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耕作制度改进
民国期间,本县水田主要生产一季稻,大部分为一年一熟,少数地方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种植方式有:中稻——再生稻、冬沤;中稻——泥豆、大小麦、秋赤豆、油菜;单晚——绿肥或休闲;早稻、中稻、单晚秧田——荸荠、秋荞麦、萝卜。旱地主要采取轮作复种制,以一年两熟为主,如麦类、油菜、蚕豌豆——大豆、玉米、山芋、棉花;少量的两年三熟,如棉花、花生、大豆、麻类,烟草——麦类、油菜,休闲——大豆、山芋、棉花、玉米、高粱、芝麻。种植方式有混种、间种、套种。混种种类有小麦与豌豆、大豆与芝麻、油菜与绿肥;间种有小麦与蚕豆,玉米与大豆、山芋;套种有棉花与小麦、麦类与玉米,复种指数为110%左右。1949~1951年,沿袭传统耕作方式。复种方式有一肥一稻、一沤一稻、一油一稻或一麦一稻。其间,水稻播种面积52.4万亩,小麦面积5.8万亩,油菜面积3万余亩,绿肥7.5万亩,沤田面积近30万亩。
1954年3月,贯彻执行省政府提出的“扩大午季和晚秋作物面积,提高夏季和晚秋收成比重,实行一年三熟连作制”,改低产作物为高产作物和耐水、耐旱作物,以及水改旱、旱改水,改变广种薄收的习惯,提倡精耕细作的“三改方针”,减少中稻和冬沤田面积。同时采用中稻“窖棵”(即两段育秧,亦称“寄秧”)办法,解决了弋江平畈区小麦茬口安排的矛盾,且提高了麦茬田中稻产量。单晚粳稻开始试种,面积逐年增加。1955年,双季稻大面积推广并获得成功。1956年猛增到43.2万亩,其中早稻18.7万亩、双晚24.5万亩。当时由于跨步过大,加上有的品种生长期长,不耐低温,抗逆性差,肥料缺乏,操作失误、延误季节等因素,出现了减产和无收现象,造成1957年大落,1958年只有13.6万亩。其间,春马铃薯及胜利百号山芋的种植面积成倍扩大,耕作方式以一年两熟为主,少部分一年一熟和一年三熟。
60年代中期,推行“两改”,即改沤水田种绿肥、油菜,改一季中稻为双季稻,双季稻推广稳定发展。1966年,双季稻已占水稻播种面积的64.9%,形成以一年三熟为主,辅之以一年两熟和一年一熟的轮作复种耕作制。以棉花为主的旱地作物,大多一年两熟,少量一年三熟,极少混种,普遍套种,推广预留棉行套种冬播作物,群众称为“单垄靠”或“二垄靠”。旱地复种方式为:麦类、油菜、蚕豌豆、春马铃薯——棉花、大豆、玉米、山芋;蔬菜——棉花、花生、小杂粮;麦类——玉米、山芋等。复种指数在147.7~209.5%之间。
70年代,推行“两扩大一缩小”,即扩大复种面积和扩大双季稻面积,缩小单晚面积,淘汰老中稻。此间,双季稻稳定在80万亩左右,绿肥面积平均在33.6万亩,从而形成绿肥——双季稻的连作复种制为主,辅以油菜、绿肥留种、大麦——早稻——双晚的连复种制,复种指数200%左右。旱地粮棉套种面积逐年减少,“油棉”、“菜棉”套种成为主体,零星旱地仍采用“麦类——山芋、芝麻、旱杂粮”。
80年代,水田以“肥——稻——稻”为主要形式的连作复种制面积逐渐缩小,“油——稻——稻”发展迅速,“一肥一稻”、“一油一稻”也占一定比重,“油——瓜——稻”、“肥——瓜——稻”、稻田养鱼等复种形式的发展也较快。1990年与1978年相比,绿肥种植面积减少17.2%,“肥——稻——稻”占水田面积由60.8%下降到48.6%,“油——稻——稻”面积由8.63%上升到21.5%,“一油一稻”、“红花草留种——单季稻”面积,由9.35%上升到11%。棉田套、复种形式至1990年主要有油菜、蔬菜——棉花,烟草——棉花,棉花——蔬菜,“烟草、棉花”轮作等形式。
二、土壤肥料
土壤改良县土壤主要为水稻土类,分为潴育型、潜育型、侧漂型3个亚类,20个土属。面积有689979.4亩,占土壤总面积的45.47%,占耕地面积的92.39%,其中潴育型水稻土面积最大,占水稻土的95.08%,其次为红壤土类、黄棕壤土类、潮土土类等。
