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清末私塾兴起后,私塾教员称塾师。塾师除自己设馆的以外,家塾、族塾、村塾塾师皆由学东聘用。学堂兴起后,教员称教习。教习采用延聘制,名师则需礼聘。但任教习的有些是科举时代的秀才、贡生和举人。民国建立后,学堂改称学校,与私塾并存,教习改称教员。公立、私立学校的教员,大多由校长直接聘用。塾师、教习、教员的水平参差不齐。民国17年1928,全县有塾师500余人,中小学教职员共248人,教职员中有专科以上学历的22人,仅占总数的8.8%。民国24年,省立芜湖中学、芜湖女中及私立芜关、萃文、广益、建国中学,6所学校共有教职员工217人。抗战胜利后,约有200名知识分子回乡参加教师队伍,师资水平明显有所提高。民国35年,全县中学、师范和职业学校共有教职员278人,其中有专科以上学历的116人,占总数的41.7%。小学共有教员541人,其中具有师范或中学毕业以上水平的共470人,占总数的86.8%。
1949年芜湖解放后,中小学教职员工继续留用。教员改称人民教师。是年本县接收的小学教职工137人,初级中学教职工20人含湾沚初级中学16人。1951年,吸收塾师和在乡知识分子,小学教师增至291人。1953年,县师资训练班和初级师范学校60名毕业生又充实教师队伍。1955年,开办芜湖县初级中学,随后开办方村、火龙岗、六郎桥等初级中学,初中教师增至75人。1958年和1959年,县初级师范306名毕业生加入教师队伍,又陆续接收了宣城师范、安庆师范等校分配的部分学生,至1965年,小学教师总数已达到1100余人。“文化大革命”中发展全民教育,突击选拔1000多名有一定文化的贫下中农、复员退伍军人、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任小学民师,小学教师猛增到2700余人。1969年,中学下迁办学,全县增加19所初中,中学教师增至190人。1971年,接收宣城划入的初级中学9所,初中教师达321人。1977年达660人。1979年又增至881人。1958年县初级中学升格为完全中学,有高中教职工4人,1962年增至19人,1972年增至61人。1979年为134人。以上初、高中师资来源,除省、地市分配部分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生外,余从小学、初中教师中拔尖,致使小学、初中教师骨干几乎拔空,而初、高中教学力量仍然甚感不足。1985年,全县小学公办教职工884人,民办代课教师2014人;中学公办教职工902人,民办代课教师456人;幼儿园教职工30人,教师进修学校15人,高级职业中学44人,全县教职工总数为4345人。1989年底,全县幼儿园教职工121人,其中公办90人,民办31人;小学教职工2417人,其中公办1185人,民办1232人;中学教职工1563人,其中公办1381人。民办182人,高级职业中学教职工85人。全县各类学校教职工总数为4578人。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