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采种育苗】
▲育苗建国前植树的苗木多从外地购进或少量自繁,境内仅有小规模育苗。据《民国24年安徽农村建设概况》载,当年县森林施业所育苗10.4亩、4.5万株;又据民国33年(1944)《安徽概览》载,民国30—31年(1941—1942)本县育苗10亩,共13万株。
建国初,境内主要是山区农民私人育苗,政府加以领导和服务。1951年3月,政府向群众发放马尾松种子67.5公斤,全县育苗25亩左右。1950年12月,皖南区宣城县农林场成立,并开始采种育苗。据统计,1951—1953年全场共采种4924.5公斤、育苗126.8亩、供苗9129600株;但因缺乏技术力量,育苗较为单一、粗放。1953年,国营宣城县苗圃在夏渡成立,有育苗基地180亩,配有专业技术人员,按照林业部《育苗技术规程》大面积培育苗木。据统计,1953—1964年县苗圃共育苗2031亩、无偿提供全县造林用苗1509248万株。
1956年,提倡“自采种、自育苗、自造林”;县人民委员会为此制定了国家机关、团体和农业生产合作社育苗收入免交农业税的优惠政策,鼓励集体和群众采种育苗。据统计,1951—1958年全县国营采种70833.5公斤,其中:杉3540公斤、松1228.5公斤、麻栎3360公斤、栓皮栎200公斤、桑1244.5公斤、胡桃27500公斤、板栗2783.5公斤、其它19410公斤、造林插条5999.5亩;民营采种81543公斤,其中:杉704.5公斤、松1221公斤、麻栎8852公斤、桑19.5公斤、板栗1000公斤、其它68804.5公斤。1952—1958年,全县国营育苗670.85亩,其中杉58.4亩、松117.6亩、麻栎23.4亩、桑74.7亩、核桃48亩,其它231.75亩、造林插条10.88亩。1951—1958年,民营育苗763.86亩,其中:杉22.89亩、松57.1亩、麻栎169.3亩、桑12亩、造林插条17亩、其它431.27亩。
60年代,群众性育苗基本停止。全县的育苗任务均由国营林场、苗圃承担,每年育苗约300亩左右。1963年,国营林场进行杉木全光育苗试验获得成功。1971年后,加强社队林场采种育苗工作,造林苗木基本自给,少数林场还有多余外调。70年代中期,国外松引种后,苗木均从含山、和县调入,造林成活率在60%左右。70年代末,要求社队将集体耕地面积的1%作为社队林场青苗专用地;同时,注重扶持集体和群众采种育苗,林业部门收购群众采集的种子,然后无偿发给群众育苗,育出苗木经验收后发给经济补助,而苗木销售收入仍归育苗单位和个人所有。1984年后改变指令性育苗政策,鼓励专业户和联合体等形式进行商业化育苗,苗木产量和品质均不断提高,全县基本实现苗木自给有余;造林质量和成活率逐年提高。据统计,1985年—1988年仅全县林业职工就繁育外松、杉、水杉、香樟以及城镇美化绿化苗近400万株。
育苗技术,60年代前多为有性繁殖,无性繁殖只限于法梧、白杨等技术要求较低的树种。1972年后,国营杨林林场扦插一年生水杉枝条成功。1974年,应用萘乙酸促进林木愈合生根成功,扩大了林木扦插种类(如雪松、柏类、桂等);以激素处理进行无性繁殖,成活率在80%以上。1978年,国营夏渡林场在建设万亩油茶基地林时,进行油茶容器育苗获得成功。80年代,对国外松、杉木等进行摆播育苗;推行营养袋(容器)育苗,造林成活率在98%以上。
▲引种1953年后陆续引进了法梧、黑松、桉树、红松、喜树、香樟、大官杨、薄壳核桃、紫穗槐、白腊、柑桔、马褂木、栓皮栎、茅栗嫁接板栗、金钱松、白榆、火炬松、湿地松、水杉、池柏、雪松、意大利214杨、川楝、华山松等树种。
金坝乡林场自办场至1988年,共引种栽培51科、200多个林木品种,其中有银杏、水杉、栓皮栎、杜仲等珍贵树种。
【植树造林】民国9年(1920),全县民有林、广植、研植3家公司共造林7400亩、44.1万株;所植林木种类为松、杉、茶、竹、桐、栗等。民国23年(1934)统计:全县历年营造针叶树1163885株、阔叶树724260株;当年造林634935株(其中针叶树444625株、阔叶树190310株)。民国24年(1935),全县中山模范林植树3100株、公路植行道树42882株。民国30—32年(1941—1943)全县共植树64.75万株。至解放前夕,全县有林地13.6万亩,森林覆盖率为8.7%,森林蓄积量51.2万m3。