解放前,低产田改良采用“客土”,挑塘泥增施农家肥,根据土壤性质,选择适宜作物。
解放后,土壤改良主要是水稻田。1954年,全县以奎湖和工山两乡为重点,开展土壤调查,总结低产土壤改良方法,在施肥和耕作上,对白浆土采取以增施各种土杂肥、农家肥,结合深耕为主的措施改良;对粘重土壤增施有机肥,包括牛粪、青蒿、油饼、红花草等;对冷浸田深挖水沟和打石膏、用石灰等。1959年全县第一次土壤普查,查清了土种,进行了分区指导土壤改良。
60年代,全县低产田种植绿肥面积迅速增加,冬沤面积减少。各公社在低洼涝畈地带开挖三沟,即环山撇洪沟、冲涝穿心沟、田内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至70年代中期,取得成效。峨岭公社凤凰大队有190亩潜育型水稻田,实施“三沟”配套,1974年亩产由原来的不足300公斤上升到680公斤,成为该公社的高产典型。同期,对瘦、瘠低产田的改良,在沿袭传统增施农家肥的基础上推广磷肥的施用。
1981~1985年,开展第二次土壤普查, 将全县低产水稻土19.8 万亩,划分为潜育型、粘重发僵型、漏水漏肥型、淀浆板结型四类,并针对低产因子,提出有效的改良措施。在潜育型水稻土上冬季轮作午季作物,以增加土壤回旱时间,不宜种植双季稻的田块,改种单季稻(如杂交稻等);对其它类型低产土,在继承传统客土、增施有机肥、深耕等改良方法的同时,推行稻草和红花草还田和实施配方施肥等。
1986年起,先后在麻桥乡石峰村、三里镇山泉村、烟墩乡古城村,开展潜育型水稻土半旱式栽培试验示范,挖沟起畦,改变土壤水份运行状况,使水、肥、气、热比较协调,利于水稻生长。试验结果,半旱式栽培较习惯耕作水稻增产10%左右。1990年在烟墩乡古城村里水自然村推行20.8亩,当年水稻亩产较同类习惯耕作田块增产50公斤以上。
肥料施用
农家肥农家肥有塘泥、熏土、火土、土杂肥、人粪尿、厩肥、垃圾、作物秸杆、绿肥、草木灰、砻糠、谷壳、沼气发酵沤肥、蚕沙、饼肥、泥炭、多种废水等。
解放后,农家肥为主要肥源。农家肥长期大量的使用,培育了县城东北部平原乌砂泥田高产水稻土。50年代,由于高产品种的推广,复种指数的提高,肥源紧缺,全县开展积肥造肥运动,发动群众从铲草皮、烧土灰、挑塘泥、清沟泥、建田头窖、组织“城粪”下乡、春季秧田烧牛粪包子、“家土换野土”、稻草还田等。1959年,有机肥(包括绿肥)占施肥总量(有效养分量)的93%。
70年代,农家肥施用减少,约占施肥总量70%。80年代,化肥使用量猛增,1988年有机肥的使用量只占施肥总量的46%,土壤肥力下降。县人民政府在全县范围内狠抓“两草”(红花草、稻草)还田,采用培训、广播等形式反复宣传使用农家肥、有机肥的意义,取得了效果,1989年受到国家农牧渔业部的嘉奖。
绿肥本县绿肥品种有红花草、麻豌豆、泥豆、蚕豆、猪屎豆、大荚箭、古豌豆、草木樨、紫穗槐、黄花苜蓿、蓝花苕子、大麦蒿、油菜蒿、水浮莲、水花生、水葫芦、红萍、细绿萍以及野生绿肥。红花草又名紫云英,民国以前即有种植,但面积不大,多与泥豆混种鲜草产量每亩1000~1500公斤。解放后,生产技术改进,鲜草产量逐渐增加,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品种一直沿用传统的弋江籽。1959年种植面积达14.8万亩,比1950年增加8.5万亩。
60年代初,引进浙江大桥种和平湖种在弋江一带推广种植。6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绿肥面积迅速扩大,至1974年达37.7万亩,占水田面积的70%,为历史最高水平。1970年引进浙紫5号,1988年引进闽紫系列种,经过品种区试,闽紫1号成为推广品种,并建立数百亩种子繁殖田。其间,红花草绿肥种植稳定在30万亩左右,亩产鲜草提高到2000~2500公斤,高的达4000公斤,全县红花草籽年产量在2000吨以上,1988年被国家农牧渔业部定为红花草种籽基地县。1990年,红花草种植品种大多为弋江籽,蒲桥、桂山等少数乡以大桥浙紫5号为主,也有部分闽紫1号,红花草种植总面积达28.3万亩。
