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幼儿教育】清末民初,本县蒙养院、幼稚园失考。民国20年(1931),县城有幼稚园2所,每所1个班,入园幼童计78名(男4人、女37人),导师4名。民国21年,省立宣城四中附属小学附设1个幼稚班,入班幼儿50余名。皖南中学附属女子小学附设1个幼稚班,入班幼儿30余名。均于抗日战争初期停办。
1952年,全县机关、学校先后创办幼儿园(班)13个,入班幼儿共548名。1956年,城厢区建立1所正规幼儿园(地址在今县保健站处),设大班3个,中班1个,入园幼儿117名,配专职教养员5人。1958年,全县幼儿园(班)发展到46所、58个班,入班幼儿达2110人,教养员37人。1959年,原城关幼儿园改为县幼儿园,设立日托大、中、小5个班(其中小班1个),全托大、中、小6个班。在园幼儿210人,配备教养员14人。1960年全县幼儿园共有104所,入园幼儿5891名,专职教养员231名。自1961年起,绝大多数幼儿园(班)相继停办。至1973年全县仅存幼儿园3所,在园幼儿合计百余名,专职教养员3人。1976年,全县幼儿园(班),改称为“红儿班”。城乡共有公、民办“红儿班”19所,在班幼儿达750余人。教职人员34名。
1979年,县设幼儿保教委员会,配备两名专职干部,与县妇联合署办公。各社镇亦相应成立了幼儿保教组织。年末全县重建幼儿园13所,入园幼儿716名、专职教养员32名。1982年至1985年底,城关地区私人开办幼儿班计9个,在班幼儿250名,教养员11人。
城镇幼儿园学制为三年,分设小班、中班、大班,每班为期一年。三四岁幼儿入小班,五岁入中班,六岁入大班。(农村幼儿班,学制为一年,统称“学前班”)。幼儿班课程为语言、计算、体育、音乐、美工、常识等6科,品德教育寓各科教学之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故事教学法(有口头直叙、直观演示、表演等)、观察教学法、谈话法、讲述图片法、游戏法等。
1987年末,全县幼儿班126个,入班幼儿4511名,专职教养员工145名。
宣城县幼儿园简介
1959年,经县人民政府决定,将原城厢区幼儿园改为县幼儿园。新建6个活动室,30间幼儿宿舍,购置200余套儿童生活日用品及玩具。开设5个日托班,6个全托班(大、中、小各两个班)。配备专职教师9名,保育员8名、园医1名、会计1名、缝纫工1名、清洁工2名、炊事员8名。是年入园幼儿210名、开设课程有语言、计算、体育、图画、游戏、音乐等。大、中班每班配备1名阿姨,小班每班配备两名阿姨。至1965年末,全园有11个班,在园幼儿390名,教职员工17名。“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停办。园舍折价转给县保健站。
1983年,县委、县政府决定重建幼儿园,拨款13万元于叠嶂中路征地开工,1984年10月竣工,建平房12间,办公室2间,并砌置园门围墙,占地面积300平方米。配备教职员工16人,当年冬季招收幼儿入园。至1985年末,共开设日托班6个(大、中、小各2班),入园幼儿230余名,专职教养员工增至20名。
1987年,县政府又拨款50万元扩建幼儿园,建筑面积扩大到1700平方米。新建幼儿教学楼1幢(3层15个教室)、400平方米花圃草坪1处、幼儿乐园1座,以及午睡间、保健室等配套设施。园内中型玩具、图书、乐器等设备基本齐全。每班配备两名老师。是年末,共有12个班,在园幼儿500余名,教职员工43名,专任教师合格率在90%以上。
【小学教育】
▲发展概况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本县改崇正书院为崇正高等小学堂,此为境内有学堂之始。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全县由城至乡先后创办官立、公立、私立高等小学堂计34所。其中城区9所:崇正高等小学堂、求实初等小学堂、端本高等小学堂、模范初等小学堂、立本女子小学堂、幼女女子小学堂、魁星巷初等小学堂、沟沿头初等小学堂、萃英两等小学堂。分布在东乡的初等小学堂15所,南乡7所,北乡3所。民国元年(1912),城内的崇正、端本、求实3所小学堂改为县立第一第二第三高等小学校,其余小学堂一律改称为小学校。至民国15年,城乡共有初级小学校300余所(其中名为小学实为私塾者居多)。民国16年(1927),县教育局借县党部之力,将全县300余所小学全部取销,重新组建。至民国18年(1929),全县重建的县立完全小学8所:城内2所,孙埠、水东、周王、水阳、湾沚、寒亭等镇各1所;初级小学10所:城内2所,双桥、团山、洪林、黄渡、沈村、杨柳铺、裘公渡、狸头桥各1所;公立小学2所:设于西河、西一区;私立小学5所:怀英小学(设金宝圩大圩角)、培英小学(设西河镇)、双溪小学(设玉山)、培英女子小学(设湾沚镇)、由真小学(设油榨沟)。合计25所,教职员共88人,学生共1539人(男生1042人、女生497人)。民国24年(1935)秋,推行义务教育,开始建立短期小学。至民国26年(1937)秋(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全县计有各类小学135所(完小8所、初小38所、义务小学27所、短期小学46所、私立完小7所、私立初小9所),学生总数5700余人。同年11月,日军侵入境内,学校大多被迫停办。民国27年(1938),全县仅存完小2所,初小11所,短小22所,学生共计1835人。民国28年(1939)春,开始以乡镇和保设立小学,乡镇为中心国民小学(即完全小学),保为国民小学(即初级小学),至民国29年(1940)全县乡镇中心国民小学22所,59个班,保国民小学137所,137个班。
