誉甚高。唐代陆羽《茶经》有载,并将宣州列为当时八大名茶产地之一。
双峰山属黄山余脉,主峰海拔540米,峰峦起伏,竹木青翠,云雾缭绕,流水潺潺,土质肥厚,适宜茶树生长。但明代以后,江南战事频繁,名茶工艺失传。
1982年,县有关部门组织科技人员,通过资源调查、繁育良种、新建茶园,1986年生产出部分新茶样品。
新茶系采摘一芽二叶初展原料,加工制做的茶叶外形略扁、挺直,叶肉肥厚、色泽绿润,白毫显露,茗香清爽,回未浓郁。
【宣州梨】境内产梨历史悠久,东南乡张家桥的梨,明代列为贡品。《群芳谱》载:“梨,北地处处有之,南方唯宣城为胜”。现今,除张家桥外,宣州梨的主要产地发展到敬亭山、团山一带,品种有:明月梨(又称文旦梨)、康德梨、佳白梨、芝麻酥梨等。
明月梨—表皮黄褐色,有麻点,果形大,肉厚、汁多、细嫩。含糖量10—18%。
康得梨—青皮,形似葫芦。清脆,汁多,味甜。
佳白梨—甜中带微酸,食之开胃爽口。
芝麻酥梨—皮淡黄,有麻点。果形适中,味甜带酸,肉质脆嫩,耐贮运。
【夏渡荸荠】境内荸荠不仅栽培历史悠久,而且量多质佳,其特点是个大、脆甜、含糖量高,含有丰富的淀粉和水分。可作水果、蔬菜食用,还可以制淀粉做粉丝、酿酒。削皮后的“白荠”,经加工制成罐头食品畅销国内外。
荸荠产地主要集中于城郊的夏渡、敬亭、金坝以及建国、五星、朱桥等地,以夏渡荸荠最为有名。
【水阳白蒜】境北水阳一带(金宝圩)生产的白蒜久负盛名,为全省白蒜生产基地之一。品种有高杆、矮杆两种,特点是蒜头大、蒜瓣匀、外皮薄、色白净、内紫红皮、肉肥厚、产量高,亩产干蒜头1000斤左右。蒜头、蒜苔又可加工成糖醋蒜头、腌蒜苔等。
金宝圩一带平均年产白蒜达1500吨,产品畅销国内,并出口东南亚各国。
【南湖红心李】境东北南湖、卫东一带盛产的红心李子(又称“家杏子”),系李果的一种优良品种(属蔷薇科),其皮翠绿,果肉红黄两色,靠近核部分呈鲜红色,果大清香,性甘味酸甜,清脆可口,营养丰富,而且耐贮藏。
红心李,不仅鲜食味佳,还可以加工成蜜饯脯、果汁罐头等。1987年产量达7500吨。
【宣木瓜】木瓜是蔷薇科的落叶阔叶树木,每年二三月间花叶同放,花色淡红,娇娜可爱。六七月摘果,形如小瓜,故称“木瓜”。其果实成熟时皮光色黄,芬香袭人,所以有“花果兼美,色香俱备”之评。木瓜既可作案头清供,又可入药。宣城栽培木瓜,至少有千年以上历史,相传唐代就有种植。宣城木瓜色鲜黄,体糯味酸,香气浓郁,品质最佳,曾被选为贡品。明嘉靖《宁国府志》载:宣城县岁贡木瓜上等1000个,中等500个,下等200个,干瓜10斤,俱解礼部。并指定要“霜降后一日”摘取。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留有定评:“木瓜处处有之,而宣城者为佳”。因此宣城的木瓜在全国夺魁,特称“宣木瓜”。
宣木瓜性温,有舒筋活络,平肝、和脾、敛肺、祛湿热的功能,历代都用以治霍乱吐泻和腰膝酸软以及脚气肿痛、小腿肌肉痉挛。世传“虎骨木瓜酒”,十分著名,能治风湿性关节炎。将宣木瓜去籽蒸熟,捣烂后加几片生姜和少许蜂蜜,煮汤煎服,有强壮筋骨、通血活脉和营养滋补的功用。
解放以后,宣木瓜生产不断得到发展。1987年,全市有12个乡53个村种植,计有木瓜树34.7万多棵,年产鲜木瓜34万多斤,加工干瓜3万多斤。
