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古代驻军
三国时(220~265),吴、魏隔江对峙。东吴大都督周瑜及名将周泰、黄盖相继任春谷长,于县境沿江地段屯兵垦田。
东晋哀帝兴宁二年(364),晋哀帝屡诏桓温入朝。尚书车灌等忌虑桓温权重难制,进谗言于哀帝。是年八月行至赭圻(今芦南乡赭圻村)受阻,故驻军于此。
南宋时,靖南侯黄干于板子矶驻兵设防。
明神宗万历二年(1574),境内设太平、荻港2营,以把总主之。城防分防把总1员,额外外委1员,战守步兵32名,以守城防。
明末,清兵入关,明崇祯帝令黄得功移兵至荻港、芜湖一线,以抵御清军南渡。
境内民间素无兵卫,自崇祯十六年(1643)始练乡勇,以地方“防盗固围”,一直延至清末。
清顺治初,境内军备沿明时旧制,地方额设民壮16名,后增至50名,派守仓库、监狱、城池及解递人犯等用。兵防、水路属游兵营,分防把总1员,驻荻港镇,经制外委1员,驻旧县镇,有战守步兵93名,其中弓箭战守步兵37名,鸟枪战守步兵56名。另外于荻港设“巡江小院”,备有铳、炮、游兵及稽查船只,防守江上,维护水上安宁。陆路属芜采营,设三山、荻港两司,每司配巡检员,下额设弓40张,箭1200支,腰刀40把,鸟铳58杆,钺斧58把,唬船9只,塘船10只。嗣后,曾多次裁减人员及武器,最少时,兵员不足10名。其时武备司汛防,各司另设烟墩夫6名,专司烽燧。
清咸丰三年(1853)二月,太平军克武昌、汉阳后,分水陆两路沿江东下,曾驻扎本县沿江一带。
二、国民党军队
民国初年,沿江重镇荻港,驻有一营兵力,以弹压蜂起四乡之匪患。1914年3月30日,因该营士兵殴打荻港天主堂外籍传教士芮司铎(译音),营管带受斥,肇事士兵被责。不久,该营奉命调离。
1926年秋。北伐军兵分江右军和江左军。江右军第27军,司令部设在芜湖陶塘烟墩,其中一个团驻扎荻港、旧县一线,团部设在荻港荻浦大旅社。
民国县政府及各区、乡镇均设地方团队。民国22年(1933),县设保安队,同时设有壮丁总队部,下设区队5个,小队369个。壮丁队人数达50600人,拥有步枪41支,马枪1支,手枪15支,土枪(鸟铳)1837支,长矛730把,大刀1511把,步枪子弹390发,城厢、荻港及其它较大的镇均筑有碉堡。
县设有警察总局,各镇设分局,各有武装警察二、三十人不等。
民国20——24年间,为镇压水灾后群众“平粮”,南京中央军校教导总队2营7连和南京卫戍司令部宪兵一营曾来荻港、新林一带驻扎。
1937年12月10日,日军攻占芜湖后,本县成为抗日前线驻有重军。
1937年10月,国民党军第50军独立13旅(川籍)进驻荻港、三山一线。1938年该旅与14旅合并,改编为新七师,仍驻防本县,担任沿江防务。
与此同时,还有国民党军50军所属之144、145、146、147、148师及国民党军52师等部先后驻防本县。常驻兵员千人至数千人不等。兵力着重布置于峨桥、三山、旧县和荻港与铜陵相衔接之一线。
抗战时期,民国县政府自卫大队及所属3个中队,人员约300余名,驻守城厢、柯冲、八分村一带,后随县政府流亡于泾县。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国民党军桂系部队进驻县城及沿江各镇。县政府自卫队随同返县接收。
1946年2月,国民政府交警总队及伞兵部队曾一度来本县沿江驻防。国民党军编余军官大队亦曾驻扎城厢及荻港等地。嗣后,除县地方团队武装外,未驻正规部队。1947年11月至次年3月,国民党军整编第63师一部驻扎本县,是时新编13旅亦进驻本县,砍山并村,“清剿”新四军。新编13旅于9月间撤离,由预备第二旅接防。不久,预备第二旅亦调离,由国民党军106军282师驻守鲁港至荻港一线,师部驻横山镇。
1949年2月7日,282师起义后(见重大兵事纪略),国民党军88军驻守县城,313师守荻港沿江一线,海军“重庆号”巡洋舰曾短期驻防荻港,后改由炮艇接防巡逻。