据民国38年(1949)上半年统计全县有乡镇小学(完小)41所,学生4783人,教职员319人;保小(初小)434所,学生1962人,教职员每校1人;私塾431所,学生6344人,塾师434人。
1950年春,实行“整顿完小、恢复村小,大力改造私塾”的方针。年底,全县小学发展到528所,在校学生达2.5万名。1956年,推行普及小学义务教育,全县在校学生由1953年的2.8万人增至4.6万人。1958年,大力发展民办小学,全县小学增加到811所(其中民办368所),在校学生7.1万余人(其中民办1.7万余人)。公办教师1493人,民办教师413人。由于发展过快,学校设备和师资质量一时难以适应,未能巩固持久。至1961年全县实有小学为437所(其中民办11所),实际在校学生为2.7万余人(其中民办743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52.9%。自1963年起,在“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指导下,小学教育得以正常发展。至1965年,全县小学有1797所,入学率达到82.9%。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小学教育受到冲击,1967年全县小学下降到585所,入学率下降到55%。1978年底开始,“普及小学教育”列为全县教育工作的重点,并制定了《宣城县普及小学教育规划和措施》。至1985年底,全县除沈村,南渔两个乡外,基本上实现小学教育的普及,学龄儿童入学率一直稳定在90%以上。1986年,经省检查验收合格,宣布宣城县为“普及初等教育县”。1987年全县小学有395所(其中厂矿办小学10所),教师3347人(其中厂矿办教师160人,民办教师2501人),学生达96100人。小学入学率达99.1%。
▲学制与课程
学制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本县小学实行九年制;初等小学堂修业期5年,高等小学堂修业期4年。宣统二年(1910),初等、高等小学修业期一律改为4年。民国元年(1912年),实行新学制,初等小学修业4年,高等小学修业3年。民国11年(1922)实行小学四、二分段制,即初小修业4年,高等小学修业2年。
1949年至1952年,全县小学教育沿用四、二学制。1953年春,实行小学五年一贯制(即不分初高级,小学修业5年),主要在21所完小推行。1954年春,恢复四、二制。1958年,再度推行小学五年一贯制,至1969年秋,全县小学全部改为五年一贯制。1970年实行春季招生。4个建制镇(水东、孙埠、城关、水阳)开设二部制(半日制),城镇和部分乡村完小相继招收戴帽子的初中班。1978年恢复秋季招生,城镇小学恢复六年制,农村小学仍为五年一贯制。1987年城关镇开始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6年,初中3年)。
课程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初等小学课程为: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算术、历史、地理、格致(动、植物、矿物及自然形象)、体操以及图画、手工。高等小学课程为:读经、讲经、中国文学、算术、中国历史、地理、格致、图画、体操以及农业、商业。直至宣统三年(1911)课程设置未变。民国元年(1912)7月,初小课程为:修身、国文、算术、游戏、体操,并视情加设图画、手工、唱歌。女生加女红课(即缝纫、纺织等);高小课程为:修身、国文、算术、中国历史、中国地理、图画、手工、体操(兼游戏),并视情加设外语、唱歌、工、农、商之一科或数科。女生加女红课。民国35年(1946),初小设国语(读书、作文、习字、说话)、算术(珠算)、常识、美术、劳作、音乐、童体;高级小学设国语(读书、作文、习字、说话)、算术、地理、自然、珠算、劳作、体育、图画、音乐、公民、童子军训练。
解放初期小学课程,取消了公民、童子军训练,其余未变。1952年小学开设语文、算术、历史(高小)、地理(高小)、自然(高小)、音乐、体育、美工等学科。1953年,语文课分阅读、作文、写字,美工改图画。1955年增设手工、劳动课。1957年,全县农村小学增设农业常识课。1963年六年制小学开设语文、算术、自然、历史、地理、生产常识、体育、音乐、图画、手工、劳动等课程。1964年改为五年级设地理、自然,六年级设历史,农业常识改为生产常识。“文化大革命”期间小学课程主要是政治、语文、算术和劳动。1978年开始使用全国通用课本。1981年,三年级起设自然课,政治课改为思想品德课,四年级增设地理,五年级增设历史。直至1987年未变。
宣城县实验小学简介
该校前身为清崇正书院,光绪二十八年(1902)7月,改为崇正小学校堂,址在城内东坂头(崇正书院旧址.今宣城六中教师宿舍处)。
