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自东晋简文帝咸安元年(371)至1986年的1615年,已有文献记载关于本县的涝、旱、风、雪、雹、虫、地震等自然害害的110余次。现以时间先后为序,分类辑录如下;
一、水灾
△东晋简文帝咸安元年(371)五月,大水。
△孝武帝太元六年(381),大水,民饥。
△明武宗正德五年(1510),洪水淹没民居。
△正德十四年(1519)六月,大雨如注,水波高涌,荡析民居。
△世宗嘉靖三十六年(1557),大水。
△嘉靖四十一年(1562),大水。
△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大水,各圩皆啮,饥者载途。
△世宗雍正四年(1726),大水,圩岸尽崩,室庐飘荡,居民流亡。
△高宗乾隆十五年(1750)六月十一日,暮雨霏微,响夜如注,历寅、卯、辰三时,城内水深数尺,民露处城巅,城啮西南二、三丈县仓、儒学多倾倒,冲塌民房一百五十余间。
△乾隆五十三年(1788),大水。
△宣宗道光三年(1823),大水。是年山水陡发,江潮倒灌,圩堤坍塌。水发最早,麦不及收。退最迟,低洼者,冬九、十月尚有积水。
△道光十一年(1831),大水。
△道光十三年(1833),大水。
△道光十五年(1835),大水,破圩。
△道光十九年(1839),大水,破圩。
△道光二十一年(1841),大水。
△道光二十八年(1848),大水,破圩。
△道光二十九年(1849),大雨数日不止,江水横溢,圩堤破决,溺死者众。
△穆宗同治四年(1865),淫雨不止,淹没田禾。
△同治五年(1866),大水。
△同治七年(1868),大雨,山水冲溃圩堤。次年(1869),仍大水。
△德宗光绪四年(1878),大水。
△光绪八年(1882)五、六月间,淫雨兼旬,江水泛涨,沿江圩堤溃决殆尽,加以山洪迭发,毁坏民房,溺死人、畜无算。
△光绪十一年(1885),大水。
△光绪十三年(1887),大水。
△光绪十九年(1893),大水,破圩。
△光绪二十七年(1901)五月,大水浃旬,上游蛟水下注,江水骤涨数丈,沿江圩堤已多漫决。六月中旬,复暴雨连潮,狂风拔水,江水骤涨,大小各圩淹没殆尽。
△光绪三十二年(1906),自夏到秋,雨潦为害,时至“寒露”,积水未消。
△宣统二年(1910),大水,各圩皆破溃。
△宣统三年(1911)夏,连日大风大雨,山洪大作,江水猛涨,圩堤尽溃,漂没民室甚多。
△民国10年(1921)夏,淫雨兼旬,江潮陡涨,圩堤均破。
△民国13年,大水。
△民国15年七月上旬,保大圩溃破,栖宿埂堤,状甚凄惨。
△民国20年六月,暴雨大作,数日不止,山洪江潮并至。六月初九,圩堤尽没,城乡一片汪洋。全县死亡两千余人,27万亩农田颗粒无收。
△民国22年,先旱后涝。五月下旬发水,六月间,天保、大成、苏村、永固等圩溃破,近4万亩农田受灾。
△民国24年春,民饥至极,嗷鸿遍野。夏季水势极猛,沿江大部分小圩溃破。省列繁昌一等灾区。
△民国25年,小洲乡新大圩溃破(成圩第二年)。
△民国28年,淫雨浃旬,山洪暴发,城内积水数尺。
△民国30年农历六月十二日,大水,破圩。
△民国31年初夏,梅雨连日不断,迄至秋初。山洪陡发,潮水暴溢。江村、永固、永庆等二十余小圩溃破。永丰、保大、丰裕圩等内涝严重。全县淹没农田13万亩。
△民国37年大水,五月二十五日破圩。
△1949年6月初,全县大部分圩口溃破,淹没耕地达19万亩,籽粒无收,约10万农民迁居,生活十分困难。
△1954年大水。自5月始,连续降雨1319.5毫米,其中6月雨量多达571。8毫米,24号日降雨量185毫米。全县34个圩口,溃决33个,仅永庆圩未破,但内涝严重。受灾总面积28。35万亩,人口15万,倒塌房屋73954间,伤亡144人,冲毁水利工程529处,粮食损失6541。5万公斤。
△1964年先涝后旱。6月底,部分小圩决口,涝灾14。2万亩。此间又冰雹打坏房屋22间,孙村、黄浒9000亩农作物受害。8月无雨,4。66万亩农田受旱。
△1969年7月大雨成灾。集中降雨达624。4毫米,45个小圩溃决,淹没村庄133个,倒塌房屋4719间,受灾面积17。8万亩。
