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报刊
《炸弹》1930年上半年创办。刊载内容:一是摘录共产党中央《红旗》刊物上有关文章和左翼作家的文艺作品;二是发表当地革命斗争消息。文字全用手工复写。由于国民党县党部的搜查,只出刊两期就被迫停刊。
《新光》1933年由繁昌文艺研究社社员程德涵、姚薇元等青年学生集资创办,32开本。该社总编辑发行所设在城内小东门,刊物为白报纸铅字印刷,封面由姚薇元题签,内设有散文、诗词、笔记、说丛、谐数、字画、戏剧、杂俎等栏目;图文并茂,颇具规模,1934年停刊。
《繁昌导报》1933年创刊,1935年停刊,8开2版3日刊。创办人洪添铭(国民党县党部书记),葛召棠任主笔。内容主要是宣传国民党政策,转载中央通讯社消息和报道县内有关动态。
《繁昌日报》是以旅外学生张志民、张学千等人主办的进步报纸,由律师钱瘦侬任社长,律师沈云程、潘顽生任报社常年法律顾问,1934年5月创刊,1935年下半年停刊。8开2版,一版为时闻,县闻,2版为副刊、广告。报纸每日都有社论,积极主张联合抗日,反对投降,对《繁昌导报》上发表的言论进行公开的批驳。
《警光通讯社》1948年创办,前身是“警光服务社”,专为国民党县党部作宣传,仅数月即停刊。其通讯形式,一是利用本县当时唯一的一只广播刺叭宣传“戡乱捷报”;二是用6开毛边纸油印小报,每日百余份,免费发至各乡镇和城里各乡团。该社的经费除县政府提供外,还从乡镇摊派的捐费中提取部分,以为开支。
《繁昌日报》1949年创办,它的前身是《警光通讯》。油印小报,8开1版,社长由国民党县党部干事夏林圃兼任。其内容以转载国民党“中央社”和“黎明社”的新闻为主,也登载省内和县内的消息,旋即停刊。
《生产快报》1954年水灾后,县生产救灾办公室办《生产救灾简报》,后改为《生产快报》。初创油印,后为铅印,每周2期,从1954至1955年,共出数十期。8开4版,内容主要是生产救灾、重建家园的消息和报道,兼发快板之类的文艺作品。
《繁昌报》1958年6月1日创刊,中共繁昌县委机关报,双日刊。创刊前曾出版试刊3期。1958年版面为4开2版,1959年始改为4开4版,主编弋永坤,副主编鲁世荣,编辑、工作人员12人。《繁昌报》正常发行5000份左右,共印460期,1961年2月29日停刊。
《繁昌文艺》县文化馆主办,铅印32开本,内容以小说,散文、诗歌为主。自1978年至1986年共出18期。
《繁昌古今》1983年9月1日创刊,4开4版,1984年8月停刊,共印12期。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内部发行。
二、通讯
建国后,县委宣传部内设通讯干事,负责全县通讯联络工作。“文化大革命”中,县革委会设通讯小组,在编4人。1978年后,仍由宣传部负责全县通联工作。1985年4月,《芜湖日报》社在本县设立记者站,配记者1人。1986年,县广播站聘约业余通讯员200余人,《芜湖日报》通讯员10人,《安徽日报》通讯员3人,其它报刊、电台通讯员20余人。1978年以来,业余通讯员平均每年向县广播站投稿3800篇左右,在市以上报刊、电台发表新闻稿件约500篇。
三、广播
1948年7月始,全县仅县城中街“警光服务社”有一部收音机,配带一只广播喇叭。建国后,广播事业逐步发展。1950年3月成立县广播站,有一台四灯直流收音机,专人负责,每日将收录的中央和华东电台新闻油印成小报,供县领导参阅。1955年,荻港首先建立区站,安装有线高音喇叭7只,每日转播中央和省电台节目。1956年成立县人民广播站,有工作人员4名,使用5000瓦汽油发电机和两台250瓦扩大机,安装8只有线高音喇叭,同年10月1日,在县城内正式开播。继而,利用邮电部门的电话中继线传输讯号,在各区、乡(镇)安装300只舌簧喇叭,开放农村有线广播,每日除转播中央和省电台节目外,并有自办广播节目。
1958年,先后有新港、孙村、横山、三山4个公社建立起广播放大站,全县有线广播喇叭增加到800只,各公社、大队、街道所在地的群众都可听到广播。1959——1961年,因受自然灾害影响,已建立的5个广播放大站,除荻港站外全被撤除。1963年10月,广播网络向农村逐步恢复发展。到1969年,21个公社(镇)均建立广播放大站。是年9月,各公社(镇)广播站均配备载波接收机,实行广播载波化(广播和电话可同时使用),1979年载波终止。1969年5月,成立县普及农村广播网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专抓农村有线广播建设。到1972年,全县舌簧喇叭发展到5。12万只,入户率占85%;有线务员21名,值机员16名,全部转为大集体工人,公社(镇)放大站隶属县广播站领导。1976年始,逐步使用专杆专线,到1982年春,县广播站通往社(镇)放大站的7对出站线,174。5杆公里专线,全部架设起自制水泥杆,实现专杆专线独立传输系统。安装高音喇叭1140只,舌簧喇叭2950只,有效音响覆盖面占全县人口总数78。6%。此外,城乡已有各类收音机8万多台,平均每户拥有1台。
县广播站转播节目和自办节目同时趋向正常,全天播音时间为335分钟,其中自办节目占115分钟,自办节目有:新闻、繁昌之春、听众服务台、致富之路、农村科技、文艺和天气预报。采制的“荻浦归帆”一组节目,获安徽省1981年好节目评比一等奖。乡(镇)广播站也举办富有当地特色的自办节目。孙村乡广播站1982年被评为安徽省广播系统先进单位。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