民国元年(1912)改称宣城县第一高等小学。民国16年(1927)改称县立第一小学,校址仍旧。时全校共设6个班,学生150余名。民国17年(1928)秋,校舍被陈调元所部第三混成旅占驻,学校被迫停办一学期,次年春复课。民国19年(1930)改称宣城中心小学,并附设幼儿园1所。全校6个班级、学生200余名。民国20年改称宣城县城中小学,时有学生600余名,教师20余名。民国25年(1936)学生增至900余名。次年,抗日战争爆发,日军侵陷县城,学校被迫停课。民国28年(1939)春复课,校名改称城厢联合小学。民国30年(1941),校址迁至天宁寺(今宣师校园内),校名改称天宁寺小学。民国32年(1943),校址迁往北门孝衣巷内,校名改称宣城一小。民国35年(1946)初,校址再度迁至天宁寺,校名改称宣州镇中心国民学校,开设4个复式班,学生共百余名。民国36年(1947)春,校址迁至北门外江西会馆(今二小印刷厂处),时有6个年级6个单班,学生共200余名。民国37年(1948)春,城关各界筹组建校委员会,募捐经费于十字街西首(今校址处)新建校舍,次年元月竣工,共建教室12间,自此,校址再未变迁。
民国38年(1949)4月下旬宣城解放。5月9日,该校即正式复课。时有12个班,教师23人、学生400余名。
1951年,改名为城厢完全小学。1953年上半年,改名为新建镇小学。9月,该校推行五年一贯制试点,有3个试点班。1954年7月,全校共23个班(本部16个班、幼儿园3个班,分部4个班),学生1000余名。1955年寒假,县文教局在该校举办宣城县首届小学教师语言训练班,该校汤义玲、吴婉芳老师任训练班教员。1956年春,该校建立了全县小学中第一个党支部,章显智任支部书记。如此同时,该校被确定为全县贯彻凯洛夫综合技术教育精神的试点学校,在学生中开设手工劳动课。次年,改名为城关镇第一小学。1958年,县文教局确定该校为县重点小学。1963年为《小学四十条》试点学校。1964年春,该校作为全县推行育才经验,进行公开教学的试点,由教导主任朱永骝亲自试教。同年5月,朱永骝老师在芜湖地区小学校长、教导主任集训班作了育才经验介绍。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停课“闹革命”,直至1968年复课。1969年,宣城纺织厂接管学校,并派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改校名为“宣纺向东学校”。1970年春季,附设两个初中班。是年创办校办工厂—药棉厂。1974年,有小学16个班,初中4个班。1976年4月,在金坝公社莲西大队创办学校农场,有水田8亩,旱地200亩,建房8间,购置手扶拖拉机1部。1976年春到1977年秋季,全校学生免交学杂费。1976年上半年,校名复为宣城县城关镇第一小学。1977年,工宣队撤离学校。1979年,安徽省第五届普通话教学成绩观摩会为该校推广普通话教学所取得的成绩给予颁奖表彰。1981年2月,改名为宣城县实验小学,直至现在。
1983年县实验小学被列为安徽省田径传统项目学校。2月,校长朱永骝赴北京参加全国通讯赛授奖大会。由“中国田径协会”、《中国少年报》、人民体育出版社、全国体总军体司授予该校“新苗茁壮”锦旗1面。同年8月新建教学大楼竣工,建筑面积为1380平方米,共有规范化教室15个。1984年4月,该校女教师王文畹赴北京出席全国优秀班主任会议,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1985年下半年被省体委和省教委授予“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先进集体。全校体育达标率为90.6%,被省授予“体育达标”先进单位。
1987年,全校有21个教学班,学生1281人,教职员工为57人,师资合格率达96%。图书室藏书近2万册,教学仪器、电教设备、文体器材基本齐全。学生毕业合格率达100%,优秀率为60%,体育达标率为93.3%,在县办的数学竞赛活动中,连续3年夺冠;少年智力竞赛活动中连续两次夺冠。
【中学教育】
▲发展概况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宁国府知府嵩峋会同地方士绅向所属六邑(宣城、宁国、南陵、泾县、旌德、太平)筹集经费,在宣城创立宁国府中学堂。初期址在旧镇台衙署(今县政府招待所处),后迁至南门府夫子庙清马营(今宣城中学处),招收宁国府属六县高等小学堂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者入学。此为境内有普通中学教育之始。至宣统元年(1909),宁国府中学堂共有学生80余名。民国元年因经费无着而停办。民国6年(1917)至民国38年(1949),境内先后创设过的普通中学共有12所:
安徽省立第八初级中学(简称宣城八中)民国6年(1917)创办,址在城中北楼西南侧(今烈士陵园内)。最多时设有6个班,学生200余人。民国16年(1927)停办。
宁属六县(宣城、宁国、太平、旌德、泾县、南陵)联立中学(简称“宁属联中”)
民国12年(1923)创办,校址初设于清游击总署旧房,(位于今县血防站南巷内),1930年迁至县夫子庙(今毛毯厂处)。最多时设有高中3个班,初中14个班,学生共660余名,教师21名。民国26年(1937)县城沦陷,校址迁至旌德江村。1945年复迁至宣城西北境湾沚镇。1949年秋改名皖南区湾沚中学。
宣城县立女子初级中学民国18年(1929)创办,校址初设在小东门楚豫公所,后迁至县夫子庙。最多时设有3个班、学生80余名,教师15名。民国25年(1936)秋并入宁属联中。
安徽省立第四中学民国18年(1929)创办,址在城内南门鳌峰(今宣中处)。最多时设有高中3个班,初中6个班,范师3个班,学生共347名,教师24名。民国23年(1934)停办。