其它绿肥种植面积一直较少,50年代末,引种过麻豌豆、草木樨。1957年首次放养水浮莲。60年代引种过蓝花苕子。1963年后,水生绿肥发展水花生(革命草)和水葫芦等。70年代引种过黄花苜蓿、红萍,其中红萍发展很快,以蒲桥、奚滩面积最大,产量高。后集体猪场增多,水生绿肥发展到高峰,1977年和1978年全县放养面积曾达2.5万亩。80年代后,水生绿肥只有少数猪场放养。
化肥民国36年(1947年)曾在大小麦田推广使用硝酸铵10.12吨,施用面积3373亩,每亩使用3公斤。由于硝酸铵不易储藏,以后很少使用。
50年代,年平均推广化肥429吨左右,平均每亩耕地0.73公斤,一般作基肥、追肥,磷矿粉与农家肥混合使用。1950年首次使用硫酸铵。1956年开始用硝酸钙。1957年在茶树上率先使用过磷酸钙,同时在绿肥作物上试用磷矿粉。1958年,推广硫铵拌种,其间氮肥占主导,1959年氮肥占化肥总量的79.7%。
60年代,年平均使用化肥总量为3471.4吨,平均每亩耕地6.43公斤。使用品种较多,氮肥有碳铵、硫铵、氯铵、硝铵、氨水、尿素、石灰氮;磷肥有磷矿粉、过磷酸钙等。过磷酸钙在红花草上施用效果明显,鲜草产量显著增加。这一时期,推广氮、磷肥的配合使用。
70年代,年平均使用化肥总量10878.3吨,每亩使用量20.95公斤。复合肥开始在午季作物上使用,1972年首次在棉花上使用氯化钾。70年代中期,曾使用机械进行“一次全层”施用碳铵技术,同时推广磷肥蘸秧根和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技术。
80年代,化肥使用量进一步增加,年均为29286.5吨,每亩使用56.6公斤。1982年开始着重在水稻等作物上推广使用钾肥。第二次土壤普查,发现本县土壤缺磷少钾和氮、磷、钾肥施用不合理。1984年开始,在全县开展优化配方施肥试验。
1990年,化肥使用总量46909吨,亩用量92公斤,前后共推广优化配方施肥60.6万亩,据典型推算约收稻谷2929.9万公斤;推广钾肥共计8000余吨,氮肥使用比例有所下降,仅占化肥使用总量的60%。
微量元素肥料1973年始,硼肥用于油菜,红花草使用钼酸铵。80年代硼肥使用已普及。1989年在水稻上使用锌肥。1990年硼肥使用量达10余吨。70年代推广过“5406”、“920”(赤霉素),80年代初,推广“亚硫酸氢钠”等,“920”主要使用于杂交稻制种,80年代后期使用面扩大,在双晚抽穗期使用也较普遍。
三、良种推广
良种繁育解放前良种繁育为自选自留、相互串换,品种杂、乱、差。解放后,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种子繁育工作,逐步建立种子繁殖体系。1950年上级确定本县为水稻选种重点县,积极开展群众性选种、留种、换种活动,评选出“胜利籼”良种,每亩增产10~15%,比一般稻种早熟8~9天。弋江塘南村妇女主任陆凤英,组织23名妇女,积极选种,受到县人民政府表彰,成为县劳动模范。1951年全县共换出良种362吨,同时建立塘南村农场,引进示范繁殖优良品种。1952年换种户达15408户,调换良种323.6吨,并相继建立弋江、戴塘、三里、源潭4个农场(后陆续撤销)。1953年,开始在片选基础上逐步推行田间穗选,建立留种田,使选种质量愈来愈高。1956年,在各区乡建立小麦良种示范种子地1365亩、大麦1423亩、油菜139.5亩。是年,选留水稻良种3159吨,大小麦良种1988吨。1957年上半年,确定县农场为种子繁育基地,所有农业社结合创丰产田,按作物播种面积建立种子地5~10亩,小麦穗选200公斤,片选小麦580吨、大麦455吨、蚕豆39吨、豌豆50吨、油菜籽15.5吨。1958年,又陆续在7个公社建立种子繁殖场,成立115个种子专业队,种子田面积达2万余亩。50年代后期,开始实施“自选、自繁、自留、自用,辅之以调剂”的种子工作方针。1963年8月,成立县种子公司,70年代初,改称种子站(后又改为公司),为社队调剂、引进、经营优良原种。时社队自繁、自用的种子基地也不断完善,至1977年,全县有19个公社农科站,124个农科队,2396个农科组,129名社队种子员。县蒲桥示范农场每年可提供优质原种200吨左右。
