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职工队伍
1949年,个体手工业1686户,从业2575人,私营小型工业企业1个,从业9人;私营大型工业1个,从业202人,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1292人。1956年,个体手工业1248户,从业2498人:私营小型工业企业1个,从业8人,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1978人。1956年,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2926人,行政机关实有人数300人,个体手工业673户,从业人员824人。1958年,国民经济九大部门全部职工人数20689人。1959年3月始,整顿劳动组织,核定人员编制,通过技术革命,大搞工具革新,提高劳动效率。全县劳动力计81070人,其中:从事农业生产71833人,从事工业生产5516人,从事商业饮食服务性劳动力1927人,从事其他工作1794人。在工业部门职工中:固定工人1866人,计件工人630人,学徒260人,管理人员299人,技术人员20人,服务人员289人,其他人员67人。1985年后乡镇工业崛起,是年,全县有全民所有制企业工人12499人,县属集体企业工人12330人,乡镇企业工人48165人。1989年,全民所有制工人14685人,其中固定工11189人。县属集体企业工人12566人,乡镇企业工人68077人。
全县厂矿企业及行政事业单位职工人数表

二用工形式
建国前,资本家,工商业主,商店老板采取雇用工制,雇用人员,当面议定,工资、时间长短,全由雇主决定。家庭小手工业者,大多采用以师带徒制度。建国后,用工形式以固定工为主,同时实行临时工、合同工、季节工、轮换工、亦工亦农、征用土地用工等。1961年,招收农村劳动力50人做临时合同工。1964年,使用临时工410人。1965年,招收亦工亦农合同工85人。1971年招收临时工581人。1974年,招收亦工亦农临时工107人,招收服务工83人,季节工740人。1976年招收湾沚镇东风大队社员征地用工139人,招收服务工200人,荆山水泥厂及碳素厂等招收服务工156人。1980年,各企业计划外用工3165人,临时工267人。1984年,使用临时工196人,计划外用工2575人。1985年以后,改革用工制度实行合同制用工包括农民合同制用工。是年临时工170人,计划外用工2789人。1986年,实行合同制职工295人,临时工、季节工3113人,计划外用工2934人。1989年,招收全民合同制工人27人、集体固定工人475人。审批办理了1959年以前参加工作的77名退养人员子女顶作临时工。
三职工调配
职工调配主要有工人余额调剂调动、照顾性调动、军队转业干部家属随调三种。
1961年调入908人,调出827人,1963年,照顾性调动和余额调剂调动全县调入692人,调出579人。1964年,调剂技术工人55人,调进4人,调出54人。1965年,调入29人,县内调剂调动219人,调出255人。1971年,调入职工1454人,调出职工401人。1973年,企业系统内调剂人数250人。1980年,调入本县职工68人,调出本县职工129人,军队转业干部家属随调21人。1981年,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并转职工106人。根据工作需要,照顾两地分居职工,调入本县职工84人,调出本县职工48人。1985年,调入本县职工56人,调出87人。1989年,调入本县职工34人全民12人,集体22人,其中军转家属3人。调出本县职工46人。
四、职工培训
职工就业前培训1958年大办钢铁,全年输送305人到上海、马鞍山等地学习培训。1965年以后,每年输送3——10名锅炉操作工到外地培训学习。1984年底,县劳动服务公司集中举办新办集体企业财会人员和缝纫专业培训计39人。1985年,就业培训3000人。1987年,培训各种专业人才273人,并举办一期31人参加的新办集体会计人员学习班。1989年,职工就业前培训250多人。
特殊工种职业培训1987年,举办三期电工学习班,共培训526人。1988年送34人参加省建筑安全培训班学习。同年,举办劳动争议仲裁调解干部学习班一期,培训68人,参加考试66人。年底,举办县企业单位政工劳资干部业务培训班一次,培训劳动管理专业干部128人。
文化补课、培训1983年,县劳动局与县经委联合开办14个职工文化补课班,文化补习1400多人次,开办技术培训16个班,培训743人。1984年,上半年开展职工文化统考1158人,获双科合格的有482人,下半年参考人员1205人,机械加工技术考试人员69人。1985年,职工文化补课4748人,考试合格的有613人。1986年,职工文化补课和技术培训由县经委职教办单独举办。
五精减职工
1958年“大跃进”,全县农村劳力流入城市和厂矿22163人。县内投入大办钢铁的7394人。1959年至1965年为了加强和充实农业生产,减轻城镇物资供应压力,减少国家口粮供应量,大量精减农民工回乡参加农业生产。1959年7月,工矿清退回乡6090人。1960年,工矿企业精减职工737人,回农村647人,调林业60人。1961年6月,全县劳力精减1403人,其中:长期回农村当社员457人,短期带工资支农555人。工交部门停办3个厂、压缩9个厂,精简回乡当社员381人。商业、文教卫生等部门抽出145人支农。社办企事业单位停厂17个,职工843人回社队生产。5个敬老院178人,动员95人回队参加辅助劳动。
到同年7月底,全县压缩精减3792人。全年全县减少城镇人口3339人。年末职工总数5472人。1962年,精减职工2135人,到农村去当社员的有1461人。社队企业关、停、并165个单位,2775人。1963年,全县精减职工541人。1964——1965年,两年共精减626人。1965年3月3日,县精简办公室撤销。1973年,围绕贯彻劳动力节约挖潜实行“增产不增人,增产又减人”的原则,各企业继续精减职工995人。1980年,为了安排城镇待业青年就业,有计划合理地使用农民工,按照省劳动局要求,清理辞退农民用工,年底清理辞退1062人。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