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工具
民国时期,装卸搬运工具异常简陋,装卸工人一根扁担(或大杠)、一副箩筐、一块搭肩布;跑长途的每人一辆独轮车(俗称狗头车),工人劳动强度大,运量小,力资低。1952年宣城县城厢搬运工会率先购置40辆轻磅手板车,郎溪、广德、泾县搬运站亦从1954年起开始购置胶轮手推车,逐步淘汰木制独轮车。1958年后,区内公路建设发展较快,搬运市场上出现双轮胎小板车,并很快普及,仅宣城、郎溪两县搬运企业,1965年就有小板车482辆。1958年至1960年,郎溪、广德两县搬运企业购买38匹马,发展畜力运输。1971至1976年,宣城、郎溪、广德、泾县4县搬运企业共购置自制简易机动三轮车26辆,成立机动队。各县搬运企业又从1975年起陆续购置载货汽车,机动三轮车逐渐被淘汰。至1982年,区辖5县搬运业已有载货汽车59辆。1987年又增至119辆,其它机动车14辆,总载货吨位达755吨,挂车47辆,227吨位,人力车(小板车)减少到184辆,载重73.6吨位。机械运输已基本代替人力运输。
1970年前各县装卸作业主要靠人力扛抬。盐包上河时,从船仓到盐仓几百米路程,全靠工人扛。煤炭下河也均仗装卸工人抬。1972至1975年,宣城、新河庄、水阳、梅渚港口码头相继安装吊机(共8台),大宗物资由吊机操作,散装物资由滑板或跳台装船;同时还配备3至10吨起吊葫芦,装卸大型笨重货物。宣城县搬运公司还专门配备流动吊机和小型货车。1950年车船装卸量仅23.03万吨,1987年,全区车船装卸量达386.6万吨,除部分重点作业区(车站、码头、大厂区)配置一些装卸机械或装卸台外,其他装卸作业仍以人力劳动为主。
二、搬运
民国年间,宣城地区陆路交通不发达,货物运输以水路为主。城镇码头为各类货物的集散地,故围绕城镇码头装卸、搬运的各种劳动者也应运而生。挑、拉、抬等各种搬运手段兼有。新中国成立后,从1949年11月至1951年,各县以装卸搬运工人为主体,先后成立县级搬运产业工会,并逐步扩展到各主要集镇。从1950年7月至1953年,各县相继成立搬运工人集体经济组织——搬运站。1959至1962年各县搬运站改为县搬运装卸管理所,1964年前后又改为搬运合作社。宣城县于1978年成立搬运公司。郎溪、广德、泾县和宁国4县于1982年先后成立搬运公司(系集体所有制)。
1953年,装卸、搬运行业实行“统一货源、统一调度、统一运价”的“三统”政策,把装卸与搬运纳入国家运输计划,一切货源必须执行国家统一制订的装卸、搬运价格(力资)。1963年各县交通局派出机构交通运输管理站成立,对民间运输市场实行管理。遇有大宗物资需装卸或运输,由交通运输管理站协调专业与非专业人员进行作业。“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正常运输秩序打乱,“三统”管理陷于停顿状态。1978年后运输市场开放,乡镇企业自产运销和农村多余劳力转向装卸和搬运业的日趋增多。为适应新形势,全区专业性搬运业除继续从事装卸搬运业务外,还大力开展汽车长、短途运输及其他业务。宣城、宁国两县搬运公司与铁路、公路运输部门开办联运业务。郎溪县搬运公司开办黄砂站、货栈和饭店,多方扩大经营范围。至1987年底,该行业仅生产工具固定资产(净值)一项就达419.7万元,1987年货运量达34.35万吨,周转量2683.08万吨,专职职工2158人。
三、管理
宣城地区专业搬运企业是在搬运工会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其经营管理有两种形式:一级核算和二级管理;分级核算和分级管理,基层搬运队自负盈亏。搬运企业建立初期从力资收人中提存15%,工人享受少量医药费,其他均自理。1955年企业实行提留公共积累制度,从总收入中提存30%归集体统一使用,70%属工资分配。1957年企业又以劳力强弱分为3个等级,分别提留。提留剩余部分作为工资分配到人,也有不分等级按一种比例提留的。1962年前后搬运企业分配制度又作调整,有的按人评分,采取“死分活值”方法进行分配,有的只分等级不评分。短途运输除按规定提留外,多劳多得。1964年企业又改行“计税工资”制。工人每月工资额最多不能超过60元,超过部分要征累进所得税,超过越多,所得越少。这种制度虽有利于集体,但严重挫伤工人劳动积极性。1984年始,搬运企业分配制度实行改革,试行经济承包制,多劳多得,将企业经济效益直接与职工切身利益挂钩,调动了工人劳动积极性。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