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机构
1980年6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南陵县委员会(以下简称县政协)成立,由共产党、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无党派民主人士和各界代表组成。按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遵循“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对本县的政治生活、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等重点问题进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增进与海外朋友的交往和友谊,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县政协设常务委员会,由主席、副主席、常务委员组成,经县政协每届全体委员会选举产生。常务委员会行使全体委员会议闭会期间的职权和处理重要日常工作。
1980年6月,县政协第一届委员会设置学习委员会、科技工作组、经济建设工作组、文教工作组、医药卫生工作组、工商管理工作组、民族宗教工作组、对台工作组、妇女工作组和办公室。1983年4月,工作机构调整为学习委员会、科技工作组、文教工作组、经济建设工作组、医药卫生工作组、工商管理工作组、对台工作组、文史工作组、民族宗教工作组和办公室。1984年4月,工作机构改为2会6组1室,即:学习委员会、祖国统一工作委员会、科技工作组、医药卫生工作组、工商工作组、教育工作组、农村工作组、文体工作组和办公室。1987年5月,工作机构名称全部改为委员会,即:学习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文教卫工作委员会、经济科技工作委员会、社会工作委员会、祖国统一工作委员会、提案工作委员会和办公室。1989年3月~1990年,工作机构调整为提案委员会、学习委员会、文史委员会、经济委员会、文教卫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社会法制委员会、祖国统一委员会和办公室。
政协联络组1986年1月,县政协始在弋江区设联络组,由当地的县政协委员和邀请有影响的代表人士组成,受县政协和中共弋江区委的双重领导,并分别报告工作。组长、副组长及成员7~12人,随县政协的届期进行必要的调整,亦可随时增补。
1990年,全县有弋江区、黄墓镇、丫山镇、弋江镇、峨岭区、三里镇、何湾区、工山区、黄墓区、城关镇共10个政协联络组,有成员114人,其中县政协委员46人。其代表类别为共产党、共青团、工人、农民、妇女、科技、经济、教育、医药卫生、文艺、工商、民族宗教、台属、侨属、特邀共14个方面。
文史办公室1984年5月,成立文史办公室,隶属县政协,设专人办公。实施“要存真,要实事求是”的方针,突出为爱国统一战线,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开展历史资料的搜集、整理和撰写。至1990年,已出版成册11辑,共110余万字的文史资料。
二、政协会议
县政协一届一次会议1980年6月14~20日在城关召开,出席会议的委员105人,其中中国共产党代表19人、工会5人、贫下中农协会6人、妇女联合会6人、共青团5人、科技界10人、教育界12人、文艺界3人、卫生界11人、工商界6人、体育界1人、宗教界1人、少数民族2人、侨属2人、台属2人、特邀11人、政法1人、民主党派1人、农民1人,列席代表49人。大会主席团由21人组成,听取和审议了县政协筹备工作报告、县委书记刘葆玉作关于《发展革命的爱国统一战线》报告,学习邓小平关于《目前形势和任务》的重要讲话,选举产生县政协第一届常务委员22人,其中主席1人、副主席8人、常务委员13人,并通过了会议决议。
县政协一届二次会议1981年12月25~29日召开,参加会议委员89人,列席53人。听取和审议县政协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听取讨论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和其它报告,通过关于政协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政协一届二次会议提案审查情况的决议、县政协一届二次会议政治决议,通过选举增补常务委员2名、委员4名。会议收到提案92件。
县政协一届三次会议1983年3月30日~4月3日召开,参加会议委员96人,列席会议43人。听取和审议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学习《政协章程》,听取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和一届二次会议以来提案处理情况的报告,选举高正木继任县政协第一届委员会主席,增补常务委员1人、委员4人,并通过各项会议决议。会议收到提案75件。
县政协二届一次会议1984年4月25~30日召开,参加会议委员117人,其中共产党代表18人、共青团5人、工会4人、妇联3人、农民12人、科技界11人、教育界18人、文艺界5人、体育界1人、工商财贸8人、医药卫生8人、少数民族2人、台属5人、侨属6人、宗教1人、工商界1人、民主党派1人、特邀8人,列席45人。大会主席团由20人组成。会议听取和审议县政协常务委员会关于《毋忘团结奋斗,努力开创政协工作新局面》工作报告、提案处理和审查情况的报告,讨论和通过会议相应的决议,列席县人民代表大会九届一次会议,听取和讨论县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工作报告,选举产生第二届政协主席1人、副主席5人、常务委员14人。会议收到提案54件。
