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义行善举
据旧志所载,各县历代都有修桥筑路,设津渡,捐粮献衣,赈济灾病等为善一方的义举。明宣德年间,泾县人查图源一人捐资造桥13处,查宝深捐资造桥8处;万历年间,胡尚仁、洪洋等捐银建造琴溪桥。嘉靖年间,宁国人胡珂续父业捐金采石重建河沥溪九孔大桥,桥成5年后被山洪冲坏,珂又捐资大修。他的后人也先后维修过。
旧时宁国县每年农历七月民间普修山路,届时村村行动,户户出工,蔚成风尚。
明正德末年,两淮饥民就食泾县。泾县人施粥赈济,岁以为常。有个名叫左忠的人,生平尚义砥行,施粥济饥,冬施棉,夏施药,救助灾民。清道光三年(1823)水灾,泾县人吴廷珊捐赠五千金,赈济芜湖、宣城灾民。晚清、民国期间,泾县民间捐资设“安全堂”,专为死后无亲人收殓者施棺安葬。宁国县丁村有个天门洞,始建于明万历四年(1576),民国9年由县人捐资重修,内设石凳供行人歇息,并备茶水供人饮用,对远行穷困者施草鞋、汤粥,以济人之急。
建国后,扶贫济困的美德更是蔚为风尚。“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互助精神日趋光大。1954年水灾,泾县接收了无为、繁昌、芜湖县16000余灾民,广大军民热情捐粮捐款,腾出公私房1244间,新盖草棚861间,安置灾民。还献菜3000余斤、柴4000余担、稻草6万余斤、木板数千块,送往外县灾区支援灾民。1983年水灾。郎溪县破圩50余个,县城水深数尺,陆地行舟,解放军舟桥部队为抢救灾民,干部战士浸泡在洪水中三天三夜,直到将被洪水围困的灾民和牲畜全部安全撤出。
二、尊老爱幼
尊老爱幼是我国人民传统美德。建国后得到进一步发扬,各县相继兴办了一定数量的福利院、敬老院。截至1987年,宣城县民政部门办福利院1所,乡镇统筹办敬老院3所,村办敬老院15所。郎溪、广德、泾县、宁国各乡镇基本上都办有敬老院。敬老院有专人负责老人的生活安排,冬有棉衣,夏有蚊帐,吃得饱,穿得暖,并有少量零用钱。平时安排一些文娱活动,收听广播,观看电视,有时还组织游览,以乐其天年。对未入院的孤寡老人,各县都给予“五保”(保吃、保住、保穿、保医、保葬),共青团经常组织团员为他们挑水、搞卫生。1974年,宣城夏渡乡东桥大队70岁的郭大妈老伴病故,无儿无女,大队党支部书记陈怀德将她安置在队屋居住,自己天天照顾老人,每年除夕和老人一道吃饭,陪老人守岁。1984年,宣城年近花甲的老党员陆大松到离家几十里的峄山乡敬老院当护理员,服侍孤寡老人,常年为老人喂饭、洗衣被,直至清洗粪便。宁国县仙霞乡敬老院院长黄昌书、黄岗乡敬老院院长朱德华因常年服待老人,深得社会好评,荣获民政部颁发的“德重义高”金字匾额。
对失去父母的孤幼儿,社会也极为关注。清末宁国人周赟在县城建育婴堂,收养孤儿。建国后党和政府对孤儿更是多方照顾。各县一般都办有福利院收养孤儿,1961年宣城县有4000多名孤儿得到妥善安置。
三、舍己救人
1952年9月,泾县包村小学教师施新民为抢救两名落水学生,光荣献身。教育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对他舍己救人的事迹进行褒奖,内务部追认他为烈士。
1986年5月,泾县黄村乡九义村年仅24岁的女青年张月萍,为抢救一名落水儿童献出宝贵生命,安徽省人民政府追认她为烈士。
1983年大水,宣城县周年喜、李行、李传斌三人,为保堤救人与洪水搏斗光荣献身,安徽省人民政府追认他们为烈士,中共宣城县委、县人民政府号召全县人民向他们学习。
四、尊师重教
区属各县历来都重视教育,各县志书均有捐资办学的记载。明崇祯十年(1637)建平(郎溪)县令何宏仁兴办学宫,费用支绌,县绅史大典捐助两千银,又捐学田50亩,为学宫费用之源。清乾隆十九年(1754),建平县令韩君履“欲谋鼎新文庙,以振起士风”,县人欣然捐助白银3600余两。
清初,泾县黄田乡人朱武勋捐资兴建培风阁办义学,乾隆年间朱苞、朱荪两人相继捐资购书数万册藏于培风阁,以造就后学。赵希廷等捐资复修水西讲堂。
建国后群众捐资办学之风更甚。50年代泾县各地农民自发献工献料,兴办学校。1987年泾县潘村乡巧峰村梅山煤矿投资创办初中一所,购置设备,聘请教师,承担常年学校费用,并以减免学杂费、设立奖学金的办法,帮助和鼓励贫穷子弟学习。1981~1987年,宁国县群众集资办学筹款346.96万元,汪溪乡周宪章自费创办宪章小学。
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作用,历来为社会所重视,民国期间和新中国建立初期,每逢春节学生都要向教师“拜年”。“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左”的错误影响,教师受到不公正待遇,学生批斗老师的行为比较普遍。1978年以后,科学文化知识重新受到重视,人们崇尚知识,尊重教师,学生毕业离校直到走上工作岗位后,仍不忘老师教育之恩。1985年国家规定了教师节,届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召开座谈会,表彰为教育工作做出贡献的教师,党政领导深入学校慰问教师。教师住房等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关心和尊重教师之风已经形成。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