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公路线路
【干线公路】芜大线(芜湖至大渡口,原为芜青线),从鲁港大桥至南陵分界山,经过县境44公里,其中有12公里是利用江堤。1949年2月,遭国民党军队破坏;6月,又受洪水冲击,难以通车。1950年秋,华东军政委员会拨出专款和大米,采用“以工代赈”方法,发动群众,进行整修。境内芜青干线和三元口至荻港公路工程,由皖南行政公署交通处第三整修队负责,于11月初动工,至1951年10月底完工通车。1954年大水,交通中断,经过1955年堵口复堤,江堤加高培宽,公路也随之得到修复和改善。
1971年,干线公路在原有碎石路面基础上,加铺油路89。5公里,宽为6。5米左右;并在弯道路窄处筑块石挡土墙65处,共15932立方米。1980年完成脊岭降坡工程;1986年,完成三山段及戴家店至峨山12公里拓宽改造工程。此外,国家投资及厂矿集资66。9万元,拆除路边违章建筑1。3万平方米,使这段路基从原来的8米拓宽为15——18米;同时,由公路和铁路部门共投资15。5万元,改建铁路交叉道口,新建铁路道班房86平方米以及铁路信号设施,改变了道口两侧车辆拥挤状况。
繁铜线(繁昌至铜陵),以繁昌县城至铜陵县,过境17公里。1955年秋,由省交通厅派出工程技术人员会同县交通科组成“繁铜公路施工所”,负责施工。当时,大部分路基沿用人行大道仓促加宽;并采取边修桥梁、涵洞,边铺简易路面的措施,维持载重汽车通过。其间,共新建石台木面桥4座,涵洞72道。经过历年整修,路况逐年改造提高,于1980年改为干线公路。
【支线公路】为适应城乡客、货运输需要,1956——1976年,民工建勤,由国家投资补助,全县先后共兴建支线公路10条,全长105。35公里。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伸向各乡镇的干支线相互衔接公路运输网,为全省第一个实现社社通车县。
1982年——1986年,为逐步疏通乡镇之间断头路,新建新林至新淮、黄浒至荻港、中沟至峨桥、平铺至马仁渡4条支线公路,共31。2公里,使全县170个行政村通行汽车,占行政村总数的78%。
【矿区公路】1958年,本县为省内重点铁矿供应基地。省、地在繁昌、无为两县组织民工9700人,调集汽车131辆、挂车68辆、军车105辆、马车68辆、板车2554辆、独轮车1728辆,修筑矿区公路。一年内共修建矿区公路47条,144。5公里;修建铁、木、竹结构的“土火车”滑道21条,全长4700米,基本上满足当时运矿需要。但由于仓促施工,所建之路大都质量差、坡度大、弯道多。1961年矿区公路多废。1978年,矿区公路经过修复,仍有25条用于运输矿石、土煤、石灰石等物资。
二、公路设施
【桥梁】1963——1968年,县内新建和改造5米以上公路桥22座,其中有公路干线桥6座,为国家投资所建;还有桥梁16座,是当地政府集资和国家补助筑成。
①东门桥位于芜大线39公里+561。跨越繁昌东门峨溪河,原为建国初修建的钢架木桥面,仅能一车通过。1967年10月改为两孔石拱桥,每孔17。2米,全长51。2米。
②保定桥位于保定至小洲路线,跨横山河。1969年,县拨修桥补助费3万元,保定公社集中木、瓦工40余人,并得到水电部14工程局技术和机械设备的无偿支援。经过一冬一春,架建起4孔T型桥梁,每孔净跨12。5米,桥面净宽7米,两旁各附人行道1米,为县境最大的公路桥。此桥建成后,从根本上改变了乘船过渡的落后面貌,促进了保定、小洲两乡支线公路建设。
③赤沙桥位于赤沙街头,跨赤沙河,原是木架桥,后改建为石台木面桥。1975年,由于河道整治改线,新建为3孔石台墩的钢筋混凝土桥梁,全长28米,桥面宽6米。
④黄浒街头桥黄浒河位于黄浒街头,1956年修建为石台木面桥。1971年改建为3孔石台墩钢筋混凝土桥梁。长32。007米,面宽4。20米。
⑤黄浒大桥位于繁昌、铜陵交界的新河道上,枯水季节能通行汽车,江河水位上涨时,路被淹没,造成干线公路中断。1977年,省交通厅投资,省第二工程队于9月进驻施工改建,1980年完工验收。桥型为钢筋混凝土结构4孔大型双曲拱桥,每孔30米,全长126米,桥面净宽7米,两旁各有0。75米人行道,桥头引线170米,结构坚固,具有民族特色,为繁铜线主要桥梁。
⑥西山河一号、二号桥这两座桥由水利局投资,公路部门配合设计施工兴建。一号桥位于新港至荻港公路1+800处;二号桥位于繁新线16+050处,两桥均为单孔24米双曲拱桥,1978年10月建成。
⑦鲁港大桥位于芜湖、繁昌两县交界漳河出口处,原为1938年侵华日军所筑一座浮桥。1949年4月23日,被国民党军队溃逃时炸毁,当晚解放军组织18名桥工突击抢修通车。1950年建成贝雷式钢筋架木板桥,仅能一车通过。1981年由省投资205万元,在桥下游100米处重建新桥,桥为5孔,每孔30米预应力桥,桥面净宽9米,两侧各有1。5米人行道,1985年5月建成验收。
干线支线桥梁情况表


