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民国时期,本县有圩口92个。建国后,逐步联并成48个。其中5万亩以上的大圩有麻凤、万春、十三连圩,1~5万亩有三连、陶辛、白沙、埭南、联建、新连、红星7圩。4千至一万亩有十连、石、保太、荆山、罗保、大兴、和平、罗公、沈公、昭义10圩。4千亩以下小圩。有联合圩又名永杨圩、三合圩、立新圩、长岗圩、桃联圩、安保圩、连河圩,千亩以下有葛埠、天井坝、永联、蔡家坝、普庆、潘新、永兴、桂树坝、小新、杨辛、新塘、白杨、樊新、黄城、团结、义和、亭子、张家、格子、小泥20个小圩共计农田8027亩,堤长53.56公里。另有500亩以上圩垾34个,因限定堤项高程,大汛时还要行洪蓄水。
麻凤圩位临长江、漳河、青弋江及其支流荆山河之间,圩中部有白马山、火龙岗绵亘丘陵,全圩面积151平方公里,耕地7.28万亩,防洪堤59.37公里,行政区划属澛港区。明代,麻浦、凤林、水圩善瑞已成圩。清代有53个大小圩垾。民国时期合并成麻浦沿河、麻浦沿江、凤林、善瑞上圩、下圩、三兴6圩。建国初联并成统一大圩,以麻浦、凤林2圩名字首称“麻凤圩”。1970年冬,县委书记陶大本倡议李阜与麻凤圩合并,发动李阜、麻凤2圩1.2万余民工,会战联圩工程,堵筑上河口坝堤150米,堵筑下河口坝堤1800米,缩短防洪堤5.5公里,7圩未联并前,共有防洪堤约75公里,联圩后减少防洪堤约15.6公里。
万春圩位于县北,东临青山河,南联青弋江及支流杨青河,西隔扁担河与芜湖市郊联境,北与当涂“五圩”紧联,为芜当大联圩重要组成部分。全圩面积90.5平方公里。防洪堤29.6公里。行政区划属万春区。初筑于后唐清泰三年936,原名秦家圩。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4,江南大水,圩吏欧阳护圩不慎溃破圩废。历80余年,至宋嘉祐六年1061,江南东路转运使张、判官谢景温复议重修,命宁国县令沈披实地勘察规划,招宣城、宁国、南陵、当涂、芜湖、繁昌、广德、建平今郎溪8县民工1.4万民工修复成圩,有良田1270顷旧制,为皇家所有,税租归大农司。宋仁宗赵祯赐名万春圩。后沈括著有《万春圩图记》,记述评论建圩情况。明清时期时修时废。清代一度成为旗营牧场。光绪二十九年1903,江宁将军信恪、两江总督张之洞奏请重垦万春圩,实垦农田84040亩,为清庭所有,民国初年,被36家公司霸占6.8万余亩。建国后,将临境南辛、永镇、军滩、六坝、张营、小卞、胡家坝、小辛9小圩合计1.04万余亩并入万春圩。
十三连圩位于本县中部,西临青弋江,南、东、北三面沿青弋江支流赵家河、杨青河。全圩面积114.5平方公里,农田7.9万余亩,防洪堤56公里,行政区划属易太区。原有咸保、易太、保丰、政和、周皋、保德、南湖滩、五丈湖、朱公湖、永安、永城合圩、永定、杨德13圩合并而成。三国赤鸟二年239咸保等圩相继建成。北宋政和四年1114政和圩剩圩兴建。明清时期又相继建成一些小圩。民国24年1935,先堵筑大王庙、鹭鸶墩、永定浮桥、居家角、朱公湖5道上游河口联埂,将周皋、政和、永城、杨德、五丈湖、永安、永定、保丰8圩联成。民国32年日伪时期,又将落帆湾、小河口、三元庵、沙河口四道下游支叉河口堵筑。至此联圩正式形成。民国37年,原十三圩口士绅集合组织堤工会,堤名为同济圩堤工委员会,推定洪慕飞为主任委员。建国后改名为十三连圩。
