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地方剧种
【徽剧】清末从徽州流入本县,后期吸收了京剧唱腔,表演有京有徽,俗称“京夹徽”,时境内徽剧班有:保大圩、峨桥一带的“全福班”,三山的“姚木班”;至抗日战争时期,则有“四禧班”。徽戏在县内流行较广,各乡镇、各大村庄都请过徽戏班演出,群众于农闭季节,亦有自由结合请师学唱的。故有“客班”,“土班”之分。徽戏常演剧目有:《文昭关》、《百忍图》、《武家坡》等。
【目莲戏】原为“劝世戏文”,叙述傅相一家信佛行善的故事,夹有一些反映因果报应的短折,后称“目莲戏”,流行于江西、浙江、皖南山区各县。繁昌的目莲戏则由南陵传入。辛亥革命前后,南陵“马家园班”与繁昌的“丰裕班”经常合作演出,其唱腔、道白都是南陵方言。目莲戏在繁昌流行极广,集镇、农村都把演唱目莲戏当作敬神驱魔,祈求安泰吉祥的一种例行习俗活动,且有整套的迷信礼仪程式。繁昌目莲戏班有“客班”、“蛮班”和“傀儡班”之分,演唱形式大体分为“会戏”、“愿戏”、“稻黄戏”三类,演唱内容则有七本、三本和一本之分。
【庐剧】旧称“倒七戏”,起源于原庐州府(今合肥地区),1955年改为庐剧,流行于安徽省淮河以南和长江西岸,以皖西、皖中、皖东三个地区,分为上、中、下三路。繁昌庐剧属于东路,由长江对岸无为县传入,开始流行于沿江一带,后逐步发展到全县。东路庐剧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表演和唱腔上,庐剧班社经常同徽剧、扬剧同台演出,受其影响,在表演上做工细腻,唱腔娓婉,化妆、服装、道具亦较讲究。在剧目上有一定的武戏和宫廷戏。常演剧目有:《小辞店》、《皮氏女三告》、《秦雪梅》、《月唐传》、《孟丽君》等。建国后,县建立专业剧团,使其有所发展,徽剧和目莲戏则渐退出舞台。
二、表演团体
【县庐剧团】1955年4月,县堵口复堤宣传队和新新倒七戏剧团(民间剧团)合并建立江声倒七戏剧团,旋改名县庐剧团,为大集体性质的专业剧团。现有演职员31人。50年代和60年代初,在省内外流动演出,颇得观众好评。到1979年,参加省、地会(调)演13次。1957年,在合肥演出,省电台将上演的移植剧目《拜月亭》录音播放。1956年参加省首届戏曲会演,演出传统戏《陈凤英》,现代戏《一门新亲》,演员杨幸、闫志敏、王月荣获三等奖。1960年参加芜湖地区文艺会演,演出传统戏《英台担水》,现代戏《雪里梅花向阳开》、《双报喜》,杨幸、闫志敏获优秀演员奖。
【县文工团】成立于1959年,系专业文工团,全团演员32人,干部4人,经常轻装深入基层,足迹遍及全县乡镇、厂矿,每月演出20场左右。常演节目除就地取材编写的演唱、快板之外,有舞蹈《采茶曲》以及传统小戏曲等。1960年停办。
【乡办剧团】1985年下半年,县戏剧艺术管理委员会成立,经考核正式批准的民间职业剧团有3个:新林乡庐剧团、保定乡庐剧团、峨山乡庐剧团。
三、剧目
县庐剧团从建团至1986年,整理传统剧目有:《陈凤英》、《王小楼磨豆腐》、《皮氏女三告》、《白玉带》等,改编剧目有:《汉宫寒》、《龙床风云》、《金涛》等,移植剧目有:《梁山泊与祝英台》、《审椅子》等;创作剧目有:《一门新亲》、《浮湖激浪》、《书记搬家》、《龙床梦》等。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