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科普宣传】县科普协会成立之初,通过所属科普工作组,专门学组和200余名会员,利用各种形式,针对不同对象,开展科普宣传。主要内容是相信科学、破除迷信。如在县直机关举办《宇宙构造》专题报告会,在农村举办农业生产技术讲座等。1956年4—12月,先后在城乡共举办科普讲座490次,听众36365人次,(其中农村424次,听众28356人次),赠发《大众科技报》85份。
60年代,科普宣传的主要形式除举办专题报告会、座谈会外还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和科技图片实物展览,组织科教电影专场放映以及定期编印《科普宣传资料》等。“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科普宣传活动中断。
1979年县科协复建后,科普宣传日渐活跃。县科协首先以杨林公社作为学科学、用科学的乡镇科普试点,取得经验推广全县。继而组织全县乡镇开展科普红旗竞赛活动,召开科普现场会,推动科普活动向深度广度发展。自1984年起,全县普科宣传形式更趋多样化、现代化。如出动科普宣传车、播放科普电视、电影,举办科普画展以及科普广播讲座和科技知识竞赛、操作表演等。1980年以来,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共组织放映科教电影、电视80余场,观众达38000余人次;举办各种技术培训班达300期,参加者达12000余人次;举办各类科普讲座近400场,听众达39000余人次;印发《科普宣传资料》30000余份;转发科普挂图、画册4000余份;撰写科普文章在县以上报刊发表和电台广播的计120余篇。组织创作科普宣传画20余幅。其中获全省科普作品奖的有:《巧用沼气》、《优生优育》、《原始疗效食品——西瓜》、《宣城科技》、《中华瑰宝——古檀》。
【试验推广】民国34年(1945),县成立农林推广所,曾先后在敬亭、双桥、孙埠、金宝圩等地建立良种示范区,推广水稻胜利籼、小麦中大2419、山芋南瑞等良种和速效氮肥(硫酸铵、硝酸铵)。不久,因内战爆发,时局混乱而停止。
建国初,宣城专员公署和安徽省农业试验总站先后在境内设点,开展农技推广活动。1952年,县畜牧兽医站、县茶叶推广指导站、县农场和5个区示范农场相继建立,以县农场为中心,开展良种和农业技术的示范推广工作。1953年,县畜牧兽医站和茶叶指导站合并成立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充实专业技术人员,向综合性方向发展。1956年,孙埠、水阳、油榨、周王、寒亭、湾沚等区设立区农业技术推广站。
1961年成立县农科所,配有技干2人、工人10人、试验田70亩。1962年,增设双桥、溪口、杨柳、城关4个区站。1966年增设县农业机械拖拉机站、县气象服务站、县畜牧兽医站、种子站、植保站等专业性机构,加上4个县属农场,全县共有19个农科试验推广机构。“文化大革命”初期,区农技推广站撤销,农技人员或下放、或改行,农技工作陷于瘫痪。1970年,县农科所恢复活动,配有技干3人、工人5人、试验田45亩。1974年后,开始发展农村群众科技推广体系——四级农科网,县、公社、大队、生产队分别成立农科所、农科站、农科队和农科组,除县农科所为全民性质,余皆为集体所有。至1976年底,全县有公社农科站24个、大队农科队41个,共有农技人员488名、试验田1940亩;其中,有29个大队农科队各配备1台手扶拖拉机,7个公社农科站配有植保标本和土壤速测箱,绝大部分农科站配备了天平、温度计、放大镜、种子袋、晒匾等。1977年初,共有农科人员1762名、试验田8093亩。1978年底公社农科站发展到34个、大队农科队162个,生产队农科组1000余个,农科人员共有2500余人,试验田15000亩。此外,还有3个公社办起了良原种场。1979年后,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县以下3级农科网先后解体,农民技术员纷纷回家承包责任田。从1980年开始,逐步在一些乡镇建立农技站,未建站的乡则配备1—2名驻乡农技干部,并在村级配备农民技术员。1983年4月,县农科所改为县农业技术推广所。1986年,设立孙埠、黄渡、杨柳、寒亭、油榨、狸桥、水阳、城郊8个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35个农技咨询服务处、20个农作物情报点、2个病虫测报点。此外,农技人员通过“四户”(即科技示范户、联系户、承包户、专业户,全县合计9100余户)、“三会”(即科技座谈会、广播会、现场会)和培训班(培训农民技术员)等形式,及时向农民传递农科信息、辅导科学种田。