三连圩位于青弋江西岸,全圩为青弋江及其支流所环绕,面积36.28平方公里,农田3.2万亩,防洪堤长32.16公里,1951年由行春、利民、天城3圩联成。行政区划属方村区、方村镇和天民乡。其中,行春圩古称方春,建于北宋绍兴之前,利民、天城在两圩未垦之前,原称行春外滩,又名天城湖,自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光绪三十三年、民国3年1914、民国12年、民国19年先后五起由郑行炜、夏宸、高海峰、张召棠、汤福庭等官绅为首运动省、县官府批垦,都因邻近圩圩民及宣、南、繁三县坚决反对而中止,诉讼达26年之久,及至民国21年,复由吴道南与龚福守堂家族堂名特请国民党高级将领徐庭瑶表弟姚达权投资入股,得以顺利围垦,至民国25年始成熟受益。利民、天城两圩耕地约1.5万余亩,堤长13.16公里含利民天城内隔埂。1951年因3圩在地势上已联成一片,为便于在水利上统一修、防、管。将3圩合并,合名三连圩。
陶辛圩位于青弋江西岸,东、南、西、北与十三连圩、保太、白沙、十连、三连等圩隔青弋江及其支流为邻。面积30平方公里,耕地2.25万亩,防洪堤22.5公里。行政区划属陶辛乡。始建于北宋大观二年1108,今民间传说原圈垦者为丁、马、耿、顾四姓民众。丁、马、耿三姓今无后裔,唯顾姓尚有六、七户小村,其祖居年代不明,丁姓今仅存古“丁坝”地名“丁家花园沟”一条。全圩沟渠宽深,纵横有序,布局合理,素为人所称道。圩成后其形状史无变动,只东南“小保太滩”于1972年冬圈垦并入陶辛。
白沙圩位于县西南边境,与南陵太丰圩隔河为邻。全圩为青弋江支流所环绕。面积15平方公里,农田1.01万亩,防洪堤20.68公里。行政区划属保沙乡。该圩“普照寺”古称普照院遗址,史载为汉末春谷今南陵县县治城址,东晋、南宋有大量移民定居耕种。
埭南圩位于陶辛圩西北,麻凤圩东南,西与南陵下林都圩隔河为界。全圩为青弋江支流所环绕,面积15.7平方公里,耕地1.11万亩,防洪堤25.25公里,行政区划属埭南乡。清代埭南圩已由俞坝、杨家坝、前村坝、保仪垾埠、宦家坝、罗周坝7圩、垾、坝联成。建国后,又先后将汁浦、合胜2圩及石板湖并入。
联建圩位于县东北边界,东、北均隔裘公河、水阳江与宣城金宝圩及当涂大公圩连境,西临赵家河,东西两面为圩区,中部丘陵,面积31.64平方公里,耕地2.12万亩。防洪堤23.95公里。行政区划属黄池乡。相传咸定圩建于三国时期,永义圩建于宋代,查定圩建于明初,后与南洋圩合并。马场、泥浆2小圩围垦于1950年,1969年隶属宣城期间,堵筑三叉河、沟口、横岗3道河口,将咸定、查定、马场、永义、泥浆5圩联并,至1970年冬联成受益。
新连圩位于县东边境,临裘公河,属傍山圩口,全圩面积18.75平方公里。耕地1.6万余亩,外河防洪堤12.5公里,行政区划属花桥乡。其中,五圩、葛村、肖村、和尚4圩相传建于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民国20年1931大水后联圩,1956年和1957年又相继将沿山、龙口2小圩并入。联圩前共有防洪堤35公里外河防洪堤12.5,傍山防洪堤22.5,自1978年和1983年先后开通复兴、东门渡两条撇洪沟及在惠民坝建成排水站后,傍山防洪堤的修防负担已随之减轻。
红星圩位于县南青弋江西岸,全圩为青弋江及其支流所环绕,面积17.75平方公里,耕地1.07万亩,防洪堤27公里,行政区划属红杨乡。传说明万历四年1576,由告老还乡官员王百万托陈、邓二公禀奏朝庭批准开垦,后因上缴皇粮不足,陈、邓二公以欺君之罪被斩。圩民为纪念二公大恩,每年十月初一抬二公灵牌转圩,此俗习延至建国前止。三义圩建于明洪武年间1369—1398,东定圩原名东定滩,民国19年1930围垦成熟。1951年六连、三义、东定三圩联并而成,与联并前约减少防洪堤20公里。
