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何琦
何琦(约302~384),字万伦,本邑西乡人。出身于东晋世宦之家,祖父何龛为后将军,父何阜任淮南内史,堂弟何充官至司空。琦以孝义著称,14岁丧父,哀伤憔悴。初为宣城郡主簿,继补泾县县令,后封陵阳候。母死,抚棺号哭,悲恸泣血,遂不愿为官,隐居不交人事,躭玩典籍。司徒王导爱其才,推为参军不就。司空陆玩、太尉桓温征为博士,亦被婉言谢绝。至简文帝咸安元年(371年),朝廷诏为参军,仍称疾固辞不行。琦为东晋著名历史学者,好古博识,常以述作为事。晚年隐居朗陵山(今县城西15公里),潜心钻研典籍,著书立说。所著《三国评论》百余篇,《晋书·何琦传》、《隋书·经籍志》均有著录。琦布衣蔬食,以琴棋自娱,终年82岁。祀孝子祠,祭久不绝。
张乔
张乔(约825~890),本邑人,晚唐以擅长律诗著称。少与许棠受业于尚书薛能门下。咸通年间,与许棠、俞坦之、剧燕、任涛、张蟾、郑谷、李栖远、李昌符等被称为“诗坛十哲”。咸通十二年(871年)乔与宣城许棠同赴京兆府参试。主考李频以棠久困考场,首荐之,故棠中进士而乔名落孙山。乔在《送许棠及第归》一诗中写道:“傍人贺及第,独自却沾襟”。其师薛能以诗怜乔曰:“何事尽参差,惜哉吾子诗”。乾符四年(877年),黄巢起义军在南陵大败唐军。乔罢举遂隐居九华山,与伍乔、顾云、殷文圭、杜荀鹤、许棠辈互相题咏,栖老山林。终其一生未中进士,今存诗二卷,载《全唐诗》。

(1055~1134),字元功,今南陵家发乡徐家桥人。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以进士授吴江县尉。后迁建平知县,复入任广陵申王王府记室参军。哲宗见其文,颇赞赏,欲召为左右史,未及行,崩。徽宗立,擢宝文阁待制兼侍讲,迁中书舍人,修《神宗实录》,渐得徽宗信任。徽宗尝对责力言:“朕每听臣僚进对,非诈则谀,惟卿鲠直,朕所倚赖”。不久,迁给事中,授翰林学士。乃上疏陈时要、任贤、求谏、选用、破朋党、明功罪等事,并草诏参订国史。徐责力任桂州教授时,奉命随军征交趾,山高路险,瘴气逼人,民夫不堪其苦,途中逃亡者甚众。转运使捕千余人,使责力仗之。责力不忍,乃据理力争,终使逃亡者免于刑仗。责力任通州(州治今江苏省南通市)通判,值海堤久废失修,海潮泛滥,田园尽没,房屋倾圮,乡民流离失所,饿死者甚众。睹此情,不辞辛劳,亲自率领堤卒,指挥民工,筑堤固防,为民造福。
素耿直,常犯颜直谏,论朝政得失,抨奸臣弄权。素恶蔡京,尝拒绝与共校《五朝宝训》。大观年间,蔡京一伙将茶盐经营收归“国有”,高价垄断,搜刮民脂民膏,每年以百万贯供徽宗“御用”。民怨载道,“唯茶盐法为最苦”。大观三年(1109年),任太平州知州(州治今当涂县)乃进京向徽宗力陈“茶盐法为民病”,徽宗表面称许,实不愿放弃私利,乃加责力龙图阁直学士衔,留守南京(今河南商丘南)闲置,并任蔡京为相。终不复用,乃于徽宗宣和六年 (1124年)称疾还乡。在城西建“元功书院”(即黉塘书院,为本县最早的书院),亲自主讲,为桑梓培养人才。卒年79岁,赠资政殿学士。《宋史》立传,旧县志列为名臣之首。
丁镃
丁镃(约1380~1451),字永时,本县绿岭人。明永乐(1403~1424年)年间,以工书法被征入国子监预修《永乐大典》。初为户部主事,继调吏部,再调礼部祠祭司。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随明成祖北征阿鲁台,至西阳河而还。宣德年间,以父死居丧,期满后改任户部,后擢刑部郎中,出任浙江都转运使。丁为官干练,善用事,多功勋,以廉能治行为天下第一。
曾出使徐州,见灾民遍野,饿死者甚众。丁镃为救民之急,甘冒擅越之罪,未经朝廷批准,毅然开仓赈济。朝廷未予问罪,反赐以衣物酒食,并提为河南布政使司右布政。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剌军引骑南下,英宗领军迎战,在土木堡(今河北怀来县西)兵败被俘,京师危急。代宗即位,用于谦守京师,任丁镃为刑部左侍郎,与户部左侍郎沈翼、工部右侍郎张敏、右通政使栾恽等才望大臣出守重镇。丁镃独总理大名,河南、凤阳、淮安皆属管辖。其往来调度,训练义勇,分屯设险,皆成竹在胸,有条不紊。所过境内对灾伤设法赈济,安恤军民,远近称颂。不久,瓦剌兵退,召还本部,告老还乡。未几病卒,著有《东江集》行世。
何奎
何奎(1517~1569),字文明,一字赞文,号郎峰。祖籍江西庐陵,元时迁南陵何湾定居。幼家贫,有志操,与堂兄何燮(字赞元,明嘉靖三十八年贡生)受业于著名散文家归有光门下3年,深得震川(有光号震川)器重,《震川文集》中有《送何氏二子归南陵序》。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中举人,十年后37岁中进士,除官行人司行人。后迁兵科、户科、礼科给事中,多所建树,遂进吏科都给事中,司都谏之职。其时,首辅严嵩,专国弄权,残害忠良。奎乃条陈五事,请“宽民力,惩赃吏,重纠察,正士风,禁奢靡”,以解国之殆危。嘉靖四十一年,罢严嵩官。朝廷将“宽民力”事下户部,规定“每岁钱粮,各给信票,不得别派,亦不得多纳”。其余四事,亦下有关部院从实举行,并诏示全国:“凡大臣科道,各加俭约,以为众先”。旋又就国库空虚,岁用益繁,上疏世宗请“早赐 计处,以济时艰,以固邦本”。疏凡数千言,辞情恳切。穆宗嗣位,正欲擢用奎,遽以病卒于官。
何奎著述,多散佚,存稿百余篇,由其后人何彤文(曾护理衡州知府)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39年),整理付印,名《何都谏遗稿》。
许梦熊
许梦熊(生卒年不详),号印峰,南陵池湖(今黄塘乡)人。家贫好学,平日汲水亦置书于桔槔(提水工具)间吟诵,夜间攻读无灯火,则燃竹以代之。明穆宗隆庆五年(1571年),被大学士张居正选为进士,累官至兵部职方司员外郎。许游宦数十年,无中人之产,不畏权贵,刚正不阿。初授浙江仁和知县,因顶撞显贵新郑王而被改授福建福清知县。福清地处海滨,常遭倭寇骚扰。前任知县方被倭寇逐走,新郑王使许继任,实欲借此加以构陷。许到职后,“宽输便民,革税通商,筑堡防边,兵民赖之。尤振兴文教,建号舍,置学田,令诸生诵读其中”。值戚继光领军入闽肃清倭寇,为许治福清创造了安定条件。许在福清两年,政通人和,县民安居乐业,为此闽志将许列为名宦。后转任湖广宜都知县,时大学士张居正居首辅有年,因治理居功而堵塞言路。许乃乘张奔丧回故里之机,从容规劝张广开言路,张感而采纳。不久调京任工部都水司主事,督理易州厂务,抗疏请革惜薪司中官常例以甦商困。坐谴,补德州同知。后升兵部职方司员外郎,上《筹边策》,为台臣所攻,降茶陵州同知。吏部察其诬,转顺天府制,移户部主事。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死。神宗迷信炼丹,道师张国祥,威势显赫,位在六卿之右。许乃上疏请求崇正学,斥邪道,以“忤旨”罪被免职回乡。
万历十三年,许协助知县沈尧中编成《南陵县志》16卷付印。一生著述,大都散失,其中《襟日楼草》、《寓理千言》,《省志》有著录。《南陵小志》载有许《血阝商疏》、《培圣德疏》、《崇正学疏》、《重修城隍庙记》等文。
沈尧中
沈尧中(生卒年不详),字执甫,号瀛台,浙江嘉兴人,进士出身。明万历八年(1580年),任南陵知县。在任6年,对南陵建筑、教育、文化、水利多有贡献。万历九年,沈组织民工将城垣增高3尺,并在东、西门之间建灵雉台,设防瞭望,以抗御倭寇对县城的骚扰。万历十二年,筹资万计在城北建龙会桥(俗称龙门桥),工程浩大,为南陵石桥之冠。此桥之通行,密切了县城与北乡圩区之联系,推动了南陵圩区经济的发展,素为人称颂。沈还募资建安贤寺、文昌祠,醴泉亭、望华楼,县城面貌为之一新。
沈很重视教育,自捐俸金和倡议多方赞助得银千余两,就崇教禅寺原址重建儒学,并置学田数百亩,作为县学基金。万历十三年始建籍山书院,南陵教育乃始兴盛。监察御史彰沈功曰:“在任六年,劝学右文,士风丕振,可谓古之遗爱也”。沈与邑人许梦熊编纂《南陵县志》,凡16卷,历时4年而成。该志对南陵建置沿革作了可贵的考证。“南陵古扬州域,秦创名陵阳,隶之障郡。西汉改为春谷,隶之宣城。已而春谷改阳谷,又改南陵,而县名始定”。此说一直为后世修志者所重视。
沈关注南陵水利建设。“年来水旱犹难卜,诠次三吴水利书”(沈尧中《公余感兴》)。他综观南陵地形指出:“南陵介于六县,徽宁池控上游,其水建瓴而下,南陵独蒙其害”。由官府组织大规模筑圩坝始于万历元年。前任知县林鸣盛(1574~1580年在任)筑城北圩堤,省抚命名为“林都圩”。沈在此基础上,继续大规模兴修水利。为治水患,他不辞辛劳,行视地势,在县东上义丰圩设筑圩公署,组织民工在县东北乡筑治圩坝二百余处。“复酌岁岁修补之法,勒为规则,锲之梓,而付专委之员”。首次制定和确定专员负责修堤保圩的制度。沈鉴于城内河浅易涸,居民供汲困难,乃于城南思古桥下建石堰障水使流入城中,又于北水关下建石堰阻水使城内河水缓泄,后复于黉塘桥北筑堰,障西溪诸水使经南水关流入市桥河,供居民汲用。万历十三年,沈迁苏州府丞。南陵“圩民怀其德,就筑圩公署改题沈公祠”,岁岁祭之。
沈尧中精通经学,一生著作达十五种之多,其中《古文大学集注》、《春秋本义》、《沈氏学韬》尤为当时及后世所推崇。
沈炼
沈炼(1552~1619),原名宗炼,字南麓,本县环溪若坑(今三里镇吕山若坑)人。自幼聪慧,勤读诗书。年稍长,尤爱习武事,好读兵书,注重韬略。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考中武举,授宁国府宣州卫镇抚。不数年,晋为宣武将军,转升北直天津游击。
万历二十年,日本权臣丰臣秀吉发动战争,侵略朝鲜,攻占朝鲜都城平壤。朝鲜国王李日公逃往新义州,遣使向中国求援。神宗皇帝派总兵祖承训率兵往援,攻平壤失利,复派兵部侍郎宋应昌为经略,沈炼为经理(相当于副都统),李如松为大将,率水陆大军10万横渡鸭绿江,直抵平壤,与日军大战。沈炼身先士卒,勇猛异常,一举收复平壤,将日军驱逐出朝鲜。朝鲜君民香花礼送明军班师凯旋。朝鲜王李日公亲书《赠沈督炼凯旋》一律云:“出使楼船截海行,水犀十万下神京。扫凶只借将军力,存国还知圣主情。风卷鲸波秋欲静,星开虎帐夜偏明。釜山不减燕然石,从此天家更勒名”。
沈炼回朝,被封为龙虎将军都督佥事,仍镇守天津。沈勤于兵事,卫国守疆,功勋卓著,曾受朝廷嘉奖18次。
刘有源刘有源(生卒年不详),字仲开,号工峰,南陵黄塘人。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举人,次年登进士,以联第名闻遐迩。始任浙江西安知县,减轻赋役,注重地方建设,以功授贵州道御史,因居父母丧,未到任。万历四十六年,补湖广道御史。时宦官专权,朝政腐败。刘为国殷忧,上书极谏云:“保邦治乱,莫急于用人。今宜朝上夕下,若复经年累月,玩(怠废)为常,臣恐天下事不待智者而知其终也”。神宗不省,仍以玩乐为事。继又就“边事日坏,请饷莫应”,复上措置军饷一疏,亦石沉大海,毫无反应,终致明亡。
