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机构
解放前,全县未设统一的防汛抗旱机构。1950年,县防汛抗旱委员会成立。1958年,改称县防汛抗旱总队部,1959年更名为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沿用至1990年。指挥部设政委、指挥长,由历届县委书记或副书记、县长或副县长担任。下设办公室、工程组、保卫组、政宣组、后勤组,由水利、公安、交通、供电、邮电、物资、商业、供销、粮食等部门抽专人组成,办公地点在县水利局。
二、防汛自明万历十年(1582年)联筑圩坝后,每年汛期,大圩坝统一防守,小圩坝自防自守。民国初至民国18年(1929年),下林都圩划分6个防段,东西埂各设大圩首1人、小圩首3人负责管理所在防段,圩费各段自筹,修圩各村上工,没有专设的圩管机构、统筹防汛器材、统一组织民工。民国22年,下林都圩堤工委员会成立,设专职正副委员长各1人,委员若干人,雇用圩丁4人,从事圩务差役。全圩划分为郭城、东胜、桃木、殷嘴、阮渡、清溪共6个防区,每防区委派1名委员负责防务。圩费由堤工会统一征收,防汛器材由各防区自行购置,重大圩务,由堤工会决定。是年,成立弋江大堤圩公所,设董事会、董事长主持圩公所工作。下设小圩长、牌头(每20亩田摊一牌头),兴修、防汛、圩粮征收,均由牌头出面征工征粮。大堤重大事务,由董事会决定。
解放后,县人民政府始终把防汛作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大事,带领人民群众与自然灾害进行不懈的斗争。每年5月1日~9月30日为汛期。汛前,水利部门组成工作组,分赴各主要圩口,检查险埂要段、涵闸斗门及防汛机构的建立、器材的筹集等准备落实工作;商业、物资、供销部门负责防汛物资的筹备和调运;邮电部门做好通讯线路的检查维修。汛期,县委、县政府负责同志除留1~2人在县主持工作外,其余都率领部、委、办、局大批干部分工到主要圩口参加防汛,水文气象部门准确传递雨情、水情和预测报工作。
县、区、乡建立防汛抗旱指挥组织,圩区每个乡有通讯、巡逻、水手、打桩4个队,汛前进行演习。通讯主要靠人工传递,抢险器材靠肩扛人抬,照明用矿烛、竹缆、汽灯等。1958~1966年,开始使用电力照明,但其它防汛物资仍比较紧张,均指挥部控制、分配。1967~1985年,弋江大堤、下林都圩、南湾防洪大堤及小〔一〕型水库(属跨乡、跨村委会工程),单独建立防汛指挥所。通讯设施都接到指挥位置,电力照明,抢险器材主要圩口实行以船代仓,迅速及时。1985年以后,实行了兴修防汛岗位责任制,县委、县政府领导包万亩以上圩口,乡村干部包责任堤段。1989年开始用无线高频电话SV—2025/2010、VHF/FM10.25W和无线对讲机shinso、sv0002型指挥防汛抗旱。至1990年,万亩以上圩口,南湾防洪大堤,小〔—〕型水库,共安装无线高频电话13台,各指挥所配备无线对讲机10部,使指挥部决策、指示、雨情、水情、险情能迅速、及时、准确的传递。县、区、乡圩堤干部上岗前都参加防汛抢险知识讲座,圩口举办抢险打桩现场演习,以提高防汛抢险专业知识和技能。
三、抗旱
本县气象资料表明,一般年份是伏旱和秋旱,1949年,全县有效灌溉面积为17.8万亩,占耕地面积的30%。