1976年11月,本县首批南繁育种工作队成员7人赴海南岛,进行杂交稻繁殖制种。至1979年,杂交稻制种实行“县繁、社制、队用”的体制,产量不高,亩产只有10公斤左右,纯度在90~94%。此间,县人民政府对选制原良种采取财政补贴。
80年代初,逐步实施种子生产专业化、加工机械化、质量标准化、品种布局区域化,以县为单位组织统一供种。1983年,杂交稻制种实行“省提、地繁、县制”体系,制种工作由县种子公司统一组织进行,产量和质量大幅度提高。1985年,全县乡村良种繁殖基地671亩,繁殖农户501户,产种量约316吨。县示范农场原良种繁殖面积615亩,年产种量190吨。
1985年后,县种子公司先后利用世界银行贷款10万美元和各类外来资金94万元以及本身的积累新建县种子公司1处,种子分公司5处,固定资产总值约110万元,形成了稳定的种子生产与销售体系。
1990年,全县杂交稻制种基地面积1060亩,制种户706户,产种120吨 ;常规稻生产种子基地3500亩,产种1000吨;县乡村杂交西瓜制种基地面积2000亩,产种23吨。
良种推广
水稻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有占城稻(俗名两节稻),糯稻有柳枝糯(芝麻糯)、团粒糯(黄瓜糯)、红壳糯(九月红)、乌节糯。清末(1911年)有粳稻(籼稻)、冬稻、晚稻、天生稻、占城稻、糯稻等。民国13年(1924年)种植有大早稻、细早稻、湖南籼、江西早、冬稻、晚稻、天生稻、占城稻、柳枝糯、团粒糯、红壳糯、乌节糯等。
50年代沿袭传统老品种,为一季稻,主要有五十子、六十子、胜利籼、中农4号、江西早、湖南籼、柳枝糯、乌节糯、天生稻、迎秋早、503等37个品种,其中胜利籼、中农4号列为全面推广品种。1955年,推广双季稻和籼稻改粳稻,逐步推广早稻南特号、陆才号、503等高秆品种,双晚以小红稻、浙大生青等生长期长,不耐低温的籼型品种。1958年,示范推广莲塘早(早籼)、老来青(晚粳)获得成功,成为当家品种。
60年代,推广耐肥抗倒的矮秆早稻品种和耐寒高产的晚稻品种,逐渐淘汰老品种。早稻继续推广莲塘早、陆才号;中后期早稻推广矮脚南特、矮南早一号等;晚稻推广粳稻农垦58。
70年代,早稻优良品种不断更新,早、中、迟熟品种搭配较齐全,矮秆品种全面普及,双晚以耐寒性强的粳稻品种为主。1973年,大面积推广早稻早熟二九六一、二九南二号、朝阳一号、二九南一号、矮南早一号、二九青;中熟圭陆矮三号和八号、青小金、65—1、广陆早、八四早、矮莲白;迟熟广解607、矮脚南特、先锋一号、文选一号、团粒矮等品种;晚稻有农垦58、沪选19、武农早、宁什晚、农选7号、农红73、虹糯、红壳糯、乌嘴糯、白壳糯等品种。70年代中后期,早稻重点推广二九青、湘矮早、七一早、原丰早、竹广23、高秆九龙早、早籼粳;中稻推广691、国际26、661等;晚稻推广当选晚2号、矮洛、安庆晚2号、双丰四号、江丰三号、军农糯及杂交稻威优6号、威优3号、南优6号、南优3号等。
