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提水水车水车又名龙骨车,分手车、脚车、牛车三种。手车1~3人操作,提水高度在1米以内。脚车有3人或5人操作,提水高度不超过2米,牛车一般用于地形陡峻有水源的河边,水低田高,但提水高度也不超过2.5米,主要是以畜力代替人力。水车始于北宋,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是农田灌溉的主要工具。
50年代的排涝抗旱,全靠水车。1959年抗旱,全县共有水车13310部,投入抗旱的达 9153部。进入60年代中期,提水机械兴起,手车使用逐渐减少,脚车、牛车被淘汰。80年代后,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零星小块土地,距电源较远田块,农民本着节资和不受用电制约,手车提水灌溉仍有发展。
机电灌站清代和民国时期,本县没有抽水机械。1950年从皖南农垦队租来8.8千瓦柴油机4台,计35.2千瓦,临时安装在奚滩、东河两村提水抗旱,灌溉农田750亩,这是本县使用机械提水灌溉的开始。
1953年,柏山渠在总干渠左家榨兴建固定提水站1座,装机1台8.82千瓦,灌溉泾县柏山乡农田204亩。1955年在柏山渠续建工程中,在总干渠叶村新建机械灌溉站1座,装机6台计53千瓦。新开干渠1条,支渠两条,总长7.5公里,灌溉泾县柏山乡,南陵竟河乡农田1200亩。
1963年全县共有固定灌溉站两座,装机4台计149.9千瓦,流动柴油机109台,计1987.4千瓦,灌溉农田4.14万亩。
1964年后,逐步发展电力灌溉,至1980年,全县共有电灌站12座,装机30台,共1468千瓦,灌溉农田7.26万亩。
1990年,全县共有固定电灌站41座,装机54台,计2182千瓦,灌溉农田3.46万亩。
1990年电(机)灌站统计表
表1—6

水轮泵站1965~1966年,柏山渠在沿墅河的石铺公社联乐大队阮村、汪村两生产队新建两座水轮泵站,解决地形较高农田的自流灌溉问题。兴建拦河坝两座,上、下游水位差1米,安装铁制40型水轮机两台,扬程4米,出水管径15厘米,自流灌溉农田400亩,既不用电,又不耗油,群众称“水打水”。
喷灌本县唯一茶园喷灌工程,坐落在五里乡上港村的茶林场。喷灌茶园400亩,分为4片,有两条小冲,茶园被分割在三条直岗和一条与之相连的横岗上,地形由东南向西北倾斜,相对高差20米,国家投资2.25万元,自筹经费1.75万元,1981年10月10日正式动工。喷灌形式,对四片茶园采用固定、半固定和移动三种喷灌形式。固定式灌溉面积95亩,东西向铺设干管260米,直径16厘米,南北向铺设支管6条,总长805米,直径6厘米,控制喷头18个。半固定式喷灌面积75亩,铺设干管340米,直径16厘米,支管300米,直径6厘米,在干管上设置4个给水栓,控制喷头15个。移动式喷灌面积230亩,沿30~35米高程开渠设置取水井,采用4台35.3千瓦手推式小型喷灌机。喷洒方式和喷头组合采用全园喷洒和正三角形组合,喷头间距40米,支管间距36米,采用PY40型喷头,喷头射程30米,喷水量13.5立方米/小时,工作压力3~4.5公斤每平方厘米;管道压力6~10公斤/平方厘米,采用PPVO硬塑管作干管、用微型软管作支管。固定式、半固定式系统最大流量81立方米每小时,设计扬程63米,选用4B91A型水泵,配套电机40千瓦。1982年4月,喷灌工程竣工,三种喷灌形式同时进行试喷,并有省、地、市水利系统代表现场参观指导,运行正常。后因水源、管理等原因,闲置未用。
二、柏山渠水利工程
柏山渠中型自流灌溉工程,地跨泾、南两县,渠首在泾县柏山脚下,无坝引青弋江水源,灌区东至青弋江,西至漳河,南至柏山,北至资福河,形成三面环水的自然界线,总面积260平方公里,灌溉泾县(昌桥乡)、宣城(文昌乡)及南陵奚滩、蒲桥、东河、东七、葛林、石铺、九连乡和弋江镇,共10个乡镇、60个村委会、1159个自然村,14万人口,有效灌溉面积14万亩。灌区在地形上,由南向北逐渐倾斜,青弋江常年水位低于地面4~7米,上部为青弋江河谷平原。地面高程14~26米,下部为沿江平原圩区,地面高程9~14米,是自流灌溉良好的地形条件。