附:日伪驻军
【日军】日军自1938年相继占领三山、横山、荻港、桃冲、库山、旧县、峨桥等地后,均建立据点。荻港为日军驻繁之大本营,设有司令部、炮队、宪兵队等。其它各据点均设有队部。其番号先后有广武部队、石谷联队等。全县常驻日军数百人至千人左右。
【伪军】汪伪县政府于荻港设有“繁昌县自卫团”团本部(即反共团)。荻港、旧县、三山、横山、峨桥等区均设有区队。团本部有伪军人、枪300余,区队则30~50人(枪)不等。全县有汪伪警察武装400余人(枪),警察大队驻荻港。旧县、三山、峨桥、横山、桃冲、鲁港均设分队。
1944年4月,国民党军144师叛国投降日军,日军封其为“独立方面军”,伪军部驻南陵,伪军一师师长李志千及其部属千余人盘据城厢及中分村一带。
抗日战争胜利后,汪伪军由国民党加委改编,均摇身一变而成为“国军”,汪伪之反共团由民国县政府改编为县自卫团。伪独立方面军由国民政府国防部改编为“先遣第四路军”。
三、人民军队
1938年12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第三支队开赴本县前线抗日,司令部驻赤沙乡中分村。三支队的主要任务是与国民党军52师、144师一起担任繁昌、铜陵、南陵境内及沿江的防御作战任务。其布置:三支队居中,其主力在繁昌前沿,144师居左侧靠后,以黄浒河为界,其主力在狮子山、钟鸣街一线;52师居后右侧,其主力在南陵桂镇一线。1940年12月,新四军三支队奉命北上抗日撤离。1941年3月,为重建皖南抗日根据地。新四军7师派皖南事变突围部队组成的暂编大队渡江。由袁大鹏、何志远、杨采衡、徐绍荣、刘全等率3个中队200余人分两批过江到红花山。5月间,梁金华又率领新四军7师56团1营2连,配合金涛率领的游击队,及新发展的骆云山游击队先后在大小洲、红花山、保大圩等地恢复和开创抗日游击根据地。在大小洲(今保定、小洲乡)坚持武装斗争的有金涛、邾远槐、苏拓夫、胡振球、范四夫、王敬之、束延海等领导的地方武装。
1945年9月底,新四军及地方武装大部北撤,留下坚持斗争的有王文石等3个班武装干部,仅有7支驳壳枪、29支步枪,后发展到200余人。县级军事组织先后为:皖南人民自卫军总队第11区队(1945。10——1946。3);陆军新编第四军南繁芜总队部(1946。3——1947。2);人民自卫军南繁芜总队(1947。2——1948。8);中国人民解放军皖南沿江支队南繁芜总队(1948。8——1949。4);中国人民解放军繁昌县大队(1949。4——1949。9)。
建国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相继派出部队驻守本县,主要任务是物资转运、仓库储存、舟桥架设、后勤保障等。
1949年底,县人民武装部成立,内设军事、政治股,归属中国人民解放军芜当军分区。1951年1月,全县设8个区人武部,配部长、军事、政治干事各一人,县人武部改属池州军分区;5月,改属巢湖军分区;1952年5月,改属芜湖军分区。1954年8月,改人武部为兵役局(保留人武部番号)。内设动员、征集、统计、民兵预备役军官科。各区配备一名武装助理员。1959年11月,县兵役局复改为人民武装部,内设作战训练、组织动员、政治工作科。人民公社设人民武装委员会,配部长一人(地方编制)。
1966年7月,县公安中队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繁昌县中队,归属县人民武装部。1968年9月,县中队与当涂县中队换防,原隶属关系不变。
1982年11月,县人民武装部执行新的编制,改为丙等县人武部,内设军事、政工、后勤科。1983年12月,县人武部改属芜湖军分区。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兵役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