1950~1957年,弋江平原区兴建了柏山渠灌溉工程,丘陵区大力兴修塘坝,开始使用内燃机提水,抗旱能力有所提高,全县有效灌溉面积增加到26.4万亩。1958~1966年,由于电力工业的开始发展,在兴建骨干电力灌溉站的同时,生产队拥有1.5千瓦农用水泵283台,全县有效灌溉面积增加到38.3万亩。1967~1977年,是电力提水抗旱发展的高峰期,全县共有1.5千瓦农用水泵1722台,基本上代替了木制水车。全县55座水库和当家塘的建成受益,改变了易旱面貌,有效灌溉面积增加到48.1万亩。在现有水利设施基础上,实行分类指导:丘陵区及时做好塘、坝、水库的春季蓄水工作;柏山渠灌溉工程在灌溉前,整修好各级渠道、涵闸启闭机的检修,保证放水畅通;圩区在腾空底水的同时,适当考虑灌溉。
四、重大抗灾纪实
1954年抗洪救灾1954年入夏,雨水多,持续时间长,全年共降雨2050毫米。5~7月共降雨1559毫米,其中5月份降雨565.1毫米,6月份降雨410.5毫米,7月份降雨372.8毫米。从5月20日至7月31日共73天,雨天达52天。6月26日青弋江排湾水位达18.27米,7月31日漳河水位为13.81米,8月25日芜湖长江水位上涨到12.87米,均属历史最高纪录。
汛前,县、区、乡均成立防汛指挥和办事机构,进行器材调集,组织民工,检查险段,搭哨棚等一系列准备工作。汛期除县委书记、县长指挥全盘外,其他负责同志都分工到主要圩口,县直党、政、军抽调干部202人,区乡干部531人,教师184人,医务人员126人,发动民工40485人参加防汛抢险。
5月下旬至6月上旬发生三次洪峰,全体防汛干部和群众英勇奋斗,除强坝于5月24日溃破外,其余18个圩口均安全渡过。
6月24~29日连续降雨196毫米,出现第四次洪峰,河水猛涨,6月26日午夜和27日,外堤纷纷出险,圩内一片汪洋。据统计,全县圩口堤身坍塌191处,总长5627米;斗门渗漏13座;大小漏洞378个,特别严重的是堤顶漫水25段,共长2650米。下林都圩娘娘鞋堤身坍塌长达500米,弋江大堤奚滩段发生漏洞8处,太丰圩堤顶漫水长达1600米,水深0.2米,经数万名抢险大军的努力,共完成防浪工程11100米;加固工程979处,总长28970米,筑子埝11处,总长12730米;实做工日42590个,完成土方34093立方米。共使用木桩12947根,麻袋10553条,草袋16952只,摊垫6279床,铅丝4685公斤。
7月17~30日,连续降雨236.1毫米,出现第七次洪峰,因江潮顶托,7月31日漳河水位上涨到13.81米,险情进一步恶化,圩口坍塌已发展到353处,总长16701米,堤身渗漏406处,总长4269米,斗门漏水35座,堤顶漫水11处,共长12730米,其中下林都圩堤顶漫水达10500米,漫水深0.31米。下午5时,下林都圩溃破,太丰圩亦遭溃破。
据1954年9月22日统计:全县受灾面积232475亩,其中内涝面积77614亩;受灾人口11.5万人,死亡27人,受伤19人,倒塌房屋39421间;冲毁塘86口,坝41座,冲毁桥梁12座。
灾情发生后,县防汛总队部立即组织木船130只,转移灾民15348人,抢救粮食137.4万公斤。并从县直机关抽调干部141人,区乡干部316人,医务人员67人,技工10人,发动群众17500人排涝抢种。共动用柴油机5台计44.13千瓦。人力水车3135部,经过抗灾斗争,全县成灾面积9.13万亩。破圩地区转移安置灾民15348人至丘陵区的峨岭、葛林、界山等地垦荒生产。同时还接待安置繁昌、芜湖两县灾民18774人,到麻桥、戴汇、三里等地垦荒生产。
1959年抗旱救灾1959年夏末,全县出现旱情并逐渐发展。自6月中旬到8月底的82天中,共降雨237.9毫米,气候炎热干燥,同期蒸发量达619.7毫米,是降雨量的2.3倍,9月,仅降雨77.1毫米,10月份降雨27.5毫米,中稻、单晚稻、棉花等晚秋作物遭受严重灾害,全县受旱面积达23.17万亩。