80年代,水稻品种向高产优质发展,先后推广早稻品种有迎春早、竹广29、浙辐302、浙辐7号、早莲31、嘉籼442、浙辐762,其中浙辐802迅速成为当家品种。优质米品种有二九丰、早香17、8004、73—07、HA79317等。杂交稻有汕优6号、汕优2号、汕优3号、汕优63号、威优6号、四优3号、协优64、威优生630、四优6号、威优64、汕优64、当优C堡(粳杂)、当优3号(粳杂)、陆优C堡(粳杂)、虎优1号(粳杂)、汕优21(早稻籼杂)。中稻推广品种有BG902、BG910、BG929、桂朝2号等,其中桂朝2号种植面曾一度较大,但由于其高感白叶枯病,且米质差,很快被汰淘。双晚推广品种有蒲糯、芜粳74—28、双丰四号、花寒早、宇晚选、双糯4号、鄂宜105、徽粳804、盐粳804、盐粳2号、皖粳1号、7038、青林九号、8484等,淘汰了矮洛、安庆晚2号等品种。至1990年,早稻当家品种有浙辐802、二九青等,浙辐7号、嘉籼442,从80年代后期推广后,可望成为接替品种。单季稻当家品种有BG902、军农糯、汕优63等。双晚当家品种有当选晚2号、鄂宜105、汕优64、威优64等。
麦类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大麦有迟、早熟两个品种。清末(1911年)有大麦、小麦、稞麦、荞麦等。民国13年(1924年)有芒小麦、无芒小麦又名和尚头等。
50年代,大多沿种老品种,有冬性小麦三月黄、和尚头、蜈蚣脚、青稍子、红稍子(小黄皮)等。冬性大麦有六棱子(棍子麦)、米大麦、烂芒麦等。推广小麦品种有碧蚂1号、南大2419、中大2491、骊英1号、矮粒多等。60年代,先后引进推广了新品种小麦有阿勃、华东6号、吉利麦、石家庄407、阿夫、内乡5号等;大麦有尺八大麦。
70年代,推广小麦新品种有丰产3号、毛颖阿夫、扬麦1号;大麦新品种有浙农12、757元麦。
80年代,先后推广新品种,小麦有宁麦3号、武麦1号、扬麦3号、万年2号、苏麦3号、烟农15、扬麦4号、扬麦5号;大麦有早熟3号、六担准、盐辐矮早3、苏啤1号等。其中扬麦4号、5号等已成为小麦的当家品种。
油料作物清嘉庆年间有黑、白两种芝麻,并一直沿种。
50年代,大部分仍用老品种,油菜为腊油菜(腊菜子),花生有中粒花生、大粒花生, 后期首次推广甘蓝型品种胜利油菜。1958年引种红安花生,1959年全县种植面迅速扩大,达3.7万亩。60年代先后推广油菜新品种油冬儿、104、川油三号、363、92等。1978年引进甘蓝型油菜新品种当油早1号。80年代推广油菜品种较多,有202~23、81001、湘油5号、068、82769、821等,由于油——稻——稻种植面积的扩大,白菜型油菜品种长期占主导地位。1989年少量引种秦油2号、甘蓝型杂交油菜,表现出耐肥抗倒,抗逆性强,高产,较一般白菜型油菜增产2倍以上,适宜调节茬口等良好性状,1990年猛增到5000亩。
棉花宋末传入南陵,至清末有木棉、草棉两种。民国8年(1919年),品种有本国五十棉和美国维脚棉。民国22年,品种有小子棉和大子棉。小子棉为小花黑籽,纤维微黄;大子棉为小花白子,纤维乳白。民国25年,品种有小子花、大子花、鸡脚棉、亚果棉、三棱棉。民国35年,种植品种有养棉、退化棉、中棉。50年代,品种仍以中棉、大子花、小子花为主。1955年后,引进推广“岱字棉15号”。60年代中期,引进推广过“鄂光棉802”。1981年推广“鲁棉1号”,但由于其纤维拉力弱,很快被禁种。1984年推广“泗棉2号”(原名泗阳835),1985年试种无毒棉(即低酚棉)安无112,并对其副产品综合利用进行了研究,1990年着重推广徐州553。
桑清末桑树有白桑(叶大如掌而厚)、鸡桑(叶细而薄)、子桑(先椹后叶)、山桑(叶尖而长)、女桑(树小而条长),后又改植湖桑。
解放后,推广栽植叶大质优,花稀甚少的湖桑32、湖桑197、湖桑199、桐乡青、青阳麻桑等优良品种,改以往零星散栽为成园栽植,但老品种泾县大叶瓣(摘桑)、白桑仍有少量栽植。80年代末,开始推广杂交桑——塘10交伦109。
四、栽培技术
水稻
