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称谓曾祖父母和外曾父母,均称太公、太太和家太公、家太太;祖父称老老、爹爹,祖母称奶奶;外祖父称家公、家爹爹;外祖母称家奶奶、家婆;父亲称大大、阿伯、爸爸;母亲称妈、娘;岳父称丈人、爸爸;岳母称丈母、妈妈或丈母娘。
兄称哥哥;嫂称嫂子、姐姐;弟称小弟、兄弟;弟媳称弟娘子、小妹;姐称姊;姐夫称姐夫、哥哥;妹称妹、小妹;妹夫称妹夫、弟弟。
伯父称伯伯、大伯、老伯;伯母称大妈、伯母;叔父称小老子、二叔、三叔……小叔;叔母称小妈、婶娘、婶婶;姑母称姑子、姑妈、姥姥,姑父称姑老老、姑大大、姑夫。
母兄或母弟称舅舅、娘舅,称母亲兄妻或弟妻为舅妈、舅母;称母姐或母妹为姨娘、姨妈;称姨妈丈夫为姨大大、姨夫。
内兄称舅老爷、哥哥;内兄媳称嫂嫂、舅母子;内弟称小舅老爷;内弟媳称妹子、小舅母子。
夫兄称伯伯;夫弟称小叔子、弟弟;妯娌互称姊妹;夫姊妹称姑子;夫姐夫或妹夫称姑父。
继父称继父老子、伯伯、叔叔;继母称妈妈、继娘。
社会称谓:建国前,见长者称先生、大伯、大妈;平辈称兄弟、大姐;建国后多称同志,近称师傅较多。
指路有人问路,人皆热心指点,详告方向、路程和走法。如顺路,指路人还会领路,分手时习惯性说:“慢慢走,下去再问”。问路人礼貌谢别。
让路同伴出门,先宾后主,先长后幼,忌抢先。狭路相逢,少让老,大让小,男让女,健康人让残疾人,轻挑让重挑,行人让车辆。自行车让人力车,大车让小车,货车让客车,反之,即属失礼。
作客昔时作客,必衣冠整肃,见面时,脱帽,右手持帽靠于胸前,左手仲指举起,颔首示礼。
握手早期互见有拱手作揖习俗。现亲朋熟人相见或告辞,双方用右手相握;初次见面,须经熟人介绍再握手;遇尊长或上层人士,先伸双手,再与相握;如戴手套,须脱下再握。握手时间越长越紧,表示越亲热。农村无握手习惯,以点头代之。
招呼同事或熟人相遇,互点头微笑或问候“您好”、“您早”、“您忙”。农民见面,常问:“你吃过啦”,表示礼貌。
走访走访亲戚朋友,忌带中草药包、钱纸、香烛、白布等不祥之物。客人众多时,一一握手招呼。敬茶要喝。主人不请,不进内房。
接客客人进门,主人起身相迎,敬茶烟都要双手,以示礼貌。客人在,不扫地,不打骂孩子,不看钟表,避免“下逐客令”之疑。
交谈交谈时目光注视对方,频频点头,时而发出“嗯”、“是”、“哎”之声,不随便打岔或插话,尤其不让小孩多嘴。
上一篇:第三节 喜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