【宣黄连】宣黄连,宣城地道名贵中药材之一,产于境内东南低山区。历史上曾与宣木瓜齐名。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载:“《嘉佑本草》称黄连以宣黄连为胜。”赵孚敏《本草纲目拾遗》称:“黄连,宁国府宣城出者粗肥,名‘宣黄连’,性寒而不滞,入膏丹用最良。”《宣城县志》载:“宣黄连以九节、坚重,相击有声者为胜。”据有关史料查考,宣黄连自唐至宋均列贡品,元朝罢之,清朝又列。康熙年间,因境内野生黄连殆尽,年产极微,经巡按史奏请,方予免贡。今亦罕见。
【宣州太子参】太子参为石竹科多年草本植物,高15—25厘米,直生块根,长纺锤形,药用其根茎。具有补脾健脾的功效,是宣城地道名贵药材之一,产于境内东南洪林、棋盘、新田、黄渡、金坝等乡,年产量达5000吨。为安徽省太子参生产基地之一,产品畅销全国。
【桔梗】桔梗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光滑无毛,茎直立,高30—90厘米,叶呈卵形,野生于县西南丘陵地区。其特点是开兰花,含多量皂甙。以质软、色白、肉多优于其它产地。家种的白花桔梗,是本县的地道名贵药材之一,药用其根,具有止咳、去痰、排脓等功效。解放以后,最高年产量达94吨,畅销国内,远销港澳。
【宣城绞股兰】1959年9月我国著名生物家吴征镒教授在本县南乡溪口山区发现的稀有治癌中药材,并名之为“宣城蔬花绞股兰”。系多年长攀援草本,生长在海拔250米以上的山林之中、溪渠之畔。其叶互生、形似鸟足,伴生小叶3—9片。多数雌雄异株,少数雌雄同株。园锤花序,果似碗豆大小,内含籽一粒。主要成份含皂甙、甾醇、糖类及色素等。用其全草及根入药,不仅具有镇静、催眠、治白发、降血压等作用,而且还能有效地抑制肺、肝、胃、皮肤、子宫等癌细胞的增殖。由于绞股兰是一种与人参相似作用的免疫增强剂,并且无人参过量服用的副作用,在国际上引起广泛重视,被誉为“最经济实惠的人参代用品”。国家科委“星火计划”已将绞股兰列为待开发的名贵药材项目之首位。目前,我国所产蔬花绞股兰唯见于宣城南乡,全国模式标本采自宣城溪口、新田等乡境内。1986年共采购蔬花绞股兰900余公斤。
【宣州烟草】宣城县有悠久的种烟历史。明朝开始引进烟草种植,清朝有了较大的发展,并开始用土法制造“黄烟”,原料以烟叶整齐油润为佳,以“黑奇”和“白兰”两种黄烟著名,远销大江南北。
境内农民自发种晾晒烟,一直沿续到70年代。1974年,开始有领导、有组织地在部份公社试种烤烟,获得成功。1987年全县种烟面积达1560亩,年产烤烟12.3万公斤。
宣城县政府引导农民充分利用本地土壤、气候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实行种植区域化、种子良种化、技术规范化的“三化”生产,种出了可以与云南烤烟媲美的优质烟草,名列全省榜首。
宣城烟草颜色桔黄,组织疏松,有颗粒状,触感油润丰满,内含物丰富:平均尼古丁2.5%、还原糖21.26%、糖碱比8.51,符合国家规定的烟叶品质标准。1987年随机抽样化验,金坝乡宋庄、峄山乡罗村种植的烟叶,外观和内含物均接近国家出口烟叶规定的品质标准。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