县政协二届二次会议1985年5月14~18日召开,参加会议委员102人,列席会议49人。听取和审议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听取和审议提案办理和审查情况的报告,列席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听取和讨论县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工作报告,委员交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经验,学习贯彻全国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精神,学习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技会议上的讲话,讨论各委、组工作计划,通过各项决议。收到委员提案52件。
县政协二届三次会议1986年5月14~18日召开,参加会议委员96人,列席61人。听取和审议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提案工作情况审查情况的报告,列席县人民代表大会九届三次会议,听取和讨论县人民政府关于县1986~1990年第七个五年计划的报告和其它报告,传达贯彻全国地方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审议和通过各项决议,增补2名委员。会议共收到委员提案48件。
县政协三届一次会议1987年5月15~18日召开,参加会议委员131人,其中共产党代表14人、共青团4人、民主党派1人、工会3人、妇联4人、科技界22人、教育界18人、新闻文艺界5人、体育界1人、工商财经9人、医药卫生12人、少数民族4人、台侨属17人、宗教2人、农民10人、特邀5人。大会主席团由22人组成。会议听取第二届常务委员会关于《团结奋斗,创新务实,进一步开创我县政协工作新局面》的工作报告、提案审查委员会关于二届三次会议以来提案办理情况的报告,列席县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听取和讨论县人大常务委员会、县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工作报告,学习中共安徽省委召开的统战工作会议精神,选举县政协第三届委员会主席1人、副主席5人、常务委员16人。会议收到委员提案44件。
县政协三届二次会议1988年4月19~23日召开,参加会议委员105人,列席94人。听取关于《高举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旗帜,努力开创人民政协工作新局面》工作报告、提案办理和审查的报告,列席县人民代表大会第十届三次会议,听取和讨论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和其它报告,通过有关会议决议,增补委员7人。收到委员提案49件。
县政协三届三次会议1989年3月21~23日召开,参加会议委员107名,列席87名。听取《关于县政协一年来的工作和今后任务的报告》和提案办理和审查情况的报告,听取和讨论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198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1988年财政预决算和1989年财政预算情况的报告,学习中共中央(1989)13号通知和省委(1989)2号文件,审议和通过各项决议。会议收到委员提案35件。
县政协四届一次会议1990年3月19~24日召开,参加会议委员122人,其中共产党代表12人、共青团3人、工会5人、妇联5人、科技13人、教育13人、医药卫生13人、新闻文艺体育6人、农林水18人、工商界5人、经济16人、民族宗教4人、特邀7人。大会主席团由23人组成。会议听取和审议《紧密团结,齐心协力,发挥政协在改革、建设、民主方面的重大作用》工作报告,第三届委员会关于提案办理和审查情况的报告,传达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列席县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听取和讨论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和其它工作报告,审议通过有关会议决议,选举县政协第四届委员会主席1人、副主席4人、常务委员18人。会议收到提案42件。
政协南陵县委员会领导人更迭表
表1—11

三、主要工作
参政议政1980年6月起,参政议政形式除认真开好各种例会外,还采用意见听取会、各界爱国人士座谈会、重大节日茶话会、研讨会、专题调查汇报会等,让委员各抒己见,为中共南陵县委、县人民政府决策科学化献计献策。县政协委员每年都列席参加县人民代表大会的各次会议,听取和讨论县人大、县人民政府有关文件,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县政协主席列席中共南陵县委常务委员会议。县政协各工作机构与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对口协商,区、乡(镇)政协联络组出席当地有关会议。政协常务委员会还定期请县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向委员通报情况,做到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经常化、制度化。1990年,县政协第四届委员会邀请县委、县人民政府以及其职能部门向委员通报的有:全县防汛工作的准备,科技兴农,乡镇企业,廉政建设,自来水厂的扩建工程,南陵的经济形势等情况。参政议政协商内容一般有8个方面:全县性的城乡建设总体规划,经济发展的宏观战略决策,经济、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的重大实施方案,法制建设方面的重大措施,群众生活方面的重大问题,精神文明建设上的重要事宜,机构改革和重大的人事变动,统一战线方面的重大问题等。