催芽50年代,水稻催芽采用传统“稻种包”老方法,即将种子打包,放池塘里浸泡3~4天,捞取淋干,让其自然发热洒水,待破胸露白后,松包放室内堆捂。此法易造成稻种混杂,出芽不齐和高温伤芽(烧包)。1956年后,采用集体统一用“斛桶”或“稻囤”催芽,将稻种放入浸泡3~4天,捞出用清水淋洗,再放入,待露白后,再上下翻动,定期洒水,直至齐芽播种。此法省劳力和工具,但因种子数量大,升温快,难翻动,极易烧芽。60年代后期,推行地窖催芽,优点是升温较均匀。之后,多种方法并用。至80年代,改以往集体集中催芽为家庭分户催芽,利用箩筐、编织袋、塑料薄膜等,辅之以保温措施。
育秧解放初,本县以“水育秧”为主,大板块秧幔,秧田播种量一般为每亩200公斤。做法是水整田,不开沟,一片板,水播种,水育秧。由于秧板大,难整平,泥浆糊烂,加上长期关“胎水”,容易造成漂秧、烂芽、闷芽等,成活率低,且大板田肥水不易管理。1953年始,推广“合式秧田”,即沟宽(0.3米左右),幔宽(1.3~1.5米),有利于秧田管理,改善秧苗生长环境,提高成活率;播种“落谷稀”,每亩播种量为120~150公斤。1965年,推广湿润育秧,做法是水整田,让泥浆沉淀后,排水开沟做幔,一般播种现青前不灌水,后浅水勤灌,遇低温寒流灌水护秧,同时要求稀播壮秧,亩播种量在80~100公斤。此法解决了水育秧透气性差、扎根慢、倒苗漂秧、成活率低的缺陷,有利于培育壮秧。1965年后,由于双季稻面积扩大,曾推广“拱架式塑料薄膜覆盖早稻育秧”,做法是待秧幔做好播种后,用竹条等材料,分插于幔两边成弓形,然后盖上薄膜保温,如遇高温揭两头或一边降温,防止烧苗,拔秧前几天揭膜炼苗。此法可以提前季节播种,提早栽插提早成熟,防止烂秧等。70年代,推广“温室无土育秧”、“双晚两段育秧”。“温室无土育秧”做法是:将浸好的稻种平铺在竹篾等编制的秧盘上,每平方米约干谷1.3公斤,分层置放于具有四面透光且能密闭保温的特别温室里浇水升温,喷水润湿,“立针”时镇压,促其盘根,两叶后降温炼苗,7~10天即可成秧。此法具有省种、省工、省秧田,成秧多的优点,有利于工厂化育秧机械插秧,由于只能用于短秧龄育秧,一次性投资过大,无法推广。“两段育秧”主要做法为:苗床上自播种至二、三叶前为秧田阶段,二、三叶采取连床土、少本(每穴两苗)、密植(亩栽10万穴)移栽于寄秧田,进入寄秧阶段,秧龄达45天左右后,移栽于大田。此法节省稻种(8公斤可寄秧1亩左右),秧苗素质好,增产效果显著。80年代初,推广早稻地膜覆盖育秧,但面积不大。至1990年,除个别山区乡村仍采用水育秧外,其它地区普遍使用湿润育秧和少量薄膜、地膜育秧。
栽培解放前,插秧密度多为“老六棵,顺手拖,一尺跨两棵”,每亩只栽近万穴。50年代中期,推广小棵密植,每亩栽1.5~1.6万穴。60年代中期,株行距为5~6×6寸。70年代推广早稻“小苗带土移栽”、“壮苗带土移栽”等,每亩栽3万穴左右,株行距早稻和双晚为3~4×5寸、单季稻为4×5寸或4×6寸,杂交稻为3×7寸或4~5×6寸。80年代后栽插密度一般为每亩2.4~3万穴。
肥水管理50年代,沿袭传统的管理方法,采取浅水灌溉,晾脚到烤田,不讲究质量。60年代后,由于双季稻的推广,对水的管理要求越来越高,提出“以水调温,以水调肥,以水调气,控水防病”。80年代,采用前期浅水栽秧,深水活棵,放水轻晒后,浅水勤灌促分蘖;中期适时烤田,深水孕穗;后期足水抽穗,干干湿湿到收割 。
在施肥上,传统习惯主要是以基肥(农家肥)为主,绿肥田用石膏打耖口,在耘二交田时,再酌施人畜粪,断肥缺肥现象较为普遍。60年代,推广化学氮肥打“耖口”,早追肥(耘头交田施)。70年代,在“耖口肥”中又增加了磷钾肥,水稻幼穗分化期施用“穗肥”。为防止水稻后期早衰,还推广了根外追肥。80年代后,广泛实行“配方施肥”,水稻管理以肥水为中心,推广以促为主,促控结合的新技术。
小麦本县传统习惯视小麦为“小熟”,在栽培技术上无多大改进,选种仍靠老办法风选和筛选。自60年代开始,对小麦栽培技术改革:推广使用矮秆抗倒,耐肥高产良种;提高种植密度,改畦宽三尺两个宕为窄沟宽畦密植;改变播种方式,在棉区推广条播麦棉套种,称为“单垄靠”或“二垄靠”,即秋种时,在棉行(两行)中间,条播套种一行小麦,第二年春再在麦行两侧套种棉花。
