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传统方式】传统的耕作形式主要有3种。套种:中稻套泥豆,中稻、单晚套绿肥,麦类套棉花、玉米。间种:油菜间作蚕豆作绿肥,小麦间蚕豆,玉米间大豆、山芋,芝麻间山芋。混种:小麦混豌豆,大豆混芝麻,泥豆混绿肥,荞麦混绿肥、胡萝卜。1955年以前,基本沿用传统的栽培制度,水田以一季中熟籼稻为主;晚秋作物有泥豆、荞麦、红豆、绿豆、胡萝卜、白萝卜、大白菜等;冬季作物有油菜(主要)、大小麦、蚕豆、豌豆、绿肥(紫云英)等。
建国前复种面积较小,复种指数低。1949年,全县有冬闲田65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64.4%,复种指数136%。建国后大力扩种冬季作物和晚秋作物,复种指数提高。
▲水田复种方式
中稻—泥豆、荞麦;红(绿)豆—油菜、大(小)麦、绿肥等。一年三熟。
中稻、单晚—油菜、大(小)麦、蚕豆、豌豆、胡萝卜、白萝卜、大白菜、绿肥等。一年两熟。
▲旱地复种方式
滩地:冬季的大(小)麦、油菜、蚕豆、豌豆—夏季的玉米、大豆、芝麻、花生、红豆、绿豆、棉花、麻类。一年两熟。
山地:冬季的大麦、油菜、蚕豆、豌豆—夏季的山芋、花生、芝麻、红豆、绿豆。一年两熟。
【推行“三改”】1955年3月,中共安徽省委开始在全省推行农业三项改革(简称“三改”)。本县的“三改”内容是:圩区大力推广双季稻;山区推广高产的胜利百号山芋和秋种马铃薯,改广种薄收为精耕细作;以及水改旱,旱改水实行三熟制,提高复种指数。是年,全县推广双季早稻129906亩、双季晚稻33297亩、秋种马铃薯5494亩、改种胜利百号山芋7564亩,午季作物扩大130366亩,增种晚秋作物93906亩,旱改水实行三熟制2236亩,复种指数达183.4%。全县粮食总产2.89亿公斤,是1949年的2.1倍;粮食单产148.2公斤,比1949年增长57.0%,其中双季早稻平均亩产200公斤、双晚平均亩产83.4公斤,两季合计283.4公斤,比一季中稻每亩平均增产50.6公斤;胜利百号山芋平均亩增产55公斤;旱改水一年三熟平均亩增产58公斤。
【发展双季稻】1955年试种双季稻163203亩,获得成功。1956年早稻面积骤增至55.66万亩、占水田总面积的53.3%;双晚面积增至42.37万亩;中稻面积由上年的84.46万亩减至44.06万亩。双季稻种植面积陡增,出现茬口紧、劳畜力紧张、肥料不足等情况,以致早稻平均亩产减至155.0公斤、双晚平均亩产减至53.7公斤,两季合计平均亩产208.7公斤,低于一季中稻的产量。1957年全县双季稻种植面积骤减,早稻不到16万亩、占水田总面积的15.3%,双晚12.1万亩;而中稻面积又回升到88万亩、占水田总面积的84.4%。1959年强制扩种双季稻,全县早稻面积69.19万亩、占水田总面积的66.3%;双晚34.73万亩。扩种双季稻,实行肥—稻—稻、油—稻—稻和麦—稻—稻的栽培制度,减少了豆类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而粮、棉、油等产量均大幅度下降。1961年实行“责任田”,允许农民自主经营,结果又恢复以中稻为主的栽培制度。1962—1965年均以中稻为主,种植面积稳定在六、七十万亩上下。
1966年后,农民逐步掌握了双季稻的栽培技术,同时又引进矮秆良种稻,单产不断提高,双季稻种植面积逐步扩大。1966年,早稻平均亩产250.7公斤,双晚平均亩产126公斤,两季合计亩产376.7公斤,比一季中稻平均每亩增产162公斤、比一季单晚平均每产增产104公斤。1972—1978年,全县双季稻种植面积一直保持在50万亩上下,占水田总面积的60—70%。而蚕豆、豌豆、大豆、泥豆、红豆、绿豆等养地作物的年种植面积由原来的16—17万亩减至3万亩左右,且限于旱地种植,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地力减退,化肥施用量不断增加。全县粮食总产徘徊在2.5亿公斤上下,早稻平均亩产200—250公斤,双晚平均亩产100—50公斤。1976年,全县肥—稻—稻种植面积38万亩、占水田总面积的50.7%,油—稻—稻种植6万亩,午粮—稻种植11万亩。
【粮食与经济作物间套作多熟制】1979年后因地制宜地逐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实行粮食与经济作物间作、套作的多熟制。主要有:(1)出现新的轮作制,如西瓜—双晚、烟草—双晚、早稻—荸荠、油菜—甘蔗等。(2)多层次利用土地,如稻田养鱼、桑园种菜以及免耕麦、免耕油菜等。(3)向优质高产发展,如优质米、优质麦等。(4)注重成本核算、科学种田,讲究经济效益。1982年,全县肥—稻—稻种植25万亩、占水田总面积的33%,油—稻—稻种植18万亩、占24%,午粮—稻种植15万亩、占20%。
耕作制度的有益变革,农业生产水平逐步提高。1987年,双季稻种植面积共91.4万亩,两季合计平均单产549.8公斤;粮食总产达3.54亿公斤,棉花总产334.2万公斤,油料总产2258.2万公斤,均创建国来历史最高记录。
建国后宣城县若干年份四稻动态情况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