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的组织及主要活动】
▲中共宣城独立支部民国15年(1926)冬,就读于安徽省立第四师范学校(设于宣城县城,简称“宣城四师”)学生田道生(安徽寿县张咀村人,同年在其家乡加入共产党),根据党组织指示,以学校为阵地,在宣城秘密开展革命活动。民国16年(1927)8月,与宣城四师学生王子堂(1926年入党)负责中共安徽省临时委员会在宣城设立的“通讯处”工作。同年秋,参加“八一”南昌起义的祖晨(又名祖茂林、化名李春亭、民国14年(1925)入党、宣城油榨沟人)、史泗群(又名史启贤、1927年春入党、宣城丁冲人)先后回到家乡,与田道生等取得了联系,并发展了四师学生江涛(后名江干臣、宣城孙埠人)、范荣勋(后名范离、宣城团山人)入党。10月初,在县城秘密组成“中共宣城领导小组”(一说“党小组”),由田道生、祖晨负责。11月上旬,在省临委派员杨士彬、张昭明的帮助下,于宣城县立第一小学内(今宣城六中教师宿舍处),正式组成了“中共宣城独立支部”,书记祖晨,隶属省临委。12月由中共芜湖县委负责联系。独支主要活动是秘密发展党员,建立基层组织,开展工农运动。截止年底,共发展党员60余人,并组建了水巷、阮村、七里岗、范村4个支部和董村、岔山两个党小组。民国17年(1928)1月23日(农历正月初一),杨士彬、张昭明在宣城北门被宣城国民党当局缉捕(张叛变),祖晨在被追捕时只身离宣,独支其他成员随即转移外地隐蔽,独支下属支部、小组均自行停止活动。
▲中共宣城县临时委员会民国17年(1928)4月,中共安徽省临委派周心抚(又名周景明)来宣城恢复党的组织,在宣城孙埠劳山建立了“中共宣城县临时委员会”,隶属省临委,周任书记。县临委先后恢复和新建了水巷、阮村、姚村、板桥渡、劳山、杨村、陈村等7个党支部。同时在孙埠一带开展兵运工作。8月,周心抚因工作需要暂留芜湖期间,县临委遭到破坏,成员先后离宣,活动暂时停止。民国18年(1929)4月,省临委派巡视员王步文来宣,帮助恢复了县临委。机关驻北乡养贤丁冲,书记史泗群。主要活动是:贯彻党的六大会议精神,建立健全地方党的组织。至民国19年(1930)秋,县临委先后在城关、庙埠、油榨沟、团山、孙家埠建立5个区委、15个支部,计有党员210余名。在此期间,由于受“左”倾冒险主义的影响,县临委曾改称为党团合一的“宣城特别行动委员会”,并于同年12月上旬,组织发动了“庙埠农民武装暴动”。暴动失败,县临委亦遭到破坏。
▲中共宣城县委员会民国20年(1931)1月,中共芜湖特委派老谢(名待考)、张宅中来宣恢复党的组织活动。2月正式建立中共宣城县委,书记老谢,机关驻孙家埠,隶属中共安徽省委(6月改属芜湖中心县委)。主要活动是:肃清“左”倾错误影响,恢复、发展基层党组织。同时在水东煤矿工区开展工运工作,在水阳地区开展农运工作。至6月底止,组建了板桥、东乡、南乡3个区委。同年秋,中央巡视员黄某来宣指导工作,将邻近的泾县、宁国、旌德、郎溪等县党的组织划归宣城县委指导。12月将宣城县委扩建为宣城特委。并重新组建宣城县委,书记何鸣皋,机关仍驻孙埠,隶属宣城特委。时辖板桥、东乡两个区委和5个支部,合计党员80余人。主要活动是在东南乡开展农运工作并组建革命武装。民国22年(1933)12月,由于皖南特委交通员吴开堂叛变,县委遭破坏。
▲中共宣城特区委员会民国20年(1931)12月,宣城特委成立后,将宣南溪口地区党的组织从宣城县委划出,建立中共宣城特区委员会,直属宣城特委领导。特区委在东溪、东华、四合、八条坑等地活动,党员30余人。民国21年(1932)冬,特委武装游击队在溪口受挫,特委领导人转移他地,特区委于民国22年(1933)春停止活动。
▲中共宣城周王区委员会民国23年(1934)6月建立。负责人盛守根,驻地周王祠山庙,隶属中共泾县县委。周王区委下辖周王、梅龙、小李村、界溪四个支部。主要任务是就地秘密开展活动。民国23年(1934)12月上旬,区委遭破坏。
▲中共宣城区委员会民国23年(1934)秋,中共泾县县委在泾县、宣城交界的溪口山区组建了中共宣城区委,书记胡承义。民国23年(1934)底,区委改属中共泾(县)旌(德)宁(国)宣(城)中心县委领导。民国24年(1935)7月,为适应当时斗争形势的需要,泾旌宁宣中心县委决定,将宣城区委扩大为3个区委,即:宣城第一区委,书记程老四,活动区域为周王、新田一带;宣城第二区委,书记余在河,活动区域为汤村、上河村一带;宣城第三区委,书记王华彬,活动区域为溪口八条坑一带。3个区委均隶属泾旌宁宣中心县委领导。民国25年(1936)2月,由于叛徒出卖,3个区委均遭破坏。
▲中共宣城团山支部民国21年(1932)初,中共芜湖中心县委派巡视员张恺帆来宣找县委未果,随与在宣西团山的党员沈益林、沙德轩等取得联系,并组建成中共宣城团山支部,隶属芜湖中心县委,支部书记沈益林。民国22年(1933)2月因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支部遂停止活动。
▲中共月亮湖支部、新庄支部民国21年(1932)春,庐(江)北党组织遭破坏,一批党员先后转移到宣城、当涂、高淳三县交界的月亮湖隐蔽。民国22年(1933)冬建立秘密联络站和中共月亮湖支部(书记张成昆)、新庄支部(书记夏奏清),两个支部均隶属庐北特委。主要活动是了解敌情、传递情报和掩护来往革命同志。民国27年(1938)10月前后,大部分党员返回庐江参加抗日斗争,月亮湖、新庄两个党支部活动随之停止。
【抗日战争时期党的组织和主要活动】抗日战争爆发后,上级党组织派干部(包括军队干部)先后来宣城开展建党工作和抗日斗争。当时,党组织活动在境内分成三大片:一片是宣城的北部与当涂、高淳交界的金宝圩、狸头桥地区(简称宣北地区);一片是宣城东部和东南部的孙家埠、向阳、建国、沈村、洪林桥、棋盘全部及夏渡、峄山的部分地区(简称宣东地区);一片是宣城南部与宁国、泾县交界的溪口、华阳全部及周王、新田部分地区(简称宣南地区)。这三大片虽有协作,但互不隶属。
宣东地区
▲中共宣城特别支部民国28年(1939)4月,中共皖南特委派罗白桦(化名柯恺非)、孙宗溶(化名孔凡园)来宣城孙家埠开展抗日工作,以“孙埠区民众总动员委员会干事”身份公开活动,组织地方农、青、妇、商各界抗敌协会,开展抗日统一战线工作,同时秘密组成中共宣城特别支部,机关设孙埠镇,支部书记罗白桦,隶属中共皖南特委领导。