山芋50年代改“平畦双行扦插”为“起垄单行扦插”,即起屋脊形条垄。60年代改冷床育苗为薄膜温床育苗。70年代后普遍推广了“惊蛰”育苗,“芒种”扦插及增施磷钾肥等。
油菜50年代,不断进行品种更新,推广高产抗病的甘蓝型油菜。70年代,全面推行“六改一栽”,即窄墒改宽墒,宽浅沟改窄深沟,稀改密,老品种改优良品种,白地下种改多施基肥,点播改育苗移栽;实行合理施肥,先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同时使用硼肥,防止“花而不实”。
棉花民国时期,棉花栽培为用耙耙匀起平畦,然后开一小穴播种7~8粒,盖以灰土,洒水灌溉。农历三月上旬播种,每亩2.5公斤,行间一尺,株间九寸,施豆饼15公斤左右。
50年代,是平畦宽垄双行种植和无沟无垄等行栽培。60年代,推广“二垄靠”麦套棉栽培,以点播为主,重施基肥,轻施蕾肥,重施花铃肥,推广去公枝,摸赘芽,打顶心,摘老叶等,每亩定植由2000株左右增加到3000~4000株。70年代,改为深沟高垄宽行,且沟垄轮番调换的栽培方法,此法可以排明水,滤暗水,提高地温,有利苗全、苗壮,播种改为条播。70年代末,推广油棉套种,逐步实施方块育苗移栽和营养钵育苗移栽,每亩定植密度有所下降,为2500~3000株。80年代,推广配方施肥,即氮、磷、钾配合使用,并施用硼肥及生长调节剂三十烷醇、助壮素、乙烯剂等,播种改“谷雨”后为根据温度适时播种,特别是使用地膜覆盖营养钵育苗的,可适当早播。
五、植物保护
测报机构民国23年(1934年),本县成立农技推广所,试办《农药》、《农田》和《农情月报》(后改为农情旬报)刊物,不从事植保防治工作,只宣传植保知识。1954年,成立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始确定专业人员负责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技术指导工作。1962年,建立县病虫测报站。1969年,改测报站为县植保植检站,先后建立县、区、社、队四级农科植保网络。1975年,建立何湾、三里、工山、黄墓、东河、弋江6个中心病虫测报站,开展植物检疫病虫预报,指导防治,提高了测报的准确性,对病虫害的防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80年代,6个测报站相继解散。1990年,重建三里、黄墓两个测报点,同时建立“三化螟、赤霉病、纹枯病”资料数据库,利用微电脑进行测报。植物检疫50~80年代,检疫工作进展缓慢,只从事棉花枯萎病、毒麦、腥黑穗病的检疫。80年代后,检疫工作发展快,相继建立无检疫对象种苗繁殖基地1000余亩,逐步依法加强种苗调运和产地的检疫手段和措施。至1990年,检疫对象有棉花枯萎病、毒麦、腥黑穗病、干尖线虫病、稻粒黑粉病、桑叶萎缩病、豚草等。产地检疫西瓜制种田1802亩、各类农作物种子1000余吨。
主要病虫害解放前,主要虫害为蝗(俗称蚱蝗、蚱蚂),重灾之年飞蝗蔽日,庄稼无收;还有稻瘟病、白叶枯病、棉花炭疽病、立枯病、麦类黑穗病以及螟虫、稻苞虫等。
50年代,主要病虫害:水稻有稻瘟病、白叶枯病、稻曲病、稻胡麻斑病、恶苗病、螟虫、蝗虫、稻苞病、稻飞虱、稻椿象等;麦类有小麦赤霉病、小麦线虫病、小麦锈病、麦粘虫等;油菜有油菜霜霉病等;棉花有炭疽病、立枯病、缩叶病、棉蚜、红铃虫、红蜘蛛、金刚钻、叶跳虫、小地老虎等;薯类有马铃薯晚疫病、枣疯病、山芋黑斑病等;豆类有蚕豆象、豆荚螟、大豆天蛾等;还有玉米秆腐病、花生线虫病、梨黑腥病、桑萎缩病、铁甲虫、荸荠螟、桑蟥等。60年代,除上述病虫外,尚发现有棉铃虫、稻纵卷叶螟、棉花枯萎病等。70年代,蝗虫、麦粘虫显著减少,其它病虫相对增多。