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本县自然灾害主要由灾害性天气给工农业生产、人民生命财产而带来的危害。由于本县地处长江下游,为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地带,来自南方的暖湿空气与北方的干冷空气,在其上空交绥,气候复杂,天气多变,自然灾害常有发生。旱涝、暴雨、低温连阴雨、冰雹、寒潮等是本县主要的自然灾害,地震亦曾出现但危害性小。
一、旱涝
旱涝是本县最常发生的自然灾害,在各种自然灾害中,灾情程度和成灾范围都居首位。县内有记载最早的灾情是西汉高后吕雉三年(前185年)“夏江水溢没,流民千余家”。据资料记载,从公元1500~1990年近500年间,县境内每年3~11月大旱、大涝共出现60年,平均机率为8年一遇,非涝即旱。其中大涝40年,大旱20年,大涝年出现机率比大干旱年高出一倍;小旱小涝几乎年年不断发生,多呈旱涝交替出现。旱年中有涝,涝年中也有旱,多数情况下是先涝后旱,涝重于旱,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损失。
解放后,从1949~1990年的42年中,共发生轻重不等、范围不同的涝灾10次,平均机率为4~5年一遇;旱灾11 次,平均机率为3~4年一遇,其中特大涝灾2次,为1954年和1983年;特大旱灾1978年1次。
解放后重大旱涝灾害情况表
表1—19

特大洪涝灾害是降雨量过多、降水强度大以及持续时间过长所致;而严重干旱则是降雨量长期偏少所酿成的。
1969年从6月24日至7月20日,本县总降水量765.1毫米,其中大的降雨过程有2次:7月3日至5日和14日至17日,连降5场暴雨,7月15日最大一日降水量达126.1毫米,7月15日至17日最大三日降水量243.4毫米。由于雨量大,雨势急,造成山洪暴发,水库塘坝冲垮,大片农田村庄被淹。
1983年特大洪涝发生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的梅雨期间。从6月19日至7月18日的30天中总降水量984.2毫米,共发生7次暴雨,其中大暴雨3次。6月30日最大一日降水量217.3毫米,出现山洪暴发,城关进水;6月29日至7月1日最大三日降水量265.2毫米,7月3日至7月5日又连续2场大暴雨,县城再度进水。梅雨期间雨水之多,来势之猛,是本县解放以来所罕见的,超过1954年。全县农业生产损失惨重,38.47万亩农田绝收。1954年大水,本县梅雨量766.4毫米,但持续时间长,自6月4日至7月30日,共计56天,暴雨5次,其中大暴雨只有1次,平均10天一次暴雨过程,一次最大降水过程只有101.4毫米(7月22日),因此1954年在长江中下游是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年,而在本县次于1983年的洪涝。
1967年夏秋大干旱,其持续时间之长,雨水之稀少,干旱之严重都是本县百年之罕见的。1966年本县已出现夏秋干旱,至1967年4~5月雨水又较常年少7成,加剧了原来之旱情,5月下旬至6月中旬全县出现大旱。6月下旬至7月上旬本县喜降小雨,旱情有所缓和,但自7月13日出梅后进入盛夏,雨水又陡减。至8月底近50天中,本县仅降雨18.2毫米,不足常年一成,城关漳河水位出现历史最低水位(10.12米)。大于等于35℃的高温天气持续34天,蒸发量高达250毫米,因此全县农田龟裂,丘陵 山区人畜饮水都十分困难。9月上旬出现连续阴雨6天,雨量75毫米,旱情有所缓解,但从9月中旬至10月底雨水又复稀少,大旱一直维持至11月份。1978年夏秋在江淮流域发生的干旱是百年罕见的,但在本县由于7月份的下半月几场喜雨,雨量达224.1毫米,大大减轻了当年的旱情,与1967年相比属于特大干旱年份。
二、暴雨
暴雨(日降雨量大于50毫米)来势猛,降水集中,易造成河水暴涨,连续暴雨是造成破圩、溃坝、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县境内年平均暴雨日4.8天,最多年12天(1983年),最少年为0(1952年、1967年),平均初日为5月7日,终日为8月29日,主要集中在6~7月。一日最大降水量249.9毫米(1960年8月3日),24小时最大降水量240.0毫米(1984年6月13日),1小时最大降水量104.5毫米(1970年8月25日),10分钟最大降水量41.8毫米(1970年8月25日),连续性暴雨日最长24天,平均强度91.6毫米/日,三日最大降水量353.8毫米(1984年6月12~14日)。一次最大降水过程984.2毫米,持续30天(1983年6月19日~7月18日)。