▲中共宣城县工作委员会(简称县工委)民国28年(1939)8月,中共宣城特支扩建为中共宣城县工委,书记罗白桦,隶属关系未变。由于国民党地方当局的反共活动,县工委机关迁至桂峰乡山区的嵇村,工作重点由孙埠镇转移到东南乡村,新发展了50多名党员,建立了10多个党支部,因地制宜开展抗日活动。
▲中共宣城县委员会民国29年(1940)1月,县工委正式改称为县委,书记孙宗溶。机关驻地及隶属关系未变。县委下辖桂峰、佳山、亲睦3个区委20多个支部,计有党员200余名。同年秋,由于国民党限共活动的不断加紧,迫使不能在当地隐蔽的党员先后转移外地,党员数量不断减少。同年冬,3个区委和部分支部相继停止活动。民国29年(1940)12月,皖南特委先后派向阳(原名张禾)、彭海涛(原名许道琛)来宣城主持县委工作。主要活动是:保护党的组织,揭露国民党的反共阴谋,掩护“皖南事变”中新四军的突围人员,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筹建武装力量,抗击日伪军及国民党顽固派,创建抗日根据地。至民国34年(1945)底,县委下辖南山、沈村、西进3个区委近30个支部,计有党员300余名。民国34年(1945)9月,县委及所属武装奉命北撤。
宣北地区
▲中共金宝圩上坝区委员会民国27年(1938)夏,新四军三支队第六团派民运股长顾鸿来水阳地带开展抗日活动并秘密发展党员。8月又增派施恒、陈昂、芮军等同志组成民运工作组协助成立水阳民众动员委员会,并于民国28年(1939)6月,帮助建立中共金宝圩上坝区委会,书记沈光明(又名沈明义),始属新四军二支队政治部党组织(驻地狸头桥),9月改属芜当宣中心县委。上坝区委下辖高垾、散垾、史家桥、杨泗渡、龙上、老坝头、夏村、葛村等8个党支部。民国29年(1940)9月,“金宝圩事件”发生后,区委停止活动。
▲中共金宝圩下坝区委员会民国28年(1939)9月建立,书记王鸿钧,隶属宣当芜中心县委,下辖张村、张桥、东西村、五昌庙、中埠、中盆、刘村等7个党支部。民国29年(1940)9月,“金宝圩事件”发生后,区委停止活动。
▲中共宣郎高县委民国28年(1939)春,新四军二支队派政工人员周峰等组成工作组。在南漪湖地区发动群众开展抗日统战工作并秘密发展党员、建立组织。同年4月,在狸头桥正式组建中共宣(城)郎(溪)高(淳)县委,书记张一萍,县委机关驻井头村,隶属新四军二支队政治处。民国28年(1939)7月改属苏皖特委领导。民国28年(1939)8月,改称中共宣郎高中心区委,领导成员、机关驻地、属隶关系及活动地区均未变动。同年9月改属宣当芜中心县委。同年10月,撤销中心区委复设宣郎高县委,书记周峰,隶属关系如前。民国29年(1940)9月,“金宝圩事件”发生后,县委随之停止活动。
▲中共宣(城)当(涂)县委民国33年(1944)冬,中共宣当工委机关从当涂大官圩迁至宣城狸头桥,并改称为中共宣当县委,书记方休,隶属中共京芜中心县委。1944年6月改属苏南三地委,1945年2月改属苏南一地委。县委下辖宣城境内的昆山、金宝圩、新丰、横岗桥和当涂境内的大官圩、高淳境内的永保等6个区委、77个支部,计有党员544名。昆山区为宣当抗日游击根据地的中心区。民国34年(1945)8月,日本宣布投降后,宣当县委奉命于同年9月北撤。
宣南地区民国32年(1943)3月,中共皖南山地中心县委派吕辉率游击小分队来宣南溪口一带开辟抗日工作并秘密发展党员。民国33年(1944)初,游击队正式成立了党支部,支书汤富林。同年4月,游击队先后在塌泉,章家湾帮助建立了两个党支部,隶属游击队党组织。民国34年(1945)春,国民党驻宣部队52师对溪口地区实行“清剿”,游击队转移外地,塌泉、章家湾两个党支部均停止活动。
【解放战争时期党的组织及主要活动】解放战争期间,宣城地方党组织根据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在国统区内开展秘密武装斗争、建立反蒋反美统一战线、搜集敌方军政情报、接应大军渡江解放全皖南等活动。直接领导宣城革命斗争和境内的党组织有:
▲中共宣城支部民国35年(1946)冬,中共南京市委派徐祖一(宣城人)回宣城秘密建立党的组织,民国36年(1947)6月,在宣城城关正式成立中共宣城支部,书记徐祖一,隶属南京市委。计有党员9人。主要活动是:在城郊农村秘密发展党员,在县城做社会上层人士和知识分子工作,并收集、提供有关情报。直至民国38年(1949)4月宣城解放,支部活动始告结束。
▲中共宣南工委民国36年(1947)10月成立,负责人张克标,活动在溪口地区大小麦坑等地,隶属中共泾旌宁宣县委。主要是发展武装力量、开展武装斗争。民国37年(1948)6月,宣南工委扩建为中共宣(城)宁(国)工委,书记张帆。直至民国38年(1949)4月宣城解放。
▲中共芜当宣工委民国37年(1948)2月成立,隶属皖南地委,1948年8月改属中共沿江工委领导。机关驻地月亮湖、万春圩一带,书记孙刚。宣城境内的水阳、新丰、裘公渡以及水东、杨柳铺、柿木铺等党支部(合计90余名党员),均属芜当宣工委领导。民国37年(1948)8月改属中共沿江工委领导。工委所属暂编游击第三大队活动,主要以宣城境内沈村为中心。直至民国38年(1949)4月宣城解放。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和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的组织及重大活动】
▲中共宣城县工作委员会(简称县工委)民国38年(1949)4月24日宣城全境解放,26日,原中共泾宁宣县委书记王文石率领游击队进城。27日,组建了中共宣城县工作委员会,书记王文石。5月4日南下干部到宣,由南下干部范瑞峰任副书记。县工委配合人民解放军驻宣部队,全面接管宣城。领导筹建地方政权,开展征粮借草,支援解放皖南的斗争。