50年代,本县农技人员先后进行并完成了华东区及安徽省的水稻、小麦、油菜、绿肥等农作物的良种区试验、高产栽培试验、双季稻栽培试验、磷肥施用试验、约克夏与当地猪杂交一代生产性能的研究以及测查水稻螟害发生规律等;同时,进行了水稻、小麦、油菜的育种试验,鉴选出适合本地区种植的高产品种。通过试验,总结出农作物的科学生产方法,如双季稻的品种配套和高产栽培方法、磷肥对油菜的增产效果和施用方法、麦茬稻田避螟技术等,均取得显著效益。
60年代,农科试验推广一度中断。70年代初期,县农科所完成了芜湖地区水稻、小麦良种的区域试验,水稻、油菜的高产栽培试验以及水稻的育种工作;鉴定推广了早稻早熟品种—二九南1号、二九青,中熟品种—圭陆矮8号、6404晚熟品种—先锋1号、文选1号,小麦良种—武麦1号、扬麦1号、浙江908等。油菜良种—芜湖104等。70年代后期,县农科所完成了省地两级的水稻和油菜区域试验,省科委和作物学会下达的耕作制度调查,杂交稻汕优3号和6号的高产模式栽培,水稻病虫害及其天敌资源调查,国家土肥所下达的红黄壤氮、磷、钾肥料试验以及水稻、小麦的裁培试验等20多个研究项目。唐朝栋、吴义方等农技人员选育出水稻良种1390(陆财号×龙菲33)、84—84(国际28×圭陆矮8号)、圭变12(圭陆矮8号系选)、76—33、74—5等;其中圭变12在朱桥、金坝、夏渡、水东等地种植2万余亩。1979年在双桥公社、金坝、夏渡、水东等地种植2万余亩,其中在双桥公社新村大队小拐生产队试种的8亩,平均亩产406.5公斤,比芜湖七一早增产13.6%、比先锋1号增产810%。1983年,圭变12被编入《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志》。
晚稻品系76—33在境内推广约2万亩,并参加省水稻区域试验,74—5参加了地区水稻区域试验。此外,县农科所还派人到海南岛开展良种繁育和杂交稻纯度鉴定等工作。孙埠农科站研究推广了化肥深施、草籽带磷下种的“客土法”;新田农科站研究推广了水稻高产栽培经验;水阳农科站积极开展病虫害测报防治工作;峄山板桥农科队进行了早稻良种正交试验,推广双季晚稻无土育秧、两段育秧、稀播壮秧等技术(上述详见本志《农业章》【农技】目,本处从略)。1976年,3个社队良原种场提供早稻良种150多万公斤。是年,全县粮食总产比上年增产9.2%,有2个公社的34个大队粮食亩产超过600公斤、9个社镇的53个大队粮食亩产超千斤。
80年代,县农科所先后完成了省农科院和省、地种子公司下达的水稻、油菜、大麦、花生良种的区域试验任务;鉴定推广了浙辐802、二九丰、BG902、桂朝2号、徽粳804等水稻良种;查清了境内水稻田天敌(蜘蛛)的优势种;筛选出稻纵卷叶螟寄生菌新菌株;引种杂交玉米丹玉6号;鉴定推广啤酒大麦盐辐矮早3号、驻选二棱、西引2号和花生粤油116、海花1号等良种;进行了水稻新品种气候生态鉴定;总结出大麦、油菜免耕栽培经验等等。1986年,县农业技术推广所通过试验,筛选出一批水稻新品种:早稻有早矮6号、921、8004、朝早籼3号、73—07、湘竹443;中籼、中糯有9024、二四杰1号、3736、29选、南农2159;晚粳有鄂粳442、0012、皖粳1号等。此外,该所还向县种子公司提供良种8250多公斤,向乡村供应良种2300公斤。
截止1987年,县科委、科协通过科技资料交流和科技横向联系,直接引进推广新技术项目共41项,其中工业18项,农林23项。
【学术活动】自1979年以来,全县自然科学各专门学会在县科委、科协的帮助下,先后采取对口选择课题,举行学术讲座;召开学会年会,邀请专家讲学;结合科研项目,安排赴外地考察以及组织撰写科技论文和技术论证、调查报告等方法,开展学术活动,提高会员专业水平。
1979年,县水利学会组织6名理事实地考察本县红旗水库,探讨水库大坝渗水和启闭机天桥移位的原因,并提出处理意见。嗣后,还先后组织会员及有关人员考察和研讨《五星乡杨滩电力排灌站地质处理》、《小水库控制方法》、《低水头闸门处理》三个课题。并写出专题报告。
1980年,县医学会召开年会之际,邀请浙江医大、上海第六医院专家学者与会作题为《免疫检验》、《心血管X红诊断》、《肾移置》等学术报告。1981年县中医学会先后举办过《湿温四个时期的新产诊治》、《叶氏外感温病的辩证纲领一卫、气、营、血》、《中药现代药理》、《针炙》、《经络》、《中医内科急诊》等专题讲座,会内外听众达400余人。
1982年,县林学会召开年会之际,邀请美国爬行动物学博士杜布姆娜女士作题为《世界珍奇动物扬子鳄》学术报告,会内外听众达600余人。
1984年县医学会邀请皖南医学院吴敏毓副教授来会作《免疫与疾病》、《机体预防接种的免疫反应》学术报告。
