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
安徽东南部,宣城这方地,自然形成于地质新生代第三系,人类开发于新石器时代早中期。春秋时地名“爰陵”,古越人聚落生息。秦初正式置县,沿用“爰陵”未易。悠悠历史,迄今两千二百年有奇。西汉改称“宛陵”,隋初更名“宣城”。此后,虽王朝更迭,县名未再更易。县境曾有省析,辖域随之差异。现今全县总面积2533平方公里。总人口75万,辖乡、镇、街道办事处合计41个。
境南山丘起伏,境北江湖涟漪。地形地貌多样,自然资源丰富。兼得地利之便,渐成江南名邑。先后为两汉丹阳郡、西晋宣城郡、唐宋宣州、元代宁国路以及明清宁国府治所在地。安徽正式建省后,宣城在皖南的地位与皖北重镇合肥齐名并提,“南宣北合”即此来历。现今为中共宣城地委、安徽宣城行署机关驻地。
(二)
宣城这方土地,经过历代先人相继开发治理,自晋迄清一千五百余年里,先后曾为海内公认的“五地”。即“京畿之区州府地”、“江东食货集散地”、“山明水秀揽胜地”、“文风昌盛诗人地”,遂使成为“历代名人荟萃地”。诸如:刘宋范晔、南齐小谢,先后出任宣城太守,分别于任期撰就《后汉书》、《谢宣城诗集》。爰自唐代起,李白、韩愈、白居易,先后寓居宣城;杜牧、沈括、文天祥,相继为官于此地。他们寄临宣城山水,直抒胸臆,留有脍炙人口的诗文数以百计。“敬亭诗山”、“谢朓北楼”成为声蜚遐迩的名胜古迹。宋代以来,宣籍梅氏、贡族、施门,人文辉映蔚起。诸如:宋梅尧臣、元贡师泰、明梅鼎祚、清施闰章、梅清、梅文鼎,曾先后在文学、艺术、数学领域里,创立过名重当时的流派和体系。梅尧臣被举为“宋代诗歌开山祖”,施闰章创领诗坛“宣城体”,梅清有“黄山画派巨匠”之称,梅文鼎为“宣城数学派”首脑,并被公认为世界三大数学家之一。他们在中国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史册中,占有显赫席地。
(三)
宣城社会经济,历史上兴盛衰退多次交替。秦汉时期,农耕渔牧并齐。三国之初,境北大规模围湖垦田,从此盛产稻米,时有“东吴粮仓”之称,延至晚清成为“芜湖米市”的主要米源地之一。农业持续旺盛,带动副业、手工业兴起,地方土特名产,品类济济。诸如:唐代“宣州红线毯”、宋代“宣城诸葛笔”、明代“宣城木瓜”、“宣城雪梨”,均被列为当时岁贡珍稀。清代“水东琥珀枣”、“敬亭绿雪茶”,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名气。
自东晋迁都南京,宣城地处京畿,随着中原人士的纷纷南移,闽、浙、粤等地商品,入京多经宣地,一时“商贾并凑”、“食货云集”,推动了宣城的商贸突起,直至南宋,始渐衰落,久未景气。明代中叶,毗邻“徽商”活跃于宣地,城乡商贸再度兴盛,一直延续至晚清时期。
清咸丰年间,境内兵燹之后水灾相继、疫病大起,以致境东南一带,“十室九空”、人少烟稀,土地荒芜、满目疮痍。同治年初,河南、湖北、皖北等处移民,大批定居本地,“踞室为家”、“插标为记”。他们在从事农耕同时,凭借各自承传的手工技艺,利用当地资源,使境内农副产品加工行业重现生机。诸如:制米、布、油、纸、烟、茶等工厂作坊,遍布城乡各地。清末民初,境内煤炭采掘相继兴起,截止民国8年,全县有商办煤矿公司二十好几。
民国建立之初,历史处于新旧交替。继而军阀混战,社会动荡不已,宣城的经济发展,形同蜗移。民国13年以后,开始有所转机,城区商办一座火力发电厂,本地现代工业初步创基。芜(湖)、宣(城)、广(德)长途公路和江南铁路芜宣段,相继建成通车,打破了长期的地方封闭,商品经济日渐活跃,城乡市场有所景气。全县社会经济,刚刚出现生机,抗日战争爆发,惨遭严重毁弃。抗日胜利,内战又激,时局混乱,政腐民疾,百业受摧,耗尽元气。政治、经济,危机四起,社会病态重重,直至解放前夕。
(四)
宣城地处皖南中枢,素为军政战略要地。早在二十年代初期,革命先驱恽代英、肖楚女先后来宣任教,以“宣城四师”为阵地,开展新文化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当时宣城成为“皖南新文化运动中心地”。1927年冬季,中共宣城独立支部应时成立,宣人祖晨为首任书记。从此,宣城有志之士在共产党旗帜下聚集,为将历史发展的车轮推向前进,英勇奋斗,前赴后继,抛头洒血,在所不惜。
抗日战争初期,宣城沦于日军铁蹄。民族脊梁叶挺、陈毅,以及张鼎丞将军、粟裕司令员,先后率领新四军“弯弓射日”于宣城境地,运筹帷幄、指挥歼敌。宣城人民开展抗日救亡,创立宣北、宣东、宣南抗日根据地,守土保家,机智抗敌。其中百名宣籍儿女,为国捐躯,英勇壮烈。后人不屈不挠,直至夺取抗战胜利。