▲中共宣城县委员会(简称县委)民国38年(1949)6月上旬,根据上级党委指示,撤销中共宣城县工委,正式建立中共宣城县委,实行委员制。领导全县人民开展建党、建政工作。同年9月底,全县建7个区委会、16个党支部,合计党员211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共宣城县委为了领导全县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1950年3月25日,决定将本县境内各级党的组织和活动,由秘密分别转为公开。从1950年8月至1953年底,县委和基层党组织进行整党、整风运动:县委整风重点是纠正命令主义作风,加强党同城乡人民群众的联系;基层党组织的整风重点是对全体党员进行党员标准和党的传统教育,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同时对所有党员进行一次审查,全县412名党员参加了整党,其中受党纪处分的有21名,被开除党籍的14名。与此同时,各级党组织在领导支援前线、抗美援朝、剿匪反霸、生产救灾、土地改革、互助合作等一系列实际工作中,发现积极分子、培养建党对象,积极慎重地开展建党工作。截止1955年底,全县共发展新党员2731名,并建立249个党支部。新党员中工人和贫雇农成份占绝大多数。
1956年6月3日至9日,中国共产党宣城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436名,列席代表46人。县委书记杨鸿宾代表县委作《7年来党的工作检查与今后工作任务的报告》;副书记周集武作《关于当前生产工作的报告》。会议通过了两个报告及相应的决议。选举产生了建国后第一届县委委员23人,侯补委员6人,县监察委员10人。选举出席省第一次党代会代表7人。并召开一届一次全委会,选举产生11名常务委员和正副书记,实行常委领导制。党代会闭幕后,至1958年初,因工作需要,曾由上级党组织先后任命县委委员1人,常委5人,第一书记2人,第二书记2人,副书记2人。这段期间,县委领导全县党员和广大干部群众,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并开始转入全面地大规模地建设社会主义。为了适应这一新的形势,1957年5月,根据党中央指示,县委决定在全县各级党组织中,再进行一次普遍、深入地整风运动,并成立了县委整风办公室。重点是反对官僚主义、反对宗派主义和反对主观主义。旨在提高党员干部的马列主义思想水平、改进工作作风。组织全体党员学习毛泽东同志《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和《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联系实际检查对党的各项政策的执行情况,总结和改进工作。同时发动党外各界人士大鸣大放,向党提出批评建议,帮助党整风。当时社会上有极少数人乘机向党发起进攻,企图破坏党的领导。同年9月上旬,县委遵照党中央《关于组织力量准备反击右派分子进攻的指示》,随即领导群众开展了反右派斗争,直至1958年春,反右斗争基本结束。党内整风运动开始转入以反浪费、反保守为中心的整改阶段。由于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把一批知识分子、爱国人土和党内干部错划为“右派分子”,造成了不良的后果(全县错划为右派分子的共计742人),整风运动没有达到预定的目的和要求。
1958年2月22日至28日,中国共产党宣城县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出席代表大会的正式代表407人,列席代表214人。县委第二书记郑重代表县委作《关于春耕生产的动员报告》。会议研究确定了1958年各项工作任务,并发出“鼓足干劲,苦战一年,实现亩产粮食800斤和皮棉100斤”的号召。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二届县委委员21名,候补委员4名。3月1日,县委召开第二届一次全委会,选举县委常委12名,第一书记、书记各1人,副书记2人。自第二届党代会闭幕后至1960年初,因工作需要,曾由上级党组织先后任命县委委员1人,常委1人,第一书记1人。1959年3月,经上级党组织批准成立中共宣城县委书记处,书记处设书记5人,实行书记处领导制。第二次党代会闭幕后,县委主要活动是领导全县干部群众掀起工农业生产“大跃进”。并提出“全党动手、集中全力、大办钢铁”的号召,在城乡发动一场群众性大炼钢铁的运动,调动全县三分之二的劳动力,抽调了80%以上的机关干部,直接投入炼钢铁,并在工地上临时建立了7个党委、26个总支、173个党支部。与此同时,对全县工农业生产和其它各项经济指标越提越高,致使“浮夸风”在全县日益盛行。1959年9月,根据党中央《关于反对右倾思想的指示》,县委在县直机关、厂、矿企业党组织内开展以反右倾为中心的整风运动,并成立整风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同年10月13日,县委召开8000人大会,对以原县委第一书记郑重为首的朱平、陶大本、孙增奎等所谓“反党集团”,开展全面的批判斗争,在全县掀起“反右倾、鼓干劲”的新高潮。至1960年4月,历时7个月的“反右倾”整风运动基本结束。这场斗争打击了一批敢于坚持实事求是的同志,在政治上使党内民主生活遭到严重破坏,在经济上打断了纠正“左”倾错误的进程。