建国初针对山区群众不造林、多靠自然成林的习惯,广泛宣传动员,发动群众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1950年全县共营造用材林1100亩、封山育林46500亩。这一时期主要是群众个体造林,造林的树种多为马尾松。1953年后,出现以互助组、初级社为单位的集体造林形式。50年代中期,县绿化委员会成立,其任务是:宣传贯彻党和政府的林业方针和政策,制定全县性城乡绿化造林的总体规划和阶段规划,解决山林权纠纷、处理重大毁林案件,协调、组织和发动全县各业各界投入绿化造林建设,检查验收各区、乡(镇)、各部门绿化造林规划和任务的落实情况。1956年,全县有92个乡镇和727个农业社成立了绿化委员会(或绿化小组);是年1—3月,全县共发动123654人参加植树造林,共造林54291.5亩、零星植树5851369株,种植果树2270亩。同年2月,全县国有林面积19215亩、乡村公有林27305亩,共有林木1973.1万株;林木种类主要为松和杉。1958年,建立西亭、峄山、汪家山、万村、沈村、大郭村、高立洪、赵家村、枣树园、南阳、新田、敬亭12个社办林场,专门从事育苗和植树造林;同时,还相继兴办了6个国营林场。此后,国营林场年均造林6700余亩,成为全县造林的主体;营造的种类有马尾松、杉、擦、栎、毛竹、油桐、油茶等用材林和经济林。60年代,全县的造林任务均由国营林场完成。1971年后普遍兴办社队林场,至1976年8月,共造林37万余亩。70年代,全县60%以上的造林任务由社队林场完成。1978年后,由于林业生产责任制未能及时落实,社队林场受到很大影响,全县造林面积缩小;1980年,全县造林20430亩,比1978年减少50.1%。
1981年,在山区和丘陵社队开展林业“三定”(即: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工作。县林业“三定”工作队分赴山丘区6个公社、28个大队,历时3个月,完成山林定权发证工作。28个大队、446个生产队建立林业生产责任制,有林地面积33万余亩。其中,责任到生产队的19个、437户,面积为3万亩;责任到组按劳取酬的有13个生产队、229户,面积为1.5万亩;包干到户、责任到人的有414个生产队、9522户,面积为28.5万亩,户均责任山林29.9亩;划给社员自留6.8万亩、人均自留山1.83亩。山林定权后,丘陵区一些社队在落实责任制的同时,实行“户不造组造、组不造村造、村不造乡造”的办法,并在全县推广,加快了荒山绿化的步伐。1981年后,全县开展全民性义务植树活动,每年植树均在70万棵以上。1984年后,随着林业政策进一步放宽,出现专业户、重点户和联合体承包荒山造林的形式;林场亦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了扶持林业专业户承包造林绿化,县林业局于1984—1985年向107个林业专业户(家庭林场)以3—5年或5—8—10年长期无息和低息贷款的形式共发放林业开发专项贷款28.63万元。在确定“谁造谁有”和“长期不变”基本政策的同时,进一步放宽政策,鼓励承包造林,具体措施是:1、允许雇工;2、承包期可延至50年,经营成果允许继承或转让;3、山林折价转让分期付款,承包户荒山造林收入以8∶2或9∶1比例分成。1985年,全县承包荒山造林的有117户,承包面积72835亩,当年造林15662亩。其中:承包100亩以下的有5户、321亩、当年造林150亩;承包100亩以上的有57户、13487亩,当年造林3420亩;承包500亩以上的有29户、15361亩、当年造林4350亩;承包1000亩以上的有26户、43666亩、当年造林7742亩。据1988年底统计,全县有承包造林专业户135户,承包荒山53380亩、林山28958.5亩。其中:承包乡村林场61个、45968.5亩(荒山22780亩、林山23188.5亩);承包500—4000亩的大户28个、25210亩(荒山21360亩、林山3850亩);500亩以下的承包户46个、11214亩(荒山9294亩、林山1920亩)。1984—1988年,全县承包造林42704亩;承包年限最短的10年、最长的50年;承包期间,从造林到郁闭前的扶育和管理,直至间伐、主伐等均由承包者承担作业。
