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宣城地区在地质分区上位于扬子准地台,处在长江中下游多金属成矿带的东侧。各时代地层发育较完整。前震旦系为变质岩,构成本区基底;震旦系至第四系以沉积岩为主,组成盖层。印支期至燕山早期地壳运动,导致本区盖层发生强烈褶皱、断裂和岩浆活动,演化成下扬子台褶带的一部分。燕山晚期的断块运动加强,使南部上升,形成隆起山地,北部沉降,成为断裂塌陷盆地。
区域主导构造线为北东向,形成紧密的北东向线型褶皱和北东向主干断裂带。沿断裂带有一系列的中基性——酸性岩浆侵入与喷发活动,其中以燕山期花岗岩和闪长岩分布最广。
一、地层
本区地层属扬子地层区下扬子分区。地层自前震旦系至第四系发育较完整。前震旦系(距今10亿年以前)构成基底;震旦系至第四系境内均有出露。其分布情况为:
震旦系(距今6~10亿年)主要在宁国县南部山区的汤坑、浪荡坞、龙池山、阳壕山、石河、瓦窑坪、太阳山、中村等地,出露地层厚度389~3921米。泾县西部山区乌石一带亦有出露。为白云岩、砂岩、页岩、泥岩、灰岩等组成。
寒武系(距今5~6亿年)主要分布于泾县北贡唐村、宁国县九宫庙、广德县寨山等地,总厚度1145米。为一套浅海相泥岩和碳酸盐类岩石组成。
奥陶系(距今4.4~5亿年)主要分布于泾县栗园、里马村,宁国县九宫庙、长虹铺,广德县长虹关、寨山一带,总厚度360米。以砂页岩、灰岩、白云质灰岩为主。
志留系(距今4~4.4亿年)主要分布于泾县外马村,宣州市新河庄、溪口,郎溪县伍牙山,宁国县畈村、龚家坞,广德县亭子山、塘辛、柏垫、卢村等地,总厚度3025米。为浅海滨海介壳相砂岩夹页岩等组成。
泥盆系(距今3.5~4亿年)主要分布于宣州市新河庄、敬亭山、麻姑山、水东、周王、溪口,广德县亭子山、四顶山、独山,宁国县畈村、港口,泾县孤峰、管岭等地,总厚度1717米。为陆相沉积的砂岩、石英砂岩等组成。
石炭系(距今2.7~3.5亿年)主要分布于宣州市水东王胡村、广德县独山、泾县孤峰一带,总厚度242米。为一套浅海相灰岩、泥灰岩等碳酸盐岩组成。
二迭系(距今2.25~2.7亿年)主要分布于宣州市王胡村、周王,广德县新杭、独山,泾县摇头岭、昌桥、孤峰,宁国县港口一带,总厚度1127米。为陆海交替浅海相硅质岩、灰岩、炭质页岩夹煤层组成。
三迭系(距今1.8~2.25亿年)主要分布于泾县摇头岭、宣州市水东、宁国县山门洞及苏浙皖交界附近,总厚度大于1047米。以泥岩、灰岩、白云岩为主。
侏罗系(距今1.35~1.8亿年)主要分布于宣州市水东,广德县大王村、南冲、白茅岭,郎溪县姚家塔一带,总厚度2552米。由砾岩砂、页岩及煤组成,上部由一套中酸性熔岩及火山碎屑岩组成。
白垩系(距今0.7~1.35亿年)主要分布于宣州市寒亭、泾县马头、广德县誓节一带,总厚度1070米。以一套碎屑岩为主。
第三系(距今200~7000万年)主要分布于宣州盆地,总厚度1221米。地层极易风化,常形成较厚的松散残积层。
第四系(距今200万年以内)境内出露较广泛,面积达4365平方公里,总厚度170米。主要为冲积、洪积、残积、坡积的砾石、砂、粉砂、粘土组成。
二、岩浆岩
1、侵入岩
刘村岩体分布于广德县四合乡至浙江安吉县障吴村一带,境内出露面积203平方公里。形成于白垩纪早期。岩体边缘为细粒斑状花岗岩、二长花岗岩、中粒斑状花岗闪长岩,中央为中粒、中细粒斑状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岩石成分变化较大,主要钾长石与斜长石比例多变。金属矿化微弱,较有利的矿化为水晶和萤石。