【涵洞】在干支线公路上的涵洞结构可分为石箱涵、混凝土盖板涵、拱涵和圆管涵4种,其规格最小直径为0。2米,最大跨径为4。9米。全县公路共有涵洞685道,其中,芜大、繁铜两条干线61公里上,有1米以下石箱涵135道,盖板涵9道,拱涵4道,圆管涵82道;1米以上至5米以下盖板涵3道,拱涵13道,合计246道,平均每公里4道。10条支线125公里上,有1米以下石箱涵225道,盖板涵4道,拱涵5道,圆管涵156道;1米以上至5米以下石箱涵10道,盖板涵15道,拱涵24道,合计439道,平均每公里3。5道。
【公路防护】1986年,在芜大路筑挡土墙50处,浆砌块石13993立方米,长3851米;在繁铜路筑挡土墙6处,浆砌块石1089立方米,长1020米;在戴新路筑挡土墙5处,浆砌块石535立方米,长592米;在横新路筑挡土墙4处,浆砌块石314立方米,长492米。
公路技术状况表

三、公路养护
1956年秋,各乡抽调常备民工24名组成县群众养路队,归交通科领导,配合道班担任芜青、三荻线常年养路工作。常备民工脱离农业生产,自带口粮,报酬由乡统一分摊到生产队,按中等劳动力记工参加分配,并由县发给每人每月生活补助费8元,半年后改为12元。
1959年初,成立县交通局养路队,原常备民工一部分转入养路队。同年5月,改为县公路管理所,下设养路段,按段编成10个养路小队,5个备料小队和1个开山小队,共有职工216人。随着养护里程不断增加,道班力量不足,1970年3月,在沿公路公社抽调代表工63人,充实道班养护。1986年,计有公路道班11个,养路工86人,平均每个工人护路2。2公里。
50年代,养路工具仅有扫把、笆箕、扁担、铁锹和小板车等,劳动强度大,工效低。60年代,使用双层洒水桶、双方铲草锄、平浪耙、扫砂车等,工效提高。70年代,各道班陆续配备了养路机械。1986年,购置工程车1辆,路政车6辆,四轮车26辆,洒播机15台,压路机3台。
养护公路所需砂石,原是靠养路工采集或购买。1969年,办起公路采石厂。厂内拥有破碎机、皮带运输机各3台,自动漏斗2台、厂房553平方米,年产石子万吨,至1986年止,已生产各种规格的石子19。6万吨,创产值71。8万元。
公路养护里程表

四、公路运输
【车辆】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公路客货运输骤增,各厂矿和乡镇企业及个体运输户,各自陆续购置机动车投入运输。1986年,全县拥有机动车3060辆,其中交通部门329辆,社会车辆1776辆,个体955辆;机动车驾驶员1108人,其中客车驾驶员150人,货车驾驶员668人,其他机动车驾驶员170人,大型拖拉机驾驶员120人。
【客运】1951年,每天有一班木炭代客车从芜湖开往青阳,途经县城带客。1959年,设县城及荻港、新港、三山、横山分站。1975年,县内客运均由芜湖汽车运输公司统一调度,实行大循环运输。1976年县汽车站分得客车7辆,专门担任县内客运。1984年,驻县11车队已拥有大客车28辆;1985年5月,芜湖市公共汽车运输公司增开芜湖至繁昌22路公共汽车,“乘车难”问题基本缓和。1986年,县汽车站共设6个分站,14个代办点和32个停靠点,每天客运230个班次。其中,县内客车98个班次,出县19个班次,芜繁公共汽车75个班次,长途过境客车38个班次。全年客运量为275。4万人,平均每天旅客流量达9435人,比1957年增长74。4倍,比1978年增长19。2倍。此外,还有厂矿职工接送专车8辆和三轮车150辆,短途客运年运量约180万人次。
【货运】建国初,城乡物资运输主要以人畜力车为主。1971年始,各人民公社组织了板车运输队,有小板车5000辆为短途运输及港口集散物资。1978年,各乡镇集体和个体农用拖拉机,春耕后多数投入短途运输。是年,公路货运量101。46万吨,其中汽车为6。89万吨,占6。8%;简易机动车1。97万吨,占1。9%;人畜力车92。6万吨,占1。3%。1986年,汽车货运量占全年公路总运量的32。3%,比1978年上升25。5%;简易机动车运输量占29。5%,上升27。53%;人畜力车运输量占38。2%。
上一篇:引子
下一篇:第二节 铁路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