1960年2月6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宣城县第三次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450人,列席代表43人。县委第一书记田照临代表县委作《两年来的工作总结和今后任务的工作报告》。会议通过相应的决议。选举产生了第三届县委委员29名,候补委员6名。并召开三届一次全委会,选举产生常委13人,县委书记处书记4人,第一、第二书记各1人。同时选举产生县委监察委员13人,常委7人,书记1人、副书记2人。大会闭幕期间,因工作需要,曾由上级党组织先后任命增补县委书记处书记共12人,代理第一书记1人,第一书记1人。1963年5月,根据中共安徽省委关于健全党委制的指示,撤销中共宣城县委书记处,将第二书记改为书记,书记处书记改称副书记,恢复委员领导制。第三届党代会以后,县委提出“全县各公社争取在1960年和1961年两年中,分批完成向一级所有制过渡”的急于求成口号,农村的共产风加剧。同年8月,省地委派工作组来宣城团山、三八、寒亭、水东、周王等公社大队,开展整风、整社的试点工作。1961年1月中旬,省委派出440余人的工作组进驻宣城,贯彻党中央和省委的紧急指示,协助县委全面开展整风、整社运动。1月17日—20日,工作组和县委联合召开了县委扩大会和县、区、社三级干部会议,对原县委主要负责人的左倾错误进行批判,同时调整了县委常委组成人员。各公社、大队党组织相继召开党员干部大会,层层揭盖子,肃清极左影响:解散“农村公共食堂”;落实“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所有制;推行生产责任田。从而使全县国民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农村人民生活有了明显的好转和改善。与此同时,县委成立专门组织,对在反右倾运动中遭受打击的同志进行了甄别平反。
1963年10月,县委根据中央和省委指示,作出在全县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决定,并抽调370余名干部先后到19个公社开展以宣传贯彻《农村人民公社六十条》为主要内容的点上社会主义教育。12月下旬,又抽调392名干部,在全县范围内,开始进行面上的社会主义教育。
1965年9月18日,中共芜湖地委、芜湖行署组成“四清”工作团,来宣城协助县委开展以抓“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为主线,以宣讲“二十三条”为内容的“四清”运动。地县两级共抽调5101人,组成250个四清工作队。这一时期,“四清”工作团党委和工作队党支部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地方各级党的组织和行政机关的职能。
【文化大革命时期党的组织及主要活动】1966年5月29日,中共芜湖地区四清工作团党委发出《关于认真贯彻执行‘省委对开展社会主义文化大革命的通知’的通知》,中共宣城县委于同日召开县直机关干部动员大会,部署全面开展学习毛泽东著作,声讨“邓拓、吴晗、廖沫沙‘三家村’反党反社会主义罪行”。6月10日,县城部分中学生走上街头,书写大字报,开展大批判。6月15日,宣城县文化大革命办公室成立,县委书记钱增兼任主任。7月下旬,在全县城乡开展横扫“四旧”。8月,城内出现了统一的“红卫兵”组织,并开始大串连。12月,宣城县第一个造反组织——“宣城县工人阶级造反司令部”成立。此后,全县城乡各种名称的群众造反组织纷纷成立,在“踢开党委闹革命”的口号下,造反派开始全面夺权。县委及区、社党委陷于瘫痪,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普遍受到冲击,广大党员的组织生活被无端停止,时达3年。1968年9月26日,宣城县革命委员会发出“整顿党的组织加强党的建设的初步意见”,12月成立整党建党领导组,由县革委会主任籍冀新任组长。根据中共中央、中央文革《关于整顿、恢复、重建党的组织的意见和问题》的精神,1969年3月,组建了中共宣城县革命委员会核心领导小组。4月,各公社(镇)相继建立了党的核心领导小组,全县各级党的组织开始恢复活动。到1970年底,全县原有15586名党员,已有15361名党员恢复了组织生活,原有基层党支部恢复了91.3%。并遵照毛泽东主席提出的“党组织应是无产阶级先进分子所组成,应能领导无产阶级和革命群众对于阶级敌人进行战斗的朝气蓬勃的先锋队组织”五十字建党方针,开始建党工作。
1970年12月30日—1971年1月3日,中国共产党宣城县第四次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1066人(实到977人),毛文明代表中共宣城县革命委员会核心领导小组向大会作报告,会议通过了“农业学大寨、两年变昔阳”的决议。选举产生了第四届县委委员37人,候补委员4人。并召开了四届一次全委会,选举县委常委10人,正副书记5人。大会闭幕以后,根据工作需要,曾由上级党组织先后任命增补第一书记1人、书记2人、副书记1人,常委7人。县委主要活动是领导全县开展清查“五.一六”反革命集团,结合“斗、批、改,”掀起“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的群众运动。自1975年底,县委根据省委《深入开展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的指示,共抽调干部、贫下中农、转业军人、知识青年共1800余人,配合省、地派驻宣城的宣传队,进驻16个公社、镇的142个大队和县直20个单位,开展党的基本路线教育,掀起“学大寨、赶昔阳”以及农田基本建设高潮。不久,以“资产阶级就在党内”的论点为依据,组织开展所谓“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群众运动。使正在得到纠正的“左”倾错误重新扩展起来,使一批党员干部遭到不应有的冲击。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的组织和重大活动】1976年10月,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后,县委于12月底抽调1100余名干部,在城乡广泛开展“揭批四人帮”的群众运动,采取“三大讲”、“说清楚会”的形式,肃清其流毒。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县委遵照中央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发动各级党组织,领导党员和干部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和“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教育。同时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轨道上来,在各个领域开展拨乱反正。