麻姑山岩体位于宣州市麻姑山。地表分成南北两个岩体,相距300米左右,直径分别为150米和270米。岩体无分相现象。岩石呈斑状结构,斑晶含量30~50%,以中长石、石英、黑云母等矿物为主。从矿物成分看,岩体以花岗闪长岩为主,铜、钼矿化现象普遍。
庙西岩体在广德县庙西、下寺一带,呈北东方向延伸,地表出露面积约62平方公里。分相明显,边缘相为细粒花岗岩、细粒斑状花岗岩和花岗斑岩,过渡相为中细粒斑状花岗岩。矿物成分及含量变化不大,从边缘相到过渡相,仅钾长石、石英略显增多,斜长石、黑云母微量减少。矿化现象主要是铁,局部有多金属矿化现象和铀异常。
姚村岩体在郎溪县姚村一带,呈北东65°方向延伸。岩体分相明显,边缘相为细粒花岗岩,过渡相为中细粒斑状花岗岩,中央相为中粗粒钾长花岗岩。岩石中含暗色矿物极少。矿化现象以萤石为主,金属矿化现象不高。
2、喷出岩
粗面岩及粗面斑岩在郎溪县凌笪一带。岩石呈浅灰色,斑状结构。矿物成分为斑晶钾长石5%,斜长石和黑云母少量,基质钾长石89%,石英微粒5%,副矿物微量。粗面岩普遍硅化,钾长石被次生石英交代。
流纹岩及流纹斑岩分布于广德县四合、庙西等地。岩石呈灰白色、浅灰色和浅红色致密块状。成分较均一,斑晶成分及含量为:石英7~10%,钾长石3~6%,斜长石0~3%,黑云母少量。最常见为流纹构造,长石、石英组成条带。
次苦橄玢岩在广德县风桥乡西坞。长100米,宽70米,走向东北。呈灰绿色。主要矿物成分有橄榄石、辉石,副矿物有磷灰石、锆石、金红石、磁铁矿等。由于爆发关系,岩石中含大量角砾,成分复杂。
次橄榄玄武岩次安山玄武岩分布于广德、郎溪县交界的白茅岭一带。呈深灰色、灰黑色。矿物成分及含量:斑晶为拉长石10%,橄榄石2%,辉石1%,基质为拉长石42%,橄榄石10%,辉石15%,金属矿物10%,玻璃质10%。次生矿物有蛇纹石、绿泥石等。
三、构造
境内地质构造过程为印支、燕山、喜马拉雅三次运动。主要褶皱构造由印支运动形成;燕山运动以断裂和岩浆活动为主,也继承了印支运动的褶皱和拗陷;喜马拉雅运动以差异性升降为主,进一步导致南部、东部成为隆起山地,北部成为塌陷盆地。
1、褶皱构造
敬亭山——狸头桥复背斜位于固城湖——九连山一线东南,东坝——南漪湖——敬亭山一线西北,宽约14公里,以狸头桥、新河庄两地为准,分北、中、南三段,全长50公里,总体走向北东。自北而南包括新河庄背斜、昆山向斜、花山向斜和敬亭山单斜。复背斜已被切割支离破碎,轴面均向南东倾斜。其核部由高家边组、坟头组、茅山群、五通组等组成,翼部由黄龙组、船山组、栖霞组、孤峰组、龙潭组、殷坑组等组成。
北贡背斜在泾县北贡一带,长7公里,宽3.5公里。核部由黄柏岭组组成,翼部由杨柳岗组至高家边组组成。两翼不对称,倾角分别为10~25°和30~40°。
泾县水东复向斜包括地域辽阔,北至麻姑山,南至浙溪,西至孤峰,东至水东。共由12个次级背、向斜组成,即:孤峰向斜、麻姑山背斜、寺门口背斜、蔡村坝向斜、新田向斜、溪口向斜、虾子岭背斜、水东向斜、外湾背斜、大移村背斜、董村向斜、东园背斜。核部由扁担山组、大隆组等组成,翼部由唐家坞组、五通组、黄龙组、孤峰组等组成。但地层常有缺失现象。复向斜两翼常呈不对称状。
九宫庙复背斜位于水东向斜之东、宁国县长虹乡境内。走向北东,长约12公里,宽3公里。由寒武系至奥陶系组成,西阳山组或谭家桥组常构成核部,黄泥岗组构成翼部。断裂系统常破坏了背斜的原始形态,向西南呈指状分叉,剖面上波状弯曲。