1984年,接受省县联营外松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3万亩的任务(1985—1990年完成)。县林业局成立了外松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领导组,对承担丰产林建设任务的技术干部实行技术承包,明确责任。1986年11月,宣城行署林业局对全区速生丰产林基地造林情况进行了抽查,本县4项指标的合格率为18.8%,其中:成活率38.8%、年生长量30.4%、幼林抚育59.6%、立地条件在98%以上,本县验收精度为42.2%。是年,全县营造丰产林3996.5亩(占应施工面积的64.5%),抚育面积2381亩。至1987年,通过认真检查验收,逐块小班核实,其中按年度分别完成:1985年15个班、3140亩;1986年25个班、2100亩;1987年65个班、5358亩。
【茶叶生产】境内产茶历史悠久。唐朝时已有丫山横纹茶进贡;陆羽在《茶经》中把宣城列为全国八大产茶区之一。而宋代寇宗爽《本草衍义》则记载,早在东晋元帝时期(317—322)宣城即有优茶进贡;据专家考证,这是安徽省有关贡茶的最早记载。自宋以降,宣城茶叶产销历代不衰。明清两朝又有敬亭绿雪、高峰云雾等名茶问世。至清末,境内产茶达到数千石。民国初年至抗日战争前夕,宣城已成为皖南茶叶产销集散地。据调查,民国8年(1919)全县种茶12585亩、产茶8809石。民国13年(1924)产茶15000石。民国23年(1934)产茶量超过20000石。抗日战争爆发直至建国前,宣城茶叶生产衰败。建国后,人民政府重视茶叶生产,以发放预购订金、优待粮和化肥,帮助改进耕锄管理和采制技术等措施大力扶持。1949年全县茶园面积16251亩,产茶9101担。1955年,全县有茶园20285亩,并恢复了历史名茶——高峰云雾茶
建国后历年全县营林生产情况统计表(一)

建国后历年全县营林生产情况统计表(续一)

建国后历年全县营林生产情况统计表(二)


建国后历年全县营林生产情况统计表(三)

的生产。次年,全县共产茶19592担。1958年起,境内相继建立三元、周王、南湖、敬亭山及军天湖等国营农(林)茶场。至1968年,全县有茶园28600亩、产茶17500担。70年代初,本县被列为全国100个重点产茶县之一,并开始引进种植茶树优良品种。1972—1976年在丘陵黄壤地区开辟新茶园3万亩,并大力推广科学种茶,研制恢复了历史名茶——敬亭绿雪。1978年,全县有茶园47480亩、产茶18853担。80年代,随着技术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茶叶生产迅速发展,优质茶种类和产量不断增加。1987年,境内共有茶园60900亩,产干茶60000担;其中,乡村茶园32616亩,产干茶17408担。
▲茶区
南部山地茶区包括溪口乡、华阳乡以及杨林乡的飞桥村。境内山峦起伏,属黄山余脉,最高峰海拔1095米。茶园多分布在300米上下的山谷中,年均气温15℃,年均降雨1640毫米,气候温和湿润,雾日多,温差大,日照短。土质多乌砂土,有机质含量较高,结构良好。茶树品种资源丰富,已开发的尖叶种属省级地方良种,芽肥条壮多茸毛、持嫩性好、抗性强、内含物丰富,是生产名茶和优质茶的好品种。主产烘青类条茶,因嫩、紧、直得名,初制工艺经杀青、揉捻、初干和足干即成,产量品质在全省均列前茅。主要名茶有高峰云雾、狮峰云雾、天竺云芽和飞桥绿芽等;优质茶有尖片和特条。茶叶年产量占全县产量的50%,名优茶产量约占本茶区总产的40%。1987年,有茶园13000亩、人均茶园0.54亩,产干茶8000余担。