面对严重旱情,中共南陵县委及10个人民公社,126个大队,都建立了抗旱机构。全县投入抗旱的干部2486人,发动农民38142人,技术工人730人,学校师生2467人,居民816人,投入抗旱的柴油机26台(340千瓦),水车9153部,拦河打坝682座,开沟349条,挖土井44眼,挖土方42050立方米。
8月上旬,柏山渠进水闸只能引进流量3立方米每秒,县委从灌区发动民工3000人,苦战三昼夜,对总干渠进行疏浚清淤,共清除苇草170万公斤,淤沙3850立方米。东西干渠由原来的续灌制临时改为轮灌制,同时实行节约用水,确定专人放水,使灌区在水量不足的情况下,既保证了农田灌溉,又兼顾发电。
经过抗灾斗争,减轻了灾情,据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总结:受灾三成的105370亩,受灾四成的49254亩,受灾五成的33091亩,无收面积4.4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12448万公斤。
1978年抗旱救灾1978年是特大干旱年,全年降雨量906.2毫米,年蒸发量1608.3毫米,是年降雨量的177%,4~10月共降雨607.7毫米,同期蒸发量为1293.3毫米,是降雨量的213%。7月上旬,全县沟塘干涸,山溪断流,3座小〔一〕型水库只有死库容以下水量,大部分水库已经干涸,旱情十分严重,受旱面积已达26.4万亩。
7月13日,中共南陵县委召开了县直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大会,提出一切服从抗旱。还成立人工降雨领导组,负责三里、绿岭两地的人工降雨工作。县直机关抽调42名干部,参加抗旱工作的领导。各行各业全力支持抗旱,县直属各机关单位开展清仓查库,能用于抗旱的设备,都放下去,抽调柴油机、电动机、水泵共700余台,由单位领导带队进入抗旱阵地。县供电、农机部门,打破常规,实行昼夜值班,为抗旱服务。
全县共筑较大的拦河坝21座。青弋江3座,把青弋江水源引入资福河;泾县赤滩拦河坝,稳定青弋江水位,增大柏山渠引进流量,解决漳河以西的灌溉水位;李村拦河坝,利用青弋江水源,引进太丰圩进行灌溉。漳河8座:龙门桥拦河坝,系柏山渠东水西调工程,其水源由青弋江通过柏山渠渠道,由西干渠泄水闸流入漳河,以解决漳河、后港河沿岸的五里、家发、工山公社的灌溉水源;三叉河、百亩滩、官洲、热爱、河南、澄桥、后港拦河坝7座,解决仙坊、九连、葛林、峨岭、三里等公社的灌溉水源;孤峰河1座,土桥圩拦河坝,解决九连公社的三连、五连大队的灌溉水源;资福河2座,金阁、杭村两座拦河坝,解决太丰、东塘两公社的灌溉水源。
黄墓区的上、下林都圩、太丰圩及家发公社滨玉、花园圩,从青弋江、漳河建临时提水工程12处,安装柴油机13台,计513.3千瓦,电动机16台,787千瓦,解决2.3万亩的灌溉水源。丘陵区兴建1~3级提水站26处,安装电机31台,计1301千瓦,从漳河、后港河提水灌溉4.61万亩。全县共挖井214眼,利用泉眼56处,开挖渠道190条,筑临时性山溪小坝218处,可灌田1.0万亩,并解决4.1万人口,0.36万头耕牛的饮水。
抗旱期间,全县组织10万劳力,共动用提水机械3200台,水车2600部,投入经费318.2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73.7万元,群众自筹144.5万元),经过抗灾斗争,早稻获得了丰收,实栽双季晚稻404437亩,成灾面积仅7.83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24147.2万公斤,创解放后历史最高水平。