提案落实1981年12月开始,县政协第一届二次会议收到提案92件,办理87件,占提案总数94.6%。如:关于加强城镇管理,整顿市容,维护社会治安的提案,县人民政府于1981年12月,发出关于综合治理的通告,组建了30人的治安纠察队,重点抓交通秩序、市容整顿和社会治安。其时,拆除临街破烂雨棚327处,新盖钢架雨棚3处,427平方米,投资15074元;处理大小交通事故180起;捉流窜、扒窃、劳教逃跑罪犯36人,抓赌252场,没收罚款16654元、赌具471副。关于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提案,中共南陵县委抽调154名干部和区社、大队负责人从抓签订合同入手,由点到面铺开,将生产计划、粮油包干任务、土地调整和管理、提留上缴等工作任务进行逐户落实,95%以上的农户都能按合同办事。关于要求增设中、小学校,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取消快慢班,开办补习班的提案,得到县人民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1983年3月,县政协一届三次会议收到提案75件,办理40件,占提案总数的53%。如:关于整顿城关交通秩序,严禁街道堆放建筑器材,设立交通警,做好交通宣传的提案,县人民政府整顿交通秩序领导组认为是积极的合理的,拆除了违障建筑,组建农贸市场,柴草市场,摊贩定点经营。关于集资办学案,县人民政府积极采纳,下发了关于集资办学的文件,全县集资61万元。关于做好公路建设和管理工作,增加公共汽车班次提案,得到县人民政府重视和采纳。关于抓好抓紧归还公款的提案,县人民政府作出关于清理和收回干部、职工挪借公款的决定,通过清理,至是年底,全县干部、职工归还公款60.15万元。
1984年4月,县二届一次会议收到提案54件,办理51件,占提案总数的94.4%。如:关于根治市桥河水严重污染的提案,县人民政府拨款15万元,拓宽市桥河,新建陵阳街,砌护坡等工程。
1985年5月,县政协二届二次会议收到提案52件,办理28件,占提案总数53.8%。如:关于搞好城关镇环境卫生,美化城市提案,县人民政府及时组织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与城关镇协商办理,成立了城关环卫所,配备了专职人员,加强了城镇卫生和美化工作的领导。是年底,在城关地区增设垃圾箱60多个,购置垃圾车一辆,调整充实了清洁队伍,划定了卫生责任区,并在城关地区开展门前三包(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活动。关于建议创办城关职业中学提案,县人民政府决定将南陵二中高中部改为职业高中,招收了厨师班和养殖专业班。
1986年5月,县政协二届三次会议收到提案48件,办理39件,占提案总数的82%。如:关于建议成立县人才技术开发中心,促进南陵经济振兴的提案,得到县人民政府及时采纳,建立了人才技术开发中心。
1987年5月,县政协三届一次会议收到提案44件,办理35件,占提案总数的79.6%。如:关于建议引进人才、技术和资金,发展南陵经济提案,县人民政府制定了促人才和智力开发,进一步推动人才合理流动的14条规定,调整充实了县经济协作办公室人员。
1988年4月,县政协三届二次会议收到提案49件,办理31件,占提案总数的63%。
1989年3月,县政协三届三次会议收到提案35件,办理24件,占提案总数的68.6%。如:关于建议自来水厂增强供水能力的提案,县人民政府责成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会同县供电局,架设了一条520米长的35KV专用线,使城关日供水量达3000吨。关于建议成立港澳台“三胞联谊会”的提案,县人民政府于是年10月25日召开了南陵县三胞联谊会成立大会。
1990年3月,县政协四届一次会议收到提案42件,办理31件,占提案总数73.8%。如:关于建议重新铺设汽车站至烟草专卖局公路路面案,县人民政府于1990年5月上旬动工,8月底竣工,修复路面全长850米,路面拓宽到9.8米,浇灌20厘米厚的水泥路面8300多平方米,总投资13万元。关于全面动员,支援农业提案,县人民政府极为重视,作出了《关于科技教育兴农的决定》,抽调国家干部150名(其中农业技术干部100名)下乡,把先进的适用技术传授给农民,还颁发了《农业技术人员下乡开展农业技术服务奖励试行办法》,安排资金197万元,增加农业投入。关于搬迁文庙小商品市场,恢复玉带路的提案提出后,县人民政府进行调查研究,征求各方面群众的意见后,将文庙小商品市场搬迁至望华楼,原文庙小商品市场改为蔬菜市场,恢复玉带路。
视察调查县政协每次常务委员会其中一项内容是请县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通报有关情况。通报前,县政协都要组织有关委员会的委员进行必要的调查和视察活动,为通报协商作准备。1984年4月~1987年5月,第一届委员会期间,共组织专题调查活动90多次,参加活动委员达800多人次。有关于推行农村生产责任制 、公粮折款等问题的调查;有关于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劳力转化的调查和关于供销社改革经营、开拓前进等调查。1987~1990年,共组织调查、视察组19批,计200多人次,先后对全县的农业、工业、教育、医疗医药、饮食卫生、林业、水利、文化市场、物价、土地管理、乡镇企业等分项进行了调查视察。
上一篇:第二节 政府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