刘任御史,刚正不阿,执法严明。时御史多缺,刘兼领多差。京中贾永享贪赃枉法,欺压百姓,万历四十八年,被刘查实逮捕归案。而朝中显贵多暗中袒护,为之出面求解,刘不听,卒按其罪,依法惩处,被京师人赞为“执法御史”。朝中权贵极恨刘,因熹宗新接位而未能加害。不久,巡按广西,继续惩贪雪枉,为民请命。天启五年(1625年),被吏部推为四川副史,随后召还复任湖广道御史。时值宦官魏忠贤肆虐正盛,刘托病数月不就;魏乃强加“忤旨”罪名,免去刘之官职。崇祯继位,复刘官为陕西道御史,数年后授江西按察史。刘奉职循谨,不事标榜,自以侍从旧臣,不与人俯仰,因此孤立被排挤,约于崇祯五年(1632年)以病老被免官。回乡后,“筑石堰以利通邑,清除赋役羡例”,推贤排难,为德于乡。晚年于东城外建涉园,住其中,饮酒赋诗,以花鸟自娱,终年84岁。著有《四朝台疏》、《涉园诗集》传世。盛此公
盛此公(1597~1638),名于斯,南陵县奎湖盛村人。青年时,家庭富有,藏书甚多,知识渊博。年长,漫游金陵与扬州结交名士。遇石屋道人,授以《白猿经》,乃细读揣摩,苦练剑击;继又读《荆轲传》,深慕荆之为人。后被人诈骗,困而归,家计益落。明代以八股文取士,不准许发挥个人见解。而此公喜用语体,时有新意,故“不中有司尺度”。屡试不中,贫病交加,诗文中多伤时愤世之言。
明崇祯二年(1629年),仅一女名柔娘,年十七不幸夭折,公悲痛不已,视力渐坏。四年,在金陵与周亮工(清初文学家,官至户部右侍郎)相遇,彼此相见恨晚竟成莫逆之交。后眼疾加剧,虽近于盲者,然尚著书立说,写成《泪史》一书,并为好友梁非一书一幅云:“从来只说腐司马,何曾更识盲羲之”,积极以先贤自励。六年,公病笃,自撰《墓志》。未几,稍愈,又危坐床头,听他人诵读,辄记忆不忘;偶有所作,即口授友人,代为笔录。十一年,病转危,乃口授一书,由亲友记录寄周亮工。公殁后引,无恒产,仅存破屋数间,老母寡妻,相对饮泣。
此公著述宏富,共有《毛诗名物考》31卷,《休庵杂抄》10卷,《休庵影语》2卷,《历法》2卷,《舆地考》10卷,《群书考索》12卷,《诗传》、《西域行程记》、《双丸记》、《悲红记》、《筹边书》、《泪史》、《宫词》、《草堂别集》、《白战雪诗》、《子规诗》等20种。此公死后10年,周亮工任江安粮道,解囊取金,自金陵买石,舟载至奎湖小桃源,亲书墓碑曰:“盛此公埋骨处”。至其家求遗稿,则残书飘零,仅得《休庵影语》2卷。问旧著,盛母泣曰:“儿著书皆为人窃去,惟有诗若干卷,坐则悬之肘,卧则枕之,今且托之周君”(《盛此公传》)。亮工受诗稿,遂掩泣而去。此公诗文与著述,在明代以后,仍为有识者所推崇。清礼部尚书吴芳培在《过奎湖拜盛此公墓题绝句》中赞此公“平生笔冢比坟高”“碑文六字当离骚”。近代著名学者卢冀野,读《休庵影语》喟然叹曰:“此奇人,此奇文”。邑人陈友琴先生对此公著述评论说:“《诗传》、《毛诗名物考》可以做研究《诗经》的宝筏;《群书考索》、《西域行程记》,寓有汉学家考据的精神;《历法》乃是郭守敬而后罕见的专书其他或于文学上,或于史地学上,或于政治军事学上,均应占有重要的位置”。
秦仁管
秦仁管(生卒年不详),字凯人,号塞斋,奎湖人。父凤仪,明天启元年(1621年)举人,以教授生徒为业,著述颇丰,曾参与编纂《南陵县志》。仁管与弟才管随父学习,兄弟友让,刻苦自励,均工诗文。清顺治四年(1647年),兄弟二人同登进士,并官户部主事,诚为乡里之盛事。仁管喜游山水,常偕友泛湖登山。今存《游工山》、《奎湖》等诗,不仅描绘了故乡山水的秀丽,而且记载了它们的历史变迁,为难得的史料。《奎湖》序载:“湖滨村落参差,桑麻被野。汲者、灌者、罟且钓者靡不毕集。然初固逝水也。予祖德滋公于宣德间(1426~1435)沼之,而后泓然湖矣”。
仁管初授官户部广西司主事,分司凤阳仓兼管镇阳榷(专卖)厘,剔除积弊,余资悉充军饷。顺治十年,以员外郎督理中南仓,以清廉升本部云南司郎中。顺治十七年补陕西靖远道。时靖远战乱后民多逃亡,田园荒废,满目疮痍。仁管乃大力招徕流民,组织他们安家、垦荒,与民休养生息,使边荒之地很快恢复生机。康熙九年(1670年)转苍梧驿盐道,地处两广。康熙十二年,吴三桂于云南举兵反。仁管隐窥广西将军孙延龄亦有反情,预报将军宏烈请早作准备,不为所重视。次年,孙果附吴公开反叛,并迫胁仁管从叛,刑惨酷几至于死。仁管不屈,寻机逃遁深山,从小道投奔清军待命。清廷降旨:“秦仁管未受伪职,听令休致”。遂归乡里而终。
何一化
何一化(生卒年不详),南陵人,字生伯,号瑟斋,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拔贡,为清初安徽较有影响的诗人。幼家贫,好学不倦,爱读唐诗,尤推崇王维与李白。为人旷达豪放,淡于仕途。才思敏捷,文章洒笔千言,诗赋挥毫立就。县北龙会桥上有文澜亭,高数丈,时已将倾,何乃募资三十金将亭修葺一新,作《文澜亭赋》洋洋数千言,为邑人传诵不已。四方过陵之士亦争相与何结欢而后去。宣城侍读施闰章(清初著名诗人,与宋琬齐名,时称“南施北宋”)与一化多年交好,把酒论诗,往往中宵不寐。施在《何生伯示近诗兼约文澜亭野眺》诗中云:“穷交握手开双眼,见面论诗手一篇”。又在《送何生伯还南陵》诗中曰:“送君折杨柳,挥手见江乡”。施赞一化诗“不字雕句琢,清真间远,多抒写素臆”,“得风人之概”,“至其雄惊特拔,类有李、杜之遗焉”。一化著述及诗文,多半散佚。今存《瑟斋集》(康熙十六年刊印),《安徽省志》收录。《安徽文艺考》亦别集收入,由施闰章作序付梓行世。《南陵县志·艺文志》收诗《前题》、《七星桥》、《游水洞》三首,收赋《文澜亭赋》与《籍山桥赋》两篇。
汪越
汪越(?~1724),南陵人,字季超,一字师退,初字卓人,号大农山人。本姓王,曾祖渭嗣母家改姓汪。清初著名的史学家。约生于清康熙初年,幼家贫,体弱多病。笃志于学,喜习文史,尤精通史学。在乡设馆授徒,茹苦自甘。评选古今文,能“钩元提要,多前人所未发者”。所撰诗文,淡泊清远,典雅深博,为学子所师法。清康熙四十四年(1702年)中举,地方官皆折节加礼,而汪不妄干谒。垂老犹授徒不懈,教诲青年,答疑解惑。
汪越一生著述颇多。据旧版《南陵县志》及《中国人名大辞典》记载,主要有《读史记十表》、《毛诗集略》、《绿影草堂集》、《唐诗十哲分编》、《二楼小志》等。其中《读史记十表》向为学者所推崇。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封建社会中一部划时代的鸿篇巨著,书中十表是全书叙事的经纬,也是太史公作书的精意所在,而历来史学研究者,却缺乏应有的重视和探讨。为填补这一史学空白,汪广泛搜集大量资料,折衷是非,公允评断,对十表认真考核、校注,写成《读史记十表》一书,阐发了《史记》百三十篇之大义微旨,对《史记》研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著名学者梅文鼎与经学家徐文靖对此书大加赞赏,均亲为该书作序。乾隆时,著名学者纪晓岚,将该书收入《四库全书》,并在《四库全书提要》中说:“本书考核颇为精密,于读史者尚属有裨”。康熙六十年,越已年老,仍应召编修《南陵县志》,惜志未竟而中途病逝。知县为其主办丧事,知府亦亲往吊唁。
诸翱
诸翱(?~1732),字元宰,南陵人。清康熙时著名中医,研习《本草纲目》等医学典籍,精通中医理论。临床经验丰富,医术精湛,对求治者一望而知病情,尤能对症下药,就诊者无不应手而愈。平生好游山水,常往来锺山、金山、焦山、虎丘、天台、雁荡、栖霞、天竺诸名胜;又泛舟西湖,寻香山、东坡遗迹。年八十,能长途跋涉,登高远眺,须飘飘左右拂,望之疑为仙人。积平生游山水采草药之实践经验,晚年写成《本草证误》一书。清雍正十年(1732年)病逝。
程东贤程东贤(生卒年不详),字昌基,南陵人。清乾隆时著名儿科医生。出身医药世家,精读医学典籍,长于针灸。能治多种病症,尤擅长儿科。常年往来于和州(今和县)、含山、芜湖等地为人治病,医活幼儿数以千计。后年老不能远出行医,但求医者仍接踵而至,贤不辞辛劳,终日接待就医者并为之认真诊断、处方,以解除患者痛苦。年八十仍眼明不昏,常于灯下作蝇头小楷总结治病经验,著有《寿世金针》、《四诊发微》二书。
刘握
刘握(?~1775年),名伦,字天一,南陵人。幼好学,敏慧超群。青年时双眼失明,其父口授之,握过耳不忘。积数年,学业大进,渊博为一郡之冠。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朱筠(学者,四库全书馆编修)督学安徽,于南陵见其文,极为推崇。留句赠握曰:“精校相期照乙阁,好缘难忘望工楼”,回京后对弟朱珪赞握为“高士”。握一生未仕,毕力著述,计著有《谢宣城诗笺注》、《算学三法》、《左传类编》、《读史盲言》、《史书刊误》、《一隅阁诗集》。乾隆四十四年,朱珪督学安徽。刘握子刘干时留幕中,珪询及其父,则已于四年前逝世。珪览握遗稿十几种,评曰:“言皆有物”。又数年,朱珪升任安徽巡抚,刘干进其父《算学三法》,朱为之序曰:“近世如唐荆川先生阐明勾股法,旨趣浑涵,读者苦其略;梅文鼎兼通中西学,卷帙累积,读者又苦其繁。惟《算学三法》十六卷,酌繁简之宜 ,指直捷之法,诚后学之宝筏也。”
李成谋
李成谋(?~1892),字与吾,原湖南沅州芷江人。清光绪年间,奏准改入南陵籍。李家境贫寒,以打铁为业,身材魁梧,臂力过人。咸丰初,洪杨兵兴,破武昌,沿江东下直取南京。湘军统帅曾国藩,于衡阳急募水师。其时,李成谋遂应召入伍。后随湘军水师转战湘、鄂、皖,先后夺取太平军防地九江、安庆、芜湖、金柱关东西梁山各要隘。以镇压太平军有功,由一名水兵,提升为副将,漳州镇总兵,福建水师提督。同治十一年(1872年),由湘军主要将领胡林翼、彭玉麟、杨载福推荐,清廷任李为长江水师提督,人称其为中兴名将。晚年,爱南陵城北山水,筑别墅以居。对南陵公共事业颇为关心,曾捐资修理崇圣祠、城隍庙、奎星阁、县公署以及桥梁等,独自出资添建春谷书院号舍27间。又喜奖励后进,南陵士子参加省内文武考试所需考试费用,李悉一人捐赠。病逝后,清廷下诏国史馆列传,建专祠以祭,子皆荫封。
徐乃光
徐乃光(1859~1922),字厚余,南陵工山汤村徐人。出身望族,父徐文达在光绪年间任两淮盐运使、福建按察使等高官。光曾在上海同文书院读英语。娶长江水师提督李成谋之女为妻,封一品夫人。光绪十六年(1890年),徐文达死,遂荫受江苏后补知府。清光绪二十年由外交大臣杨儒推荐,出任驻美纽约第一任首席领事。当时旅居美国的华侨达七八万人之多,因商业纠纷,致启械斗,徐乃光从中秉公调解,晓以民族大义,勉以善言,百端开导,终使事态平息。为保护华侨权益,徐曾多次与美方有关方面交涉,侨民感其德,赠匾额、衣、镜等物。任满回国后,赏加二品衔,分发江苏任职。光绪二十九年,清廷委赴日本观操,天皇赐以三等瑞宝勋章一枚,指挥刀一把。光绪三十二年,赴徐州阅军,继又随盐铁大臣南下查办各种案件,均取得一定成绩。后为盐政处咨议官,开创扬子淮盐总栈,皆能矢慎矢勤,恪尽其职。辛亥革命后,回南陵徐家大屋定居,至民国11年(1922年)病逝。
陈荣宝