1979年12月,县委成立落实政策领导小组,并调配专人设立办公室,对本县在反右派、反右倾、“四清”、“文革”等4个运动中所立的共计3322件案件逐一进行了认真复查。至1984年8月止,共复查结案3314件。其中全部平反改正的999件,根据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予以重新结论的770件。共发放落实政策困难补助费48万余元。基本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促进了安定团结。
1982年9月8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宣城县第五次代表大会在县城举行。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436名,县委书记王鸿树代表县委作《认真贯彻党的十二大精神,为加快我县两个文明建设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会议通过了《关于学习十二大文献、贯彻十二大精神的决议》。选举产生了第五届县委委员33人,候补委员4人。并召开了五届一次全委会,选举产生了县委常委9人,正副书记4人。大会闭幕期间,根据工作需要,曾由上级党组织先后任命增补书记1名、副书记4人、顾问1人、常委7人。大会闭幕以后,县委的主要活动是:根据省、地指示精神,按照党政合理分工的原则,对县委组织机构进行了改革,撤销了县直党政工作部门原设立的党委、党组。同时,按照干部队伍“革命化、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的要求,对县委和各工作机构的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选拔了一批年富力强、德才兼备的干部担任各级领导职务,安排一批老同志退居二线,担任顾问和巡视员。同时将原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升格为中共宣城县纪律检查委员会。1984年4月,县委、县纪委成立专门组织,对文革期间宣城发生的重大事件中21名负主要责任者和当事人,进行了认真核查。对其中8名犯有严重错误的党员给予清除出党。为了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县委专门成立了“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办公室”,不仅认真平反冤假错案,而且要求各级党组织注意培养吸收知识分子入党。据1984年至1986年8月统计,全县共发展648名优秀知识分子入党,选拔169名知识分子进入县、区、乡(镇)领导班子,提拔31名专业技术干部担任县内大、中型企业的领导职务。
1984年12月,县委召开第五届第五次全委扩大会议,作出了《关于宣城县全面开展整党工作的决定》,同时成立了县委整党工作指导委员会,并设立办公室。自12月下旬起,按照“统一思想、整顿作风、加强纪律、纯洁组织”的要求,对全县党员进行分期分批整顿。先后参加整党的有1095个党支部,计22115名党员。整顿后期进行了党员重新登记,按期登记的党员21178名,缓期登记的党员122名,清除出党的39名。
1985年12月5日—9日,中国共产党第六次代表大会在县城举行。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347名。县委书记李树桥代表县委作《团结奋斗、坚持改革、加快我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工作报告。会议选举产生了第六届县委委员31名,候补委员5名。并召开了六届一次全委会,选举产生县委常委10名,正、副书记5名。选举县纪委委员15人,常委7人,正、副书记3人。大会闭幕期间,根据工作需要,曾由上级党组织先后任命增补县委常委2名。增补纪委副书记1名。
大会闭幕后,县委主要活动是领导全县干部群众,打破僵化观念,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创新,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生产力,建设新宣城。1986年6月22日—25日,县委召开六届四次全委会,作出了《关于加快发展全县经济的决定》,向全县人民发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工促农兴各业。超八破九争十亿,齐心拼搏建宣州”的号召。并及时研究制订一系列相应措施,保证全县经济稳步发展。与此同时,注重党的自身建设,县委常委作出四条规定:1、将基层党组织建设列为常委会议的重要议事日程,在不同时期提出党建的新课题。2、县委书记、副书记定期到基层通过访问、调查、开座谈会了解情况,把党建工作抓在手上。3、建立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县委常委和每个党委都要有一个责任区、联系点,帮助做好党建工作,总结推广典型经验。4、坚持每年“两先一优”(先进党支部、先进党小组、优秀党员)检查评比制度。逐年检查评比、表彰先进,推动后进。
此外,在全县42个乡镇先后建立了党校;机关建立党支部活动室;规定了全县统一的“党员奉献日”活动;坚持“三会一课”(支部大会、支委会、党小组会和上党课)制度;举办党员培训班,组织党员和建党对象学习马列主义基本理论、党的基本知识和时事政治。通过以上方法,加强党的组织、思想作风建设,提高党员的素质。
▲解放后宣城县委工作机构设置沿革
1949年6月设置秘书室、组织部、宣传部、社会部、民运部。1949年10月撤销民运部、社会部。
1950年2月增设党员训练班、纪律检查委员会。
1953年8月增设统一战线工作部。