西南部山丘茶区包括周王、新田、峄山、高桥、杨柳、寒亭、文昌、团山等乡镇,以及国营周王、军天湖、敬亭山、九连山等茶林场。境内岗丘纵横,平均海拔200米左右,主要有敬亭山、峄山、茅山等,均属黄山余脉。土壤多为红黄壤,酸性,土层深厚,宜茶。年均气温15.4℃,年均降雨1400毫米。70年代起乡村茶园发展迅速,新辟的茶园与人工杉檫林块状混交,有利提高毛茶品质。所产炒青品质尚优,是国家出口茶原料。主要名茶有敬亭绿雪、云盘山毛峰、军湖风片、军湖云螺等。高桥、周王所产条茶史称泾塌,品质较优。1987年,人均茶园0.12亩、产干茶2公斤。
东部低丘茶区包括水东、孙埠、洪林、棋盘、沈村等乡镇和国营南湖茶林场、叶家湾茶场。以低丘为主,系天目山的延伸地,主要有丫山、青隐山和麻姑山。年均气温15.9℃,年均降雨1200—1400毫米。多属红黄壤,宜茶。茶园分散。唐朝曾有丫山横纹茶为贡品。大宗茶类为条茶,品质一般;翠云毛峰和仿制的碧螺春品质较优。1987年,人均茶园0.046亩、产干茶0.07公斤。
▲品种
地方品种境内古生茶树品种较多,见于记载的有大叶种、横纹种、尖叶种等。建国后查明的地方品种有横纹种、尖叶种、敬亭种、大叶猪耳种、柳叶种以及早芽种、紫芽种、小叶种等10余个品种。1981年,县农牧局对尖叶种和横纹种进行了2年的资源调查和茶树生物学观测记载,掌握了品种特性、有效化学成分含量和成茶特点。调查成果被收入《安徽省茶树地方品种资料》,并经省茶树品种鉴定委员会审定为安徽省地方优良品种,供各地推广使用。
溪口尖叶种,产于溪口乡塌泉村民组,是制高峰云雾茶的主体品种。其春茶一芽三叶鲜叶中含有:氨基酸4.27毫克/克、茶多酚31.09毫克/克、几茶素146.65毫克/克、咖啡碱4.65毫克/克。品质优异,适制优质茶。所制高峰云雾茶的评审结果为:条壮、匀、齐有苗,色绿润显著,香气醇正嫩香高,滋味清醇回甜,汤色清绿明亮,叶底黄绿嫩匀。产量较高,测定的理论单产111.5公斤。
横纹茶种,产于水东丫山,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因其叶的主、侧脉交角偏大,侧脉形似横生而得名。其春茶一芽三叶中含有:氨基酸3.85毫克/克、茶多酚30.39毫克/克、几茶素151.18毫克/克、水浸物46.65毫克/克。毛茶评审结果为:条紧细匀齐,色泽绿显毫,香醇味厚,品质优良。理论单产118公斤。
引进品种70年代初开始引进并繁殖国家级和省级茶树良种。1971年引进福建福鼎大白茶有性种2.5吨,种于溪口高峰。1978年引进安徽九号、骑马洲、上海洲、龙井43号、凤凰水仙和婺源大叶种1.5万株,在金坝乡林场建立0.5亩品种园。1979—1983年先后从福建引进大白茶和福云5号、6号共80万株。1983—1986年先后引进安徽一、三、七号3个品种共40万株。引进良种主要分布在金坝、杨柳、高桥、周王、溪口、峄山等乡镇和敬亭山。在良种推广中,县有关部门积极开展技术培训、经验交流、印发资料等服务工作,以无偿或半价供应苗木、经济补贴等形式,促进良种普及。1980年后,全县先后建立良种园200余亩,自繁扦插良种苗约50万株。
▲栽培建国初,茶园肥培管理大多沿袭传统栽培方式,即每年一次秋挖和冬施猪栏粪及灰土等。50年代初,主要推广荒芜茶园垦复和修建梯田技术,全县茶园面积扩大。1955年开始推广茶园间种绿肥小米豆(俗称赶山鸡)、猪屎豆等。次年,推广茶园春锄和追施化肥硫酸铵技术;到60年代已基本普及,年施化肥500吨左右。1968年,开始推广茶园低产改造技术;当年溪口公社共改造(主要是台刈和重修剪)茶园2300亩。1978年,在全县推广“四改”(改种—即台刈和重修剪、改土—即深翻并重施基肥、改园—即换种和建设排水系统、改变采制和管理方法—即早采嫩摘做优质茶和一耕二锄三施肥),被改面积10000余亩。同时,又以磷钾肥作基肥,实行配方施肥。80年代,对茶园秋挖改造实行粮食、菜油和化肥补助,促进了全县茶园建设。到1986年,名茶区已全部实行春锄管理、秋挖施肥并加速了低产茶园改造,使茶叶产量、品质、名优茶及茶农收入均显著提高。