安徽省立宣城初级中学民国23年(1934)创办,校址在北楼西南侧(今梅文鼎纪念馆处)。最多时设有6个班,学生220余名,教师24名。1937年秋停办。
宣城县立初级中学民国27年(1938)创办,校址初设于南乡榨门口,1945年秋迁至城区北门詹家祠堂(今城关六小处),最多时设有11个班、学生500余名,教师42名。1949年秋停办。
安徽省立宣城中学民国30年(1941)创办,始名安徽省立第十二临时中学。民国35年(1945)由泾县潘村营迁来宣城孙家埠镇下街头(今粮站处),改名为省立宣城中学。最多时设有高中6个班、初中3个班,学生共270余名,教师16名。1949年秋停办。
私立皖南中学由城关美以美教会创办于民国6年(1917),校址初设于县城南门福音堂(今县农机厂处)。最多时设有高中1个班、初中4个班、附设小学1所,学生共130余名,教师26名。民国26年(1937)秋停办。
私立培英中学(又称培英公学)由城区法国天主教堂创办于民国11年(1922),校址在城内西门天主堂(今县委大院内),最多时设有初中3个班,学生100余名。民国26年(1937)停办。民国38年(1949)春复办,次年秋停办。
私立华谷初级中学民国30年(1941)创办,址在东乡沈村镇徐氏公房。设有3个班,学生120余名。一年后停办。
私立复旦中学民国35年(1946)由黟县迁来宣城南门旌德会馆(今县城建局后面)。最多时设有高中3个班、初中3个班,学生共190余名、教师17名。1949年秋停办。
私立励行中学民国35年(1946)秋创办,址在北乡黄池镇南横岗。最多时设有高中5个班,初中3个班,学生共210余名,教师17名。1949年秋停办。
1949年秋宣城专员公署将省立宣城中学、私立复旦中学、培英中学与宣城县立初级中学合并成立皖南区宣城中学;将私立励行中学、宁属六县联立中学组建为皖南区湾沚中学。
1952年9月,皖南区宣城中学改为安徽省宣城中学,招新生367人(高中43人,初中324人)。1957—1959年,县内先后增设孙埠、油榨、水东、水阳、杨柳、寒亭等6所初级中学,学生共有3724人。1961年下半年,停办水东、水阳、杨柳3所初中,减少招生400余人。1962年9月,新建宣城初中(今为县立第二中学)、敬亭初中(今为县立第四中学)。1964年7月,复办杨柳初中,次年复办水阳初中。1965年,全县共有9所中学,在校学生总数为2826人。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各学校教学秩序被冲乱。1969年,城市中学下迁,农村中学分散,宣中和宣师分散至昝村、狸桥等地办学。芜湖一中和芜湖商校分别迁往本县水东、杨林、向阳、新田、溪口、华阳、三元(现属芜湖县)等地办学。1970年境内共有中学40所(其中民办高中28所)。如此同时,城区及较大集镇小学开办初中班,时称“小学戴帽子初中”。1972年中学增至47所,招收新生2800名。1973年,增办城关镇初级中学(今为县立第三中学)。1975年,全县中学56所(完全中学13所,初中43所)。在校学生3900余人。
1978年下半年,开始整顿、压缩高中,充实、提高初中。撤销高中班26个。1980年下半年,宣城中学高中恢复3年制。1981年秋,宣城四中、油榨中学高中停止招生。四中改为县高级职业学校。全县小学“戴帽子”初中班停止招生。1982年秋,寒亭中学、水东中学、周王中学、狸桥中学高中停止招生。1983年秋,宣城二中、水阳中学、孙埠中学的学制改为6年制(高中3年,初中3年)。同时,改周王中学、寒亭中学为农业职业中学。1984年秋,改双桥中学、油榨中学为农业职业中学。1987年,全县有高级中学8所,学生3233人,教师289人;初级中学67所,学生27929人,教师1909人;职业高中5所,学生946人,教师91人;农业初中1所,学生519人,教师24人。
▲学制与课程
学制清末宁国府中学堂学制为5年,分文实(理)两科。民国元年(1912)中学学制为4年,并废止文、实两科。民国11年(1922),中学学制为“三.三制”(高中3年,初中3年)。民国17年(1928),采用秋季为始业时间。解放以后,县内中学学制为“三.三”制,仍以秋季为始业时间。1972年改为“三.二制”(初中3年、高中2年),始业时间改为春季。1978年始业时间恢复为秋季,原来春季始业的学生,学习时间延长半年。1980年至1987年,全县中学学制全部恢复为“三.三”制(高中3年,初中3年)。
课程清末民初(1911),中学开设课程有修身、国文、英语、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理化、图画、手工、法制、经济、音乐、体操等。女子中学增设家事、园艺、缝纫。民国18年(1929),初中必修科目为:党义、国文、外语、历史、地理、算术(包括代数、几何、三角)、自然、生理卫生、图画、体育、音乐、手工、职业科目(选修)、童子军。高中必修科目为:党义(后改为公民)、国文、数学(包括代数、三角、立体几何、解析几何)、英语、生物、物理、化学、历史、地理、体育、音乐。
解放初期,公民课及童子军课被取消,其余学科未变。1950年中学课程有:政治、语文、数学、自然、生物、化学、物理、历史、地理、外语、体育、音乐、美术、制图等。直至1966年基本未变。1969年后,中学课程只开设政治、语文、数学、工业基础知识、农业基础知识、劳动等。1972年,课程设置为: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外语、农基、卫生、体育、音乐、美术等。1981年起,中学课程设置为: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生理卫生、体育、音乐、美术和劳动技术共14门。