陈荣宝(1855~1923),字锦兰,本县城区北街人。祖籍当涂县,世代中医。荣宝自幼聪慧,读私塾四年,随父习中医,刻苦攻研,医术日精。后因兵乱,随父流寓繁昌县三山、峨桥开设陈广生药店。光绪十一年(1885年)来南陵县城设陈广生分号。常为贫者送医,不殚辛劳,精心为病者解除痛苦。有邓姓少年,骨疽三年,遍治无效,荣宝不辞艰难,竭诚探微,精心施治,历数月,服药数十剂,卒使脓尽疽愈,行走如初。诸多疑难杂症皆被治愈,医名播泾、南、繁、宣各县。其脉案提要钩玄,其处方谨严中肯,其书法流利遒劲,时称医案三绝。在药业同行中,亦颇有影响。为纪念中医三始祖伏羲、神农、黄帝,他倡建三皇宫,很快得到城区春信恒药店、陈东来药店和弋江德康药店等中医药大家的响应,仅一年就如期完工。遗址在今南陵师范内西侧。
荣宝之子一栋,承业行医,颇著称于南陵。长孙友琴,编《白居易诗评述汇编》,著《白居易》一书。季孙陈元新,操持祖业,后为县医院著名的主治中医师,曾任南陵县第八届、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
俞昌准
俞昌准(1909—1928)又名仲则,乳名守法,化名汪大年、陈青文,笔名俏郎、唱真、由我,南陵县谢家坝俞村人。9岁入蒙馆,12岁进县立春谷小学。民国12年(1923年)秋考进上海南洋中学,喜读进步书刊,常与同学讨论救国之道。民国14年春,在国民党左派影响下加入该党。“五卅”运动期间,昌准组织南洋中学一批进步同学散传单、贴标语、查洋货,劝阻群众运送食物进租界,创办工人夜校,深入工厂码头,发动工人坚持斗争。6月,奉命回乡发动工农声援“五卅”运动。6月16日,昌准联络南陵县城内工商学界一千余人,在夫子庙广场召开声援“五卅”运动大会,成立南陵各界声援“五卅”惨案外交后援会,搜集、焚毁日货,募捐支援受难者家属。民国14年夏,昌准在《我们的校长》一文中,揭露了南洋中学“给帝国主义制造顺民”的种种丑行。文载《中国青年》第95期,为该刊主编恽代英所赞赏。当昌准被南洋中学开除后,即被恽代英介绍到国共两党合作创办的上海大学附设中学学习。昌准经常听到邓中夏、瞿秋白、恽代英、蔡和森、任弼时等人的讲话、讲课,与同学王稼祥、朱怀德、张际春、周文在等人积极投身反帝反军阀的斗争。不久,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春转为中共党员。此时,正准备派他到莫斯科中山大学深造,而昌准却主动要求到艰苦危险的安徽发动工农策应北伐。
民国15年8月,昌准偕兄昌时奉命回到南陵。在城区联络杜爱斯、刘冠湘、刘作俊夫妇、王坤维、刘之驺、刘显宗、孙达、胡济等进步青年组成“反帝非基(基督教)大同盟”,散传单、贴标语、编演节目,揭露帝国主义的宗教文化侵略。在斗争中秘密发展党员,11月建立了中共南陵特别支部,昌准任特支宣传委员。民国16年1月,昌准调任中共芜湖特支书记。北伐军进入芜湖,昌准代表中共芜湖特支号召人民团结起来,打倒军阀,打倒帝国主义,实行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他积极参与改组国民党芜湖县党部,并发动民众组织“前敌工作团”,当向导、搞运输,积极支援北伐。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18日,芜湖国民党右派捕杀中共党员,昌准奉命撤回南陵。21日,南陵国民党右派指挥县自卫队,捣毁国民党左派县党部,逮捕共产党员。昌准从窗口跳出,遂即组织二百多名工人和学生,与反动派搏斗,救出了被捕的强保华,安排好党团员疏散,最后自己隐蔽到黄池镇表叔家中。同年夏,昌准到芜湖创办《沙漠周刊》,揭露蒋介石假革命的真面目,组织裕中纱厂和芜湖火柴厂工人罢工,同国民党右派作顽强斗争。10月,昌准奉命至本县谢家坝发动农民开展农运工作。12月,在谢家坝建立南芜边区苏维埃政府和南芜边区农民暴动指挥部,昌准任苏维埃政府副主席,农民暴动指挥部总指挥,同时还成立了南芜边区赤卫队。
民国17年1月,昌准在谢家坝领导了以打开地主粮仓,强借地主粮食为先导的农民暴动。因省政府主席陈调元派重兵镇压,谢家坝农民武装暴动失败,昌准转入安庆、怀宁一带进行秘密革命活动。4月初,昌准化名陈青文考入安徽大学。以学习为掩护,与刘树德、欧阳惠林、陈一煌等一起,在极端危险的白色恐怖中,组织安大党团员,团结进步师生,开展革命斗争。不久,被勒令退学。9月,担任中共怀宁县委委员兼团县委书记,继续指导安大、一中等校学生运动。11月,组织的学潮刚刚兴起,因叛徒刘怡亭出卖,昌准及其女友吴本文被捕,关押在安庆饮马塘监狱。12月19日,在安庆北门马山刑场英勇就义。月余后,昌权、昌时收到昌准就义前托难友从脚镣中带出的一张小纸头,上面用铅笔写着两行字:“我知必死,望慰老父”,“碧血今朝丧敌胆,丹心终古照亲人”。杨木贵
杨木贵(1901~1940),河南省南阳县人。小商出身,民国25年(1936年)参加南方红军游击队,任闽北游击队中队长。民国27年4月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统一整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陆军第四军,开赴皖南抗日前线。杨木贵编在三支队五团,驻在南陵境内担任团军需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任三支队军需主任。
杨木贵把经济工作同政治工作联系起来,对三支队军需工作进行了有效整顿。他以身作则,带头并教育干部和战士发扬艰苦奋斗作风,坚决同贪污浪费等恶习作斗争。民国28年,不仅保证了三支队装备供给的需要,而且还节省开支3万多元,在新四军军需工作会议上被评为最佳支队。杨木贵也因此被公认为全支队的模范干部。
民国29年4月26日,日军大举进攻何家湾,杨木贵领导的军需处与日军遭遇被包围。杨木贵沉着带领几个只有驳壳枪的战士向敌人火力较弱的方向冲杀,不幸头部中弹。他自知生命即将结束,为了不让身上携带的公款包落入敌手,他用尽最后一点力量滚下山坳,脱离了敌人的包围圈。何家湾战斗,以新四军最后获胜而结束,在清扫战场中,发现了杨木贵的遗体,双手还紧握着身上的公款包,“对革命尽了最后的责任”。
叶宗涛
叶宗涛(1910~1942),本县三里乡孔村人。幼读私塾,15岁至戴汇读县立第四高小。民国16年(1927年)考入青阳县初中,民国19年考进安庆省立中学学习。次年,正值“九·一八”事变。叶宗涛作为省城学联的代表之一,积极反对不抵抗主义者出卖东北三省,鼓动学生罢课、上街游行示威。民国省政府中反共亲日分子对叶宗涛惧恨交加,指使学校卑鄙地开除了他的学籍。民国22年春,叶宗涛回南陵县第四高小教书。秋,经堂兄叶宗琪(皖南行署养路处主任)介绍到商办的当涂汽车站当站长。这期间,他阅读了很多进步书刊,决心投身政治活动。民国24年冬,叶宗涛考入安徽省区政人员训练班受训。翌年春结业,分配到凤阳县第二区当区长。由于叶思想激进,不久就以“渎职”罪被撤职,回南陵县刘店乡岳父家中避居。民国26年夏,经叶宗琪推荐,任黄墓区区长。“七·七”事变后,上海、南京、芜湖相继沦陷,许多失学学生回到南陵城乡为国家和民族前途奔走呼号。叶宗涛痛感民国政府腐败无能,于同年底愤然离职,和失学回乡青年一起寻求抗日救国的出路。他四处奔走,联络盛学俄、李叔平等一批青年,集资在城内东街创办南陵青年合作社,以此团结青年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民国27年5月,新四军军部进驻三里土塘,派出民运工作队发动各界群众,组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广泛开展抗日救国活动。叶宗涛对此欢欣鼓舞,主动去民运工作队请求指导并积极配合其开展工作。他在斗争中积极热情,坚定勇敢,不久就成为青抗会的骨干和抗日民族解放先锋队队员,担任区青年抗敌协会会长,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新四军民运干部胡明曾说:“他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能干,在全县青年中颇有威望,是南陵县青年领袖,邓子恢对他们非常信任,经常表扬他们”(他们指叶宗涛与刘店乡农抗会主任经汉波二人)。同年11月建立中共南陵县委,叶宗涛任民运部长,次年4月任县委书记。9月到中共东南局(泾县白果树)训练班学习,不久随班迁到苏南敌后。民国29年3月,叶宗涛化名丁文在茅山地区四县(镇江、句容、丹阳、金坛交界区域)抗敌总会任秘书,次年3月,调长地区五县(金坛、溧阳、宜兴、武进、丹阳)联合政府任秘书,实际均由叶主持工作。秋,日伪军发动大规模围剿,叶留守金坛一带,与敌巧妙周旋。民国31年2月,他带领部队在北湖头活动,被日伪军包围,在突围中负重伤,牺牲。葬里庄桥附近的下庄,1966年迁金坛县烈士陵园。
花以胜
花以胜(1856~1942),字广延,南陵县工山乡万安桥人。幼读私塾,聪明好学。及长,拜师学艺,刻苦学习木工和雕镂。出师后,承建宗祠殿宇很多,名满乡里,技艺冠于一方。尚存的工山殿木狮子,虽已残旧,但其张牙裂眦、威武勇猛的兽王雄威仍动人心魄。其所刻戏剧人物,或盈逸袅娜、顾盼传情,或刚眉怒目、叱咤可闻。至于飞禽走兽,亦能刀下传神,各尽其妙。惜其技无传人。
徐乃昌徐乃昌(1868~1943),字积余,号随庵,上北乡十都一图汤村徐(今工山乡山峰村)人。父文选曾任湘军运粮官,伯父文达曾任两淮盐运使、福建按察使,堂兄乃光曾任驻美纽约首席领事。乃昌自幼聪慧好学,稍长游弋东南,十余岁师从苏州名书法家姚孟起学书。光绪十九年(1893年)至南京乡试中举人,援例候补知府,分发江苏。奉派办理江宁、南通厘务。不久,至北京考进士未中,受业于大学士翁同和门下,与缪荃孙等人相往还,研习金石古玩字画拓片。甲午战争失败,徐积极赞同康梁变法,被翁同和赞为“翩翩佳公子”。戊戌变法失败,徐南下上海。光绪二十六年,至广州与广东巡抚刘瑞芳(安徽贵池人)之女刘世珍结婚。翌年任淮安知府。光绪二十九年春,两江总督端方奏准派徐为清廷特使,率领江南学生近百人赴日留学,并在东京、横滨、大阪、京都、神户考察学务。回国后,鼓吹教育、实业救国,提调江南中、小学堂事务,兴办学堂,并协助张謇创办大生纱厂、南海垦务公司、上海大达外汇轮船公司,主办南洋劝业会,展销苏皖产品。光绪三十二年接办仪征淮盐总栈,揖获私盐有功,为军机处存记候用。宣统三年(1911年)初,授徐江南盐巡道,兼金陵关总监、江苏高等学堂总办,加二品衔。辛亥革命后,徐在上海经营民族工商业,与刘鸿生等人创办上海水泥厂,组织和主持水泥联营。还与周美权等人兴办镇江大照电力公司。民国3年(1914年),南陵修志,聘徐任总纂。经过10年,《南陵县志》问世。该志第一次编入《金石志》4卷,保存了极其珍贵的史料。民国19年,徐应聘为《安徽通志》总纂,撰成《安徽通志稿·金石古物考》17卷,运用自藏的金石古器物摄制成《影版》1卷,学术价值很高。翌年3月,安徽丛书编审委员会在上海成立,徐任常务委员,与皖籍名人程演生、黄宾虹、程霖生、吴镜云等合作,出版《安徽丛书》6期,保存皖人著作30种360余卷,对弘扬安徽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徐藏书极丰,多达数万卷。搜集的宋元版本、明清精善版本、稿本、抄本闻名海内。徐独立校刻古书250种560余卷。代表作有:《积学斋丛书》20种63卷,专收清人未刻的著作,资料价值很高;《小檀栾室汇刻闺秀词》及附刻120余种133卷;《后阝斋丛书》21种46卷,其中含《皖词记胜》一卷;《随庵徐氏丛书》正、续集20种97卷,均据宋元善本精雕精印;《南陵先哲遗书》5种23卷等。徐认真校勘、辑轶,采诸说,辨真伪,并附例言札记。不少善本乃至海内孤本(如明代手抄本农书)赖徐藏刻而免于泯灭。著名学者王国维写诗赞徐:“朝访残碑夕勘书,君家故事有新图”;“前有随轩后随庵,二徐火昆耀天东南”。