1954年9月增设农村工作部。
1956年3月增设财贸部;6月改秘书室为县委办公室,改纪律检查委员会为监察委员会;7月增设文化教育部、政法部、工业交通部。
1957年3月撤销文化教育部、政法部;6月增设县直机关委员会;8月增设人民来信来访办公室。
1958年4月,增设工业办公室。
1959年1月复设政法部;6月撤销工业交通部,改设工业部、交通部;8月撤销党训班,改设党校。
1961年9月,撤销工业部、交通部,复设工业交通部;10月,撤销工业办公室;12月撤销政法部、改设政法领导小组。
1963年5月,撤销财贸部。
1965年4月,撤销信访办公室;6月,撤销工业交通部,改设工交政治部、财贸政治部。
1966年5月,县委设有: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工交政治部、财贸政治部、监察委员会、政法领导组、农村工作部、党校、直属机关党委等11个机构。
1966年9月,县委工作机构进行精简和调整。撤销农工部、县直机关党委、政法领导小组(对外保留名称)、统战部(工作并入宣传部)。
1967年初,文化大革命全面开展,“造反派”层层夺权,在“踢开党委闹革命”的口号下,县委及所属工作机构相继瘫痪。
1968年8月,宣城革命委员会成立,实行一元化领导。县委组织部、宣传部、纪律检查委员会并入县革委会政治工作组,县委办公室并入县革委会办事组,县委工交政治部、财贸政治部并入县革委会生产指挥组。在各大组内设相应小组,代替县委工作机构的全部职能,直至粉碎“四人帮”。
1977年7月,恢复县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县直机关党委。
1978年4月,复设党校;12月,复设政法领导小组。
1979年9月,复设纪律检查委员会;增设档案局(馆)、来信来访办公室。农村政策研究室。
1981年10月,增设老干部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1982年3月,复设农村工作部;4月,撤销政法领导小组,改设政法委员会;7月,增设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办公室。
1985年2月,撤销农村工作部,改设政策研究室;4月,撤销老干部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改设老干部管理局;纪律检查委员会升格为县级建制;5月,增设打击经济犯罪办公室。
1987年县委工作机构共11个。即:县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党校、政法委员会、老干部管理局、政策研究室、党史办公室,县直机关党委,信访办公室。
▲党员教育中共宣城地方组织自创建之日起,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时机对党员进行教育,不断提高党员为革命事业而献身的思想觉悟。除经常性的支部党课教育和民主生活会外,党的组织还因时因地制宜地举办各种形式的训练班、学习班和“以会代训”,对党内干部和党员进行脱产轮训。
1938年春,新四军二支队政治部派民运科长陈立平等同志来宣北水阳一带开展抗日活动,1939年3月在狸桥杨店(今狸桥镇金山村)宋士本家中举办党员训练班,有王先起等25名农村党员参加受训,训练内容主要是学习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党员如何发动抗日救国和实行减租减息工作;1941年春,中共宣城县委在金宝圩举办了为期一周的当地区委和支部书记培训班,学习党的性质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及如何开好党小组会等;1944年8至9月间,中共宣城县委在东南乡的嵇村山里和西进区内,先后举办两期由地方和部队党员干部参加的培训班,学习党的抗日方针政策,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政策水平和为革命不怕牺牲个人一切的决心。
1950年2月29日—3月2日,中共宣城县委在城关举办建国后全县首期党员训练班。128名党员参加受训,训练内容主要是学习党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进行目前形势与任务的教育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教育。自1952年起,全县各区委均建立了支部教育传授站,开展经常性党员教育工作。各基层支部配有党课教员,定期在各自所在的支部向党员上党课,每月1至3次。县委宣传部定期举办全县党课教员培训班,提高教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至1957年,全县共配备专职党课教员63人,(每乡镇至少1人)兼职支部教育辅导员297人。绝大部分支部建立了“三会一课”(即:党小组会、支部大会、支委会、上党课)制度。同年,县委组织部、宣传部联合举办两期全县支部教育辅导员培训班,共有149人参加培训,并进行了学习测试。至1963年,全县配备党课专兼职教员合计381人。
“文化大革命”期间,“三会一课”制度受到冲击,党的教育工作陷于停顿。1975年,县革委会先后举办两期全县社、镇党委书记学习班,主要是学习《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开展“反对右倾翻案风”。
