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暴雨
年平均暴雨日3~4个。暴雨主要出现在汛期5——9月,以8月为最多,降雨强度较大的大暴雨或特大暴雨,多发生在梅雨期间。大于100毫米的降雨出现时段,以7月上、中旬最集中。本县50.0~99.9毫米的暴雨次数最多,其频率达78%,100.0~199.9毫米的暴雨次数较少,其频率为22%,200毫米以上的罕见。
暴雨初、终日期(1964——1985)

暴雨≥100毫米降水总日表1964——1985

最大降雨量及出现日期毫米1964——1985

二冰雹
1950——1989年之间,出现冰雹27次,全县各地均受过冰雹的袭击,以圩区为重。1964年4月5日下午,有13个公社,1501个生产队,95000亩午季作物受到雹击,轻的减产五成,重的无收。1982年3月份,红杨乡连续下了4场冰雹3月18日下午4点、6点、次日凌晨2点、24日晚7点25分。每次10~15分钟,大雹似蚕豆,一般如豌豆,午季受损严重。
本县冰雹移动方向多由北向南,而方村、易太等圩区则是由南向北移动。
三寒潮
北方强冷空气侵袭本县时,气温剧烈下降,并伴有偏北大风,往往夹有雨雪。本县寒潮初、终日大体是:初日在11月24日,终日在3月2日。而以11——12月居多,但4月上旬也曾发生过寒潮袭击。1952——1989年曾发生18次强寒潮。50年代至60年代发生15次,70年代2次,80年代仅发生过1次。1987年11月26日夜寒潮袭击,气温由16.8℃陡降至-2.4℃,山区油菜尤其是甘兰型油菜全部冻死。
四霜冻
本县初霜冻日一般出现于11月13日左右;晚霜冻日在3月23日前后,共有131天,集中出现在12月至次年2月。霜冻时地温在0℃~-15℃,以-5.1~-10℃为多。因此,农作物往往受冻枯死。1966年早霜于11月15日到来,田间双晚稻正值灌浆乳熟,因气温下降双晚减产三成。
五低温、连阴雨
春播连阴雨,一般发生在4月上旬至5月中旬,此时正值早稻育秧、油菜开花、小麦拔节出穗期。由于低温、连阴雨,早稻烂秧、油菜花授粉率低,且菌核病、霜霉病滋生、小麦烂根枯死。据芜湖气象台1952年以来资料统计,本县春播连阴雨为2年一遇,低温连阴雨为6年一遇。
秋连阴雨,多发生在9——11月上旬,此时阴雨连绵,成熟作物不能及时收获而变质,双晚稻不能饱米或田间不能收割而发芽,午种不能及时进行。秋季低温年份为2年一遇。连阴雨为4年一遇。1980年9月18——22日,低温连阴雨造成双晚稻不能正常抽穗扬花而减产五成以上。
六干热风又叫火风
干热风一般出现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气温陡增,相对湿度陡降,偏南风,持续时间3~5天。由于蒸发量增大、油菜、小麦被干热风“烘熟”,千粒重减轻,山芋、菸苗也因蒸发量过大而干枯死亡。1989年5月29日——6月3日持续6天,气温由19.4℃陡增到32.2℃,相对湿度由78%猛降到48%,偏南风速为4.3米/秒,小麦普遍减产二成。
七台风
本县受台风影响一般在7月下旬到9月中旬,特别是8月份台风频数多。近36年1951——1986来进入本县的台风8月份有45次;7月和9月分别为30次和28次,9月份影响程度在中等以上的台风为11次,8月为9次。受台风影响最早发生在5月中旬,最迟到11月上旬。其年际变化,1964、1967、1976、1983、1986年没有台风影响,而1956、1960、1961年的三年,每年有台风2次。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