徐的著作已刻的还有《南陵县建置沿革表》、《续方言》、《后汉书儒林传补逸》等,未刻的有《积学斋藏书记》、《随庵珍藏书画记》、《安徽省金石图》、《金石目》等。徐还善于书法、填词和金石考证,所藏汉唐古镜、古钩既多且精。
王振汉
王振汉(1882~1945),字思耀,又名士美,本县桂山乡小岭王村人。祖辈务农,幼年丧父,在寡母和伯叔支持下,始得入塾读书,聪颖刻苦,成绩优异。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考入安庆政法学堂学习。在安庆学习期间,他结识了新军队官熊成基等革命志士,参加了孙中山创立的中国同盟会,并在安庆新军中积极开展工作,准备武装起义。光绪三十四年十一月十九日,熊成基在安庆城郊率马、炮营千余人起义。翌日失败,清政府把王作为“要犯”,画影图形张贴四门缉拿。王乃乔装双目失明的青年乞丐,至安庆北城门被守城清兵盘查,忍受铁钉刺眼帘的剧痛,才得过关。经此辱痛,他推翻清王朝统治的决心更坚,遂于赴鄂途中更名为振汉。
宣统元年(1909年),振汉入湖北省陆军武备学堂进行秘密活动,宣传革命思想,联络进步兵官。武昌起义前夕,王被任命为驻鄂新军步兵六标一营左队三排排长,驻汉口聚星里。10月底,清军猛攻汉口,王振汉奋力抵抗,血战数昼夜,汉口失守,退至武昌。不久,奉命移师清潭口,北上攻黄陂县。在多次强攻不下时,振汉佯作撤退,使守敌松懈,乃于深夜泅过城河潜伏城下,伺巡城敌哨换班之机,与二健卒跃上城头,杀掉哨兵,打开城门,黄陂始得光复。因功授“武昌革命功臣”称号。后在军中任营、团长等职,民国11年(1922年)因母丧归里。民国15年,南方革命政府兴师北伐,振汉应召,任国民革命军第33军第3师参谋长兼第6旅副旅长,同北洋军阀浴血鏖战,屡立战功。民国16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血腥屠杀工农。振汉悒郁悲愤,一时找不到出路,遂解甲归田,隐居不出。
民国27年秋,新四军进驻南繁地区,发动群众抗日救亡。振汉大声疾呼:“凡我炎黄子孙,都应同仇敌忾,共维时艰!须知国如不存,家何能附,人又何归?覆巢之下,岂有完卵!我虽年近花甲,也要为抗日救国献一腔热血。”并主动出任抗日义勇队队长。民国33年4月,国民党军队144师师长张昌德投日,在南陵一带建立了日伪统治。张为了笼络人心,派伪参议员张颂轩请王振汉入城参赞政务。振汉怒火中烧,仰天大笑道:“我宁喝西北风以待死,决不饮东洋水而偷生!”张颂轩羞愧交加,灰溜溜地回城以王振汉精神失常敷衍交差了事。不久,振汉病殁于城隍庙,葬西城墙边。
梅光迪
梅光迪(1890~1945),字觐庄,又号迪生,文学博士。出生于本县奚滩乡西梅村的一个世代书香之家。6岁随父读书,12岁中秀才,时人目之为神童。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起,在安徽省高等学堂、上海复旦公学学习。宣统三年(1911年)考取官费(第三批庚款)留学,入清华学堂留美预备班学习。民国2年(1913年)派往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旋转入芝加哥西北大学攻读西洋文学,始见白壁德氏著作并为其所折服。民国4年转入美国著名的哈佛大学研究院,师承新人文主义大师白壁德,继攻西洋文学,毕业时获文学博士学位。民国9年,梅氏学成归国任南开大学英文系主任。不久,应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翌年改称东南大学)刘伯明之邀,任该校西洋文学系主任。在《学衡》杂志上发表《现今的西洋人文主义》、《安诺德之文化论》等文,宣扬白壁德与安诺德之文化史观。这一学说接近孔子“仁”学思想,为梅氏所推崇,故又撰《孔子风度》一文发表。梅氏还以《学衡》为阵地,撰文同胡适开展辩论。梅认为文言白话之递兴,只是文学体裁的增加,并非革命;文言与白话各有所长,不可更代与混淆,有其独立并存之价值。
民国13~25年间(除民国19、20年在国内中央大学任文学院院长外),都在美国哈佛大学担任东方文学教授。在哈佛大学执教10年,讲授孔子儒家哲学,宣扬东方文化,培养了大批汉学人才,在欧美学者中颇有影响。梅氏身居异邦,心念祖国,民国25年决定放弃优厚待遇回国。其学生顾立雅时任芝加哥大学中文系主任,闻讯赶来苦留,至深夜,梅终不为所动。回国后,应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之聘担任外国文学系主任。民国26年10月,梅在《言论界之新使命》一文中,呼吁全国言论界阐扬我国历史上奋力反抗外来侵略之斗争传统,恢复民族自信力,打破劣等民族之自卑心理,团结起来,以实现抗战之胜利。11月,他又在《斥伪教育》一文中,痛斥天津日伪组织提倡读经、推行奴化教育,妄图使中国民众充当日本侵略者顺民的罪恶行径。民国27年起,遴选为第一、二、三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提案主张国立各大学增设东方语文学系,给大学教育相当自由。翌年,浙大迁遵义,梅任文学院院长。梅氏治学严谨,重通才教育,然亦注意理智之训练,重视学以致用。教育部长朱家骅挽梅氏教育业绩云:“博学重通才流播遗风开往史,清言匡大计婆娑乔木启英豪”。抗战后期,美在华势力膨胀,梅氏对此忧虑甚深。他在民国34年3月30日日记中写道:“近年事事受美国提携而自家不争气,因循敷衍如故,各机关只得请美国人主持,将来一切主权名存实亡,何以为四强之一?不过纸上空谈而已。”
梅氏学术思想融白壁德新人文主义与孔子儒学于一炉。一生致力于向国人介绍西方文化,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对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民国34年12月于贵阳病殁,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亲自主持追悼,国民政府主席蒋中正以“人师典型”旌挽,其他高级官员及社会名流唁挽甚多。夫人李今英于民国37年8月携女仪慈、仪昭、仪芝及子本修定居美国,并于哈佛大学退休后辑成《梅光迪文录》、《梅光迪先生家书集》问世。
李世孝
李世孝(1917~1945),革命烈士,南陵县戴镇乡象山石龙村人。祖籍无为县,至父辈时移居南陵。世代务农,家境贫苦,幼曾随父母乞讨,13岁即为地主佣工。民国27年(1938年)新四军进驻南陵抗日,李参加新四军南繁芜游击队,半年后任运输班长。民国30年皖南事变,李随队突围被俘,在押解途中寻机逃脱。回到家乡大黄冲,以帮工为掩护,秘密进行活动。不久,为叛徒出卖下狱。在南陵县监狱关押半年,由其兄和游击队负责人设法保释,潜回原籍无为以行医为掩护暂时隐蔽。一年后,奉命回泾南地区开展游击活动。为了发展革命力量,李暗地四处奔走,动员贫苦青年参加游击队,并袭击九甲、峨岭乡政府夺取枪弹,使游击队很快壮大起来。李担任游击队长,白天与农民一道生产,坚壁清野,夜晚则神出鬼没袭击敌人,弄得敌人惶惶不安,以致民国县政府悬赏100担稻谷捉拿李。民国34年,由于叛徒出卖而被捕。民国县政府用尽酷刑,终未从李口中得到游击队一点消息,11月在东门河滩将李杀害。
陈天久
陈天久(1921~1945),革命烈士,本县工山乡沈村人。出生农家,因贫未入学读书,自小就以佣工、放鸭谋生。民国32年(1943年)5月,参加工山区民兵游击队。陈热爱侦察工作,胆大心细,常巧妙出没于敌占区,获得准确情报,因而深得领导和战友信任。不久担任游击队队长。民国34年4月,在五里乡腰山冲张丙南家召开西乡游击队和地下工作人员会议,由于叛徒童应祥向戴塘桥日伪军告密,参加会议的陈天久、高芳跃等10多人同时被捕。陈被捕后,关押在戴塘桥日伪军营房,后转西门外牌坊村。敌人对陈软硬兼施,诱降破产,继以酷刑。用铁丝穿锁肩骨,用钢针穿十指,但陈视死如归,坚贞不屈,始终不吐半句口供。5月在城西蚂蝗涝英勇就义。
张良士
张良士(1899~1946),本县丫山人。原籍铜陵,自幼随父学缝纫,受北伐军东征影响,遂萌爱国救民之志。民国19年(1930年)参加湖城农民起义,民国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3年,铜陵县赤卫队暴动失败,张奉命转移到本县丫山隐蔽。他以做裁缝为掩护,走门串户,秘密发展党员。民国27年冬,张任丫山地区农抗会主任,积极协助新四军民运工作队开展工作。民国28年春,张被新四军老三团政治部任命为驻丫山、何湾地区联络员,负责部队与地方的联络工作。此间,张坚决贯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一面联络孙奎等著名乡绅,另一面广泛发动各界群众,建立各种抗敌协会和抗日保家猎户队,迅速推进了丫山抗日救亡斗争。民国30年1月皖南事变后,张奉命在狮子山建立地下联络站,掩护突围的新四军安全渡江。在白色恐怖下,张继续坚持斗争。民国32年3月,张任中共何湾区委书记。民国33年和民国34年,新四军临江团在何家湾水龙山痛击日伪军,张两次率领民兵和游击队配合新四军作战,受到新四军皖南支队的表扬。民国35年2月,中共铜青南县委为筹集粮款事派张赴铜陵,行至铜陵盛家冲,因叛徒告密而被捕,解至郎坑关押。张挺受酷刑逼供,坚贞不屈,守口如瓶,3月中旬被杀害。
孙奎
孙奎(1884~1946),字伯辰,又作北辰,晚年别号黄峰散人,本县丫山人 。父母种田,家境贫寒,中年生奎,殷切望其成名。6岁破蒙,12岁师族中廪生孙步云读经史。步云生长于扬州,受新思想影响较深,见多识广。在孙的指导下,学业大进,文与画都得到发展。20岁中秀才,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考入省高等师范学堂。学习4年毕业,回家乡当塾师。辛亥革命胜利,孙奎任春谷高等小学校长。民国9年(1920年)以后任主管全县教育的劝习所所长。孙奎热心教育事业,把教育与强国联系起来,深得社会贤达和学生信赖。30年代初,孙奎任南陵县财政局长,关注乡民疾苦。民国23年全县大旱,孙奎奔走于宁沪之间,募集款物,赈济灾民。次年春又及时发放耕牛信贷,深得灾民拥护。孙奎秉性正直,不肯随俗俯仰,常遭民国县政府中仕僚诽议,芦沟桥事变不久,遂辞职回乡办私塾。