《新唐书·地理志》载,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南陵县令范传正在泾县柏山修大农陂障青弋江水,置石堰三百步,水所及者60里。唐懿宗咸通五年(864年),在下张村置永丰陂,障青弋江水入熊家店至莞湖塘以灌田。大农在上流,源流70余里,灌田3万亩,永丰在下流,源流60余里,灌田3万亩,两陂灌田甚多。为县东半壁一大水利,凡县赋属三分之一。宋熙宁(1068~1077年)重修大农陂、永丰陂,二陂在唐、宋时期,灌溉历时达400余年。自元、明以来,未经修浚,久已堙废。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南陵知县郜永春曾与地方士绅同泾县协商重开,因未达成协议,遂止,堙废共达700余年。
工程规划解放后,为开发利用青弋江水资源,发展农田灌溉,1950年7月,皖南人民行政公署水利局派员进行勘测、规划与设计,计划引青弋江水自流灌溉,设计流量18.6立方米每秒,灌溉青弋江左岸,漳河右岸,泾县柏山以北,资福河以南,总面积260平方公里。本县受益1个区、36个行政村,东七、西七、三连、五连、新建5个圩口和泾县1个区、5个行政村的范围,农田18万亩。奚滩宋桥以上为提水灌溉,其余除沿山高地外,全部自流灌溉。
总干渠在柏山脚下引水,经叶家祠、张村以西至宋桥,全长8489米,渠底宽7~8米,边坡1∶1.5~1∶2,坡降1/4000,渠底高程21.19~18.85米,灌溉水深2.2米。在进水口建喇叭口及裹头块石防护工程,底宽10米,坡降1/2700,渠首350米处,建3孔进水闸1座,孔径2.2×2米。
东干渠全长10912米,渠底宽2.4~2.8米,渠底高程18.85~13.76米,边坡1∶1.5,坡降1/4000~1/2000,输水流量7立方米每秒,灌溉水深1.6~2.0米,灌溉孤峰河以东地区农田8万亩,尾水泄入孤峰河,为避免冲刷,降低流量,在桩号5+711.8+111处,建跌水两座,落差各为0.7米。
西干渠全长14306米,底宽3.6~4.2米,渠底高程18.85~15.46米,边坡1∶1,坡降1/4000、1/3000、1/2000共3种,水深1.7~2米,输水流量8.8立方米每秒,灌溉孤峰河以西及漳河以东10万亩农田。为了减少险工、通畅水流,在宋桥将孤峰河裁弯取直,改道1400米,建陡坡1道,在桩号0+707处,建双孔倒虹吸1座,引水穿过孤峰河河底,为控制灌溉水位,在5+900处建节制闸1座。渠尾建泄水闸1座,陡坡1道,余水泄入漳河。开挖东一、东二、东三3条支渠。总体规划3级渠道,全长46.77公里,主要建筑物83座,全部工程经费175.95万元,报华东水利部核准,贷补(大米)8975吨兴建。
工程实施1952年3月12日正式动工,动员南陵及泾县九、十区民工共1.1万人,至1953年4月,完成总干渠和东、西干渠、东一、东二、东三支渠,主要建筑物138座。1953年5月1日开闸放水,是年灌溉面积8.83万亩。
1953年冬至1954年春,根据灌溉中所发现的问题,接长东二、东三支渠,新开城涵塘分干渠及20条斗渠。总共完成干支渠全长63公里,大小建筑物229座,投工137.98万个,开挖土石方160.12万立方米,使用经费156.92万元。
1954年冬至1956年春,国家对柏山渠配套工程投资51.46万元,完成新开支渠26条,全长81.4公里,支渠进水闸、桥梁、斗门等大小建筑物350座,土方77.31万立方米,保证灌溉面积达11.6万亩。
1958~1960年,利用渠道水头落差,全面开展小水电建设,在总干渠分水闸,东干渠第一、第二跌水、泄水闸、西干渠泄水闸,先后动工兴建5座水力发电站,总装机容量857千瓦。1959年1月22日至1960年底,总干渠分水闸,东干渠第一、第二跌水3座电站建成发电,总装机容量281千瓦,架设木杆高压输电线路24公里,供县城、弋江镇、蒲桥等地工业、照明用电,东西干渠泄水闸两座水电站,因资金设备问题而停建。1965年已建成的3座水电站,全部停止发电。此间,因受“共产风”影响,专管机构下放、专职人员调离等多种因素,工程失修,效益下降。
建设历程柏山渠灌区建设,从总体上可分为6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2~1957年,是灌区建设时期,先骨干后配套,共完成干、支渠37条,斗农渠285条,总长度283.26公里,大小建筑物702座,灌溉面积达12.08万亩。