安徽省宣城中学简介
该校前身为宣城县立初级中学,校址在宣城北门詹家祠堂。民国38年(1949)4月下旬,宣城专员公署教育科接管宣城初中,建立校务委员会,吴纯华任主任委员。同年暑期,宣城专署决定将原省立宣中、私立复旦中学和培英中学与县立宣城初中合并,组成皖南区宣城中学,由专员杨钧兼任校长,吴纯华任副校长。1951年,全校共有3个高中班,11初中班,学生近600人。是年高中毕业生的升学率为57%。1952年9月,正式改称安徽省宣城中学,吴纯华由省政府任命为校长。自1952年起省教育厅分年拨款在县城南门鳌峰建设新校舍,1955年完工。共建楼房6幢,大小平房10余幢,建筑面积近7000平方米。校园内建有教学楼、科学馆、办公室、大礼堂、地理园、实验园、运动场、澡堂、理发室、卫生室、男女师生宿舍。并购置大批教学仪器和设备。1956年,全校发展到23个班(高中11个班,初中12个班),学生共1026人,教师52人,行政人员4人,职员10人。是年,宣中被教育部列为直接联系的全国30所办得好的中学之一。1952—1956年高中毕业生,80%考入了高等院校,其中1954年的高中毕业生百分之百考入高等院校,据当年华东地区的高考成绩统计表明:宣中文科成绩位于第一,理科成绩位于第二。
1957年反右派斗争,宣中的正副校长和13名教师被错划为右派分子;有5人由一般历史问题升级为反革命份子。继而开展“大炼钢铁”“大反右倾”运动,致使宣城中学的正常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受到极大影响。自1962年起,通过整顿、克服劳动过多和其它混乱现象,教学秩序开始恢复,教育质量有所回升。1966“文化大革命”爆发,全校停课闹革命,“批斗走资派”“横扫牛鬼蛇神”,学校被闹得满目疮痍,无人敢管。1969年,宣城师范并入,改称“宣城县中学”,高中改为两年制。除留一部分教师在校维持外,大批教师被分散到农村去办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宣城中学得以拨乱反正。1979年2月,中共宣城县委派吴纯华重返宣中担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并指派专人协助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迅速组建起一支稳定、配套、合格的教师队伍。与此同时,省政府先后拨款30万元维修原有教室,新建教学大楼,充实教学设备,改善师生生活设施以及整顿美化校园环境,使校貌焕然一新。1980年秋,宣中被重新列为全省重点中学之一,恢复高中三年制和每年级4个班的建制,全校共设24个班级。自1982年春起,宣中改归宣城行署教委直接主管,并恢复高中一年级在全地区择优招录制度,初中一年级在本县择优招录。从是年起,宣中高中毕业生高考升学率每年都在70%以上。
【师范教育】
▲发展概况民国2年(1913),安徽省教育厅在县城南门鳌峰(今宣中处)创办安徽省立第四师范学校(简称四师,下同),为宣城有师范教育的开端。民国17年(1928),省立四师并入省立第四中学高中部,设师范科3个班,学生110余人。
民国19年(1930)8月,本县于县夫子庙(今毛毯厂处)创办县义务教育师资养成所,所长徐光炜,委员42人,教职员12人。主要任务是为实施小学义务教育培训教师。因经费所限,次年即停办。
民国23年(1934)7月,省立四中奉令改组,高中部改为安徽省立宣城师范学校,初设4个班,学生150余人,教职员29人。并设附属小学1所,7个班级。及至民国26年(1937),全校设有三年制师范班3个,四年制简师班1个,一年制简师科班1个,1937年10月,日机轰炸宣城,学校夷为废墟,被迫停办。
民国29年(1940),于南乡榨门口创设的县初级中学附设师范科,当年招收一年制师范生1个班,学生40人,由各乡镇保送。民国32年(1943)秋,在榨门口附近的歇建庙正式创建宣城县简易师范学校,除将宣中师范科并入,另招生1个班,学生共有97人(女生9人),教职员11人。次年秋,县简师学校迁至榨门口附近的汪氏宗祠内,学生有春秋季一年级各1班,共百余人,教职员11人。民国34年(1945)春,因师范生来源不多,撤销简师学校,复于县中内附设1个师范科。民国35(1946)春,县简师于县城北门天宁寺复建,设3个班,学生145人,并设附小1所(今城关六小前身)。民国36年(1947)秋,发展到4个班,学生共160人,健全了四年制的简师体制。民国37年(1948),学生170人,教职员19人。1949年4月宣城解放后,县人民政府接管县简易师范学校,原校长彭滋诰及教职员工全部留用。1950年秋,皖南区党委决定将当涂、广德、郎溪、宣城等县简师合并,组建皖南区宣城师范学校,属宣城行署领导。校址仍用原宣城简师校舍(天宁寺),1952年改为安徽省宣城师范学校。
1950年春,宣城专署文教科分别于城内天宁寺和湾沚中学举办失学失业知识青年训练班(又称师资训练班),每期半年,学员约百余人,结业后,分配任教。1951年5月,城内办的训练班改称宣城专署小学教师轮训班,共办两期。1952年春,将湾沚中学内的师资训练班并入,改名为芜湖专区小学教师轮训班。5月,又改名为芜湖专区初等教育师资训练班,至年底停办。
1952年春,经宣城专署批准,建立宣城县初级师范学校,校址在城内天主堂。招生4个班,学生221人(女生58人),校长由县委书记惠峻峰兼任,副校长陈友琴,教职员工22人。秋季,招收一年制短师科两班,学生99人。1953年秋,短师科两班毕业,初师班并入安徽省立宣城师范学校。同年秋,芜湖县方山初级师范并为宣城县初级中学(址设湾沚)师范班,共3个班,学生136人,教职工17人。1954年秋,并入安徽省宣城师范学校。