金龙山向斜在广德县西部。为一异常开阔的挠曲构造。原轴向北东,遭月湾街断层破坏,现存形态近南北向。核部最新地层为五通组或船山组,两翼为大白地组至唐家坞群。受柏垫断层和洪村断层影响,使向斜分成三段:南段起于杨滩附近,中段为平缓对称向斜,北段仅残存波状起伏的单斜。
阳岱山向斜在广德县东南部,长13公里。核部为唐家坞群上段,翼部为畈村群。两翼倾角相似,约25°左右。向西南仰起,仰角18~22°。
亭子山背斜在郎、广交界处。东北起自牛尾巴山,西南至亭子山,走向北东,长13公里。核部为唐家坞群下段,两翼为唐家坞群上段和和龙山组。总的轴面倾向东南,西北翼略陡,东南翼稍缓。
大龙山——砺山复式向斜位于广德县北部。大龙山向斜为复式向斜的主体,外貌近似圆盆状,东西长20公里,宽18公里。盆内为上侏罗统覆盖,上古生界只在边缘零星出露。复式向斜三个次级褶曲为吉多岕向斜、长山背斜和砺山向斜。向斜核为殷坑组,背斜核为高骊山组。
新杭向斜在广德县新杭乡境内。核部为扁担山组,西北翼为五通组至和龙山组,东南翼为龙潭组至和龙山组。轴向40~50°。在新杭北仰起。长9公里,宽2.5~3公里。
广德拗陷包括广德县东部和中部广大地区。由下白垩统七房村组构成。拗陷形态不规则,西部于广德县城郊一带封闭,向东开口。总体为北西西向,地层多为南南西倾向,倾角10~15°,受北西向基底断陷控制。
宣南拗陷包括宣州市、郎溪县的大部,泾县北部,向西至南陵境内。呈近东西向延伸,但受北东向构造影响,不仅向北东向开口,而且发育分支拗陷多条。地层倾角5~15°,拗陷中心向东北方向迁移。其上又叠置了丹山、十字铺等次级拗陷。
门口塘拗陷位于广德县北部。外貌呈椭圆形,东西北三面为古陆包围。北东走向,长15公里,宽12公里。由上白垩统宣南组上段组成。倾角10~15°。据钻孔资料,拗陷最深处达250米。
2、断裂构造
青弋江大断裂为江南深断裂的一部分。自黄山市(原太平县)入境,沿青弋江至泾县,经宣州市敬亭山,穿越南漪湖,从郎溪县东北部进入江苏境内,呈北东向展布,境内长约130公里,宽l0~15公里。形成肇始时间为加里东运动晚期,印支运动表现一定的活动,燕山期活动最为强烈。是铜铁形成的主要通道。
周王深断裂西自青阳县入境,经泾县北部、宣州市周王、广德县独树,延伸至浙江省,境内长约150公里。断裂北侧为白垩系;南侧为古生界,组成皖南山区。沿断裂岩石硅化、角砾岩化强烈。断裂发育于加里东运动,燕山晚期和喜山期再次发展扩大。
郎溪——宁国深断裂为郎溪休宁深断裂的东北段。北起郎溪县伍牙山,经广德县独树,至宁国县洪门西南入绩溪县,境内长约120公里。断面倾向东南,倾角30~45°,破碎带宽数米至数十米。断裂主要发育寒武系至志留系。沿断裂角砾岩化、硅化、片理化强烈。断裂起始于燕山中期,燕山晚期活动强烈。
虎岭关——宁国墩深断裂北起广德县虎岭关,南至宁国县宁国墩,北东走向,长70公里,宽20公里。断层面以倾向南东为主,倾角多变。发育在寒武系内,控制印支期、燕山期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的发育。断裂带片理化明显,呈北东向分布。断裂发育于皖南期,印支期、燕山期活动较弱。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三节 气 候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