三、其它灾害
连阴雨连阴雨是本县主要的自然灾害。长时间(大于7天)的连阴雨直接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扬花授粉,造成减产。春、夏、秋三季都有连阴雨出现。
春季连阴雨发生在3月下旬至6月上旬。大于等于5天连阴雨平均每年有2.5次,降雨量共54.6毫米,其中大于等于7天1.5次;大于等于10天0.2次。较长连阴雨主要发生在4月中旬至5月中旬,常有大于等于7天的连阴雨过程。最长连阴雨过程25天(1958年4月20日至5月14日),降雨量258.2毫米,次为14天(1959年5月4日至17日),降水量218.4毫米。春季连阴雨常伴随低温出现。4月平均最低气温3.3℃,较常年月平均气温低11.2℃,最低气温1.1℃(1972年4月11日)。此时正值水稻育秧、棉花播种,低温连阴雨天气极易造成烂秧和棉苗发病而死亡。
夏季连阴雨,多发生在7月下旬至8月下旬,大于等于5天的连阴雨平均每年1.4次,主要集中在8月中下旬,大多年份为1~2次,只有1958年、1974年、1980年发生3次,1964年发生4次,但也有的年份没有发生。夏季连阴雨持续天数比春、秋季为短,5~7天占85%,8~10天占12%。1961年、1980年持续连阴雨达11天。受连阴雨影响,气温亦随之下降,较之常年低3~5℃,最低较常年降低7~8℃(1958年8月24日)。夏季连阴雨不断,早稻收割困难,稻谷易发芽霉烂,同时对中稻成熟、双晚栽播都不利,棉铃易僵烂脱落。
秋季连阴雨发生在9月上旬至11月中旬,大于等于5天连阴雨平均每年1.9次,其中大于等于7天0.9次,大于等于10天0.4次,但有1/3的年份没有持续7天以上的连阴雨。秋季连阴雨主要集中在9月上中旬和10月中下旬两个时段,最长连阴雨持续时间为19天(1985年10月13日至31日),次为17天(1964年10月13日至29日)。秋季连阴雨一般没有春季连阴雨频繁,但较之夏季连阴雨为多。秋季连阴雨亦常伴有低温过程,气温要降低4~6℃,对秋熟作物成熟、收割极为有害。
寒潮寒潮是北方强冷空气大规模侵袭下,气温剧烈下降,常有偏北大风、雨雪、霜冻结冰等恶劣天气。本县寒潮主要发生在10月中旬至翌年4月上旬,尤以秋末冬初的11~12月寒潮次数居多,严冬1~2月则较少,初春4月上旬也较多,且多属强寒潮,降温幅度大,对早稻播种影响尤甚。本县寒潮平均每年出现2.2次(1965年、1976年),最多年份出现5次(1959年、1961年、1968年、1978年、1979年),次为4次而有的年份则没有出现(1977年、1980年、1983年)。自80年代以来,本县寒潮出现较少,一般每年0~2次。90%以上的寒潮伴有雨雪,平均雨雪过程2.8天,降雨或降雪几乎各占一半。深秋、早春的寒潮过程多为阴雨天气,降雨量21毫米左右,以1967年11月8日至12日降水量75.4毫米为最多。隆冬寒潮过程以降雪为主,阵风8~9级,多数持续3~6天,以1954年12月底至1955年元月上旬、1969年元月底至2月初、以及1984年元月中旬受寒潮影响连续降雪12~20天为最长,雨雪量多达60~90毫米,积雪深25~32厘米,最低气温降至-7.0℃~-9.0℃,这几场大雪使县境内电信、输电大部中断,交通受阻,树木折断。
冰雹本县冰雹出现机率平均一年半一次,多发生在初春和盛夏,其移动方向大致从九连乡到蒲桥乡,经奚滩至葛林到城关、五里等地,基本呈V型。雹体从黄豆到鸡蛋大小,最大直径10厘米。冰雹大多伴有大风雷阵雨,阵风可达10级,毁坏庄稼、房屋及其它建筑物。1978年7月14日下午2时左右,历时10分钟,一次冰雹破坏性最大,危及三里、峨岭、黄塘等97个生产队,8000多亩农田,损失粮食40多万斤。
虫灾虫灾在解放前几乎年年都发生,飞蝗蔽天,声如雷,旱灾再加虫灾,农民以食草木为生,悲惨至极。解放后,蝗虫灾已绝迹,仅在局部范围发生四起森林毛虫灾害。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