自1952年起,宣城师范学校组建函授部,开办小学教师函授班,面向全专区招生139人。1955年招收2130人。1956年7月,宣师函授部改名为芜湖地区函授学校宣城函授分校,由县文教科科长兼校长,下设26个辅导站,各中心小学校长兼站长。分校配专职干部2人,在文教局办公。共有2个班级,学员138人,函授学制四年,分科结业,各科及格后,始发毕业证书。1969年,宣城函授分校停办。1976年,恢复宣师函授部,配专职干部9人,在全县公、民办小学教师中招函授学员。1978年随同宣城师范改归宣城行署教育局主管,面向全专区招生。
1978年2月,本县建立教师进修学校,校址始设峄山。开设初中教师培训班(文、理两科),学员100人;小学教师培训班(语、数两科各1个班),学员100人。学习半年结业。是年9月至1980年7月,教师进修学校先后举办4期短训班,培训民办小学教师共276人。秋季,受宣城行署教育局委托,开设两班统招的民办教师培训班,学员101人,学制两年,毕业后统一录用为公办教师。1982年县教师进修学校由峄山迁至县城西门新建校舍。是年秋,培训以顶职人员为主的在职教师两个班,学员84人,学习两年,毕业后回原校工作。1984年秋,招民师1个班,学员34人;在职进修班1个,学员37人。是年,县教师进修学校组建函授部,配专职干部2人,在宣师函授部指导下承担本县小学教师函授学习辅导和管理。1985年秋,招收在职教师(包括顶职人员)1个班,学员53人。
1987年,县教师进修学校在校学生共118人,教职员工计39人。校园总面积为17.1亩,有教学楼一幢三层25间,建筑面积735平方米,师生生活用房45间,建筑面积1389平方米。备有图书3000余册,报刊杂志80余种及部份教学仪器。
▲学制与课程
学制民国2年(1913),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初建时,学制四年,到民国12年(1923),四师实行新学制,改四年制为三年制。民国26年(1937),师范学制有三年制师范班、四年制简师班、一年制简师科。民国29年(1940),县简易师范校学制有一年制和四年制,直至宣城解放。
解放以后,初师和中师均为3年制,幼师2年制,高师速成班1年制,短师科1年制,小教轮训班为半年制,1976年师范班为2年制。1982年秋,中师改为4年制,体师班为3年制,函授4年制,教师进修班为2年制(不含短训班)。
课程民国2年(1913)省立四师开设课程有:修身、读经、教育、国文、习字、外语、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物理、化学、法制、经济、图画、手工、乐歌、体操、农业(女生为家事园艺,并以缝纫为必修课,外语为随意课)。民国23年(1934)省立宣城师范学校课程设置有公民、伦理、国文、算术、生物、物理、化学、历史、地理、教育概论、教育心理学、小学行政、小学教材研究、教育实习、英文(选科)、音乐、美术、工艺、体育、军训、(次年又规定每届师范毕业生须集中3个月军事训练)。民国29年(1940),县简易师范学校课程一年制有:三民主义、伦理、体育、军事训练(女生为军事救护)、卫生、国语及注音符号、应用文、农业工业及实习(女生为家事及实习)、音乐、教学原理及方法、学校行政、童军教育、中华民国教育、国势概要、地方自治、农业经济及合作、实习等课;四年制课程除伦理改为公民,中华民国教育和国势概要改为历史、地理,余课与一年制课程相同。民国33年(1944),县简易师范学校开设国文、数学、地理、历史、博物、体育、童子军、公民、音乐、美术、农工艺及实习、家事及实习。
解放初期,宣城县初级师范(三年制)课程有:语文及教学法、文学(普通文学、儿童文学)、算术及教学法、代数、平面几何、物理、化学、植物、生理卫生、自然教学法、地理及教学法、历史及教学法、教育学、中国革命常识、学校卫生、体育及教学法、音乐及教学法、美工及教学法、参观实习等课;省立宣城师范师范科(三年制)课程有:语文及教学法、算术教学法、代数、几何、三角、物理、化学、自然教学法、达尔文理论基础、地理及教学法、历史及教学法、政治(社会科学基本常识、共同纲领、时事政策)、心理学、教育学、学校卫生、体育及教学法、音乐及教学法、美术及教学法、参观实习等课。1974年课程只设语文、数学,1975年分文、理两科,1976年设文、理、体艺、外语4科。
1977年恢复招生考试制度,当时无师范教材,许多课程仍以高中课本为主。直至1980年,教育部颁发三年制中等师范教学计划,师范学校才有统一教材。
县教师进修学校办的教师短训班课程,以小学教材为主;两年制教师培训班课程,按部颁课程教学计划开设各课。
安徽省立第四师范学校简介
民国2年(1913年)创办,校址在县城南门鳌峰(今宣中处,简称“四师”)。建校初,招收本科生80余人,次年招收预科生40余人。据民国10年(1921年)统计,“四师”有4个年级,6个班(其中预科1班,学生45人,本科一年级1班45人,二年级1班38人,三年级1班33人,四年级分甲、乙两班,共59人),在校学生共221人。教职员32人,校工10人。常年经费27965元(银元),临时经费9200元(银元)。学校已毕业学生为179人。民国12年(1923年)增设高级师范班1班,本年全校共有7个班。并在校内设有附属小学1所,6个年级6个班,有小学生290余人。校园占地314亩。建有礼堂、教室、理化室、音乐室、仪器室、图书室。教学和生活用房计共95幢,合计200余间。先后任校长者有王德甫、鲍光照、周少庵、张和声、杭克俨、章伯钧(又名励云),李康沅、徐光炜(又名煦初)、谢壁文、张家翰等。
