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电报
民国9年荻港镇电报支局创立,县内始有电报业务。该局主要为裕繁铁矿及其它商号服务。民国23年5月,县政府设立五瓦短波无线电台一部,有职员3人,工役2人,受理军政电报。后因私收商电,被通令禁止。民国24年后,县城始设电报局。
1938年6月荻港被侵华日军占领,荻港镇报话营业处(由电报支局演变而成)随军撤至汪洋庙附近设临时报房,因业务清淡,线路受阻,月底裁撤。12月中旬,繁昌电报局随驻军撤至泾县汀潭村,后奉令停办。日军侵占繁昌期间,于1940年9月设置桃冲电报局。通报方式采用人工手发报,至日军投降撤销。
抗日战争胜利后,荻港电报局率先恢复业务,后因业务过多,收支悬殊,于1947年6月初改为报话代办处。1947年春,繁昌电信局恢复办理电报业务,通报方式,均采用电话机话传通报。
建国后,人民政府接管县电信局,电报通信得以顺利发展。1956年开放繁昌至芜湖人工机报路,取代话传通报。1977年12月,开通繁昌至芜湖电传机电报。1983年12月,中共繁昌县委租用长话电路开通繁昌至芜湖传真报路。1986年5月,开通繁昌至荻港电传机电路。全县现有B55型电传打字机5部,BLRO1型四路载波电报机1部,15瓦无线短波收发信机3部,自动报时单机头发报机1部。
1986年,全县计有10个分支机构经办电报业务,除荻港支局以电传通报,其余均为话传通报,驻繁上海荻港修船厂、上海磕山轴承厂、铜陵顺风山铁矿等单位为电报专线用户。初步构成纵横交错的电报通信网。
几个年份电报业务量及收入

二、长途电话
清光绪九年(1883),清政府主修长江长途电话线,此线东起镇江、西至汉口,沿江架设,线路经过县境。
民国17年,安徽省政府建设厅着手敷设省办长途电话线,所架成的安(庆)芜(湖)慈(湖)干线,由安庆经贵池、青阳、大通、荻港、繁昌、芜湖、当涂、采石而达慈湖,可与南京通话。民国20年,县内峨桥、城厢、旧县、荻港等地均有长途电话线经过。民国24年,县内设有长途电话管理处,办理长途电话业务。嗣后国营繁昌电报局(一度称报话营业处)成立,正式开办长途业务。后因战事影响,随电报局裁撤而停业。民国29年,省建设厅为解决抗日后方民众及工商各业对长途电话之需要,规定在交通部未举办长话业务以前,将各县联络话线暂先开放。是年,县内有10门长途交换机1部,电话单机4部,办理长话业务,有从事话务及线务员工4人。
抗战胜利后,荻港、繁昌两电信局先后恢复,办理长途电话业务,县话管处则奉令停办此项业务。1954年,县内有4处办理长话业务的服务点,1958年增至9处。长话电路由建国初的1条报话合用线路发展到专线电路3条。
1964年11月,增开繁昌至芜湖与ED/1型单路载波电路,开始本县内载波通信。1973年添置B845C型晶体管载波机。1976年11月新增AHF/3三路载波机。1981年1月安装ZM305十二路载波机。1986年8月增装ZGO——Ⅰ——Ⅱ高十二路载波机1部,形成初具规模的长途载波通信网。
1986年,全县共有长途电路18条,其中载波电路16条,实线线路2条,能直达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宣城、南陵等地。另有1条荻港至芜湖长话载波电路,3条长途出租电路。桃冲铁矿租用1条与马鞍山通话,县委、县公安局各租用1条与芜湖通话。县内有12个邮电局所,9个电信代办处经营长途电话业务。
几个年份长话业务量及收入

三、市内电话
民国期间,市内电话由话管处经办。1949年初,设有30门磁石式交换机1部,县政府各科室、军事大队、银行及县长、参议长家共装有电话机10部左右。当时线路多为架在竹杆上单铁线。1950年8月,县直属机关安装电话14户。1952年市话交换机容量扩充为35门,实有用户34户。1983年市话容量由300门增至500门。1986年,市话交换机总容量(含用户交换容量)达到1120门,其中邮电局经营500门。
1986年10月,破土兴建市内电话综合楼。是年,县内有市话杆路28公里,架空明线20对公里。市话电缆总长度为12。8皮长公里,电缆芯线645对公里。市话机线不断更新改造,提高了通话质量。
几个年份市内电话年末达到用户数及收入

四、农村电话
农村电话,民国期间称县内长途电话。新中国建立初期谓区乡长途电话,后改称县内电话,因带有地方区域性质,又叫地方电信。1962年,更名为农村电话,沿用至今。
民国29年,设有10门磁石交换机1部,电话单机4部,员工4人。民国35年后,横山桥、浒溪镇(今黄浒)相继设立电话分站。民国37年,全县区乡电话网已初具规模,除县话管处设置30门磁石交换机(与市话合设一台)外,横山分站亦设有5门小总机1部,浒溪分站有电话单机1部,另有乡村通话机17部。县内电话可直通荻港、旧县、磕山、高安、保兴、老山、峨桥、南岳、新林、平沟、马仁、永保等乡镇村,还可直达毗连地区,如芜湖的鲁港镇,南陵的麻桥乡等,后遭战事破坏。
1950年电信部门开始代管地方电信,1953年1月正式接管地方电信(话管处),完成单一的电信领导,并对乡村电话网路进行整治。1956年全县29个乡镇都通电话,并有40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占其总数的80%)装置电话,电话单机总数达81部。1958年后,基本上实现社社设总机,队队通电话。至1961年10月底,全县共有农话总机29部,总容量840门,其中公社装总机18部、710门,大队装总机11部、130门,农话单机515部,同线电话44处。
“文化大革命”期间,农村社队的乡村电话线路多被有线广播占用,电话的音质音量受到影响,通话时间也受到制约。
1979年后,采取国家、企业和用户多渠道办法发展农村电话,相继完成繁昌至平铺、繁昌至荻港、繁昌至三山、孙村至赤沙的农话线路更新改造工程。1985年,荻港镇自动电话工程开始兴建。并先后开通繁昌至荻港、新港、三山等地的环路载波设备。
1986年,全县有12个邮电支局、所及9个电信代办处接管农话业务,另有12个乡镇设立农村电话交换点。全县农话总容量(含乡镇经营及用户交换机容量)为1590门,实占830门,电话单机710部,初步满足集镇及农村对电话通信的需要。
几个年份农话年末达到用户数、通话张数及收入

县邮电局所业务经营概表

上一篇:第二节 邮政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