1983年抗洪救灾1983年6月25日至7月20日,总降水量1020.8毫米。6月25日至7月5日,三次暴雨过程更为连续、集中而猛,仅11天时间,就陡降暴雨785.2毫米。第一次暴雨过程是6月25~26日,降水量为171毫米,河水猛涨,青弋江排湾水位达16.24米,下林都水位12.6米。第二次暴雨过程是6月29日至7月1日,降水量为265.2毫米,青弋江排湾水位上涨到17.6米,漳河狮子山水位达16.37米,下林都水位达13.23米。第三次暴雨过程是7月4~5日,降水量为205.6毫米,尤其是7月4日下午8时至5日上午8时的12小时内,雨势猛强度大,城关降水195毫米,漳河上游的山区,雨量达256毫米,青弋江排湾水位猛涨到18.06米,漳河狮子山水位达17.21米,超过解放后最高水位0.59米,下林都水位13.54米,超过保证水位0.54米。排湾,南陵水文站实测,青弋江最大洪峰流量5420立方米每秒,漳河1440立方米每秒。第一次洪峰,6月26日家发公社的花园圩遭溃破。第二次洪峰,6月30日,城关、黄金、新建、联城、滨玉、新光、小坝等7圩坝均遭溃破。7月1日有西七、强坝两圩口溃破。第三次洪峰,7月5~6日,东七、五连、新坝、凤洲、土桥5圩坝溃破。经三次洪峰,全县共溃破圩口15个及附属圩坝5座,决口59处,总长2560米。小〔二〕型水库垮坝两座(万水、中洲)。冲倒塘坝4185口,桥梁83座,闸坝304处,河渠堤埂536处,总长23900余米,淹没排灌站40座,电机104台,3968千瓦,柴油机51台,1034.1千瓦,变压器90台,7140千伏安。冲倒高低压电杆2072根,输电线路218.6公里,受灾农田384717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73.3%。其中破圩淹没面积64350亩,山洪淹没面积145021亩,内涝面积175346亩。遭受重灾的有东河、九连、石铺、家发、五里、太丰、仙坊、峨岭8个公社,全县有200个大队,3870个生产队,受灾农户71042户,占总农户的72.1%,受灾人口354689人,占农业总人口80.9%,倒坍房屋90468间,死亡8人,死亡耕牛147头、生猪2123头。城关地区受灾职工2515户,人口9324人,厂、矿、公司等仓库物资商品损失总值494.48万元。
中共南陵县委、县人民政府两次从县直机关抽调干部227名,其中公司经理以上干部139名。县、区、社、队四级干部是全力以赴,战斗在第一线,民工多达10万人。
在三次洪峰中,全县圩口共出现大小险情391次,万亩以上圩口368处,弋江大堤出现大小险情73处。下林都圩大小险情19处,有12座排涝站出水池漏水倒灌,堤顶漫水加筑子埂2.7万米。上林都圩出现大小险情63处,特别是汪相园公路漫水,加子埂共用草包达5000只,土方3000立方米。太丰圩出险86处,东塘圩出险58处,沙河港、孙村、俞家埠三处漫水长达200米。经过20个昼夜紧张抢险,采取设外障堵漏,下桩,加筑子埂等应急措施,共挑土方59115立方米;共使用木材570立方米;毛竹1.1万公斤;麻袋73168条;草袋74796只,化肥袋20400条;摊垫601床,靠皮5248张;拆房68间;防汛民工口粮补助27万公斤;共使用防汛经费45.11万元。