孙奎对共产党抗日救国的主张积极支持拥护。民国27年冬,中共皖南特委派张良士由铜陵来丫山、何湾发动群众抗日救国。孙奎慷慨陈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积极投身抗日救国活动。当时张良士向皖南特委报称:“丫山这个封建古老的地区,宗族势力很强,交通闭塞,抗日工作开展的比较顺利是与孙奎先生的帮助和支持分不开的。”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县党部和民国县政府大肆搜捕新四军战士和抗日干部,孙奎积极出面营救,共保释20余人。孙奎身居山村,心系国家安危,八年抗战,实录成吟,写诗数百首,集曰《难痕》,为“后之览者追寻此次国难而留一痕影”(《难痕》自序)。诗已佚,据其子达观回忆记录的有数十首。其内容有揭露日军烧杀罪行的,如“烟沉吴市里,血涌皖江红”,“白骨堆山血满地,兵摧城陷事何疑”;有哀叹人民疾苦的,如“有家皆弃屣,无客不飘蓬”,“可怜人似惊弓鸟,夜坐蓬茅不敢眠”;有哭骨肉流离沦丧,更哭国土沦丧的,如“大劫临头天不眷,尽教骨肉付分离”,“可怜一掬丧明泪,不哭亡儿哭败师”;有盼勇将光复河山的,如“何时飞将去,威服矮倭雄”,“中原待有承平日,杯酒毋忘答战功”。孙奎画以淡逸见长,晚年师法黄山渐刍雄奇,当地乡民藏其作品者甚多。
商良玉
商良玉(1919~1947),革命烈士,本县奚滩乡燕子山人。祖籍湖北谷城县,清咸丰年间来南陵定居,世代务农,家庭贫苦,商自幼放牛种田。
民国27年(1938年)10月,新四军三支队进驻南陵抗日救亡。商参加游击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南繁芜游击队蒲桥二分队队长。他疾恶如仇,勇敢善战。民国29年5月,商率队经东河闸口遭四乡联队袭击,商英勇还击,缴获长短枪数支。皖南事变后,国民党追捕革命战士,胁迫共产党员自首,商良玉毫不动摇。当时县委负责人马文杰、杨云写信给商,赞扬他“在反动派摧压之下,誓不自首”的革命精神,并决定游击队整理后,仍由商“负责军事”。民国31年3月,商率领的游击队与国民党顽军52师一部遭遇,歼其小股数人,致使该师悬赏捕捉商良玉。民国35年秋,商率领的游击队在泾县山日山被国民党军队88师某部包围,众寡悬殊,激战中其胞弟商良银(共产党员、烈士)被俘就义,商良玉临危不惧终出奇兵而脱险。民国36年1月,商回燕子山,被民国县政府自卫队包围。商被捕后,忍受各种酷刑,坚贞不屈,5月7日,在东门外河滩英勇就义。
陈尚和
陈尚和(1911~1947),铜陵县永丰乡湾里陈村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少年时读了几年私塾。民国23年(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先后担任铜陵敌后县委宣传部长、组织部长和敌工站站长,在铜陵地区为抗日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
民国34年10月,陈尚和于北撤途中奉命返回铜陵,担任新成立的铜青南县委委员。12月,陈率领少数武装到铜青南交界的茗山冲,靠山隐蔽,为向南陵西乡发展积蓄力量。当时环境险恶,生活艰苦,粮食、冬衣十分缺乏。陈以身作则,谆谆教育战士自觉经受革命考验。虽食不果腹、衣不暖身,但无一人离队,无一人违反群众纪律。民国35年4月,陈率领徐世达、赵彪、陈德怀来南陵西乡水龙山活动。当地有名士绅曹履光家住有国民党常备队两个班,是开展游击活动的重大障碍。陈几次同曹谈判,晓以大义和利害,终于使曹撤走了家中两班常备队,并交给游击队相当于一百担大米的关金券和一支手枪。9月,陈率队拔除了国民党丫山保公所,打通了南陵西乡同铜青南县委机关的通道。12月,陈尚和担任铜青南工委书记,担负起独立开辟南陵西乡游击区的重任。民国36年初,陈率队向绿岭、戴镇、桂山一带开拓。当时青帮在南陵西乡势力很大。陈设法争取、教育了很多青帮学生为游击队送信、搜集情报。在牧家亭,陈同著名绅士陈春圃合作,使陈为游击队提供情报和购买子弹。对于坚持反动立场、罪大恶极的反动分子则坚决镇压。民国铜陵县金凤乡乡长张文波,鱼肉乡里,欺压人民,群众切齿痛恨。陈周密侦察后,亲自带人深夜从南陵谢家土千出发,奔涉数十里,围住张家,将张击毙并将事先写好的罪状用砖块压在张的尸体上,用以杀一儆百。同年春夏之际,陈发动群众,向民国县政府的粮库公开“抢粮”。在游击队掩护下,抢粮队伍势如潮涌 ,吓得国民党部队龟缩不出。陈乘机杀敌夺堡,发展民兵,致使南陵西乡有“小解放区”之称。9月,陈尚和担任泾青南县委副书记,10月陪同皖南地委委员孙宗溶到铜青南、南繁芜两工委视察,协助孙宗溶贯彻落实了华东局主动向外发展的指示。11月17日,由繁返陵,到达戴家汇小张家山被敌包围,中弹牺牲。当时化名丁长春。
鲍成昌鲍成昌(1920~1947),革命烈士,本县麻桥乡人。生长于贫苦农家,未能入学。及长,曾四次被抓壮丁,死里逃生。民国33年(1944年)秋加入南繁芜游击队,由于战斗勇敢顽强,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升为班长。翌年秋,新四军北撤,鲍留皖南,在八都何、马仁寺、东三柏、乌龟墩、五华山、徐冲等地开展游击活动,以保卫人民的抗战胜利果实。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中,鲍一度负责游击队的后勤供应,因完成任务出色,多次受到领导表扬。民国36年底,鲍在麻桥乡徐冲疗伤,因叛徒告密被捕。鲍抱定宁可牺牲自己,也要保护好同志的决心,一言不发,敌人用踩杠踩断鲍的腿骨,鲍坚贞不屈,不吐半句供词。12月30日,鲍在石塘李(今张家桥)被敌人杀害,首级挂在东门城墙头示众。
高恒发高恒发(1895~1948),革命烈士,本县麻桥乡联山水冲人。生于贫困农家,自幼失学,帮人家放牛、做工,成家后租种土地兼砍柴出售为生。民国32年(1943年)4月,高参加本地交通递步哨担任联络员,工作认真负责,不久担任连土白乡交通联络站站长。高扮成小贩,常在麻桥、工山、沙滩脚、戴家汇等地侦探敌情、传送情报。民国36年春,高得知国民党军队进山“清剿”的消息后,及时告知中共南繁芜游击队安全转移,使敌人扑空而返。同年10月,高送密信至沙滩脚遇敌哨盘查,急中生智将信吞入腹中,保住了机密。高送信100多次,从没出过事故。他3个儿子都参加了游击队,其中守财、守贵牺牲,唯守余幸存(解放后曾任中共峨岭区委书记)。翌年4月,因叛徒告密而被捕,被打断了胳膊,拽光了胡子,但始终不吐一言。国民党军队十三旅要高动员儿子守余下山投降,高冷冷地回答说:“要砍要杀随你们的便,要我喊儿子下山,别白日作梦!”4月14日,在麻桥板石岭被杀害。
盛兆恩
盛兆恩(1886~1951),字鉴初,本县奎湖盛村人。幼入塾求学,后由族长盛彝斋先生指导,研读经史典籍,学业大进。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中秀才,名列第一。时西方近代学术思想已传中国,他开始读达尔文的《进化论》、孟德斯鸠的《法意》、卢梭的《民约论》及自然科学书籍,从而眼界大开。宣统二年(1910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安徽省优级师范学堂攻数学、生物学与化学。学习4年毕业,回县为一些准备升学的青年补习数学。因感学理无用,遂弃理修文,乃点《十三经注疏》、《四史》、《左传》、《资治通鉴》,精读《昭明文选》、《唐诗别裁》与韩柳之文以及李杜之诗,精选古文48篇和唐宋绝律百首,用竹纸抄成,随身携带吟诵。
民国9年(1920年),应县知事徐传友举荐任县义务教育师范讲习所所长。他坚持面向国民小学,以教学为中心,注重教育的师范性,为培养师资作出了贡献。后转任县第一高等小学校长,提倡尊师重道,认为德育是教育的核心,要求教师做学生的表率。自己以身作则,深入教学第一线,兼教数学、理科课程,在师生中享有很高声望。民国11年,任县劝学所所长,筹措经费,整理学田,改造祠堂庙宇,奖励私人办学,南陵教育从此逐步向农村扩展。民国17年开始,一直在自己家里办私学。他重视人才培养,不追求学俸,对学生要求很严,特别是关怀那些发奋读书的穷学生。抗日战争胜利,各界人士在中山公园召开庆祝大会,盛欣然为大会作了一副对联:“贪兵者败、骄兵者亡,应兵者胜,谁谓强权夺公理?官庆于朝,商庆于市,农庆于野,共欣玉帛化于戈。”横匾为:“金瓯无缺。”1951年,患胃癌赴南京医治,归途中病逝于盛村。
戴寿
戴寿(1883~1953),字寿芝,又名佳仁,原名霖周,后改凌洲,晚号听翁,自称蒋溪散人,本县九连乡蒋塘戴村人,先世经商,至寿乃弃商习儒。幼读私塾,聪敏颖慧,16岁应童子试中秀才。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考入安徽省优等师范学校,学业优异。毕业后一度从事县公署文牍工作,不久出任盱眙县知事。20年代起任省民政厅科长、秘书、灵璧县长、省立第五师范学校(设凤阳县)校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回乡。民国30年(1941年)任南陵中学校长。3年后解职赋闲,诗文交游,两袖清风,借居乡邻戴镜清两间厢屋,靠20亩田维持家庭生计。
寿自幼爱书法,5岁起即开始练字。初练颜鲁公、柳公权帖,复精习魏碑龙门山在河南洛阳,多石窟佛像、铭文二十品拓本数十年。其练字,挺腰悬肘,臂平直,上置一碗,满盛水,三指着力,运笔则水不溢,每次至少练三五百字。后拜师康有为,康赞寿为“隆阜一绝”(隆阜为戴姓发脉之处)。著名书法家谭延、于右任亦有题字见赠。寿曾为安庆名胜大观亭、迎江寺大士阁题字,其墨迹存者甚少。
寿亦喜习古诗词,晚年曾辑《听翁诗集》、《四游客文集》(寿自题所居读书处曰四游室),未竟,谢世。他为九连乡观音庵题写楹联:“极乐园,佛法无边,为使普度众生,同登彼岸;恒沙河,言非吾素,要请十方人士,稳坐船头。”庵建于临河之船头村,故“彼岸”、“船头”义皆双关。抗日战争胜利后,为其学生张友生赋书《秋感》一首:“天云顶上望扶桑,战舰连云去往忙。属国狰狞称霸主,为戎辜叹有辽阳。黄龙三越三厢暗,铜驼铁马夕阳伤。修竹依然人事易,劫余犹向庙前芳。”
寿性耿直,爱憎分明,他曾不顾个人安危,尽力保释被日伪军捕囚的新四军游击队员。他热爱乡亲,热情为他们题词写字,有时也为他们看风水、选地相,从不接受报酬,而对日伪汉奸则深恶痛绝。“皖南独立方面军”头子张昌德附庸风雅,几次派人上门求字,均遭寿拒绝。日伪南陵县长徐羊我曾是寿的学生,也登门拜访,被寿讽讥训斥得狼狈不堪。乡亲为其耽心,他却正义凛然地说:“我身居乱世,祖国河山都已破碎,我何惜区区一身?为正义而死,死得其所!”