民国9年(1920),校长张和声(南陵县人),由于强行干涉学生的爱国行动,引起学潮,学生们开展“驱张运动”。省教厅新委杭克俨为“四师”校长,杭系步兵少将,军人出身,不懂治校,“四师”师生坚决拒杭入校。省教厅改委江是坪为校长,江曾任省督学及宣城代理县知事,学生认为江是官僚,再之拒绝,迫使江自动辞职。时值民国9年9月9日,“四师”学生称之为“三九”运动,又称之为“三拒绝”。同年秋,省教育厅委章伯钧任“四师”校长。11月章聘恽代英来“四师”主持教务兼修身、国文教员。次年9月又聘肖楚女来校任教。由于恽、肖来“四师”后,积极传播革命真理,努力推广新文化,团结师生、革新教育,从而使“四师”面貌焕然一新,成为当时皖南地区的新文化运动中心。民国11年(1922)上半年,省立“四师”就有共产主义青年团组织,其成员有李延瑞、曹国芸、梅大栋、彭延勋、何德霖等近20人。学生爱国行动引起当局惊恐,省教育厅于当年4月勒令“四师”停办,学生一律回原籍。民国12年(1923)6月,省教厅委徐光炜为“四师”筹备委员,旋任校长,复建“四师”。同年秋,对原停学的学生,就学业、操行各端举行甄别,合格者,按原有学籍分别编制,准予回校肆业。民国15年(1926),“四师”学生田道森、王自堂在校内组建国民党左派组织,成员六七十人,开展迎接北伐活动。次年4月中旬,田被选为代表,出席国民党安徽省党部第一次代表大会。与此同时,在北伐军驻宣部队支持下,以“四师”学生江涛(又名江干臣)、范荣勋(又名范离)、戴云龙为骨干组建国民党(左派)宣城县党部。“四.一二”大屠杀发生后,“四师”党团组织转入地下活动。同年夏,学校停办。
安徽省宣城师范学校简介
1949年5月,宣城县人民政府接管宣城县简易师范学校。1950年秋,皖南区党委决定将当涂、广德、郎溪、宣城等县简易师范合并成立皖南区宣城师范学校,属宣城专署领导。校长由专署文教科长张兆甲兼任,副校长吴瑞柏,校址在原宣城简师。初建校时有9个班,学生366人(中师6个班、学生240人,初师3个班、学生126人)。教职员44人。附小1所(今城关六小),教职员13人。1952年下半年,改名为安徽省宣城师范学校(以下简称宣师),属芜湖专区领导,由中共宣城县委代管,并开始扩建新校舍。刘鹤卿为代理校长。1953年秋,广德初级师范学校、宣城县初级师范学校并入宣师,利用宣城天主堂设立宣师分校。1956秋,新校舍基本完工,共有37幢,327间,总面积8537平方米。开设24个班(高速师5班、中师9个班、小教轮训班二年制的6个班、三年制的4个班)。在校学生总数共1265人(中师474人、高速师266人,小教班525人)。
1957年反右派斗争中,宣师有16名教职员被错划右派和反坏分子,其中有11名教员被迫离开教学岗位。加之“大办钢铁”运动,正常教学秩序和学校管理陷于混乱,直至1962年,始有好转。1965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学校受到冲击,图书、仪器损失殆尽。1966年春,并入宣城中学,改名为宣城县中学。同年10月,校舍改作安徽省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师部。1971年12月,芜湖地区革委会决定,恢复宣城师范学校,由省拨款110万元在西鳌峰(今宣城地委招待所处)重建校舍。1974年春,宣师开始招生52名(借广德县师资进修班开课)。1975年生产建设兵团将原宣师校舍归还,县文教局及时拨款改建和维修宣师校舍。如此同时,一面安排原宣师教师归队,一面从全县各中学选调一批骨干教师,重新组建宣师教师队伍。1976年招生4个班,学生200余名,学制两年,分文、理两科;次年改分为文、理、体艺、英语4科。1978年,宣师改归芜湖地区主管。学制由两年改为三年,开设普师、文科、理科、外语、体艺五个专业。1982年秋,宣师由省教厅确定为全省5所重点师范学校之一,属省教厅和宣城行署双重领导,并被列为省内首批进行电化教学的试点学校。学制由三年改为四年,招收初中毕业生。
1987年全校有16个班级,在校学生857人(其中女生278人),教职员工115人(其中女性37人),有专任教员67人(其中讲师11人)。教师学历:大学本科毕业者51人,专科毕业或本科二年肄业者11人,中专毕业者5人,教师队伍以中青年为主体。校园面积为120亩,房屋建筑面积12776平方米。有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各1个;物化仪器室1个(各种实验设备价值64869元);电化教室1个(电教器材价值35000元);音乐教室和琴房各1个(风琴62架,手风琴6架);图书31000余册,报纸21种190余份,杂志314种367份;体育设施计有200米跑道田径运动场1个;体操房1座;篮球场4个。
【职业技术教育】
▲发展概况民国8年(1919)由歙县、泾县、太平、旌德四邑旅宣同乡会创办宣城县乙种商业学校,校址在旌德会馆(后迁至奉公街凭借民房)。民国18年(1929),并入县立第一小学。民国9年(1920)8月,由地方人士创办宣城县蚕桑讲习所(又名蚕桑学校),校址在小东门十八踏(今县农机厂西侧)。民国11年(1922),改为省立第六农业学校,教职员16人,本科学生19人,预科学生39人,蚕科学生25人。次年春,并入省立第二农校(址设芜湖)。解放以后,本县兴办的各类职业中学和技术学校有:
宣城县初级农业学校——1958年创办,校址原在团山公社山咀头。当年招生4班,学生195人。1959年校址迁至县敬亭畜牧农场,招生4班,学生216人。次年招生2班,学生115人,教职工29人。1961年,迁至宣师借房办学,1962年停办。
宣城县初级工业学校——1957年筹建,校址在原复旦中学(今毛毯厂北)。1958年招生4个班,学生182人,教职工21人(专任教师6人),1960年停办。
宣城县卫生学校——1958年筹建招生,校址在青年路原血防站。当时招收中医班1个,西医护理班1个,学生100余人。1960年停办。
宣城卫校(中技)——1961年秋创办,隶属芜湖地区。当时无校舍,借宣师校舍开学,招生91人,教职工15人。1962年春,并入巢湖卫校。
宣城县财贸干校——1958年秋创办,校址在西门山头(今县高级职业中学处)。未正式对外招生,只是对本县财口干部作短期轮训,1961年停办。
宣城县农业技术学校——1964年秋创办,校址在峄山公社峄山林场。是年12月招生2个班,学生91人。1965年高中统招时,招收1个班,学生51人。该校为中技农校,有茶园、果(梨)林、水田、旱地约200亩。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学生“停课闹革命”,学校一直未能正式复课,1969年,学生上山下乡,学校停办。
安徽省商业厅畜牧兽医学校——1958年创办,校址在杨柳乡凤凰山。有统计、畜牧、兽医、会计4个专业,当年招生1000余人。1959年秋,校址迁至周王农场总场(今周王茶林场)。1962年8个班,学生毕业后,学校停办。
社办农业中学——1958年开始兴办,至1960年,全县14个公社计办15所农业中学。初一22班、初二3班、初三15班,学生共1835人。1961年停办。1964年,重新开办10所,学生343人,教职工21人,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全部停办。
农垦学校——1964年至1965年,先后开办县示范繁殖场农垦中学、高立洪林场农垦中学、湾沚镇农垦中学、城关镇蚕桑农垦学校,共招生700多人。由场长或书记兼任校长,文化教师由县教育局调配和社会招聘,专业课教师由各场从技术人员中选任。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停课。1969年,学生上山下乡插队落户,农垦学校全部停办。
宣城县“五七”大学——1976年创办,校址初设团山公社清水塘山岗。当年招生2个班(1个民师班,1个茶林班),学生98人,教职工30余人。1977年,迁至峄山公社原县农技学校。1978年停办,改为县教师进修学校。
宣城县高级职业中学——1981年,县第四中学高中部改为县高级职业中学;1983年秋,周王、寒亭中学高中部改为高级职业中学;次年秋,双桥、油榨中学高中部改为高级职业中学。1984年,5所高级职业中学招生9个班,新生364人。1987年末,在校学生合计700余名。
▲学制与课程
学制50年代开办的初级农校、工校,学制均为三年,卫校二年;60年代开办的农业技术学校学制四年;社办农业中学三年,农垦中学二至三年;70年代开办的县“五七”大学学制一年;80年代改革的高级职业中学学制为二至三年。
课程初级农校除开设文化课外,专业课有动物学、植物学、作物栽培以及防治病虫害等;畜牧班开设畜牧兽医等学科。
县初级工校除开设文化课外,专业课有电工基础、电工学、民用电工、工艺学、材料学、热处理、制图等。
县卫生学校除开设政治、语文、数学课外,专业课有中医学、药剂、西医学、护理学。
社办农业中学文化课参照普通初中开设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体育,专业课有动物学、植物学、土壤、作物栽培等。
县农业技术学校课程侧重于茶林果木等专业科目的实习,并学开拖拉机;参照普通中学开设文化课。
县“五七”大学文化课有政治、语文、数学、理化,专业课有茶林场建设、茶机安装、茶叶栽培、造林等;高级职业中学文化课按普通高中课程开设,专业课对口开设,有财会、家用电器、采矿、茶林、作物栽培、园林、水产、特种养殖等学科。
【学校考试】民国时期,中小学(包括师范学校)有入学考试(以校为单位进行)。学生入学后,每学期有月考和期终考试,每学年有学年考试,以决定升留级。学制期满最后一学期有毕业考试。自民国22年(1933)起,中小学实行毕业会考,考试科目由省教厅统一规定,会考三科不及格者予以留级。抗战爆发后,毕业会考未再举行。
建国初期,7—11周岁的适龄儿童入学不实行考试,直接入学。中小学校考试有平时考查、阶段考试、学期考试、毕业考试。师范学校另增实习考查。1956年5月,省教育厅决定每年保送一部分品学兼优、身体健康的应届初中、高小毕业生免试升入中等学校。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各种考试全部停止。1970年起,以“推荐选拨”代替高考。1972年,中小学实行开卷考试。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中小学相应恢复正常考试制度。各种招生考试均按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实行。
宣城县1979—1987年初中专招生考试情况统计表

宣城县1979—1987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情况统计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