灾情发生后,1983年7月16日,县委、县人民政府召开了生产救灾紧急会议,坚持因地制宜,实行分类指导。内涝地区,分线作战,前方固守堤防,后方动员一切可以动用的排涝工具,突击抢排抢种,全县共投入劳力达12万人,使用电机142台,7200千瓦;柴油机72台,4118.8千瓦;排涝柴油300吨。县、区、社、队分别建立了生产自救办事机构,就灾民急需解决的吃、住、烧、医问题,及时采取了以下临时性措施:一是安排借销口粮75万公斤,救灾粮22.5万公斤,种子指标114万公斤,供应各种种子4.45万公斤;二是发放救灾款27.6万元 ,安排临时性农贷指标130万元,其中用于生活安排的100万元,购买种子25万元,医药费5万元;三是各部门组织供应原煤2400吨,毛竹28200根,圆竹20万公斤,杂料29立方米,小材小料48立方米;四是组织7个医疗队,分赴重灾区巡回治疗,防疫部门组织5个防疫组,进行病疫检查和饮水消毒,血防部门组织3个小组,指导灾区查病治病,搞好粪便管理;五是全县发动为灾区人民捐粮捐款捐衣。通过这些措施,加上群众性互助互济,基本上保证了灾民的生活安定。
经过抗灾斗争,全县成灾面积为29.29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56.12%,共栽插双季晚稻31.5万亩,全年粮食总产为182783万吨。
1983年溃破圩口情况简表
表1—7

附:历史重大灾情资料
一、清道光十一年水灾
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农历五月初七,雨不及二寸(6.7厘米),初九,青弋江河水涨发,上额石汉坝埂冲裂,合义圩并受其灾(今弋江大堤)。众夫竭力苦救,张公坝埂(今东七圩)侥幸未破,然而五月中旬以至六月内,大雨如倾,或七八寸或五六寸,少亦三四寸,约有八九次,阴雨连绵,圩乡之田,变为沧海,不知其畔岸,江潮壅阻,久而不退。自湾氵止、芜湖挂帆行舟直达南京而下,千余里只见山阜岗陵,不见农田与房屋。历经3个月,8月底而渐涸。是年,科场应试,贡院水淹,至九月初八入场。8月乘舟至南京,一路江村房宇倾倒,人民漂散,伤心惨状目不忍睹。冬大雪毒冷,逃荒冻死者甚多。至道光十二年(1832年)春夏之时,饿莩满途,鬻妻卖子,各逃生命,不暇索价。
二、民国20年水灾
民国20年(1931年)7月下旬,大雨势若倾盆,山洪暴发,江潮汹涌,芜湖长江水位上涨到11.87米。县境东北乡大小圩坝48处溃破,弋江、中林都、下林都、东塘、太丰等圩坝38处,淹没农田134945亩,积水73950亩,受灾面积共达208895亩,受灾户数17155户,人口110332人,淹倒房屋5055户,加洪姓祠堂一座,漂流房屋100户,淹毙数十人。灾情发生后,县长及地方公正士绅8人,组成安徽省南陵县赈务分会,负责全县赈务事宜,并文呈南陵县政府、国民党南陵县党部,转呈省政府、省党部,“代为吁请,速拨赈款,以济灾黎,而苏民困,不胜迫切,待命之至”。是年,县境48圩坝,堵口复堤共完成土方288122立方米,赈济小麦214768斤,款洋(银元)28653元。
三、民国23年旱灾
民国23年(1934年),全年共降雨791.2毫米,沟塘干涸,河水断流,禾苗枯死,旱情奇重。是年7月29日,南陵县请愿代表387人联名具文,呈报灾情。“自5月播种以后,雨泽极少。田禾地稼,枯萎殆尽。塘堰尽涸,田禾亦枯。山乡固籽粒无收,圩乡亦收中有歉,贫苦农民多撩取稗子磨糊以充饥”。
“全县受灾面积336700亩,占田亩三分之二以上,实收稻谷不过60~70万石(担),较之丰年约减少170万石(担),损失之成数为十成之七点四。受灾户数42500余户,226500余人,人口十分之七均待赈济,补救办法毫无可言,惟有专力于赈济,以挽浩劫”。
若干年份水利工程效益情况表
表1—8

下一篇:第二节 蓄水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