李家发
李家发(1934~1953),乳名春生,本县泉塘乡岩虎村人。从小放牛,为附近农户打零工,分担家庭困难,只在附近汪村读了两年冬学。家发聪敏忠厚,乐于助人,常帮助孤寡老人挑水,找草药为人敷伤止血。
1951年6月,家发报名参军,参加抗美援朝,被编在中国人民志愿军67军199师595团1营1连2排6班。美帝国主义对朝鲜的疯狂轰炸,激起了家发对美帝国主义的愤恨和对朝鲜人民的热爱同情。营地附近朝鲜老大娘的房子被炸起火,他奋不顾身地冲进浓烟烈焰,抢救粮食、衣被、器物而被灼伤病倒。朝鲜老大娘前来感谢,家发深情地说:“大娘,我们中朝人民是一家,做点事是应该的。”为了提高战斗本领,家发投入紧张的射击训练。射击初,他吃了“烧饼”,子弹脱了靶。但他毫不灰心,虚心向老战士请教,细致观察别人射击,还爬在地上反复揣摩,体会要领。在最后考核中,终于以3枪27环的优秀成绩被送到团训练队学习。团部集训结束,他又以弹无虚发、五枪五中的优秀成绩获得团首长的表扬,并荣立三等功。1952年10月,家发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担任排长的通讯员。他每天由驻地庆坡岘送信到玉女峰前沿阵地,要通过敌人炮火控制的200米开阔地。他机警勇敢,起伏闪跃,敌人炮火掀起的砂石吞没了他,震昏了他,醒来后抖掉身上的砂石仍继续前进。因出色完成战地通讯任务,荣立三等功,被誉为“铁腿通讯员”。
家发喜看《黄继光》、《董存瑞》、《钢铁战士》等英雄画册,以英雄事迹勉励自己。1953年7月,夏季反攻战役开始。家发所在的一连担任主攻轿岩山主峰的任务。轿岩山是敌人扼守金城一线的主要屏障,驻重兵防守。家发递上了决心书和入党申请书,参加了爆破组。7月12日晚上,一连进入到冲击出发阵地,潜伏在敌人鼻子尖下。家发和战友们隐蔽在猫耳洞内,闷热难当。他喘着大气咽一点饼干,用目光鼓励新战友忍耐,一直坚持了20多个小时。7月13日21时总攻开始,炮火刚一延伸,家发即同一连战士向敌军前沿阵地扑去。战士王其月炸掉第一道铁丝网踏雷受伤,家发冲上炸掉第二道铁丝网,同战友一起向山坡冲去,却被山顶端大地堡中的敌机枪火力压倒。家发操起手雷从右侧向大地堡迂回,被右侧护卫暗堡的机枪射中右腿。他忍着钻心剧痛,将暗堡炸毁,又爬向大地堡炸哑了敌军机枪。当战士们向前猛冲时,大地堡的机枪又复活了,迫使战士就地卧伏。班长刘义勇亲自爆破,被子弹击倒,排长组织几次爆破,也都被火力所伤。此时后续部队全部受阻,处境异常危险。激烈的爆炸声使昏迷的家发苏醒过来,他忍着7处伤痛,艰难地摇晃着站了起来,张开双臂猛地向敌机枪扑了过去,以自己炽热的胸膛堵死了敌机枪的枪口,为部队打开了胜利的通道。这一仗消灭了敌人两个整师,14天后敌人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1953年9月,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认李家发为“黄继光式英雄”、特等功臣,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并追认为中共党员。政府亦将泉塘乡改为家发乡。12月,朝鲜追授李家发为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英雄,授予“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
汪道余
汪道余(1898~1953),又名导余,本县工山乡垄上汪村人。出生于贫苦农家,幼读私塾、小学,后考进安庆第二模范学校。毕业后为习英语考入圣保罗学校,因不堪忍受教会的奴化教育而退学。民国7年(1918年),考入北平中国大学攻读政治学及文学。翌年加入中国国民党。民国13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组织国民军,汪遂投笔从戎,担任国民军二军学生队队长。“五卅”惨案后,他积极参加北京学生反帝罢课斗争。为策应国民革命军北伐,他于民国15年潜赴安徽,以霍山为中心,开展反对军阀孙传芳的武装暴动。事泄后辗转至武汉任国民革命军独立第一混成旅营指导员,后调任第十一军政治部工作。民国16年4月,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汪义愤填膺写道:“宁汉分裂蒋叛变,呜呼革命几中断。长江水浊人欲横,再度北伐重振军。”民国17年,汪再度入北平创办燕京通讯社,继续开展打倒列强军阀的斗争,被奉系军阀逮捕入狱。出狱后,他不为南京国民政府官费出洋考察的诱惑所动,却应冯玉祥将军的邀请,留在北平办《民报》,宣传民主革命,《民报》被查封又改办《华报》。民国20年“九·一八”事变后,汪被冯玉祥将军委派到山西汾阳创办二十九军军官学校,培养抗日军官。这些军官在以后的长城、芦沟桥、廊坊等战役中英勇杀敌,屡立战功,有的还成了人民解放军的指挥员。民国22年5月,冯玉祥将军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在张家口组建抗日同盟军。汪率一部分同盟军开赴抗日前线,在南口、喜峰口督师杀敌。在日军和国民党军的围攻下,抗日同盟军失败。汪忧愤疾书:“孤军转战莫奈何,主帅收军图再举(冯为蒋所迫于民国22年8月离开张家口居泰山)。脱卸戎装暗自忧,壮志报国岂能休?”
民国23年11月,冯玉祥委派汪道余、李荫枫去成都帮助刘湘训练营团级军官。汪等帮助刘湘建立拥刘防蒋的秘密核心组织——武德励志社,出版《武德月刊》,在团结川军官佐、推动刘湘川军出川抗日起了重要作用。民国26年芦沟桥事变发生,汪向刘湘进言,力主川军开赴前线抗日。10月,刘湘受任第七战区司令长官,汪任政治部主任,随军沿江东下,沿途吸收大批平津沪杭学生,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成立爱国救亡团体,设立医护站、运输队。同年底,汪抵南陵、繁昌、广德、上饶等抗日前哨阵地视察,鼓励青年以民族气节为重,强调“抗日则存,不抗日则亡,决无他路可走”。民国27年1月,刘湘于汉口病殁,第七战区建制被撤销,汪遂把前线工作人员大部分输送新四军,留守汉口的官兵介绍到汾阳民族解放大学和延安。年底,汪重返成都与刘湘旧部组成第三十集团军开赴湘赣抗日。民国29年至重庆会晤中共代表董必武(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多次商谈组织川军第三次出川抗日,被国民党军统特务密捕,用飞机押往西安终南山软禁。汪在狱中大义凛然地写道:“锡麟挖心秋瑾死,断头台上亦平平。”
民国34年抗日战争胜利,汪获释后在西安以东南小学为掩护,团结进步人士,为人民解放事业默默工作。民国38年5月,西安解放,中共中央电令汪任18兵团顾问,随军入川,至宝鸡获悉川军已起义,遂奉命返回西安任西北军政委员会民政部副部长兼社会处处长。后被民革中央委任为民革陕西省委会筹备委员。1953年12月20日病逝。
王蕙贞
王蕙贞(1870~1959),女,字菊荪,因排行居长,人皆呼之“大姑”,本县东乡江家村人。父王鹤松在长江水师任职,蕙贞出生于湖南沅江任所。幼习古文诗词,兼学湘绣、绘画、剪纸。及长,与朱氏子订婚,朱病危,公婆坚持“冲喜”。婚后不及三月,夫死,公婆责蕙贞“克夫”薄命。不久归宁,以课弟妹、诸侄学业为务。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由长沙迁回南陵城区。
民国以来,倡男女平等之说。蕙贞深感女子争平等必须要自立,而自立则首先要学文化。遂租赁竹青巷姚氏宗祠创办女子初等小学,设两个班,学生五六十人。蕙贞办学认真,家长见信,入学的女生日多。为便于女生,特别是年龄稍大的女生入学,蕙贞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筹措,于民国10年请准民国县公署创办南陵县立国民女子高等小学。这是美国传教士办珂美女子学堂之后,本县办的第一所女子学校。校址在城南文昌宫,王蕙贞出任首届校长。她多方筹措经费,物色延聘教师,购置各种设备,制定教育教学方案,并顶住了社会上浮浪弟子的讥诮哄扰,使女高生存下来并日益发展。两年后增加到10多个班300多人。
蕙贞对学生教育坚持正面疏导,从不疾言厉色。她认为对学生教育也应攻心为上,不能服其心则教育无功。她重视培养学生自立习惯,常说“求友不如求手”。她带领学生自己动手砌花台、修花圃、种花木、浇灌、剪枝、施肥、培土,美化校园。她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带领师生上街游行示威,声援“五卅”运动,抵制日货。蕙贞对童养媳特别关怀,同教师分头家访动员她们入学,为帮助她们摆脱封建束缚创造条件。当时女高学生中有20~30%是童养媳。她关心学生生活,设宿舍提供远道学生寄宿,请厨师办食堂解决学生膳食,提风灯巡视学生睡眠情况,常为她们关窗掖被,深受学生爱戴和家长赞扬。蕙贞为了女子教育,对个人的名利苦乐,对他人的指责讽嘲,均泰然处之。常云:“鸡虫得失,何足与较?置之可也。”民国19年,蕙贞60岁,获准辞去校长职务。办学十多年,毫无积蓄,还变卖首饰还清100多元的欠债。回家后,应亲友之请又办家塾,收女学生10多人,授国文、诗词、绘画、湘绣,从不计较束多少。抗日战争中,避居泾县须官村,当地人慕名送女就读者达20多人。民国33年正式结束设塾授徒生涯。民国36年至芜湖诸侄处生活,直至病逝。
诸罄斋
诸罄斋(1890~1960),本县烟墩乡诸村人。幼随父读私塾,后入县春谷高小读书。毕业后,习拳术、练气功,自言用于动乱之世以自卫。孝敬父母,早晚问安,以孝子闻名乡里。笃信佛,性恬静,鲜与人争。执掌诸氏公堂财产,公正无私。教私塾多年,深受家长尊敬。民国19年(1930年)担任图董(相当于后来的保长),热心筹办慈善事业。后继祖业重开药铺行医,兼经营香烛、杂货,并开面坊。因获利颇多,遂得以广泛与社会各界人士结交,声望日隆。因排行第一,人们称之为“诸大先生”。
民国27年夏,新四军开赴南陵抗日救国,诸积极支持新四军的抗日活动。皖南事变以后,诸利用他的地位和名望,设法保释被捕新四军战士和群众多人,为在南泾青一带保存和发展抗日火种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民国35年3月11日,民国县政府自卫队大队长方佩玉等人在刘店、三里逮捕了中共党员黄忠信、梅官长以及与他们有联系的甲长胡炳月,准备翌日绑赴三里刑场枪杀。因方曾随诸读过两年书,称诸为老师,故中共地方组织当夜请诸出面保释。诸连夜赶到三里店,在叶保长家得悉3人正绑赴刑场时,遂转身急奔刑场,在千钧一发之际救了3人性命。同年春,中共游击队王排长因病来诸家求治,诸将王认作亲戚,冒险留在家中并亲为王治病一个多月,愈后又掩护他归队。同年8月,县长罗立光率县大队在刘店、丫山一带逮捕了中共党员、乡绅、甲长等7人,准备杀害以慑服乡里。诸乃同孙奎面见罗立光讲情并联络10人共同具保,纳稻谷100担终将人救出。
1951年土地改革中,人民政府将诸划为开明绅士,并作为特邀代表参加县民主人士代表会议。但诸仍身背药箱,走门串户,为群众治病,深为乡民称赞。病逝后,中共南陵县委派人前去悼念,并送大米50公斤、人民币50元抚恤。
盛云鹤