第二阶段:1958~1963年,工程失修并遭受不同程度破坏,灌溉效益下降到8.74万亩。
第三阶段:1964~1969年,是大修改造时期,在1964年清查整顿的基础上,灌区进行全面整修改造,大搞田间斗农渠的配套,灌溉面积回升到10.45万亩。
第四阶段:1970~1979年,灌区重点是孤峰河洪涝治理,采取上游撇洪,中下游河道裁弯取直,结合消灭钉螺,效益显著,基本上解决了灌区洪涝灾害。
第五阶段:1980~1984年,大搞灌区水毁工程的修复和老化工程的改造,保持灌区工程的完整。
第六阶段:1985年后,是灌区改革和《水法》宣传、贯彻、执行时期。1985年实施柏山渠灌区管理工作改革。1987年继续充实、完善柏山渠灌区管理工作改革。1985年、1986年、1987年连续被评为“安徽省创最佳经济效益”先进单位,荣获银杯奖。1987年评为“全国水利系统综合经营”先进单位,是年,《柏山渠灌区管理工作改革意见》荣获芜湖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990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灌区,荣获铜质奖牌和荣誉证书。
柏山渠建设受益38年来,经过建设、配套、改造,共有干、支渠32条,斗农渠1155条,排水沟渠15条,总长372.73公里,各类建筑物4000座,这些水利工程实施,构成了完整的排灌水系,达到遇旱能灌、遇涝能排的功能,为农业增产和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效益。
主要工程简介
总干渠进水闸原设计为3孔圬工料石结构,位于进水口桩号0+270处,造价22.74万元。在实施中,因闸址逼近青弋江岸,易受洪水威胁及料石来源运输困难,变更为闸址向下移动至0+350处的柏山脚下,结构为钢筋混凝土,闸墙靠山为重力式,临江用扶垛式,闸基全部建筑在岩石上。1952年3月4日开工挖基,是年10月底全部竣工。闸底高程21.19米,闸顶高程32.64米,闸身长32米,孔径2.2×2.2米,引进流量18.6立方米每秒,安装5吨启闭机3台,共投工36105个,完成挖基回填土石方12900立方米,砌石683.6立方米,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805立方米,使用经费14.22万元,造价占原设计62%。
分水闸建于总干渠尾,位于奚滩乡宋桥,设计为圬工料石结构。东孔宽2.4米,流量7立方米每秒,西孔宽3米,流量8.8立方米每秒,高度均为2.2米,闸身长11.5米,闸底高程18.85米,闸顶高程23.85米,安装3吨启闭机2台,闸板全为钢结构,造价5.91万元。1952年5月1日开工,至8月20日全部竣工。实做工作日103个,投工9217个,完成土方3361立方米,基础木桩187根,砌石767.3立方米,混凝土152.9立方米,使用经费5.38万元。在施工过程中,因料石来源困难,价值昂贵,又影响工期,除表层30厘米料石外,其余全部改用块石,减少料石用量581.3立方米,工程造价节省了0.53万元。
倒虹吸位于西干渠桩号0+707处,与孤峰河改道工程交叉,穿过孤峰河河底,通过西干渠流量8.8立方米每秒。结构为双孔1.6×1.6钢筋混凝土。设计洞底高程15.04米,纵向比降1/400,进口与出口段坡度1∶3,洞身长50米,进口底板高程18.68米,出口底板高程18.48米,墙顶高24.14米,工程造价7.78万元。1952年4月20日开工,是年10月2日全部竣工,共投工12138个,完成土方9471立方米,砌石333.1立方米,混凝土90.6立方米,钢筋混凝土207.5立方米。在工程实施中,原设计为双孔高宽各为2米,坡降1/2000,为防止洞内流缓沙停,在变更设计中,将坡降改为1/400,使流速加大,孔径缩小为1.6×1.6米。原设计洞身顶板与孤峰河河底相平,考虑工程安全,避免冲刷,将洞身降低1米,洞顶填土0.7米,并用30厘米块石护砌。经过变更后,实际使用经费5.33万元,占原设计68.5%,节省经费2.45万元。
上一篇:第二节 蓄水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