△1982年7月,连降暴雨,圩区受灾面积7。3万亩。
△1983年大水仅次于1954年水情。自6月19日入梅后,暴雨、特大暴雨频繁,月内降雨601毫米。6月30日凌晨,赤沙山洪暴发,冲毁房屋518间,受害农田1。3万亩。漳河、大龙窝、峨溪河、黄浒河接近或超过1954年洪水位。全县有19处小圩沉没,面积1。2万亩。总受灾面积25。1万亩,毁坏房屋500余间。
二、旱灾
△明宣宗宣德九年(1434),自春俎秋,大旱,江河皆涸。民食树皮,疫痢大作,野有饿殍。
△孝宗弘治十六、十七年(1503、1504),连旱。
△武宗正德四年(1509),大旱。
△世宗嘉靖二年(1523),大旱。
△清圣祖康熙十年(1671),大旱,涧、泉、河水皆涸,山田禾苗皆槁,大饥。
△康熙三十二年(1693),大旱。
△高宗乾隆三年(1738),大旱,民饥。
△仁宗嘉庆十九年(1814),大旱。山松虫蚀桔者过半。
△宣宗道光二十四年(1844),大旱。秋无雨,冬无雪,田土坼裂,籽粒无收,民乃大饥,死者相枕籍。
△文宗咸丰六年(1856),夏季大旱,秋季蝗虫为害。
△德宗光绪五年(1879),夏旱,田禾减收,民饥。
△光绪二十三年(1897),夏旱,田禾减收,民饥。
△光绪三十三年(1907),冬无雨,菜、麦皆枯,民无食。
△民国3年,大旱。
△民国8年,秋旱,高地无收。
△民国16年,夏季两月无雨,秋季蝗虫为害。
△民国23年,大旱,自立夏至八月无雨,河塘尽涸,收成大减,仅稻麦减收达4192万斤,人民流亡乞讨。
△民国33年,旱情甚重,自五月下旬始,七十天无雨。
△1978年大早。5月初旱,7月伏旱,9月秋旱。百日无雨,山地塘坝干涸,沟渠断流,饮水困难。受旱面积达15。4万亩,其中5万亩无收。马坝、孙村、环城、赤沙等地灾情尤重。
三、虫灾
△清圣祖康熙六十年(1721)虫眚,合邑山松虫蚀尽枯,各山减色。又猛虎四出,白昼食人。
△德宗光绪三年(1877),七月无雨,九月飞蝗入境,所到之处,寸草无遗。
△民国18年,蝗害以东北两乡为重。
△1969年,高安、新港等沿江一带双晚稻粘虫为害,虫灾面积近万亩。
四、风灾
△清穆宗同治十年(1871),大风拔木,毁坏民舍无数。
△民国12年,秋冬之交,多日无雨,狂风时发,黄沙四布,菜麦枯槁。
△民国28年五月,沿江的西张至高安草山一线,遭受龙卷风袭击,沿线房屋被毁,大树摧折。
△1968年农历六月初二午后,龙卷风袭高安乡泥埠、红旗大队等地,风力8——10级,吹倒房屋7间,旋风自东南向西北移动,呈白色云柱状,不断翻滚。曾将河边一洗衣人卷升天空,越过50余米的谷河,落于河西赵屋基,人无恙。后云柱消失。
△1983年4月26日和28日,本县部分地区遭受风灾,平均风力7至8级,短时阵风9级,局部夹有冰雹。灾情严重的是:赤沙乡有93间民房受损,96户506人受累;平铺乡196间民房受损,91户444人受累,其中2人砸伤,两所小学、一所林场受损;高安乡6户受灾,吹倒民房16间,3500亩小麦、1300亩油菜减产。
五、其他灾害
△明武宗正德二年(1507)二月,地震有声。
△清高宗乾隆八年(1743)五月,大震有声。先是阴霾累月,九日寅时,微震,卯时,大震,檐瓦欲飞。有声自东来,如雷鸣,渐流西北,室庐震荡。若舟驶下流,忽然触岸。是年大水。
△文宗咸丰三年(1853),地震有声,数日始定。
△明熹宗天启元年(1621),大雪。自十二月十五日至二年(1622)正月止,积深七、八尺,压颓村、市房屋,不知其数。野鹿、麂、兔几绝。
△清文宗咸丰十一年(1861),夏季大水,冬季大雪,积深数尺。
△1984年元月大雪,积深近尺,压塌民房2267间,公房499间,冻死耕牛134头,倒掉电线杆17815根,山林竹木受损不可胜算。
△清世祖顺治十三年(1656)十一月,荻港江岸夜崩,屋宇、居民沉溺无算。
△清世宗雍正七年(1729),虎害,白昼食人,行人戒道。
△民国21年,大冻月余,冰封河流,可负重行人。越冬庄稼受害。
△1953年4月25日夜,荻港、横山一带突降冰雹,雹大如蛋,小如豆,受灾作物3700多亩,竹木、房屋受损。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