解放战争时期,宣城的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为扭转乾坤而矢志不移,为迎接解放而慷慨就义。面对国民党的重兵“清剿”和残酷镇压,表现出铁骨铮铮浩然正气。其中,献出生命的革命英烈,合计107人。宣城人民终于以血的代价,换来了历史发展的崭新时期。
(五)
公元1949年4月24日,宣城全境插遍解放红旗。中共宣城县委、县人民政府,领导全县人民重新整治古老的州府之地。首先完成了社会主义的“一化三改造”,继而转入全面建设时期。通过“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实行政治、经济、文化同步治理。农田基本建设、现代工业兴起、商业交通发展,初等教育普及,这些空前的变化,使宣城的社会面貌日新月异。
然而,在前进之中亦存偏倚,主要是:急于求成,超越实际,片面追求高效率,搞大轰大嗡形式主义,以致劳民伤财,损耗实力。继而出现“文化大革命”的10年内乱,宣城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受到严重干扰和冲击,正常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难以落实,以致坐失了发展的大好良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委会议,扬起“拨乱反正”大旗,改革开放的春风,拂醒宣城大地。县委、县政府率领全县人民,把握有利时机,一面发挥本地传统优势,一面外引内联注入新的活力。“抓工促农兴各业”,使全县经济建设呈现勃勃生机。在短短的近10年里,宣城的社会主义物质、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实绩。先后被正式列为“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全国水产品生产基地”和“全国煤炭重点生产县(市)”之一;峄山草场列为“全国南方片畜牧草场基地”;周王文化中心被评为“全国农村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宋建双塔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连续两届荣获“全国田径之乡”,并被评为“全国体育先进县”之一。同时被安徽省列为“皖南优质烟草生产基地”以及“全省综合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县”和“黄山旅游区旅游点”之一。此外,世界独有、全国唯一的古生物活化石——“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建立在城南4公里,成为国际性的古生物科研基地。
芜屯公路、芜杭公路、皖赣铁路以及临近竣工的华东第二通道宣杭铁路,均在县城交汇,由西北向东南贯穿境内150余公里,使宣城成为当代皖南交通枢纽地。
截止1987年底,全县工农业总产值,与解放初期相比增长七倍有奇,并实现了宣城有史以来工业产值超过农业的比例。(国民经济增长实绩,详见文末附表统计)
综观宣城近10年来的社会经济,速度、效益尚不能尽如人意。制约发展的主要因素为“四不”,即:1、基础设施(水利、电力、公路、城镇)的建设不配套;2、经济特色(优势产业、龙头企业)的形成不显著;3、自然资源、地理位置的优势发挥不充分;4、科学技术(工业技术改造、农业科技开发)的应用推广不普及。
为加快发展宣城社会经济,安徽省人民政府以“皖东南大门”的特殊位置,将宣城列为全省重点开发建设的地区之一,并报经国务院函批:“撤销宣城县,设立宣州市”,时在1987年秋季。
宣州市委、市政府,根据本地的优劣态势实际,缜密论证分析,形成明确决议:以“狠抓基础、快上龙头、开拓流通、科技兴市”作为振兴宣州经济的战略策计,并制订出相应措施,激发全市人民自强不息,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将宣州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阶梯。
宣州,历史上曾有过斑烂时期,当今正处于合力奋发时期,必将出现璀灿的未来时期。
宣城县1978—1987年国民经济指标增长实绩一览表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