▲采制50年代中期开始推广分期分批留叶采技术,采摘标准是一芽二、三叶或同等嫩度的对夹叶,主要内容是按照芽叶生长快慢分期分批采摘,采大养小,既有产量又有质量。70年代中后期,随着名优茶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推广早采嫩摘、多批勤采和不清棵的新技术,不仅茶叶应市早,而且延长了采摘期和茶叶嫩度,并达到芽叶大小、肥瘦、色泽和匀净度4个一致,增加了茶叶的名贵感和经济效益。同时,对不同类型的茶园实行有采有养、采养结合的方法:1—2年生幼龄茶园以养为主不采茶叶;3—4年生茶棵实行打顶采茶法,采春茶留夏秋茶;4年以上的茶园提倡早采嫩摘优质茶,只采春茶,不采或少采夏秋茶,继续培棵养蓬。
建国后至70年代初,境内主要采制烘青类条茶,分为山货和塌货2类,初制工艺为杀青—揉捻—解块(甩条)—初干—足干,品质较优,很受欢迎。70年代后,条茶产量开始减少,尖茶产量逐年增加。尖茶采制工艺为早揉嫩摘不经揉捻,以芽叶完整、匀净秀丽、汤清色碧、清香高雅著称。同时,为配合外贸出口需要,炒青类茶有所发展。进入80年代,尖茶和各种名优茶迅速增加。1987年,全县名优茶产量达60吨,约占总产的11%。
【蚕桑生产】境内蚕桑业历史悠久。南朝宋时,野生榨蚕生长旺盛。至唐朝,已开始利用蚕丝织成红线毯进贡皇宫。此后千年,植桑养蚕为民乐业。至民国5年(1916),全县有桑田3908亩。民国14年(1925)产鲜茧2000担。民国23年(1934)产丝616担。民国32年(1943),全县蚕丝产量1575担。此后至建国前夕,蚕桑业衰落,桑园荒芜零星,养蚕仅供自给。建国后,政府发放贷款、提高茧价、奖励模范,并成立技术推广站,大力恢复和发展蚕桑生产。1956年,全县仅有桑园130亩;次年即增至1525亩。后因“大跃进”影响,桑园面积及产茧量锐减。1962年,全县桑园面积110亩、产茧6担。到1966年,桑园面积又增至1369亩,产茧429担。70年代初中期,桑园面积及产茧量又大为减少。1970年仅有桑园123亩。1977年起桑园面积增加,当年全县有桑园1398亩。1985年全县有桑园6479亩,1986年产茧量1090担。1987年,全县有桑园2041亩(其中矮秆密植桑园200亩),产茧984担。
▲分布主要分布在水阳江上游和华阳河两岸溪滩地,以及低山丘陵区。

1987年,全县蚕桑重点村有:永洲、鲍村、怀仁、玉山、东桥、宗村、龙潭。其中,永洲和怀仁的产茧量均超过5000公斤;玉山、东桥和宗村的产茧量均超过2500公斤;鲍村和龙潭的产茧量均超过2000公斤。是年,杨林乡桑园面积超过1000亩,夏渡、双桥、孙埠3个乡镇的桑园面积均超过500亩。
▲品种及技术改进
桑古生品种有毛桑和岩桑,境内山区仍有少量遗留。建国初主要是湖桑和实生桑,零星种植,不修剪,自然发条成高大的乔木桑,叶型小、叶肉薄,产叶量低,每年仅春季利用一次。1957年曾推广嫁接桑苗11万株,成片种植,推行修剪技术。60年代推广湖桑32号,发展成片桑园,密度为每亩300—600株;推行夏伐技术,一年多次养蚕。70年代向中低杆和适当密度发展。80年代推广湖桑199、湖桑197、湖桑7号、桐乡青、新一支赖等品种,具有叶型大、叶肉厚、叶质优、抗逆性强和产量高等特点;推行四季配比施肥、育苗以及夏伐、修枝、剪梢等技术。桑园类型向低杆密植和短杆速生密植方向发展;建设丰产桑园。
蚕蚕的品种,建国初为自留种,产量低、质量差,体质弱难饲养。50年代后期推广瀛翰×华九,具茧重蛹大、生产性能稳定的优点,但茧层率、出丝率低。60年代的苏16×苏17,易饲养、茧丝优,但产茧量不高。70年代以华合×东肥为春用当家品种,易饲养、产茧量高、丝质优。80年代以华苏、肥苏、苏肥、苏华四元杂种为春用当家品种,抗逆性强、制种量高,深受欢迎;夏秋用种主要为东34×603,后渐为新三元种替代。随着蚕品种的不断改良,茧丝的产量和质量均明显提高。
建国初,全年只养一季春蚕。50年代后期开始发展年养2季、3季。80年代又发展为年养4季。
养蚕技术,至50年代初均沿用传统方法,自然温度饲养,用手提蚕,以菜籽杆、麦杆做簇具。1956年曾推广苏联经验—高温快速养蚕法。此后逐步推广加温到标准温湿度,推广小蚕共育、联户育、塑料薄膜覆盖防干育和围台肩、立体片叶育以及小蚕标准化饲养技术;推广大蚕蚕台育、地铺育和条桑育等,给桑次数由多回育改为4回育、3回育等省力化饲养技术;提蚕用塑料蚕网,簇具改为蜈蚣簇、伞型簇、塑料折簇、方格簇等。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