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光绪二十九年(1903),“癸卯学制”规定设蒙养院,幼儿3~6岁入院;民国11年(1922)“壬戌学制”规定设幼稚园,幼儿4~6岁入园;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制”规定设幼儿园(班),幼儿3~6岁入园(班)。
一、幼稚园(班)
全区幼儿教育事业泾县始办较早。民国10年(1921)左右,县立高等小学即附设幼稚班1个,后增加为2个班,抗日战争爆发后停办。18年,泾县茂林吴氏私立养正小学曾附设幼稚班1个,不久停办。29年,茂林教会办福群小学,附设幼稚园1所,入园幼儿18名。36年丰乐乡(今黄村大康、王府)两保联立国民学校(初小)附设幼稚班1个,招收幼儿21名。37年,溪头乡中心国民学校(完小)附设幼稚园1所,入园幼儿仅20名。
广德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曾于民国初期附设幼稚班1个,只维持一学期即停办。
宣城县于民国20年办幼稚园2所,每所1个班。当年入园幼童计78人,幼教人员4人。21年,省立四中附属小学附设幼稚班1个,入班幼儿50余人。皖南中学附属女子小学附设幼稚班1个,入班幼儿30余人。
郎溪县立第一高等小学于民国24年附设幼稚班1个,招收幼儿30余人。
抗日战争爆发后,仅存泾县山区福群小学幼稚园,丰乐乡大康、王府两保联立国民学校幼稚班,溪头中心国民学校幼稚园等坚持办学。
二、幼儿园(班)
建国后,全区幼儿教育事业逐步发展。办学形式有国家办、厂矿企业办、街道办和乡、村民办等多种。1952年,全区共有幼儿园(班)30个,在园(班)幼儿1249人,有保教人员30人。1956年各县都创办示范性幼儿园(县幼儿园),分大、中、小班,有素质较高的保、教人员,园内一般有滑梯、木马等设备和其他玩具。幼儿园教学比较正规,设有语言、计算、音乐、美工、体育、游戏等课程。时郎溪县建华幼儿园实行寄宿制,寄宿幼儿70余人。1958年,社(乡、镇)队(村)都办起了幼儿园(班),全区(含区辖5县)共有公、民办幼儿园(班)1700个,在园(班)幼儿52376人,保、教人员有1881人。1959年,宣城城关幼儿园改县幼儿园,设日托大、中、小5个班,全托大、中、小6个班,在园幼儿210人,保、教人员14人。1962年全区幼儿园(班)经调整后仅剩30余个,在园(班)幼儿1470余人,有保教人员70余人。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期,各类幼儿园(班)均停办。1971年,各地相继出现民办幼儿班(时称红儿班)。1975年,泾县恢复城关幼儿园,开设8个班,入园幼儿361人,有保教人员21人。之后,各乡、镇小学始设幼儿班,街道、农村民办幼儿班亦有发展。
1977年,全区(含区内4县)有各类幼儿园(班)106个,在园(班)幼儿2111人,保教人员144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79年,行署成立地区少儿协调委员会,之后,各县亦相继成立少儿协调委员会。全区幼儿教育事业从此有了较大发展,农村小学普遍附设学前班,许多厂矿、企事业单位、街道都办起了幼儿园、托儿所,有些退休小学教师还私人创办幼儿园、托儿所。
1980年,各县恢复建立示范性幼儿园。1982年全区计有各类幼儿园(班)近300个,在园(班)幼儿7000余人,保、教人员300余人。其中广德县有民办幼儿园(班)51个,入园幼儿2133人。宣城县有私办幼儿园(班)9个,入园(班)幼儿250人。泾县宣纸厂幼儿园被评为全省幼儿教育先进集体。1985年,地区直属机关幼儿园在宣城创办。1987年,全区计有各类幼儿园(班)540个,在园(班)幼儿18000余人,保、教人员800人左右,其中近半是经过专业训练的幼儿教师。示范性幼儿园中,广德县桃州幼儿园颇具特色。
广德桃州幼儿园简介1982年,广德县政府拨专款15.6万元建广德桃州幼儿园,占地3400平方米。初建时,一幢教学楼和一幢综合利用楼,计946平方米。1984年幼儿园采取“国家拨一点,地方捐一点,家长交一点,自筹一点”的办法,筹款73万元,征地3600平方米,兴建教学用房2200平方米和占地300平方米的儿童乐园。
1983年,幼儿园正式开学,始设7个班,入园幼儿254人,占桃州镇适龄儿童的24.6%,有保教人员21人。1987年,幼儿园开设大、中、小22个班,其中一个幼托班,入园幼儿计924人,桃州镇98%的幼儿均在此就读,保、教人员有101人,其中幼师毕业10人。园内开设语言、计算、唱歌、图画、故事、游戏等科目,进行电化教学。1986年幼儿园被地区教委纳为电教试点。1985和1987年两次获地区教育系统“先进学校”称号。1987年园党支部被评为县直机关“先进党支部”。教师杜其秀获全国“先进教师、省少儿先进工作者”称号,并荣获省“五·一”劳动奖章。教师周建梅、工人祖艺获省“劳动模范”称号。该园现已成为全区规模较大的幼儿教育中心之一。
宣城地区1952~1987年区幼儿教育情况统计表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