盛云鹤(1899~1966),女,本县城关镇小南街人。幼读经史,能诗文,习洞箫,喜《木兰词》,慕梁红玉。原名秀春,因读诗经“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而更名云鹤,又字九于,决心同男子一样奋力图强。她反对封建婚姻制度,并经过斗争解除了父母给她包办的婚约。民国7年(1918年),她冲破“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束缚,考入芜湖市安徽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读书,4年毕业,留校任附小教师。她决心终生从事教育事业,民国15年考入上海吴淞中国公学大学部教育系进修教育理论。民国19年毕业,成为南陵县第一个女学士。在大学读书,吃光面,着布衣,刻苦学习,同学间常相切磋。她在毕业纪念册上写道:“同堂不觉驹过易,折柳方知一别难。春树暮云无限意,更教何日复团栾。”
大学毕业,盛云鹤怀着教育救国的理想,奔赴江苏省黄渡乡村师范学校任教。她追随陶行知先生,把训练乡村教师与改造乡村生活结合起来。数年后,回南陵县任幼稚园主任,把希望寄在幼儿培养上,常说“三岁看到大,七岁看到老”。抗日战争爆发后,她到旌德县江村宁属六县联立中学讲授抗战救国道理,鞭挞汪伪卖国罪行,鼓动学生参加新四军抗日。抗战胜利后,又到黄麓乡村师范学校任教,教育学生扎根、改造与建设农村。
解放后,先后在南京市5中、武汉市21中任教,并兼女生指导。她重视德育,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亦为教育之首,并以刻苦自励、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朴实无华、端庄整洁的生活作风,潜移默化地陶冶着学生的情操。
1958年,盛云鹤贴出一张“一个说谎的干部”的大字报,有人扬言要将她划为“右派”,让其劳改。盛对此惊恐不安,遂黯然离校,在芜湖市大官山街道代销店卖货谋生,直至1966年孑然病逝。1979年,中共武汉市第21中学支部书记郑凤英来芜向盛亲属、街道居委会声明:“1958年反右派定案,上级并未批准盛云鹤为右派。”
余荣
余荣(1927~1966),又名锡传,舒城县南港区古朴岗人。出生贫苦农家,解放前曾逃荒要饭,为资本家做工。家乡解放后参加革命工作,民国37年(1948年)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先后在庐江县担任乡镇财粮员和税务所会计、副所长。1952年9月调南陵县税务局,先后任弋江、三里、黄墓、工山、城关税务所副所长、所长。
余在税收工作中,坚持原则,廉洁奉公,积极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扩大生产,以增加税源。1965年余发现县竹器社三年连续亏损,原因在于原材料供应不上,乃为其联系一批价格便宜而又实用的级外竹子,并亲冒酷暑翻山越岭数十里帮其落实,从而使该社扭亏为盈,年获利5000多元,顺利完成税收任务。同年,余见县酒厂的酒旺季经常脱销,查其原因是缺乏容器储存以致限制酒在淡销季节的生产。建造酒池费资过大,一时不易解决。于是,余帮助酒厂在宜兴购买大缸102只,又帮助烟酒公司在农村设立销售点,解决了酒厂的产销与储存的矛盾。余还为城关6个居民委员会购置设备、引进技术,帮它们办起了9个加工厂,使640名妇女由消费者转变为生产者,年产值6万多元,为国家开辟了新的税源。为此,他领导的城关税务所连续7年被评为红旗单位,他本人亦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并于1965年当选为城关镇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66年6月11日,余荣在新民居委会开会听到外面传来“救人”的急促呼救声,飞身冲往现场——新民化粪池。只见几个社员掏粪中毒倒在3米多深的粪坑之中昏迷不醒,危急万分,余不顾中毒危险,缘梯下池救人。池内氨气刺鼻,余强忍着被窒息的痛苦,咬紧牙关负着昏迷状态的戴振福一级一级地往上爬,但因吸入过多的硫化氢、严重缺氧而栽倒池中牺牲。中共南陵县委于10月7日通报表扬余荣舍己救人的献身精神,并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
谭正平
谭正平(1951~1966),本县戴镇乡春福村古塘自然村人,共青团员。他从小热爱集体,生产队的山林着火,他脱下夹衣奋力扑灭;坝埂的涵洞漏水,他潜入水中摸索填堵;寒风吹进牛栏,他编草席遮窗,在潮湿的地面铺上乱草,保护队里耕牛;生产队里办文化室,他把祖母给的4元零用钱献了出来买书供大家学习;插双季稻需大量绿肥,他割青草无偿交给生产队;在大工林场造林,收工时发现有80多棵树苗栽得不合格,他便留下重新栽好。1966年11月,谭正平带病参加抢修千山水库,为提高工效,他采用“人工崩土法”,即先挖空低层,后在上面撬,一次可崩下大片土层。11月28日,谭正平和方许有、徐三男在挖低层中被一大石堵住,挖掏大石,上层有塌崩的危险。谭动员方、徐二人离开,独自探身奋力挖石,不幸被崩塌的土层压没牺牲。为纪念谭正平,社员一致决定将古塘生产队改名为正平生产队。中共南陵县委决定在全县开展学习谭正平的活动。
朱志亮
朱志亮(1945~1970)江苏省句容县宝华乡人。1965年9月参军,在总后勤部121部队驻南陵县运输一连服役。入伍5年,先后担任驾驶员、教练员、炊事员、车辆检修员,由战士升到副排长,七次为人民利益抢险救灾,直至献出生命。
朱志亮当驾驶员宁肯自己掉块肉,也不让汽车破点皮,安全行车6万多公里。当教练员,满腔热忱地讲解、反复示范而不厌,被誉为战士的好朋友。改干炊事员,早起晚睡,千方百计使战士吃饱吃好,总笑咪咪地说“党叫往东走,我决不往西奔”。1969年9月又改任车辆检修员,白天忙在车场,晚上睡在车场。正如战士们赞扬的那样“汽车一响,他准在场”。在他手中从没放过一颗松动的螺丝钉,对全连几十辆汽车安全行驶作出了默默的贡献。
朱志亮与当地农民心连心,多方面为他们排忧解难。1966年3月,他帮助附近生产队办夜校,背着黑板下队,当义务教员风雨无阻。又通过夜校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组织他们开通了一条1公里多长的水渠,解决了几百亩农田的灌溉问题。1968年夏天,暴风猛烈袭击驻地群众的住房,他奋不顾身爬上屋顶,顶风护屋,保住了房顶。1969年冬,驻地农民房屋失火,他抱病跳下水塘,浸湿棉衣,钻进火堆,与烈火搏斗,奋力抢救粮食财产。1970年7月13日山洪暴发,朱志亮与连队其他战士一起,奋力抢救被水围困的农民。蒋大妈家孩子多、劳力弱,被困在河对岸,朱奋力游过河,首先抢出3个孩子放在禾桶里游回脱险;接着又游过去救蒋大妈,险被土墙倒塌压入水中。脱险后,见4个战士泅水护送3个坐在禾桶里的农民,禾桶在急流漩涡中旋转,危险万分,朱志亮不顾疲劳和生命危险,纵身向漩涡游去。汹涌的浪头将他吞没了,他又奋力钻了出来,吞没,钻出,一寸一寸地艰难前进,在快接近禾桶时力竭牺牲。
朱的遗体安葬在五里中学后面烈士陵园,墓碑正面刻着“朱志亮烈士永垂不朽”。背面刻着:“他曾七次为人民利益抢险救灾,1970年7月13日在南陵县家发公社与洪水搏斗中,为抢救七名农民生命脱险而牺牲,部队党委根据他生前申请和表现,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特追记为一等功臣。”
李振亚
李振亚(1888~1971),字维强,号子亚,本县奚滩乡湾溪人。18岁入南京上江公学,旋转江南实业学堂。毕业后,复入两江高级师范,22岁毕业。黄花岗起义失败,使李懂得非武力不能推翻帝制。于是入南洋陆军讲武学堂学习军事,并加入中国同盟会,与柏文蔚等从事革命活动。
民国2年(1913年)7月,安徽宣布独立、起兵讨袁,李任讨袁军第五旅参谋。失败后,潜至舒城任桃溪学校学监。民国5年初护国军兴,4月,李在大通联络陆路警察进行武装起义,为维护共和政体而斗争。失败后,化名陈锦逃至汉口被捕,家室被抄,长兄殉难,至袁世凯死后方出狱,居上海。后又在皖南、闽南积极参加护法斗争。民国10年,李在上海为旅沪青年创办安徽中学,革命党人子弟可免费入学。民国12年,李又在安庆创办皖江专科师范。北伐军兴,李在国民革命军第33军任职。民国17年,军长柏文蔚被排挤,李亦随之回沪,并决计脱离国民党。南京国民政府以上海安徽中学学生在校宣传革命为由,免去了李的校长职务。民国21年,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在上海奋起抗日,李积极筹募粮饷,慰劳抗日将士。
民国23年,安徽遭受特大旱灾,李由沪回皖积极参加赈济工作,任省筹赈委员会常务委员。当时南陵县县长晏成骥不顾乡民死活,向省隐瞒南陵灾情。李闻讯后,乃私人设宴招待省政府查灾委员,恳述南陵受灾实情,并向省政府主席刘镇华面陈,才获得赈济灾粮——安南大米数万担。翌年,李因办赈关系出任东流县县长。驻在东流境内的省保安团滥捕乱捉,李却设法维护乡民,始终未办一人。民国27年,日军侵占安庆,李率眷避居湘西。民国31年,青弋江大堤溃破成灾,李应乡民邀请至安徽省政府和皖南行署活动,为南陵县获得赈灾款和赈灾面粉。民国35年11月,李被选为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并出席南京国民代表大会。在大会期间,李因对国民党专制独裁不满而受到特务警告,遂于翌年隐退回乡。民国37年,李发起整修弋江大堤,并募资于弋江镇创办光迪中学。
1949年12月,李被选为南陵县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并被推举为主席团成员。李虽年过花甲,仍积极参加修圩复堤工作。1950年参加皖南区救灾募捐委员会并至上海募捐筹款,完成任务后留沪疗养。1954年安徽省人民政府成立文史馆 ,李被聘为馆员,不久转任上海文史馆馆员,直至病逝。
周可玉
周可玉(1944~1976),本县家发乡盛桥人。1961年入南陵初中,两年后辍学务农。1964年12月参军,在青岛海军航空兵独立第6大队直升机机务中队服役。历任学员、机械员、机械师、空中机械师,1976年殉职。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党委追记一等功,葬北京八宝山烈士公墓。
周可玉热爱人民军队,不怕苦累,新兵集训期间,受到中队首长表扬。后在地勤中队搞飞机检修,把一点一滴时间都用来钻研业务,并实际操作拆修,很快掌握了机修技术,担任机械员。他对机修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飞机尾梁后部比较细,周可玉总是爬着钻进去检查尾桨传动轴,经他检修的飞机,从没带任何故障和隐患上天。为此,他多次被评为“五好战士”,成为连队的技术能手。1966年周可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提升为机械师,担任机组负责人。1973年,周可玉驾驶一种进口改装的飞机进行性能试飞,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努力,终于取得了各种数据,为设计制造新的飞机提供了必需的资料。为此,周可玉荣立三等功。