1985年,县农学会组织农学报告会,邀请安徽省农学会秘书长汪汝祥作《关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省农学院畜牧兽医系主任、吴晋强副教授作《现代畜牧业科技水平及其发展趋势》,宣城行署林业局农艺师高新华作《果树生产的意义及其发展趋势》等专题学术报告,会内外听众达120余人;县林学会在水东镇举办为期五天的《枣树栽培技术》专题讲座。并于同年4月组织36名林技干部成立5个专业考察小组分赴江苏、浙江、广西、山东、湖南及本省部分地区进行专题考察,写出了考察报告,对本县林业经济发展提出建议。县水产学会1985年至1987年,先后组织会员和渔技人员参加《成鱼精养》、《池塘养蟹》、《网箱养鱼》、《栏网养鱼》、《稻田养鱼》、《鱼用颗粒饲料》、《渔用机械》以及《罗非鱼越冬》等10项试验取得显著成效。还对南漪湖进行实地考察论证,撰写出《合理开发、利用南漪湖水产资源的专题报告》。1987年被评为全省优秀学会。据不完全统计,至1987年末,全县各专门学会会员先后撰写科技论文、技术论证、报告140篇,其中在省级以上科技报刊发表的有24篇、在《宣城科技》发表的有42篇、在学会年会上宣读的有15篇。
【情报工作】自70年代开始,县科委、科协每年安排一定专款,购置、订阅、征集各种科技报刊和参考资料,并定期编印《科技情报》,向县内有关部门赠阅和对外进行交流。1980年春,县科委正式设立“科技情报资料室”,配备专职干部负责征集、整理、保管,及时向有关部门和科技人员提供利用。情报资料征藏由一般科普宣传资料和科技报刊逐步扩大到国内科技试验资料、数据资料、实物资料以及适合本地引进、试验、推广应用的国外科技资料等。1987年,资料室面积扩大到50平方米,共征藏自然科学专著和情报资料达4000册,社会科学专著和情报资料达800册,科技报刊达170种。据不完全统计,1978年以来先后筛选资料编印《宣城科技》、《科技情报》、《科技服务资料》、《科技信息》共110余期,载文360余篇,印发16500余份,除及时向县内各级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科技人员传达科技息信、提供参考资料外,并以此与国内1000多个地、市、县科技部门开展情报交流,互递信息。
【地震测报】
▲防震机构1976年7月成立宣城县地震办公室,配编3人,由县科技领导小组代管。1978年,改属县科委领导。1984年2月,县地震办公室奉命撤销,人员及仪器归并于宣城地区地震局。境内防震业务工作由地区地震局统一办理。
▲群测网点自1976年开始,县内先后建有三种形式的测报组织。即:县地震办建立中心测报站;寒亭中学、县气象站等6个骨干测报点;乡(镇)村12个一般测报点。每个点周围设1—2个宏观哨,形成了以县地震办为中心的群测群防网络。
1984年,宣城地区群测网点由原来的20个调整为9个,其中宣城县设有两个:一是驻宣83492部队水氡观测站和寒亭中学测报站;二是水东镇下河村110.5m深水井和卫东乡双合村803.86m深井水位观测点。此外,还设有11个动物、浅井宏观哨。
▲观测手段1973至1977年,群测点的观测手段为土地电、土应力、土地磁、土地声“四土”仪器的人工读数。1978年增置5台土地电自记仪、3台简易拾震仪以及水井水位自记仪。1981年—1983年,增置两台地磁自记仪。1984年增置110.5m深井水位自记仪和803.86m深井水位自记仪各1台。使境内地震观测手段大为改进。
▲地震知识宣传1976年以来,县地震办先后组织放映《地震知识》电影计2384场,观众达87万余人次。并广泛转发省地震局编印的《地震问答》、《防震抗震》、《抗震挂图》以及地区地震局编印的《地震知识》等普及读物。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使人们逐步掌握了地震科学知识,恐震心理有所消除,防震意识有所加强。
【能源开发】
▲推广利用沼气1959年10月,双桥公社庆丰大队始建沼气池制取沼气,但因沼气池的结构不合理,产气少而未能推广。1976年,县科技小组在双桥玉山和敬亭九同2个生产队进行推广沼气试点,共培训技术骨干41人,并在全县21个公社、3所学校建沼气池60余个,制取的沼气用于燃烧和照明。1980年后,县沼气办公室编发宣传材料,培训技术队伍,统一代置器材,改进建池技术,使全县农村沼气利用不断得到扩大。1987年末,全县建有沼气池115个,最大池容积30立方米。
▲推广省柴灶和节能热水器本县农村传统以薪炭和秸杆作燃料。由于旧灶结构不科学,高温火焰得不到利用,热效率低,柴草浪费严重。
80年代初,县能源办开始推广改良省柴灶,其特点是:灶型美观、灶门小、炉膛小、有炉栅、有烟囱、吊火低、热效率高、通风良好、室内无烟雾。质量标准达到:10两(1斤)柴、10分钟、烧开10斤水。
1984年,全县推广省柴灶10036户,节能水箱2005个。1985年,为进一步普及省柴灶,县人民政府做出决定,凡农户改建省柴灶,由政府补贴2个工的工资以及炉门、炉栅等配件。同年先后举办省柴灶培训班4期计82人次。至1987年,全县共建省柴灶35050膛,推广节能水箱5500个,节煤炉1500个。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