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宣城地区的集体商业,始于1953年3月首批私营商业改造试点,年底全区652户私营棉布业有649户,改造为集体商业。1955年5月,实行农村商贩改造试点,是年底,全区农村私营商贩有2819户、3952人通过改造后,转为集体商业217户,从业人员833人。1956年6月,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全区10682户15282人私营商业中过渡为集体商业9896户,从业13617人;被国营公司直接吸收107户,继续个体经营679户。1957年,归口国营系统管辖的27292户私营商业,过渡为集体商业24725户;吸收到国营部门221户;个体经营2346户。1958年,区辖5县商业网点2355个,从业人员8499人,其中集体商业网点1696个,人员7727人;商业资金共133.97万元,其中集体资金129.67万元;商业销售总额2104.80万元,其中集体商业销售额2006.16万元,占95.31%;利润总额87.34万元,其中集体83.89万元,占96.05%。此后,集体商业改为“三代”形式(即代销、代营、代加工),在经营上实行统一核算,共负盈亏,在分配上实行固定工资加奖励,取销股金分红,使集体商业逐渐过渡为国营商业分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全区集体商业进一步得到调整,将“三代”形式的集体门市部复归原合作店(组),退还公积金,恢复股金分红制度,但大多集体商业普遍存在着资金薄弱、设备陈旧、人员老化等因素制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举步维艰。1980年后,全区新办集体商业纷纷发展起来,其中知青商店163个(宣城18个、郎溪11个、宁国37个、泾县40个、广德及地直57个)。1983年,归口国营管理集体商业378个,占国营商业(819个)46.15%。1987年,全区集体商业1508个(其中经营网点248),占商业机构总数(23901)6.31%;从业9711人,占商业人员总数18.03%。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