1976年唐山大地震,急需大量塑料布救灾。生产塑料的北京石油化工总厂迫切需要安装乙烯装置“火炬头”。“火炬头”重3吨半,高4米多,直径1.2米,要把它送到125米高的平台上与平台上40个螺钉全部对齐才能进行安装,任务非常艰巨。副团长王新训、大队长张玉贵、空中机械师周可玉、副中队长张文琪受命组成机组连夜飞往北京。8月28日晨,周可玉等4人驾机升空,将“火炬头”吊上平台准确装好。但悬吊“火炬头”的钢索的下端发生障碍,不能自动脱钩。工人们爬上火炬顶排除了障碍,钢索下端脱钩了,这时飞行员只要一按电键,飞机就可脱掉钢索安全飞去。但周可玉等4人怕钢索从高空砸下伤害在火炬顶上作业的工人,遂毅然驾机左偏并冒险徐徐下降。当时飞机离火炬顶仅仅17米,每下降1米,飞行员就向危险靠近1米。现场的工人、干部们屏神静气目不转睛地盯着下降中的飞机,17米,16米,15米……当飞机下降到离火炬顶7米的时候突然失事,周可玉等4人全部英勇献身。9月7日,用烈士生命吊装成功的“火炬头”喷射180多米高的火焰,按计划投入生产。9月3日,中共北京市委、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党委、北京石化总厂为四烈士隆重举行追悼大会,海军副司令员杨国宇致悼词,号召海军指战员学习他们的革命精神。
王克祥
王克祥(1918~1980),无为县姚沟镇人。本名吴之英,幼读私塾,亦曾放牛。民国25年(1936年)进中学,因抗战爆发而辍学。民国27年在铜陵参加革命,先后任情报员、文化教员、乡长、区队副。民国34年10月于北撤途中,吴奉命随朱农返泾青南山区坚持游击斗争,改名王克祥。同年冬,王率游击战士6人,由青阳宾山秘密至南陵三里地区的白岭坑落脚。为了发动群众,他经常化装深入到山冲、村庄、纸厂,向工人、农民讲翻身解放的道理,动员他们参加游击队,并广泛建立交通站,监视敌人动向。为争取上层人士,王首先拜访三里名绅汪晓峰,争取了汪对游击队的支持。接着,在新屋基召开田坊、东山、若坑、土塘一带的保长、绅士会议,向他们宣传国内形势,争取他们站在革命一边。为了把对游击队威胁最大的三里乡公所的乡长蒯俊秀争取过来,王克祥拘捕了蒯的胞弟,使蒯不敢与游击队公开为敌。同时登门“拜访”,晓以大义和利害,终于使蒯“身在曹营心在汉”,暗地里为游击队提供情报、方便和掩护,直到解放前夕率部起义。对少数顽固敌对分子、特务、叛徒,王克祥则坚决镇压。民国35年10月,处决了三里国民党区分部书记、行动组长张茂林,对敌特震动很大。民国36年春,王克祥率领一个班的战士在青阳南阳湾一带活动,打下了陵阳乡公所,领导群众抗丁、抗税、抗粮,并在斗争中建立民兵组织以自卫。同时,又赶走了驻在泾青南三县交界的大格里的国民党部队保安第5团,从而打开了三县游击活动的通道,使游击区联成一片。秋,王率领的游击队已发展到30多人,民兵发展到400多人。同年7月,中共皖南地委决定在泾青南游击区建立中共泾南工委,并任命王为书记。冬,王领导游击队避实就虚粉碎了国民党军队63师一部对泾南游击区的“清剿”。民国37年春,热情接待从国民党军队独立十三旅围剿中突围来泾南游击区的泾青南繁游击队,为他们提供粮秣、医治伤病员,使他们很快恢复了战斗力并转移到安全地区。10月,公开处决了写信诱使游击队员投敌的特务分子沈熙庆,后又公开处决混入革命队伍里打着游击队牌子向群众敲榨勒索的投机分子徐来发,纯洁了革命队伍,增进了军民鱼水情谊。同年王主动拿出节余下来的经费法币8亿元,支持开辟浙赣新区,受到中共皖南地委表扬。
民国38年2月,中共皖南地委决定在泾南游击根据地吕山建立南陵县人民行政办事处,王克祥任办事处主任。4月22日,南陵县城解放,王率办事处进城行使县人民政府职权。5月25日正式改称南陵县人民政府,王克祥任县长。
1950年后,王被调往芜湖、合肥、马鞍山市工作。在马鞍山市任武装部长期间,主持三次分配新宿舍,自己甘愿住陈旧的平房而将新房让给他人。两个女儿在乡插队,上级分有两个女兵指标,身为武装部长的王克祥全给了别人。王克祥在革命战争中积劳成疾,身患关节炎、胃溃疡、肛漏、胆结石,仍然坚持工作,平时拉练、劳动还带头参加。王来芝
王来芝(1915~1982),女,原名王来子,南陵县仙坊乡马仁人。家极贫,稍长给地主做工。后嫁葛世道,生一男一女,葛死去,王独抚养子女,受苦难很深。解放后,选为乡妇联主任。她一贯以主人翁态度投身革命和建设事业。在土地改革运动中,她立场坚定,检举地主隐瞒应交给国家的金项圈、元宝、金耳丝、银元等财产。抗美援朝中,她夜以继日深入动员青年报名参军,保家卫国。她带头交纳公粮、出售余粮。在抗洪抢险斗争中,她虽怀孕仍与男子一样下水堵漏,不幸摔倒流产,致病一个多月方愈。王因此深得群众信任,被选为马仁乡乡长。195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嫁至桂山乡桂镇村,先后任桂山乡妇女主任,工山公社副书记、妇女主任。她因劳动和工作成绩显著,1959年赴北京出席全国妇女先进代表大会,被全国妇联授予“妇女标兵”称号。
汪忠才
汪忠才(1904~1985),本县蒲桥乡人。青年时以佣工为生,积累了丰富的耕作经验。他曾独自一人一年种田13.5亩,一天耘田3.5亩,被群众誉为农业生产的“魁手”。
解放后,汪忠才担任农业生产社副主任,为他发挥农业生产才能提供了条件。1954年开始推行双季稻,急需解决茬口衔接问题。第二季栽插时,正值酷暑,幼嫩的秧苗要经过先黄萎、再透青的“返青”阶段,因而成活时间长、结谷迟,往往为秋寒所伤而歉收,汪忠才同老农研究,用“窖棵”的办法解决了这个问题。先将嫩苗窖在泥宕、水沟的淖泥里让其长壮实,25天左右再移栽到大田里。这种窖棵不需返青,缩短了生长期,因而抽穗早,耐秋寒,颗粒饱满。汪忠才在1589.6亩田的大面积试种中,平均亩产达520.5公斤。1956年,中共南陵县委在全县推广窖棵办法时指出:窖棵又叫寄秧,相当于其它农作物的假植,移栽到大田即为定植。这种办法合乎科学,是解决茬口矛盾的好办法。
1954年、1956年、1958年,汪忠才三次被评为省农业劳动模范,1956年赴北京出席全国农业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受到毛主席的接见并集体合影。1984年为南陵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特邀代表,翌年病逝。
牛中华
牛中华(1911~1986),本县城区人。原籍肥东,家庭贫苦,只读了一年书。14岁进芜湖市吴永昌铁工厂当学徒。21岁来南陵县城,在大生等十多个砻坊当“老柜”(开柴油机的技师)。长期与机器打交道,积累了丰富的机修经验,能从机器的不同响声中判断机器有无毛病以及毛病的所在;机器零件在手上略一视测就能准确判明尺寸;经他锯割锉磨的配件竟与原件分毫不差,其机修技术为南陵一绝。1951年进县粮食局国营第二碾米厂,结束了被雇佣生活。
牛中华以厂为家,对机器爱护备至,并多次改进创新。他开大出米口,降低了碎米率,大米日产量提高了46.6%;提高砂砻转速,大米日产量又提高了48.6%;又改装升降机、自动风车、自制木质风扇,改善了劳动条件,提高了工效。特别是牛中华在工务谌大喜的协助下,从实际出发,反复钻研,用在地下掘砌槽沟盛气、滤气代替了地面上的盛气桶、滤气桶,不仅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资金,而且大大改善了车间劳动环境。1953年,被评为省劳动模范。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因木炭紧张,改用大糠。牛中华与向欲全奉命赴江苏省江都县参观,引进大糠炉设备。当时江都县已没有厂家铸造,只有先量好尺寸回县再设法解决。牛中华利用停炉间隙,冒热钻进炉内,认真测量各零件及其间距的尺寸报给在炉外的向欲全记录,出炉后与向一一进行核对,遇有疑惑之处,再钻入炉内核正,直到无误为止。南陵县没有整体铸造此炉的设备和能力,牛中华与技工谢炳生商讨决定先铸零部件再合装。牛中华指导木工制成各种零部件木模,谢炳生到锅厂指导刻砂模浇铸。因夹层空隙标准难以掌握,牛多次重砌,反复修正,不辞辛劳。经过半年多的奋战,终于在1958年8月试车成功,并积累了一套完整的制造资料。因此1959年芜湖专区来厂开现场会,省粮食厅决定在全省推广这一经验。1959年10月牛中华出席全国工业、交通、基建、财贸社会主义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并获奖状和奖品。1960年,牛中华调任县第四机械厂(前身为粮油机械修配车间)技术副厂长。两年后又调回城关粮油厂任技术副厂长。1985年6月退休。
方小英
方小英(1913~1988),女,本县太丰乡茆镇人。出身贫苦农家,生下三天即被送给人家当“等郎媳”,受尽折磨。解放后,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培养下,担任农业社主任、大队党支部书记、太丰乡副乡长、妇联主任、农机厂厂长,七次出席省劳模大会。1954年7月,太丰圩被特大洪水包围。方时任乡妇女主任,终日在圩埂上护堤巡视,半个多月都未回家。在抢救华林险埂中,她与男子一样担土、抬木头、打桩,一夜连续5次赶赴八里外的茆镇供销社抢运麻袋。7月31日太丰圩溃破,洪水涌进圩内,方不顾自家器物被冲没,却首先用船将孤老赵贺郎及其器物抢运脱险。在生产救灾中,她带领一批灾民至峨岭古亭山区开荒种玉米、荞麦360亩,收获后又继种大、小麦。在劳动过程中,她团结群众,建立了农业生产社,并被推选为社长。当了干部仍然“手不离劳动,心不离群众”,挑圩、车水、插秧、收割,样样农活都干。她经常慰问五保户和患病社员。在推行计划生育初期,她走门串户,动员儿媳第一个做结扎手术,从而带动乡里288名妇女也做了绝育手术。1973年调任太丰公社农机厂厂长。她爱厂如家,上班早,下班迟,很少回家,被工人称为“我们厂里的焦裕禄”。1979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受到全国妇联表彰。
董学财
董学财(1964~1988),本县家发乡长山人,从小放牛。9岁入盛桥小学读书,黄继光式的战斗英雄李家发的英雄形象,深深地感染了学财的心灵。他刻苦学习,关心集体,尊敬老师,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1981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他辍学回家种田。家庭收入增多了,他不忘国家、集体,主动向国家出售全部余粮,归还历年积欠国家的贷款,积极交纳教育附加费,带头兴水利、修塘坝,耐心动员3个姐姐做了结扎手续。常为孤寡老人修房、收割、插秧、运庄稼,被村里誉为“为他人、为集体闲不住的人”。1986年6月,本村农民张顺义推闸门通电起泵打水灌田,手不慎触电,董学财不顾自身安危,一脚踢开闸刀,使张脱险。1988年春,本村哑巴董学友架设电线,两根裸铝线相触短路,哑巴正用手去拉,董学财冲上去抱住哑巴滚出两米多远。1988年7月25日,与前湾村毗邻的工山乡栗阳农民王学荣架泵抽水,不幸碰着被风刮断掉在田里的裸铝线,触电倒在田里,情况十分危急。在200米处插秧的董学财飞奔前来抢救。学财看到电线绞在王的小腹上,他顺手拔了一根小竹竿为王挑线,小竹竿又细又软,挑了几次都失败了。他心急如焚,不顾自身危险,向王跨进一大步,屏气凝神,双手紧握竹竿,猛地用力一挥,电线顺竿落到董学财的双臂上。王学荣获救了,董学财却被电击倒在水田里,因电灼水呛而停止了呼吸。
1989年2月,中共南陵县委、南陵县人民政府授予董学财“舍己救人好公民”的光荣称号。决定指出:“他在短短的一生中,先后救过三个人的生命,并为国家、集体及乡邻们做了很多的好事……,只奉献,不索取,默默地散发自己的光和热,直到献出年轻的宝贵生命。”团省委追认董学财为共青团员,省人民政府追认他为烈士。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