十连圩位本县西南,与南陵林都圩隔河相望,全圩为青弋江支流所环绕,面积15.7平方公里,防洪堤19.3公里,耕地0.95万亩,行政区划属十连乡。该圩建于清前,民国时期将5圩鹭鸶圩、牛场圩、李阳圩、肖兴圩、江东圩5坝竹丝坝、宦坝、新坝、沙坝、三百坝联成。建国后先后增联新塘圩、北潦滩。
圩位于麻凤圩西南角,东、西、南三面临漳河。面积8.75平方公里,耕地4805亩,防洪堤长13.5公里。行政区划属新义乡。本与麻风圩同为一体。因民国20年1931大水,外援民工到石()“大河桂”堤段抢险,下桂姓宗祠大门作抢险器材,引起一场纠纷,后经县政府水利巡视员调处,于次年从苍前村至魏家山,挑筑2公里隔埂,命名永益埂,从此石圩与麻凤圩分开,自修自防,列入麻凤圩统一管理。
保太圩位于湾沚镇河青弋江西,面积11.5公里,耕地8000余亩,防洪堤15.17公里,行政区划属保沙乡。传说倪家圩围垦于清代。民国13年1924,由乡绅钱国卿、承柏如为首领垦,受到白沙圩绅民反对,发生大规模械斗,打死垦方招募的北方灾民一名,经诉讼判决准垦。民国16年,保太、定丰、倪家3圩和高岩、张秋、碑弓坝合并成圩。定丰圩又名丁圩,建国前属宣城,1951年划入。建国后将东边滩圈入。
荆山圩位于大荆山周围,为青弋江及其支流所环绕。圩面积13.8平方公里,耕地5050亩,防洪堤14.88公里。行政区划属荆山镇。传说独山圩建于宋前。朱村、欧阳湖今称荆西,围垦于明末。建国后独山、朱村、欧阳湖3小圩联并而成。1975年围垦荆山湖北滩并入荆山圩。
罗保圩位于湾沚镇南,临青弋江的傍山圩,由原罗塘、保定两小圩联成,面积5.3平方公里,耕地5000亩,防洪堤6.5公里,行政区划属湾沚乡。罗塘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有上海人陈老太派管家韩少祯投资围垦,光绪三十年成熟。保定圩又名新圩,光绪二十五年1899由张定人、鲁木候、钱太安3人领垦,光绪三十一年1905成熟。1950年罗塘、保定2圩合并成罗保圩。
大兴圩位于县南部青弋江东岸,面积11.5平方公里,耕地8250亩,防洪堤长28公里,行政区划属和平乡。明万历年间,建成沿观、盆塘小圩。光绪年间,杨兴、宝兴小圩建成。1950年联合并成观兴圩。光绪三十年1904卫村坝、中圩、永足圩、董家坝、张家坝5圩兴建。大明、观兴两圩合并成大兴圩。
和平圩位于大兴圩东,为傍山圩。面积12.3平方公里,耕地8700亩,防洪堤14.99公里。属和平乡。明万历六年1578,六保、郑公、上贤兴、下贤兴、新圩、6圩联成六保圩。1950年由万村、汪村、六保3圩并成和平圩。1975年完成9.6公里撇洪沟工程后,洪涝有所改变。
罗公圩位于县南边境与宣城接壤,为青弋江东岸的傍山圩。面积9.2平方公里,耕地6000余亩,防洪堤13.6公里,属西河镇。明嘉靖年间由庠生胡希瑗呈报郡守罗汝芳拨款围垦,故名罗公圩。
沈公圩位于县南边境与南陵隔资福河为邻。圩面积8.6平方公里,耕地6700亩,防洪堤16.25公里,属西河镇。元末明初由章富云为首招收外地逃荒灾民落户垦种滩地成熟,俗称“草湖章”。明宣德年间复由宣城县沈知事主持圈筑圩堤,圩民为不忘其圈圩功绩,故名沈公圩。
昭义圩位于赵家河东岸,为傍山圩。面积7.1平方公里,耕地4200亩,防洪堤7.912公里,行政区划属赵桥乡,该圩建于宋代。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