1980年起,党员教育工作逐渐走向正常。多数基层支部的“三会一课”制度得到恢复。全县配备专兼职党课教员和支部辅导员共1512人(其中农村支部1323人)。除此之外,在解放以来的38年内,全县各级党的组织和党校,根据各个时期的形势发展和党的中心任务,举办各种类型的党员学习班、轮训班、短期培训班合计千期有余。参加脱产、半脱产学习、培训的党员共23.28万余人次。主要是对党员进行党的根本宗旨、各个时期形势与任务以及党员理想与纪律的系列教育,从而不断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和充分发挥党员在革命事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纪律检查1950年5月中旬,经中共皖南区委批准,正式建立了“中共宣城县委纪律检察委员会”,由县委组织部长周尚志兼任纪委书记(兼职委员7人、专职纪检干部2人),1956年改为“中共宣城县监察委员会”,周集武任监委书记(配专职监察干部5人)。1959年5月改为“中共宣城县委监察委员会”(配专职监察干部8人)。1962年改为“宣城县监察委员会”,李秉衡任书记。“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纪检工作陷于停顿。直至1974年初,县革委会政工组下设纪检小组,1977年7月县委组织部恢复后,内设纪检小组。1979年9月,重新建立“中共宣城县委纪律检察委员会”,蒋云任书记,配备专职纪检干部13人;1982年9月起,吴兆奇任书记。1984年3月,纪检机构升格为县级建制。改称“中共宣城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徐尚雅任纪委书记,配备专职纪检干部17人,内设办公室、纪检科、经检科、审理科。
自1954年起,各区委均配有一名兼职纪检委员。1956年全县63个乡(镇)均配有一名兼职监察干部。1958年全县14个人民公社均组建了监察委员会(一般由5至7人组成)。1962年9个区、50个公社均由党委组织委员(干事)兼任监察工作(时称组监委员或干事)。1963年各区委均配有专职监察干部,并有15个公社配备了专职监察干部,余仍为兼职。1965年有11个公社成立了监察委员会。同时县监委会在县人民银行、县供销社派驻监察组,任命了专职监察员。1978年,党的基层纪检工作由同级党组织副书记兼管。1984年,全县4个标准集镇、7个区委、17个县直机关、5个厂矿正式建立的纪检委和纪检组共35个,配备专职纪检干部47人,兼职纪检干部38人。各级纪(监)组织的主要任务是:按照党章所赋予的职责和党在各个时期的任务、方针、政策,通过多种形式,及时地向党员进行党章和党的纪律教育;定期调查研究,分析各个时期党风党纪状况,宣传和维护好党风,维护党的民主集中制,保证党员行使民主权力,检查党员和党的组织遵守、执行党纪的情况,同各种违反纪律和败坏党风的行为作斗争;受理党员的申诉和受理人民群众对党员和党组织的揭发、检举、控告;审批下级党组织报送的党纪案件;检查、指导下级党组织和纪检组织的纪检工作,履行“保护、惩处、监督、教育”的职能。按照实事求是和“有错必纠”的原则,县纪检会于1963年、1980年先后对错处分的党员进行甄别和复查工作,为147名党员撤销了原处分。
建国后宣城县若干年份党员受党纪处分情况一览表

▲统一战线早在国共两党合作抗日期间,中共宣城地方组织即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列为重要任务。民国27年(1938)8月,新四军三支队第六团派民运工作组到金宝圩做民运工作,团结地方士绅、工商业者以及教育界等进步人士,组建水阳“抗日动员委员会”。同时广泛发动并协助建立农、商、青、妇及少儿等各界抗敌协会,积极开展抗日救国活动。1944年春,中共宣当县委和中共宣城县委为了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分别在北乡和东乡的抗日游击根据地,建立了“三三制”的抗日民主区、乡政府,吸收一批地方开明士绅担任区长、乡长,共同开展各项抗日工作。
民国37年(1948)春,中共宣城地方党组织派党员秘密深入到当地国民党区、乡公所,开展反蒋反美统一战线活动,争取、团结了一批国民党区、乡工作人员,他们不仅填写了反蒋反美保证书,而且还利用公开身份暗地为革命出力。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宣城县委于1953年9月正式设置统一战线工作部(简称“统战部”),根据党在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开展了一系列的统战工作。1953年,协助县工商管理部门成立了“宣城县工商业联合会”。1955年至1956年,根据党对资产阶级和平改造的方针及赎买政策,统战部会同有关部门完成对全县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23个实行公私合营的企业单位,除每年给私方人员以一定数量的定息外,还根据“量才录用、适当照顾”的政策,在公私合营的企业私方人员中,任命经理6人,副经理12人,副厂长2人,副场长2人,门市部主任29人,使他们以企业为基地,不断进行自我改造,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贡献。1955年5月上旬,县委统战部协助筹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宣城委员会”,同月20日至22日,政协宣城县第一届第一次全委会在城关召开,正式成立县政协常委会。党外人士宣中教师俞幼龄、县工商联主委吕美焕被选为副主席。47名政协委员中,党外人士29名,占61.7%。13名常委中,有党外人士8名。自此以后,在历届政协委员、常委和副主席中,都保持了党外人士的一定比例(详见本志《政协》章)。
自50年代末期开始,由于党内“左”倾思潮的干扰,导致阶级斗争扩大化,加之“文化大革命”的10年动乱,党的统战政策严遭践踏,县委统战部被撤销,致成许多违背统战政策的遗留问题。1977年恢复统战部,在县委的统一领导下,认真落实党的各项统战政策,使统战工作逐渐走向正常。主要工作为:
落实错划右派改正政策1957年反右派斗争中,全县被错划为右派分子的共计1022人,至1964年先后摘掉右派分子帽子者有379人。1978年6月,县委根据中央指示精神,对全县尚未摘帽的643名右派分子,一律宣布摘掉帽子。并于同年9月,以统战部为主,从有关部门抽调19名干部组成专门班子,办理右派案件的审理和人员安置工作,至1980年12月,通过逐一复查,全县共改正错划右派分子916人,改正错划“四种人”(即:疑似右派、中右分子、右派思想和反社会主义分子)395人。并按照政策逐人妥善安置。其中:372人予以重新安排工作;安排4人因受株连而失去工作的亲属恢复工作;安排22名父母双亡的孤儿就业;安排外地改正人员在宣城工作的16人。同时对改正人员在改正后生活有困难的,共拨出专款15.70万元予以补助。对已死亡的错划右派,均予补办了抚恤手续。对因受株连而被下放农村的家属子女429人,均安排转入城镇落户。
落实原工商业者政策“文化大革命”期间,对参加公私合营企业的私方人员,被作为资产阶级分子看待,并受到不公正的待遇。1980年4月,县委根据中央关于“把原工商业者中劳动者区别出来”的指示精神,抽调专人组成班子,对全县原公私合营企业和国营企业中的原工商业者369人,按照政策逐一区别,恢复其劳动人民身份的合计342人,占原工商业者总人数的97.7%。其中区别为小商232人,小贩11人,小手工业者14人,小业主45人,工人40人。同时,对“文革”中被撤销职务的原14名企业经理、副经理、副场长,全部恢复了干部身份。其中7人已按职工身份退休者,由县人事局换发了干部退休证,有3人在本单位内安排了相应的职务。4名已故者,按干部待遇补办了抚恤手续。
落实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政策1979年,遵照中央有关部门通知精神,县委统战部组织专门班子,在全县范围内进行调查,核实确定为起义、投诚人员身份的计有35人。根据统战政策,对因追究历史或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受到各种处分的15人,全部予以复查改正和撤销原判。其中重新安排工作的5人,由农村收回城镇人户的2户3人,有3人因丧失劳动能力又无人瞻养的,由民政部门给予定期补助。1985年7月,对全县35名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全部颁发了证明书。全县有原黄埔军校同学29人,1986年5月,县委统战部协助成立了“南京黄埔军校同学会宣城县联络组”,由曾在国民党陆军学校第16期毕业的司少美任组长。联络组自成立后,配合有关部门接待台胞回大陆探亲,做了一定的工作。
落实台属政策据1982年调查核实,全县去台湾人员共有139人,他们留在宣城境内的亲属共161户653人。根据统战政策,对其中42名台属要求解决的有关问题,及时予以落实。其中撤销因历史和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受到各种处分的18人;退还“文革”期间被查抄财物的1人;退还被挤占私房的1人;因受去台人员株连而失去就业机会者4人均安排了工作;摘掉四类分子帽子的5人;由农村收回城镇落户的10户共28人。1982年10月和1984年11月,统战部先后两次组织部分台属赴浙江奉化和福建厦门等地参观。台属们对实现祖国统一更加充满了信心,并表示要为统一大业献出自己的力量。
落实侨务政策据1986年统计,全县旅居国外的侨胞、外籍华人计115户197人,留居在宣城境内的眷属计121户1074人;旅居在港、澳的同胞91户142人,留居在境内的眷属计105户462人。六七十年代,境内归侨、侨眷因所谓“海外关系”受到歧视和冲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根据中央关于“政治上一视同仁”的原则和一系列的侨务政策,逐步得以贯彻落实。1980年12月,有22户华侨户被宣布改变其地主、富农成份。1984年以来,全县落实土改中错没收和私房改造中错改的华侨房产计25户,面积3174平方米,偿还金额74000余元。同时,对历次政治运动中装进归侨、侨眷干部、职工档案中的不实际的“材料”进行清理,有200余件予以销毁。其中有4人因此而受到错误处分者予以宣布平反。1984年8月,县委统战部协助召开了全县第一届归侨、侨眷代表大会,成立了“宣城县归国华侨联合会”,公举归侨熊步康任名誉主席。同时还制定并通过了《宣城县归国华侨联合会章程》。
落实宗教政策境内有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四个宗教。1984年初,县委统战部设有民族宗教事务科,根据党的宗教政策,先后帮助城关基督教堂、水东天主教堂以及朝天洞、龙泉寺佛教相继恢复了各自宗教活动外,还帮助落实了宗教团体房产政策,全县需要落实政策的宗教团体房产共计17处353间,至1987年已落实16处335间。
落实政协委员政策1984年3月,县委成立了落实统战政策领导组,并抽调专人组成办公室,对照党的统战政策,对26名党外政协委员的有关问题逐一落实了政策。其中退还“文革”期间被占用的私房4处;退还“文革”期间被查抄的财物5件;删除平反改正结论留有“政治尾巴”的17件。
除上述以外,县委统战部于1986年2月配合县人民法院清理复查了属于统战方面的各种案件43件,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除4件维持原判外,其余39件均予撤销了原判。其中原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16人、民主党派成员2人、台属17人、侨属3人、宗教界1人。
▲来信来访1951年9月县成立“问事处”,并配有专职干部。1952年11月改称“人民接待室”。1957年8月改称“人民来信来访办公室”。1961年划归县委直接领导。1965年并入县委办公室。“文化大革命”期间,改称“信访小组”。1977年复称“信访办公室”,由县委办公室代管。自1951年至1985年共受理人民来信来访53599件(次)。自1986年起,信访办公室集中主要力量,在县委统一领导下会同有关部门办理各项落实政策工作。
中国共产党宣城县县级组织主要领导人更迭表
(1927—1987)



建国后宣城县若干年份党员基本情况统计表(一)

建国后宣城县若干年份党员基本情况统计表(二)

建国后若干年份中共宣城县基层组织发展情况统计表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