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蜜蜂养殖本县蜜源丰富,每年春季油菜、红花草及其它果蔬、棉花等零星蜜源25万亩左右。蜂农大多数是追花流放,春来夏走。
1950年前,个别农户搭土笼养中蜂,手工取制蜂蜜、蜂蜡。50年代中期,出现少数养蜂专业户。1958年,全县饲养100箱。1979年413箱,产蜂蜜16.7吨。1980年发展较快,全县养蜂928箱,产蜂蜜15.7吨,其产品由单一性产蜜、蜡,发展到产蜂皇浆王浆、花粉等多种产品。1985年养4200箱,产蜂蜜120吨。养蜂专业户58户,以湾沚、花桥、周皋、易太、陶辛、清水等乡镇居多。1989年养2641箱,产蜂蜜105.6吨。
1958年以前,养蜂归私有。嗣后,蜂农上交管理费,生产队记工分配。1979年以后重归私人经营。农业局给蜂农发放放蜂证、介绍信,办培训班,开展检疫,县供销社配给越冬糖料等。对外地蜂农则邀请接待,介绍蜜源和行情,解决蜂需物资,收购产品优质优价。
本县年均收购蜂蜜300吨、王浆2吨,冠江南诸县之首。1988年,全国性蜂蜜减产,本县供销部门收购蜂蜜439吨,王浆1.5吨,优质出口蜜140吨,创汇76.38万元。1989年3月,先后出席省、全国蜂产品工作会议。
草制品编织稻草编织,历史悠久。产品有草包、草片、草鞋、草绳、草窝农民烘火取暖用、草垫、草团、饭焐等。农民利用农闲编织,如保丰乡石人村的刘村、查桥等村,自60年代初至今仍有70~80%农户从事草包、草片编织,户年收入千元以上。麦秸编织,产品有凉帽、扇子,编织工艺要求高,只少数人家从事。芦杆柴编织,产品有芦席、摊垫、屯条等。大闸、祠山、张镇、天民、易太等地农户素有“打芦席”史。一般人家入冬至春生产200~300张,多的可达500张以上。70年代后由于芦苇渐少而衰落。蒲草编织,产品有蒲包,多产于湖浜地区农家。席草编织,产品有凉帽、凉垫子、枕头垫子等。易太乡双村60年代末集体有栽培编织。
草纸筋将稻草浸水后捶烂如泥,薄而均匀地摊晒干,作建筑粉墙材料。多产于圩区,至今仍是部分农户家庭副业传统产品。
扎扫把产品有高粱、荻芦、观音柳扫把之分。观音柳扫把以清水罗渡著名,曾畅销大江南北。高粱扫把产于王永镇一带,高粱穗多购自淮北。荻芦扫把产于湾沚、红杨岗区。
竹器编织产品有菜蓝、凉垫、筌子、崙子、摊垫、筛子、捕鱼、虾、黄鳝笼等,多产于西河一带,尤以高兴村居多。近年,保丰、周皋乡有许多农户编织黄鳝笼。保丰周湾村几乎家家编制,原村长张先子编黄鳝笼年收入3000余元。周皋五丈村的黄鳝笼行销巢县、和县、含山及南京郊区等地。
土机织布50年代前农家衣着布多为“土布”,即家织布。有白棉布本布、兰花布决明子着色、麻布等。农闲时,纺车,布机声,此起彼伏。
刺绣为农家妇女传统手工品。80年代,保沙、红杨、张镇等先后开办了刺绣厂,产品销于江浙沿海一带,时有出口创汇。
农产品加工水作坊,原料有黄豆、泥豆等,制品有豆腐、千张百叶、干子、豆腐果等均为人民日常生活品。山芋淀粉,70年代前岗区农户栽山芋,切干片、丝,现今除切干丝外,还洗成淀粉,或再用其淀粉制成粉丝。三元乡鲁村户户制丝,户均收入8千元以上。
砸石子白马山、荆山一带农民为当地采石场砸石子,户年收入千元以上。
磨具(油石)七十年代初保丰、咸保、张镇、赵桥等乡从业者甚多。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