80年代,水稻病虫是:白叶枯病、瘟病、纹枯病、病毒病、曲病、干尖线虫病、菌核病、恶苗病、粒黑粉病、云形病、紫秆病、褐飞虱、白背飞虱、稻纵卷叶螟、三化螟、二化螟、大螟、稻蓟马、稻苞虫、稻叶蝉、稻螟蛉、负泥虫;麦类有赤霉病、纹枯病、白粉病、腥黑穗病、散黑穗病、坚黑穗病、毒麦、线虫、锈病、蚜虫等;棉花有棉角斑病、地老虎、棉花根蚜、棉红蜘蛛、盲椿象、棉铃虫、红铃虫、棉小造桥虫、棉叶蝉、斜纹夜蛾、金刚钻;油菜有病毒病、菌核病、霜霉病、白锈病、油菜潜叶蝇、菜蚜、菜青虫、油菜猿叶虫;仓库害虫有米象,麦蛾、谷蠢。其它病虫有马铃薯晚疫病,西瓜疫病、枯萎病,紫云英菌核病,桑萎缩病,荸荠螟、荸荠瘟,玉米螟,瓜蝇、黄青蜂。鼠类主要有褐家鼠、黑线姬鼠、黄胸鼠、小家鼠等。
病虫害防治50年代实行“全面防治,土洋结合,全面消灭,重点肃清”。70年代中期,提出“预防为主,防治为辅,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注重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实施农业、药剂等多种防治相结合的技术措施。
农业防治解放前有烧田塝、铲田埂、冬耕灭茬及轮作换茬等习惯,抑制了部分病虫的发生与危害。50年代推行“点灯(煤油灯、桅灯)、药杀、扑打、熏蒸”。防治稻苞虫、稻螟虫等,采取“梳结虫苞、挖稻根、灭稻茬,摘卵块、拔虫害株”等方法。1955年,全县用梳结虫苞等办法防治稻苞虫25856亩,扑虫96069斤。种子处理实行泥、盐水选种后,用温水烫(三开一凉)、石灰水浸种,进行种子消毒,防止种子带菌等。60年代,采用滴柴油防治稻叶蝉,耕田用泥糊虫。70年代,调整作物布局,推迟单季稻播种、栽插时间。棉花推广整枝打老叶,选用抗虫抗病品种;用白炽灯、黑光灯、晶体黑光灯诱蛾灭蛾;用“麦芒抓堆”、“糖醋诱蛾”等方法防治小地老虎,摘除棉虫花、水稻螟虫卵块,捕捉小地老虎、棉铃虫、稻苞虫、蜗牛,拔病株,除病叶,打捞田间菌核。其间,年人工防治面积15万亩左右。进入80年代,农业防治,主要集中于采取抗病、抗虫品种和轮作换茬等方法。
药物防治50年代初,使用石硫合剂、波尔多液、西力生、赛力散等药剂,稍后推广使用六六六、二二三等有机氯杀虫剂。50年代末和60年代,使用1059、1605、敌百虫等高效有机磷广谱杀虫剂,由于杀虫剂治虫防效显著,得以普遍采用。至70年代,化学防治已成为防治害虫的重要手段,用药方法从喷粉、喷雾发展到浸种、拌种、毒饵、熏蒸、泼浇等多种,药剂种类发展到既有杀虫剂,又有杀菌剂、杀虫螨剂等。80年代,推广高效、低残留、低毒药剂,由于一家一户进行防治,又缺乏用药知识,出现盲目用药现象,造成病虫抗性提高,污染严重,用量不断加大,防效降低。至1990年,使用各类药剂品种近百种。
生物防治1974年开始推广使用杀螟杆菌、青虫菌防治稻苞虫,用“26号”杀虫素防止棉花红蜘蛛。1976年,东河、弋江等公社农民利用养鸭治虫。1977年县示范农场、县农科所曾推行稻田养鸭治虫。1978年调查水稻害虫天敌有:拟水狼蛛、草间小黑蛛、圆尾肖蛸、八斑珠腹蛛、寄生蜂、寄生蝇、隐翅虫、螳螂、瓢虫、草蛉等,还有蛙类、鸟类等。
化学除草1986年,全县杂草调查,油菜田优势种杂草有14科30余种,看麦娘(密度为200~400株/平方米)、雀舌草、稻搓草等;水稻田12科26种优势种和恶性杂草为9科13种,分别是牛毛毡、荆三棱、眼子菜、小叶眼子菜、鸭舌草、少花鸭舌草、节节草、丁香蓼、田字萍、瓜皮草、看麦娘等。1989新发现检疫性杂草——豚草,且传播面积逐年增加。化学除草技术70年代开始推广,防治面积较少。1985年,着手重点推广多种除草剂,主要有丁草胺、丁西颗粒剂、二甲四氯、稳杀得、拿扑净、除草醚等,推广面积逐年增加,至1990年达13万亩以上,是1986年的65倍,并获县科技兴农四等奖。
下一篇:第六节 水产业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