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承保
保险种类1950~1958年,本县开办了财产保险(强制保险)、货物运输险、普通火险和牲畜(耕牛)保险4个险种。
1982年11月,恢复国内保险业务后,至1990年底,先后开办的共有27个险种(并附有各种附加险)。财产险种类有:企业财产保险、家庭财产保险(包括农村房屋保险、自行车保险)、机动车辆保险、船舶保险(包括机动船和非机动船)、货物运输保险、承运保险、牲畜(耕牛、生猪)保险、农险(包括水产养殖保险、砖瓦坯责任保险、农田排涝保险)、种植业保险。人身险种有:养老金保险(包括个人及村干部养老金保险、计划生育夫妇养老金保险)、简易人身险、独生子女保险、子女婚嫁金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包括机动车、船舶驾驶员、乘车人、师生平安保险、机关企业团体人身意外保险、团体险、团体人身险)。
保险责任分为财产险类和人身险类。
财产险类保险责任企业财产、家庭财产、机动车、船等各类保险因火灾、爆炸、暴风雨、洪水、地震、雪灾等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负责赔偿。
人身险类保险责任养老金保险,负责被保险人退休后领取养老金及身故后给付丧葬费的责任。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负责意外伤害事故造成的医疗费及人身残废或死亡给付保险金。
保险收入1950年,本县开办的保险业务为运输险和火险。是年10月和11月,所保财产总值22935.5元,收保费229元。1951年,增办农村牲畜(耕牛)保险,参加保险的有77个村庄,承保牲畜(耕牛)6124头,收保费144元。1952年8月,农村牲畜保险,投保的耕畜达9193头,占全部应保耕畜的91%,收保费1.1万元。1953年,全年收保费28694.61元。1954年,核定全年任务为48300元,实际完成50916.49元,超额5.42%。1956年,重新开办牲畜自愿保险(试办)。1957年永保、强保单位22个,非强保户按强保户办理57个,全年业务收入23659.75元。1982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后,开办企业财产险、机动车辆险,保费收入5.33万元。1983年,新增家庭财产保险,全县财产险共承保国营和集体工商企业94户,占全县可保财产额的60.7%。1989年,保费收入增至160万元。1990年底,全县承保财产额达9283万元,占全县可保财产额的90%以上,保费收入200万元。是年,县保险公司获芜湖市人民政府授予劳动竞赛先进单位称号。
1950~1990年保费收入统计表
表1—4金额单位:百元

二、理赔
1952年,本县保险代理处采取各种安全防范措施,发现险患,及时处理;遇到灾害事故,通过调查分析,明确责任,落实理赔。1952~1958年,全县共理赔638万元。
1982年后,县保险公司在做好防灾防损工作的同时,本着“主动、迅速、准确、合理”的理赔原则,处理各种理赔案。1983年7月,本县遭受特大洪涝灾害。全县承保的94户企业中,有37户企业财产遭受严重损失,县保险公司到现场查勘,清理登记受灾物资,通过查帐核损,合理赔款91.86万元,是财产险交保费的18.6倍。其中赔款较大的企业有县五交化公司19万元,芜湖拖拉机厂15万元,百货公司针纺、百货两个批发部21.26万元,酒 厂7.75万元。全年城乡累计水灾理赔87万元。1987年5月29日下午1时许,县酒厂由于工人操作不慎,致使酒库发生火灾,造成财产损失5万余元,保险公司经过现场查勘、清理查帐核实,及时给予赔偿财产保险3.6万元。1988年8月13日,芜湖汽车运输公司第六车队一辆解放牌加长货车,车号03—70037在麻桥乡地段下坡时,因车上钢管由车厢插入驾驶室,加之时速过快,碰伤路边两个行人后倾覆,车上1人死亡,1人重伤致残,经查勘核实确认为保险责任,赔款1.16万元。至年底,全县610辆机动车辆投保,因发生碰撞倾覆、爆炸等意外事故受损,保险公司理赔360户,赔款33万元。1990年,全县有8.1万名教师、学生投保师生团体平安保险,交纳保险费18万元,投保期限1年1次,当年,有1200多人次因淹、溺、坠跌、烫伤等意外事故伤亡,县保险公司赔款16.9万元。如7月1日上午,黄墓镇花炮引芯厂因工人违章作业,发生火药爆炸事故,因黄墓镇教委集体向县保险公司投保了师生平安保险,3名学生烧伤后经多方治疗抢救无效先后死亡,赔偿医疗费0.6万元,赔付保险金0.6万元,共计1.2万元。
1990年6月28日,仙坊乡政府将全乡4551户农房向县保险公司投保,投保后不到一个月时间,龙卷风袭击了仙坊、黄墓一带,中心风力达12级,致仙坊乡星火、东风两个行政村的181户农房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县保险公司经过查勘定损,于8月11日召开赔款现场会,将17935元保险赔款送到受灾户手中。1982~1990年,全县共支付各种赔款总额达354.43万元。
1982~1990年赔款统计表
表1—5金额单位:百元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